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投訴電話 長春市旅遊投訴電話:0431-8982014
吉林省旅遊投訴電話:0431-565303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創辦於1995年,2003年3月通過教育部考核評估,升格為民辦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成為全國民辦本科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外國語院校,同年榮獲“首屆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二十強”稱號。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在全國範圍內統一招生,具有獨立頒發學歷證書資格,目前在校學生5000多人。
先進獨特的辦學理念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秉承“一切為了學生成人、成纔、成功,使華橋成為中華兒女成纔走嚮世界之橋梁,中西文化合璧之橋梁”的先進辦學理念,始終堅持端莊辦學思想和公益性辦學道路,強調“辦學要無愧於傢長的信任、學生的時間、社會的關註和教育者的良心”,堅持“外教主講,小班授課,強化聽說,突出特長,全程管理,綜合培養”的辦學模式,努力為社會培養精通外語,諳熟管理,懂一或兩門專業,聽說能力強,計算機操作熟練,禮儀知識好,公關意識強,綜合素質高的實用型、復合型、外嚮型高級外語外事人才。
幽靜典雅的校園環境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座落在風景秀麗的長春淨月潭旅遊風景區,占地面積7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教學設備先進,生活設施齊全,設有校園電視臺、校園網、電子閱覽廳、多功能同聲傳譯廳、塑膠運動場、體育館、室內遊泳館等。山水環繞的自然氣息與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凸顯了環境與人文的統一;外教公寓、留學生公寓與學生公寓的近距離互映,方便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現有教職工400餘人,其中外籍教師46人。專業課均由國內外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及曾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授、副教授、講師主講;口語課由外籍教師擔任主講,他們分別來自美、加、英、澳、德、法、韓、日等國傢,將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融入了華橋。中外教師治學嚴謹,施教科學,敬業愛生,深受學生歡迎。
科學前衛的專業設置 根據市場經濟發展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設有英、日、德、法、西(西班牙)、韓、俄、漢(為外國留學生開設)等語種,分為英語翻譯、英語教育、雙語、應用、日語、德語、高職等九個院係部共30個本、專科專業。英翻學院側重培養高級口譯、筆譯人才;英教學院側重培養英語教師;雙語學院培養能用兩種語言熟練從事外語外事活動的雙語人才;應用學院突出“外語+專業”、“專業+外語”,培養復合型高級外語人才。
嚴謹規範的管理模式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強化“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全面成纔觀,始終註重學生的精神培育和養成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關心社會。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生在校期間實行全住宿、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學院實行奬學金制度,每學年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表彰奬勵:特等奬學金5000元,一等奬學金2000元,二等奬學金1000元。
學有所用的擇業渠道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采取“供需見面、雙嚮選擇”的辦法,對畢業生進行擇優推薦。畢業生皆學有所用,大部分在深圳、廣州、大連、廈門、上海、北京、長春等地,從事教師、編輯、秘書、翻譯、導遊、英語主持人、電臺記者、大堂副理、經理助理、部門經理等工作;另有部分畢業生到美、英、澳、加、法、德、日、韓等國深造,均得到社會首肯。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將繼續面嚮市場,突出特色,苦練內功,精品辦學,打造品牌,早日建成一所以外語為主,文、經、管、教協調發展的多語種、多學科、多層次的應用型外國語大學,盡快實現民主化、法製化、國際化的辦學總體目標。
學院地 學院網址:吉林省長春市淨月大街3658號 市內乘坐160、120、102路公共汽 車在華橋外院站下車即可。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學院網址:www.hqwy.com
咨詢電話:0431-4533629,4533585,4533588,4533589
聯 人:陳老師 秦老師 張老師 周老師 |
|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長春淨月潭旅遊風景區。校園面積7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山水環繞的自然氣息與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相融合,凸顯環境與人文的統一,是一所現代化的“花園式”高等學校。學校教學設備先進,生活設施齊全,設有校園電視臺、校園網、圖書館、電子閱覽廳、多功能同聲傳譯廳、塑膠運動場、體育館、室內遊泳館等。
