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同軸電纜以硬銅綫為芯,外包一層絶緣材料。這層絶緣材料用密織的網狀導體環繞,網外又覆蓋一層保護性材料。有兩種廣泛使用的同軸電纜。一種是50歐姆電纜,用於數字傳輸,由於多用於基帶傳輸,也叫基帶同軸電纜;另一種是75歐姆電纜,用於模擬傳輸,即寬帶同軸電纜。這種區別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而不是由於技術原因或生産廠傢。
同軸電纜的這種結構,使它具有高帶寬和極好的噪聲抑製特性。同軸電纜的帶寬取决於電纜長度。1km的電纜可以達到1Gb/s~2Gb/s的數據傳輸速率。還可以使用更長的電纜,但是傳輸率要降低或使用中間放大器。目前,同軸電纜大量被光纖取代,但仍廣泛應用於有綫電視和某些局域網。 | | 使用有限電視電纜進行模擬信號傳輸的同軸電纜係統被稱為寬帶同軸電纜。“寬帶”這個詞來源於電話業,指比4kHz寬的頻帶。然而在計算機網絡中,“寬帶電纜”卻指任何使用模擬信號進行傳輸的電纜網。
由於寬帶網使用標準的有綫電視技術,可使用的頻帶高達300MHz(常常到450MHz);由於使用模擬信號,需要在接口處安放一個電子設備,用以把進入網絡的比特流轉換為模擬信號,並把網絡輸出的信號再轉換成比特流。
寬帶係統又分為多個信道,電視廣播通常占用6MHz信道。每個信道可用於模擬電視、CD質量聲音(1.4Mb/s)或3Mb/s的數字比特流。電視和數據可在一條電纜上混合傳輸。
寬帶係統和基帶係統的一個主要區別是:寬帶係統由於覆蓋的區域廣,因此,需要模擬放大器周期性地加強信號。這些放大器僅能單嚮傳輸信號,因此,如果計算機間有放大器,則報文分組就不能在計算機間逆嚮傳輸。為瞭解决這個問題,人們已經開發了兩種類型的寬帶係統:雙纜係統和單纜係統。
1)雙纜係統
雙纜係統有兩條並排鋪設的完全相同的電纜。為了傳輸數據,計算機通過電纜1將數據傳輸到電纜數根部的設備,即頂端器(head-end),隨後頂端器通過電纜2將信號沿電纜數往下傳輸。所有的計算機都通過電纜1發送,通過電纜2接收。
2)單纜係統
另一種方案是在每根電纜上為內、外通信分配不同的頻段。低頻段用於計算機到頂端器的通信,頂端器收到的信號移到高頻段,嚮計算機廣播。在子分段(subsplit)係統中,5MHz~30MHz頻段用於內嚮通信,40MHz~300MHz頻段用於外嚮通信。在中分(midsplit)係統中,內嚮頻段是5MHz~116MHz,而外嚮頻段為168MHz~300MHz。這一選擇是由歷史的原因造成的。
3)寬帶係統有很多種使用方式。在一對計算機間可以分配專用的永久性信道;另一些計算機可以通過控製信道,申請建立一個臨時信道,然後切換到申請到的信道頻率;還可以讓所有的計算機共用一條或一組信道。從技術上講,寬帶電纜在發送數字數據上比基帶(即單一信道)電纜差,但它的優點是已被廣泛安裝。 | | 同軸電纜網絡一般可分為三類:
1.主幹網。主幹綫路在直徑和衰減方面與其他綫路不同,前者通常由有防護層的電纜構成。
2.次主幹網。次主幹電纜的直徑比主幹電纜小。當在不同建築物的層次上使用次主幹電纜時,要采用高增益的分佈式放大器,並要考慮電纜與用戶出口的接口。
3.綫纜。
同軸電纜不可絞接,各部分是通過低損耗的連接器連接的。連結器在物理性能上與電纜相匹配。中間接頭和耦合器用綫管包住,以防不慎接地。若希望電纜埋在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那麽最好把電纜埋在冰點以下的地層裏。如果不想把電纜埋在地下,則最好采用電桿來架設。同軸電纜每隔100米設一個標記,以便於維修。必要時每隔20米要對電纜進行支撐。在建築物內部安裝時,要考慮便於維修和擴展,在必要的地方還需提供管道,保護電纜。
同軸電纜一般安裝在設備與設備之間。在每一個用戶位置上都裝備有一個連接器,為用戶提供接口。接口的安裝方法如下:
