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江西 >九江 >九江市區 > 含鄱口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含鄱口聯繫方式 地址:廬山東𠔌含鄱峰中段含鄱口.
  郵編:332000 含鄱口投訴電話 九江市旅遊投訴電話:0792—8225571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含鄱口節慶活動 板竜燈
  用竹骨彩紙紮成竜頭竜尾,竜身由各節花燈組成,內點蠟燭,每節板上兩盞花燈,長達2米,由一人手持。一條竜燈由上百節板燈連接組成。舞燈時,前宜製作精巧的“子母燈”引路,後有“竜尾鼓樂”伴奏,有“巨竜漫遊”、“竜頭鑽陣”、“繩蟒脫殼”、“穿花打旋”和“飛竜跳躍”等動作陣勢。如幾條竜相聚時,其盤旋翻騰、圓直麯伸,配以大小爆竹,鑼鼓嗩吶,大有呼風喚雨翻江倒海之威勢。
  祭窯神
  祭“窯神”的習俗來自古代萬歷年間發生在瓷都的一個傳說。
  相傳在公元1599年,主持景德鎮窯務的太監潘相為給皇帝燒造青花大竜缸,瓷工日夜趕製,備受煎熬,隨着期限的臨近,竜缸遲遲未燒成功,此時一位名叫童賓的窯工不忍衆瓷工再受鞭笞,憤而投身窯內熊熊烈火,火熄之後,竜缸奇跡般地燒製成功,神宗皇帝據此封童賓為“風火仙師”,並立祠。
  後代窯工為紀念這位捨己救人的先輩,把童賓稱為“窯神”,遇上窯上盛事都要祭拜這位“窯神”,祈求“窯神”保佑窯火興旺,窯工生活富庶。
  徽劇
  原名“徽調”、“二黃調”,1949年後定現名。明末清初,徽州腔和青陽腔與亂彈、吹腔交流融合形成該劇種,在形成過程中曾受到昆劇的一定影響。其主要腔調為吹腔、高撥子和二黃,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清初,盛行於安徽及江浙一帶,清乾隆年間,“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先後進入北京演出,風靡全國。清道光、鹹豐年間,徽劇在北京同湖北漢劇等劇種結合,逐漸演變成京劇。清代後期,京劇興盛,徽劇藝人多改學新腔,但徽劇在徽州部分地區仍然流行。本世紀30年代初期,徽州有徽劇戲班約20個。目前,黃山市京徽劇團裏仍保留部分徽劇劇目。
  含鄱口最佳旅遊時間 最佳旅遊時間是春秋季節。 含鄱口美食 九江風味佳餚:蓮藕湯、雜燴、雲霧茶芯、雲霧茶葉烹蝦仁、豆鼓燒肉、豆鼓爆辣椒、黃花炒雞蛋、玫瑰排骨、蝦米煮雞蛋、蝦米煮粑、山藥燉肉、金錢山藥餅、板慄燒雞……
  含鄱口住宿 星級酒店有:九江賓館、中景賓館、五豐賓館、其士大賓館。
  普通賓館:九江江銀賓館、九江航空賓館、九江市教育賓館、九江船物賓館。 含鄱口購物 九江土特産有陳年封缸酒,九江茶餅,酥糖。 含鄱口玩法 觀光、攝影、旅遊、
  含鄱口海拔1286米,是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形成的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吸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含鄱口西側是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對面為廬山最高峰“漢陽峰”,北面是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腳下是“鄱陽湖”,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含鄱嶺上有一座方型樓臺,它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遊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望呈現魚肚白的天際。一會兒,鄱陽湖上的天幕金光萬道,紫霞升騰,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天緑水和遠山近嶺,景象十分壯觀。 雄偉、瑰麗、雲濃霧密,莽莽蒼蒼,狀如魚脊的含鄱嶺,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廬山的東南方。它勢如奔馬,又宛如遊竜,神氣活現的橫亙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着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於一個“函”字,造成“千裏鄱湖一嶺函”的氣勢。寬敞的空間 ,遼闊的視野,低舒的蔥蘢,山的靜止,水的流動等種種情緻極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對照、相互輝映、相互連接成為一體,幻妙與曠達是這裏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 含鄱嶺上有4處建築。嶺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門,坊中央鎸有“含鄱口”字樣,其左右分別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後山脊上有一傘頂圓亭,紅柱緑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嶺中部有一座雕梁畫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還有一座半隱的“忘歸亭”。這組建築,充分體現了中國園林“藏”、“露”結合的特色,高高聳立在嶺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顯得格外和諧自然,達到了“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漫步在嶺脊上,北可望五老峰,東可瞰鄱陽湖,南可眺大漢陽峰,西可觀廬山植物園,這大概便是遊人若鶩的主要原因。
  
  登上含鄱亭,極目四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特別是觀着雲海和日出,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乍雨乍晴雲出沒,山雨山煙濃復濃”。下當你興致勃勃地觀看嶺下風光時,霎時間,薄薄的霧自湖中緩緩升起,越來越濃,越來越大,轉而變成白絮,變成雲煙嚮山崗上涌來,攸忽間,峰隱湖失,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觸。人在霧中行,仿佛進入了一個混濁世界,使你感到迷蒙,茫然。明代詩人王世懋對此深有體味,他在《度含鄱口》詩中雲:蒼虯絳節度崢嶸,下界微茫勺水明。最愛他山雲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至於含鄱口的險要,則要數清代詩人曹樹竜寫得時最真切:高空誰劈紫金芙,遠水長天手可揄,擬似巨鯨張巨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黎明前,登上含鄱嶺,臨亭憑欄遠眺鄱陽湖,開始天空是很淺的藍色,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暈,緩緩慢地亮起來,當亮到耀眼時,太陽便冉冉地升上水面,湖面很快就被染上了橙黃色。帶着色彩的波光,特別耀眼,特別璀璨。一會兒,太陽全部跳出湖面,一片深紅色。照亮了青山,染紅了碧水,呈現出“紅霞萬朵百重衣“的壯麗圖景。含鄱嶺西,漢陽、五老兩峰如兩角相對,而犁頭尖山正界其中,這座由第四紀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鋒利的犁頭,在蒼天間耕耘。含鄱嶺東南,為太乙峰,峰下是頗有盛名的太乙村。
  
  逶迤的含鄱嶺,處山峰、𠔌之樞,匯霧、靄、泉、湖之趣,盛享“遨遊樂境”、“縱覽萬千”之美譽 。
含鄱口傳說 Han Pokou Legend
  相傳在很古的時候,廬山君的女兒七姑娘生性活潑,愛說愛唱,喜歡熱鬧,最過不慣天宮那寂寞無聊的生活。她常常瞞着父親,獨個兒偷偷地下到鄱陽湖邊去遊玩。鄱陽湖風光綺麗,白帆點點,漁歌陣陣,特別是一條條漁船上,女掌舵,男撒網,歡聲笑語,飄蕩在湖面,令七姑娘羨慕極了。多好的人間樂園啊!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畫捲。她看得入神,常常樂而忘返,恨不得即刻變成一個民女纔好啊!
包含詞
廬山含鄱口飯店霧中遊含鄱口偶成廬山含鄱口賓館(原中科院廬山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