中國 >山東 >濟寧 > 周公廟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周公廟投訴電話濟寧市旅遊投訴電話:0537-2235006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城東北角的延恩東路周公廟街口。周公廟亦稱“復聖廟”,是祭祀周公的廟宇。周公,姓姬,名旦。他輔佐周武王滅商,製禮作樂,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傢。現周公廟,占地75畝,殿亭、門功共75間,三進院落,緑瓦覆頂,彩繪梁柱,蔚為壯觀。門票:5元
洛陽周公廟
  洛陽周公廟是為紀念西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傢、思想傢、軍事傢、洛邑的締造者周公而修建的廟宇,位於今洛陽市老城西關、定鼎南路東側,係我國現存的三大周公廟之一,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周公姓姬名旦,係周文王之第四子、武王之弟,因其封邑在“周”(今陝西岐山北),故稱“周公”。周文王死後,他全力協助周武王伐紂滅商,為西周王朝的創建,立下了不朽功勳。武王死後,年幼的成王繼位,他盡心盡力輔佐成王達八年之久。此間,他率軍東徵,平定管叔、蔡叔的武裝叛亂,成功化解了當時內憂外患的尖銳矛盾。為加強對“東土”的控製,周公還同召公一起,在洛水之濱營建洛邑“成周”,遷“殷頑民”於此,並派重兵鎮守。
  由於周公在歷史上的巨大功績和非凡影響,曾被歷代統治者追封為周元公、元聖文憲王等,並為其立祠建廟。洛陽周公廟始建於隋末唐初,《資治通鑒》中有隋末王世充為周公立廟的記載。又據《河南府志》、《河南通志》記載,唐太宗貞觀年間和玄宗開元年間都曾對周公廟予以大修,後廢棄。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在舊址上重建,明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及清康熙、乾隆、光緒年間又曾多次重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一度遷都洛陽,也曾對周公廟加以修繕,並成為中央政府考試院所在地。國民政府撤離後,在周公廟設有中原社會教育館,又將這裏闢為洛京公園。近年出土有《重修周公廟記》碑,明確記載了這一段歷史。
  1955年,洛陽市政府投資對周公廟進行了修繕,並在此舉辦了文物陳列。後被工人文化宮、市青少年宮等單位占用。1989年,依托周公廟籌建洛陽都城博物館,洛陽市政府决定將“周公廟還給周公”,要求占用單位限期搬離,同時進行了大規模修繕。1992年,周公廟對外開放,先後推出了《周公事跡陳列》、《洛陽五大都城出土文物展》兩個基本陳列。近年,市政府又實施了對周公廟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這裏已成為洛陽一處新的文物景觀,吸引着衆多的中外遊客。
  周公廟古建築群現存有:南北中軸綫上的元聖殿遺址、定鼎堂、禮樂堂、後殿及東西兩廡、東西廂房等。元聖殿基址位於定鼎堂前,據史料記載,其為重檐三開間建築,殿內供奉“元聖”周公像。定鼎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額題"定鼎堂"3字,取周公定鼎洛邑之意。九脊歇山頂,上覆琉璃瓦,保存明代建築風格。。殿內供奉有周公及其弟召公、畢公,其子伯禽、君陳像,定鼎堂匾為國民黨元老、考試院院長戴傳賢所題。1991年,在修整定鼎堂時,於東墻壁龕內發現周公長子、第一代魯國國君伯禽的彩塑立像,這是迄今河南發現的最大的明代彩塑像。禮樂堂,原名會忠祠,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後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洛陽知縣龔鬆林曾主持對該殿進行修葺。
  1989年,周公後裔,臺灣賴、羅、傅宗親會首次拜謁周公廟,尋根問祖;1993年,臺灣賴、羅、傅宗親會再次拜謁周公廟,並在定鼎堂前竪立了“追本溯源,根在河洛”碑;1994年,全球董、楊宗親會拜謁周公廟周公廟在國內外的影響不斷擴大。
相關詞
旅遊洛陽洛陽周公廟岐山詩經周公景區陝西
飲食鄉鎮行政區域
包含詞
周公廟遺址洛陽周公廟
周公廟陝西周公廟社區
岐山周公廟戲臺御筆楷書《周公廟碑》頁
御筆楷書周公廟碑頁次韻子瞻題岐山周公廟
周公廟(陝西)洛陽市老城區周公廟飯店
周公廟廟在岐山西北八九裏廟後百許步有泉依山涌冽異常國史所謂潤德泉世亂則竭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