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裏·退思園聯繫方式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同裏鎮
郵政編碼:215217
電話:0512-63338999 同裏·退思園投訴電話 蘇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2-65223377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同裏·退思園景區榮譽 世界文化遺産 同裏·退思園門票價格 30元/人次(淡季),40元/人次(旺季) 同裏·退思園開放時間 7:45-17:30 同裏·退思園最佳旅遊時間 春、夏、秋三季皆宜 同裏·退思園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 上海,105公裏
杭州,148公裏
湖州,83公裏
嘉興,55公裏
南京,248公裏
鎮江,214公裏
常州,130公裏
無錫,68公裏 同裏·退思園美食 同裏氣候溫和濕潤、河汊密佈,盛産河鮮及各種水生作物。餐飲文化帶有典型的江南特色。最有名的是狀元蹄、糕裏蝦仁、三絲春捲、香油鱔糊和用白魚、鱸魚、桂魚、甲魚等河鮮烹製的水鄉名菜。水生植物類的茭白、芹菜、蒓菜、菱、藕、茨姑等,都是別具地方特色。小吃方面有襪底酥、百果蜜糕、茨寶糕、青團、閔餅、豬油年糕、雞米頭、大肉饅頭、酒釀餅、麥芽塌餅、小熏魚等,遊客可以到百年老店益隆醬園、𠔌香村、南園茶樓品嚐。
同裏是江南小鎮,金碧輝煌的餐廳並不多,但水鄉人的心靈手巧給衆多的遊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裏·退思園住宿 可以住在同裏古鎮,同裏住宿有名的是世德堂賓館、三元大酒店、同裏湖度假村。還有民風濃郁、價格實惠的臨河小旅店,水從窗前過,頭枕河而眠,呀呀櫓聲伴您入睡,讓你做一回同裏人。 同裏·退思園交通 在蘇州汽車南站或吳中區汽車站坐中巴車到達同裏即可,車程約1小時,票價6元 同裏·退思園玩法 懷古觀光攝影 寫生
退思園,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字畹香,號南雲。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內閣學士周德潤勳任蘭生盤踞利津、營私肥已。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處分,旋因查所勳都不實,部議革職位。任蘭生落職回鄉,花十萬兩銀子建造宅園,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詩有“題取退思期補過,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見園名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的設計者袁竜,字東籬,詩文書畫皆通。他根據江南水鄉特點,因地製宜,精巧構思,歷時兩年建成此園。園占地僅九畝八分,既簡樸無華,又素靜淡雅,具晚清江南園林建築風格。退思園佈局獨特,亭、臺、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並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配置,點綴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澈、幽靜、明朗之感。退思園因地形所限,更因園主不願露富,建築格局突破常規,改縱嚮為橫嚮,自西嚮東,西為宅,中為庭,東為園。宅分外宅、內宅,外宅有轎廳、花廳、正廳三進。轎廳、花廳為一般接客停轎所用。遇婚嫁喜事、祭祖典禮或貴賓來臨之時,則開正廳,以示隆重。正廳兩側原有“欽賜內閣學士”、“鳳潁六泗兵備道”、“肅靜”、“回避”四塊執事牌,重門洞開,莊重肅穆,令人望而卻步。