學校創建於1995年,辦學十二年來,三次搬遷、三次更名、三次飛躍,奇跡般地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走出了一條快速、穩步、健康的發展道路。1999年成為吉林省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具有統招資格的民辦普通高校; 2003年升格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成為當年全國僅有的九所民辦本科院校之一;2005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開始與吉林師大等省內其他院校合作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2007年被吉林省教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評升為吉林省重點高校。近年來,學院先後榮獲“首屆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二十強”、“中國十佳誠信民辦高校”、“中國民辦高校教育教學質量20強”等衆多殊榮。短短十幾年的發展,今天的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已經成為國內一流的民辦本科外國語院校。
目前學校在校學生6800多人、教職工600餘人,其中外籍教師46人。學校現有英語學院、雙語學院、應用英語學院、日語係、德語係、法語係、西班牙語係、韓語係、俄語係、國際商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等16個院(係、部),設有英、日、德、法、西班牙、韓、俄、漢等語種,同時開設經濟、金融、貿易、管理等共37個本、專科專業。
學院秉承“一切為了學生成人、成纔、成功,使華外成為中華兒女成纔走嚮世界之橋梁,中西文化合璧之橋梁”的先進辦學理念;始終堅持端莊的辦學思想,走公益性辦學道路;堅持“外教主講,小班授課,強化聽說,突出特長,全程管理,綜合培養”的辦學模式;強調辦學要無愧於“傢長的信任、學生的時間、社會的關註和教育者的良心”;堅持“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全面成纔觀;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住宿”的管理模式,努力為學生提供最認真、最負責、最好的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關心社會;始終堅持“精通外語,諳熟管理,懂一或兩門專業,聽說能力強,計算機操作熟練,禮儀知識好,公關意識強,綜合素質高的實用型、復合型、外嚮型高級外語外事人才”的培養目標;幫助學生樹立端莊的擇業思想,倡導學生“外語+誠實=擇業”。截止到2007年,學校畢業生達6000餘人,近三年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分別達到92.5% 和95.5%和96%。
辦學12年來,學校以“會通中外,礪志敦材”為校訓,以“致遠 務實 求精”為校風,引導教師“敬業愛生 博學善導”,教育學生“自強自律 求事求新”。華外的目標是打造國內一流的民辦外國語大學品牌,最終實現民主化、法製化、國際化的辦學總體目標。 |
|
秦和,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院長,教育學博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吉林省副主委,吉林省政協常委,長春市政協常委、文教委員會副主任,吉林省女企業傢協會副會長,由於在民辦教育領域的傑出貢獻,被譽為“專傢型的民辦高校校長”。1998年被評為“吉林十大女傑”,出席了第八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2000年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同年被評為“第八屆吉林省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傢”;2002年,榮獲“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企業成功女性”稱號;2003年第二次出席了第九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同年10月被評為中國百名傑出女企業傢;同年11月第二次出席“新世紀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女校長國際論壇”會議,並作為我國民辦高校唯一代表在會議上發言;2005年,被評為“第五屆中國十大女傑”;2006年榮獲“影響中國民辦教育界十大領軍人物”稱號。 |
|
1995年,經原吉林省教委批準建立,初名為吉林省華僑外國語專修學院,係高等教育助學機構;
1996年,開始修建校捨,學院初具規模;
1997年,自學考試成績斐然,在全省同類院校名列前茅;
1998年,被列為國傢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試點單位;
1999年,更名為吉林華橋外語職業學院,納入國傢普通高校招生計劃;
2000年,規模再次擴大,學生數量增長到建校初的十倍有餘;
2001年,在淨月旅遊開發區徵地550餘畝,籌備建設新校區;
2002年,9月,新校區一期工程建設完工,學院順利遷入新校區,10月末接受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傢組的考核評估;
2003年,教育部批準學院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建立“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成為吉林省首傢民辦本科外國語學院,同年榮獲“首屆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二十強”稱號;
