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根的功效介紹】:
含羞草根 (《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
【動植物形態】含羞草 披散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1m。有散生、下彎的鈎刺及倒生剛毛。葉對生,羽片通常4,指狀排列於總葉柄之頂端;葉柄長1.5-4cm;托葉披針形,長5-10mm,有剛毛。小葉10-20對,觸之即閉合而下垂;小葉片綫狀長圓形,長8-1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略偏斜,邊緣有疏生剛毛。頭狀花序具長梗,單生或2-3個生於葉腋,直徑約1cm;花小,淡紅色;苞片綫形,邊緣有剛毛;萼漏鬥狀,極小,短齒裂;花冠鐘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無毛,花柱絲狀,柱頭小。莢果扁平彎麯,長約14mm,先端有喙,有3-4節,每節有1顆種子,莢緣波狀,具刺毛,成熟時莢節脫落。種子闊卵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
【採集】夏、秋採集,洗淨,曬幹。
【化學成分】從乾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鹼、內酯性物質和黃酮甙。
【藥理作用】①止咳、祛痰作用小鼠灌服根煎劑有明顯止咳作用(氨水噴霧法),但祛痰作用不顯著(酚紅法)。
②對平滑肌的作用豚鼠離體支氣管肺灌流試驗證明根煎劑並無舒張作用,對離體兔回腸則有明顯的抗乙酰膽鹼作用,抽提物1號(生物鹼)作用也很顯著,抽提物3號(黃酮甙)及4號(內酯性物質)抗乙酰膽鹼作用均較弱。
③抗菌作用根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球菌、卡他雙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大腸桿菌亦有作用,但對肺炎雙球菌、甲型和乙型鏈球菌及流感桿菌作用微弱。
總生物鹼和根煎劑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顯抑製作用,對鼻病毒17型有抑製,對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腎原代單層細胞培養法)。
【性味】《雲南中草藥》:澀微苦,溫,有毒。
【功用主治-含羞草根的功效】止咳化痰,利濕通絡,和胃,消積。
治慢性支氣管炎,風濕疼痛,慢性胃炎,小兒消化不良。
《雲南中草藥》:利濕通絡,明目,鎮靜。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選方】①治風濕痛:含羞草根五錢,泡酒服。
(《雲南中草藥》) ②治經閉,慢性胃炎,小兒消化不良,頭痛失眠,眼花:含羞草根三至五錢。
水煎服。
(《雲南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每日用含羞草鮮根2兩(10兩製),加水6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2次分服。
10天為一療程。
觀察30例,一療程近期控製11例,顯效11例,好轉4例,無效4例;--個療程近期控製18例,顯效10例,好轉1例,患感冒者1例;三個療程近期控製24例,顯效3例,患感冒者3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