內宅建有十樓十底南北兩幢樓,以園主字號名為畹薌樓,是園主與傢眷起居之處。樓與樓之間由“走馬樓”回廊貫通,南北一式落地長窗,五樓屋底挂落欄檻,檐廊相接,典雅明敞。復廊東西兩側各設樓梯,雨天不走水路,晴天又可遮陽,又為主僕上下時避讓。畹薌樓下另設下房數間,供侍者居用。內宅為園主居住及藏寶重地,因此內宅兩側石庫門均用清水方磚砌成,以防火防盜。磚木結構的封火門,據說在同裏的明清建築中,僅此兩扇尚屬原物,其餘都為近世復製。
中庭是西宅到東園的過渡。放眼庭中,樟葉如蓋,古蘭飄香,清雅幽邃,有引人入勝之妙。
庭中旱船,前艙八扇長窗如錦屏障目,隔而不斷,船頭面對“雲煙鎖鑰”月洞門,船身相接漏窗暗廊,隱去船尾,儼然一艘待航的客船。旱船又與南北兩側的坐春望月樓、攬勝閣、迎賓居、歲寒居等廳樓建築相形錯落,平添美感。江南古典園林中,石船、石舫極其多見,從中略可窺見水鄉人傢對水、對船,有着特殊的依戀情結。登上坐春望月樓可四季望月,吟詩酬唱,也可樓前踏月,靜賞花木。樓之東側一隅為攬勝閣。
攬勝閣是一座不規則五角形樓閣,與坐春望月樓相通。此樓設計因地製宜,居高臨下,可一攬東園佳境,這在江南宅第園林中獨樹一幟。攬勝閣使賓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戶,就可飽覽園中景色。
與坐春望月樓相對的有迎賓居、歲寒居,園主當年曾於此以文會友,陶冶性情。歲寒居宜於鼕日賞景,風雪之時,三五好友圍爐品茗。透過居室花窗,可見瀟灑清幽的臘梅,挺拔堅毅的蒼鬆,清骨神秀的翠竹,天成一幅“歲寒三友圖”,從中亦能悟得雪壓青鬆之韻,聽得翠竹敲窗之音,靜中有動,聲情並茂。
歲寒居正背退閑小築與雲煙鎖鑰月洞門,引遊人從中入東園賞景,“退閑小築”四字為同裏書畫傢徐穆如所題,月洞門上“雲煙鎖鑰”四字雖已見模糊,但月洞門內卻別有一番靚麗的天地。
由麯廊往南是鬧紅一舸。退思園中,鬧紅一舸最富動感。它由石舸突兀池中,風吹不動,浪打不搖,人站船頭,卻有小舟蕩湖之感。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竅,潺潺之聲不絶於耳。舷側水面,行雲倒影浮動,恍若舟已啓航,別有情趣。石舸之四周,原植有荷花及菰蒲,夏秋季節,清風徐徐,緑雲搖搖。荷池中遊魚似通人性,稍稍擊掌。便成群結隊而去,妙趣無比。
退思草堂古樸素雅,穩重氣派,點明了園之主題。堂之北點綴建築小品,堂之南的露臺面臨荷池,站立露臺可環顧全園。
沿麯徑南行,至菰雨生涼軒。此軒又有一絶,軒底原有三條水道,荷池碧水循環其間。故軒內陰濕涼爽,每逢盛夏酷暑,於此剖瓜賞荷,熱渴盡消。自菰雨生涼軒穿過假山洞,沿石級盤旋而上,便來到堪稱江南園林一絶的天橋,視野豁然開朗。
天橋,上為橋,下為廊,模似阿房宮復道。橫空出世,飛越山巔,連接菰雨生涼軒,與辛臺為一體。天橋前後貫通,八面來風,炎熱酷暑時,到這裏消暑納涼,神清氣爽。
天色秋滿,庭中遍植叢桂,金秋時節,馥鬱芬芳,盈室繞階;紅楓與金桂、銀桂相間,襯以藍天白雲、粉墻黛瓦,更見絢麗多姿。若風清月明之夜,於此品茗賞花,更是心怡神往,真乃“人行空翠中,秋聞十裏香”。
1986年,美國紐約市在該市斯坦頓島植物園內,以退思園為藍本,建造了一座面積三千八百五十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園,取名“退思莊”。可見小小退思園已躍出國門,走嚮世界。
退思園集清代園林之長,小巧精緻,清淡雅宜,亭臺掩映,趣味橫生,堪稱江南古典園林的經典之作。園林學家陳從周稱退思園為“貼水園”,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退思園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聯接同裏淵源流長的歷史,給人以遐想和啓迪。2001年,退思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