(1)細纜 將細纜切斷,兩頭裝上BNC頭,然後接在T型連接器兩端。
(2)粗纜 粗纜一般采用一種類似夾板的Tap裝置進行安裝,它利用Tap上的引導針穿透電纜的絶緣層,直接與導體相連。電纜兩端頭設有終端器,以削弱信號的反射作用。 | | (1)同軸電纜的特性阻抗 同軸電纜的平均特性阻抗為50±2Ω,沿單根同軸電纜的阻抗的周期性變化為正弦波,中心平均值±3Ω,其長度小於2米。
(2)同軸電纜的衰減 一般指500米長的電纜段的衰減值。當用10MHz的正弦波進行測量時,它的值不超過8.5db(17db/公裏);而用5MHz的正弦波進行測量時,它的值不超過6.0db(12db/公裏)。
(3)同軸電纜的傳播速度 需要的最低傳播速度為0.77C(C為光速)。
(4)同軸電纜直流回路電阻 電纜的中心導體的電阻與屏蔽層的電阻之和不超過10毫歐/米(在20℃下測量)。 | | 同軸電纜是由中心導體、絶緣材料層、網狀織物構成的屏蔽層以及外部隔離材料層組成.
同軸電纜具有足夠的可柔性,能支持254mm(10英寸)的彎麯半徑。中心導體是直徑為2.17mm±0.013mm的實芯銅綫。絶緣材料必須滿足同軸電纜電氣參數。屏蔽層是由滿足傳輸阻抗和ECM規範說明的金屬帶或薄片組成,屏蔽層的內徑為6.15mm,外徑為8.28mm。外部隔離材料一般選用聚氯乙烯(如PVC)或類似材料。 | | (1)導體或屏蔽層的開路情況。
(2)導體和屏蔽層之間的短路情況。
(3)導體接地情況。
(4)在各屏蔽接頭之間的短路情況。 | | 同軸電纜按用途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基帶同軸電纜和寬帶同軸電纜。目前基帶常用的電纜,其屏蔽綫是用銅做成的網狀的,特徵阻抗為50(如RG-8、RG-58等);寬帶同軸電纜常用的電纜的屏蔽層通常是用鋁衝壓成的,特徵阻抗為75(如RG-59等)。
按同軸電纜的直徑大小分為:粗同軸電纜與細同軸電纜。粗纜適用於比較大型的局部網絡,它的標準距離長、可靠性高。由於安裝時不需要切斷電纜,因此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計算機的入網位置。但粗纜網絡必須安裝收發器和收發器電纜,安裝難度大,所以總體造價高。相反,細纜安裝則比較簡單,造價低,但由於安裝過程要切斷電纜,兩頭須裝上基本網絡連接頭(BNC),然後接在T型連接器兩端,所以當接頭多時容易産生接觸不良的隱患,這是目前運行中的以太網所發生的最常見故障之一。
為了保持同軸電纜的正確電氣特性,電纜屏蔽層必須接地。同時兩頭要有終端器來削弱信號反射作用。
無論是粗纜還是細纜均為總綫拓撲結構,即一根纜上接多部機器,這種拓撲適用於機器密集的環境。但是當一觸點發生故障時,故障會串聯影響到整根纜上的所有機器,故障的診斷和修復都很麻煩,因此,將逐步被非屏蔽雙絞綫或光纜取代。
最常用的同軸電纜有下列幾種:
·RG-8或RG-11
50Ω
·RG-58
50Ω
·RG-59
75Ω
·RG-62
93Ω
計算機網絡一般選用RG-8以太網粗纜和RG-58以太網細纜。RG-59 用於電視係統。RG-62 用於ARCnet網絡和IBM3270網絡。 | | 在計算機網絡布綫係統中,對同軸電纜的粗纜和細纜有三種不同的構造方式,即細纜結構、粗纜結構和粗/細纜混合結構。 | | 1)硬件配置
(1)網絡接口適配器:網絡中每個結點需要一塊提供BNC接口的以太網卡、便協式適配器或PCMCIA卡。
(2)BNC-T型連接器:細纜Ethernet上的每個結點通過T型連接器與網絡進行連接,它水平方向的兩個插頭用於連接兩段細纜,與之垂直的插口與網絡接口適配器上的BNC連接器相連。
(3)電纜係統:用於連接細纜以太網的電纜係統包括:
·細纜(RG-58 A/U):直徑為5毫米,特徵阻抗為50歐姆的細同軸電纜。
·BNC連接器插頭:安裝在細纜段的兩端。
·BNC桶型連接器:用於連接兩段細纜。
