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吳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字樹人,1878年12月30日出生於四川省榮縣雙石橋蔡傢堰。自小忠厚篤誠,堅韌沉毅,喜讀史書,學識淵博,有“金玉文章”之譽。
清末,國勢積弱。吳玉章於一九零三年東渡日本,謀強國之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一九零六年加入同盟會,任評議部評議員。在日八年,革命活動不斷。一九一一年四月革命黨人在廣州黃花崗起義,奉令購運軍火。起義失敗,返川領導保路運動。九月到榮縣,助王天傑組織民軍北上會攻成都,親自訓練民團,籌措糧餉,支援前綫。民軍揮師回榮,吳玉章不失時機,趙藝西、竜吟劍等人積極配合,於九月二十五日宣佈榮縣獨立,在全國率先脫離清王朝建立軍政府。又赴內江,聯絡鄂軍中黨人處死清廷大臣端方,十一月二十六日領導內江獨立。後乘夜赴渝,清除內亂,鞏固了蜀軍政府。民國初建,代表蜀軍政府赴南京,出任參議院議員、大總統府秘書,助孫中山先生建政。袁世凱篡國,吳玉章參加二次革命,失敗後到法國,在法組建華法教育會,為國培養人才。一九一七年回國,在北京創辦留法儉學預備學校,選送留法學生近兩千人,周恩來、鄧小平、王若飛、陳毅、聶榮臻、趙世炎、蔡和森、張申府等留法學生,都成為中國革命的棟梁。推翻帝製,建立民國,培養革命人才,吳玉章功垂史册。
五四時期
五四運動時期,吳玉章接受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四年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四川大學前身)校長,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組織馬剋思主義團體。1923年秋鼕,劉伯承一直在成都治傷。睏擾着他的不僅是身體的創痛,更多的是對前途的憂慮。當時,吳玉章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和惲代英、楊闇公等人創辦《星期日》等刊物,鼓吹新文化、新思想,熱情介紹和宣傳馬剋思主義,還派人深入到工人、農民中做宣傳和組織工作,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影響。
吳玉章深知劉伯承的為人,對他的出衆學識、高尚情操和憂國憂民的精神十分欽佩。對於他的軍事才能,更是格外賞識。吳玉章幾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到他的住處,一面探視病情,一面介紹和宣傳馬剋思主義的理論。後來,通過吳玉章的介紹,劉伯承結識了楊闇公。在吳玉章、楊闇公二人的影響下,他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漫長的革命道路上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一九二五年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産黨。並任南充高中首任校長。奉黨之命從事統戰工作並參加北伐。後參加南昌起義,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大革命失敗,遵黨指示赴蘇聯,在蘇聯東方大學等校學習、任教,出席共産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世界和平會議。一九三八年回國參加民族抗戰,被選為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出任延安憲政促進會會長、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延安大學校長、邊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主任,以花甲之齡為國培養各類人才,被尊為延安五老之一。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任中共代表赴渝出席政協會議。次年兼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為反對內戰、爭取和平民主建國,同反動勢力作堅决鬥爭。一九四八年任華北大學(今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次年到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籌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出席開國大典。
吳玉章是中共六屆、七屆、八屆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十七年,桃李遍天下。兼任國務院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中國自然科學普及協會主席等職,兢兢業業,貢獻卓越。於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逝世。
吳玉章從參加同盟會到參加中國共産黨,從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到參加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為社會進步、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黨的事業奮鬥一生,歷經三個歷史時期,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受到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敬重和愛戴。毛澤東同志贊譽吳玉章:幾十年如一日,一貫的有益於廣大群衆,一貫的有益於青年,一貫的有益於革命。鄧小平同志高度評價吳玉章是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傢、教育傢、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
玉章懿行,高山仰止,偉人雖逝,精神猶存。
吳玉章曾說:“人生在世,事業為重。一息尚存,絶不鬆勁。東風得勢,時代更新。趁此時機,奮勇前進。”
主要著作
《辛亥革命》 《歷史文集》 《吳玉章回憶錄》
留法時期吳玉章自題聯
竜蛇歸大海;
鯤鵬震九霄。
——吳玉章撰春聯
吳玉章撰題聯
藝為人民方有用;
詩稱聖哲豈無因。
——吳玉章題四川省峨嵋山
百年丕振延陵緒;
三讓猶存泰伯心。
——吳玉章為嫡孫吳本清撰正堂門聯
荊樹有花兄弟樂;
書田無稅子孫耕。
——為嫡孫吳本清撰下堂屋門聯
言炳丹青,德合天地;
功昭日月,行作楷模。
——題《革命烈士詩抄》
創業難,守業亦難,須知物力難艱,事事莫爭虛體面;
居傢易,治傢不易,欲自我身作則,行行當立好規模。
——吳玉章為嫡孫吳本清撰客廳門聯
吳玉章賀贈聯
七十更強歌戰士;
萬方救難賴人師。
——賀徐特立70歲誕辰 |
|