·BNC 終端匹配器:BNC 50歐姆的終端匹配器安裝在幹綫段的兩端,用於防止電子信號的反射。幹綫段電纜兩端的終端匹配器必須有一個接地。
(4)中繼器:對於使用細纜的以太網,每個幹綫段的長度不能超過185米,可以用中繼器連接兩個幹綫段,以擴充主幹電纜的長度。每個以太網中最多可以使用四個中繼器,連接五個幹綫段電纜。
2)技術參數
·最大的幹綫段長度:185米。
·最大網絡幹綫電纜長度:925米。
·每條幹綫段支持的最大結點數:30。
·BNC-T型連接器之間的最小距離:0.5米。
3)特點
·容易安裝。
·造價較低。
·網絡抗幹擾能力強。
·網絡維護和擴展比較睏難。
·電纜係統的斷點較多,影響網絡係統的可靠性。 | | 1)硬件配置
建立一個粗纜以太網需要一係列硬件設備,包括:
(1)網絡接口適配器:網絡中每個結點需要一塊提供AUI接口的以太網卡、便提式適配器或PCMCIA卡。
(2)收發器(Transceiver):粗纜以太網上的每個結點通過安裝在幹綫電纜上的外部收發器與網絡進行連接。在連接粗纜以太網時,用戶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標準的以太網(IEEE802.3)類型的外部收發器。
(3)收發器電纜:用於連接結點和外部收發器,通常稱為AUI電纜。
(4)電纜係統:連接粗纜以太網的電纜係統包括:
·粗纜(RG-11 A/U):直徑為10毫米,特徵阻抗為50歐姆的粗同軸電纜,每隔2.5米有一個標記。
·N-係列連接器插頭:安裝在粗纜段的兩端。
·N-係列桶型連接器:用於連接兩段粗纜。
·N-係列終端匹配器:N-係列50歐姆的終端匹配器安裝在幹綫電纜段的兩端,用於防止電子信號的反射。幹綫電纜段兩端的終端匹配器必須有一個接地。
(5)中繼器:對於使用粗纜的以太網,每個幹綫段的長度不超過500米,可以用中繼器連接兩個幹綫段,以擴充主幹電纜的長度。每個以太網中最多可以使用四個中繼器,連接五段幹綫段電纜。
2)技術參數
·最大幹綫段長度:500米。
·最大網絡幹綫電纜長度:2500米。
·每條幹綫段支持的最大結點數:100。
·收發器之間最小距離:2.5米。
·收發器電纜的最大長度:50米。
3)特點
·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網絡抗幹擾能力強。
·具有較大的地理覆蓋範圍,最長距離可達2500米。
·網絡安裝、維護和擴展比較睏難。
·造價高。 | | 1)硬件配置
在建立一個粗/細混合纜以太網時,除需要使用與粗纜以太網和細纜以太網相同的硬件外,還必須提供粗纜和細纜之間的連接硬件。連接硬件包括:
·N-係列插口到BNC插口連接器。
·N-係列插頭到BNC插口連接器。
2)技術參數
·最大的幹綫長度:大於185米,小於500米。
·最大網絡幹綫電纜長度:大於925米,小於2500米。
為了降低係統的造價,在保證一條混合幹綫段所能達到的最大長度的情況下,應盡可能使用細纜。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計算在一條混合的幹綫段中能夠使用的細纜的最大長度t= ( 500 - L ) / 3.28,其中:L為要構造的幹綫段長度,t為可以使用的細纜最大長度。例如,若要構造一條400米的幹綫段,能夠使用的細纜的最大長度為:(500 - 400 ) / 3.28 = 30(米)。
3)特點
·造價合理。
·網絡抗幹擾能力強。
·係統復雜。
·網絡維護和擴展比較睏難。
·增加了電纜係統的斷點數,影響網絡的可靠性。
電綫電纜行業發展概況
電綫電纜行業是中國僅次於汽車行業的第二大行業,産品品種滿足率和國內市場占有率均超過90%。在世界範圍內,中國電綫電纜總産值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電綫電纜生産國。伴隨着中國電綫電纜行業高速發展,新增企業數量不斷上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為綫纜産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市場強烈的誘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於中國市場,在改革開放短短的幾十年,中國綫纜製造業所形成的龐大生産能力讓世界颳目相看。隨着中國電力工業、數據通信業、城市軌道交通業、汽車業以及造船等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電綫電纜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未來電綫電纜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2008年11月,我國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政府决定投入4萬億元拉動內需,其中有大約40%以上用於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全國電綫電纜行業又有了良好的市場機遇,各地電綫電纜企業抓住機遇,迎接新一輪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 | | - : Coaxial, cable, coaxial, concentric cable
- n.: coaxial cable (=coax), coaxial cable
| | 顯示器 | 硬件 | 電腦 | 網綫 | 光纖 | 雙絞綫 | 網絡連接 | 電纜 | 變頻器 | 電纜橋架 | 移動通信 | 漏泄同軸電纜 | 通信電纜 | 以太網絡適配器 | |
| | 小同軸電纜 | 大同軸電纜 | 多同軸電纜 | 微同軸電纜 | 三同軸電纜 | 中同軸電纜 | 雙同軸電纜 | 三芯同軸電纜 | 漏泄同軸電纜 | 射頻同軸電纜 | 視頻同軸電纜 | 同軸電纜接頭 | 同軸電纜傳輸 | 同軸電纜綫路 | 同軸電纜插座 | 開槽同軸電纜 | 輻射同軸電纜 | 中頻同軸電纜 | 單管同軸電纜 | 綜合同軸電纜 | 低溫同軸電纜 | 雙管同軸電纜 | 雙芯同軸電纜 | 超導同軸電纜 | 重型同軸電纜 | 高溫同軸電纜 | 壓電同軸電纜 | 基帶同軸電纜 | 微型同軸電纜 | 多管同軸電纜 | 鍍銅同軸電纜 | 標準同軸電纜 | 半硬同軸電纜 | 船用同軸電纜 | 幹綫同軸電纜 | 蠃繞同軸電纜 | 高壓同軸電纜 | 四對式同軸電纜 | 扭繩式同軸電纜 | 蠃旋型同軸電纜 | 同軸電纜扼流圈 | 超小型同軸電纜 | 船用軟同軸電纜 | 無鎧裝同軸電纜 | 低電容同軸電纜 | 漏泄同軸電纜通信 | 同軸電纜傳輸設備 | 多單位式同軸電纜 | 連續開槽同軸電纜 | 導電護套同軸電纜 | 同軸電纜去耦裝置 | 耐放射性同軸電纜 | 泄漏同軸電纜探測器 | RG-58同軸電纜 | RG-62同軸電纜 | 墊片式絶緣同軸電纜 | 雙層編織式外導體同軸電纜 | 超帶寬漏泄同軸電纜 | 外導體縱嚮開槽的同軸電纜 | 同軸開關同軸電纜開關 | 波紋開槽漏泄同軸電纜 | 魚泡式絶緣同軸電纜 | 光纖同軸電纜混合網 | 帶同軸電纜的探示器 | 竹節式絶緣同軸電纜 | 開筒式同軸電纜接頭 | 漸變型漏泄同軸電纜 | 單層編織式外導體同軸電纜 | 同軸電纜纜芯的絶緣墊圈 | 同軸電纜內導體的支承墊圈 | 熔融墊片式同軸電纜 | 帶狀內導體微同軸電纜 | 皺紋銅鋼復合外導體同軸電纜 | 物理發泡聚乙烯絶緣同軸電纜 | 物理發泡絶緣環形皺紋導體同軸電纜 | 共用天綫電視係統用同軸電纜 | 大直徑泡沫絶緣皺紋同軸電纜 | 三層同心絞合電纜三相同軸電纜 | 實心聚乙烯絶緣射頻同軸電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