1963年1月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第三軍醫大學免疫學教研室主任,全軍分子免疫學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全軍免疫學研究所所長,重慶市多肽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市生物信息學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免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基礎免疫學會主任委員,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傢新藥審評委員會專傢,全軍免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是國傢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傢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醫學中青年百名科技之星,總後勤部院士後備人選,總後勤部科技銀星,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奬獲得者。“JIm鄄munolMethods”特約審稿人等10個學術職務。我國、我軍免疫學領域的知名青年專傢,免疫識別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吳玉章教授長期從事免疫識別、分子設計與抗原工程,率先將分子設計的理論和技術應用於免疫學,以“免疫識別、分子設計與抗原工程”為研究方向,開拓了免疫學研究的新領域。組建了多肽合成、蛋白質組學、免疫信息學、蛋白質純化鑒定等18個專業實驗室,建立了免疫識別和反嚮疫苗學的技術體係。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蛋白質抗原和超抗原的高分辨率免疫識別研究,建立了國際上第一個病毒表位數據庫,創立了係列表位預測和實驗探測方法,發現和鑒定了12種新的人腫瘤相關抗原和55個新的優勢表位,提出了蛋白質抗原免疫識別的氨基酸密碼學說;首次鑒定出HBV特異性非溶破性表位,提出了CTL表位按功能分類的觀點;提出了“通過模擬抗原(英文譯名為mimogen)剋服機體對天然抗原的免疫耐受從而進行免疫治療的治療性疫苗研製全新策略”,創立了“根據表位設計疫苗(英文譯名為epitope-based vaccine design,EBVD)的全新技術路綫”。采用上述理論和技術,研製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國傢I類新生物製品---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已批準進入II期臨床試驗。先後主持“基於表位識別的結構信息研究”、“SARS病毒抗原免疫識別與免疫應答機理研究”、“抗原結構與免疫應答的關係”、“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的研製”、“乙肝治療性多肽的研究”等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大計劃、國傢“973”計劃、國傢科技重大專項、“863“計劃共30餘項課題。其中“超抗原TSST-1細胞免疫識別研究”項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奬,“蛋白質特性與免疫應答的關係”項目獲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奬。先後招收、培養碩士35名,博士、博士後42名。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 Virol、Antiviral Therapy、Clin Chem、Clin Cancer Res、Eur J Immunol等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共發表科研論文230篇,其中國外SCI雜志56篇,主編專著4部,參編2部,主要代表專著有:免疫學進展(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基礎免疫學,(科學出版社,2003年)。 |
|
男,法學碩士,研究員。
專業:西方法律思想史、現代西方法哲學以及法理學。 最近研究的重點問題包括:批判法學、自由主義權利理論、西方的法治理論以及公民制度等。
主要的論文和著作(獨著與合著)有:《批判法學評析》(論文)、《對西方法律傳統的挑戰》、《自由主義權利觀》。 此外,還有幾部譯著,如《現代社會中的法律》等。 |
|
Wu Yuzhang
吳玉章
國無産階級革命傢、教育傢。名永珊,字樹人,號玉章。1878年 12月 30日生於四川榮縣,1966年12月12日在北京病逝。他早年參加中國革命同盟會和辛亥革命。1923年,在成都建立“中國青年共産黨”。1925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大革命失敗後,他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後去蘇聯,在中山大學中國問題研究院和中山大學特別班學習。此後參加共産國際的工作,曾赴法辦《救國時報》,在歐洲進行國際宣傳。1938年回國,出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39年返延安。他從1938年起,歷任中國共産黨第六、七、八屆中央委員,從1954年起,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
吳玉章很早就從事教育工作。1919年,參與組織留法勤工儉學會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20年代,任成都高師和重慶中法大學校長。30年代,在蘇聯遠東工人列寧主義學校任教,後任蘇聯科學研究院遠東分院和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部主任。抗日戰爭期間,任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和延安大學校長。 解放戰爭時期, 創建華北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和中國教育工會主席。他還從事中國文字改革工作。在蘇聯期間曾參與製訂了中國拉丁化新文字方案。在延安時,曾擔任陝甘寧邊區新文字協會會長和新文字學校校長,開展了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任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會長、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組織領導了全國文字改革工作。他為中國革命和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
(張騰霄)
|
|
陝西 | 高等教育 | 百科辭典 | 高等院校 | 陝北公學 | 四川大學 | 大學 | 教育史 | 奬金 | 報刊 | 法國巴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