2004年,被定為專升本培訓基地,在吉林、黑竜江省進入第二批次本科招生,畢業生就業率達98.2%,位居全省第一。在校學生5076人,校園面積7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
2005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開始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在全國多個省份進入第二批次本科招生,按統招分數綫錄取,畢業生就業率達99.4 ﹪,仍居全省之首,在校生達6000餘人;
2006年,在全國24個省(區、直轄市)招生,本、專科專業達37個,同年榮獲“民辦高等教育教學質量20強”和“中國十佳誠信民辦高校”稱號,在《2006中國民辦大學評價報告》中的排行榜上,我院名列第三位。
2007年,被吉林省教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評升為“吉林省重點高等院校”。 |
|
第五屆“中國十大女傑”、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院長秦和博士,在國外工作期間發現我國許多金融經貿人才缺乏外語交際能力,而外語人才又缺乏經濟和管理學等專業知識,很難適應改革開放和國際交流的迫切要求。秦和院長便萌生了一種強烈的渴望,回國辦一所民辦的外國語大學,努力為社會培養精通外語、諳熟管理,懂一或兩門專業、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復合型、外嚮型的高級外語外事人才。
秦和院長回國後,自籌資金150萬元,經過租賃校捨、購置設備、納聘人才的艱辛努力,終於在1995年的教師節前夕創建了吉林省華僑外國語專修學院。
從此,創業者的足跡就沒有一時停息過。
1996年初,學院籌措建校資金2000多萬元,同年9月,學院遷入新址,新校捨的建設衹用了5個月。全體教職員工衹用六天就完成了1.6萬平方米校捨的裝備和清潔工作。最後,秦和院長衹說了一句話:“蓋樓經歷的一切,使我再不怕任何睏難”。
1997年初,學院又籌集資金500多萬元,修建了學生宿舍,平整了操場等。學院占地面積4.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三棟新穎別緻的大樓矗立在面前,在校生達900人,固定資産1個多億。兩年中共投資3000多萬元人民幣。秦和院長又藉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體製和教學經驗,結合學院的具體情況,提出華橋外院的辦學特色:“外教主講,小班授課,強化聽說,突出特長,全程管理,綜合培養”。
1998年,在校生達1500人。根據市場需求,開設了英、日、德、法、俄、韓、漢(為外國留學生開設)等語種,分為“翻譯”、“雙語”、“應用外語”三大類別近二十個專業。
當時,華橋外院已經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多個國傢的有關院校結成姊妹校;還與美國英語學會、加拿大教育理事會等組織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美國英語學會會長溫德林先生說:“你們的學校是個奇跡,我很高興來到這裏,成為友好的朋友和長期的合作夥伴。”
當年,秦和院長代表學院拿出12萬元,救助災民,慰問解放軍;並帶動全院師生一同捐款興建一所春蕾小學;為來自災區的同學減免學費;為55名下崗職工提供發揮作用的位置……
秦和院長的創業精神和卓著成就被社會各界廣泛贊譽,被評為“98吉林女傑”,並光榮地出席了全國婦女第八次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名譽主席陳慕華親切接見了秦和院長。
1999年,吉林省華僑外國語專修學院,更名為吉林華橋外語職業學院,納入國傢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在校生近1900人。
“特色+質量+管理+擇業= 品牌”。這是秦和院長為華橋外院確立的明確定位,不求最大,但求最精,不求數量,確保質量。
註重端莊的擇業思想教育,倡導學生牢固樹立“外語+誠實=擇業”的思想觀念。
2000年,辦學規模再次擴大,學生數量達到2500人,是建校初期的10倍。
秦和院長光榮地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鬍錦濤、陳慕華等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
學院辦學始終有兩個很個性的辦學理念。一個是“一切為了學生”,另一個是“我們辦學,就要對得起學生的時間,傢長的信任,社會的關註和教育者的良心。”學院時時強調“學生無廢品”,“責任重於泰山”。在校生達2700人。同年學院在淨月開發區徵地35萬平方米,籌建新校區,特聘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進行設計。
同年,秦和院長榮獲“吉林省優秀民營企業傢”稱號,並被評為“第八屆吉林省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傢”。八月,秦和院長作為我國民辦高校代表出席 “新世紀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女校長國際論壇”,並在會議上發言。
2002年,為滿足學院進一步提高辦學層次,擴大辦學規模的需要,學院在淨月開發區建設新校園,一期工程11萬平方米,8月底完成投入使用,在校生達3200人。同年,省教育廳批準學院獲得了本科專業招生權。
秦和院長榮獲“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企業成功女性”稱號,同年當選為吉林省政協委員。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視察我院新校區。
學院在不到9年的時間裏,三次搬遷、三次更名、三次飛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3年,學院通過教育部的考核評估,升格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成為全國9所民辦本科院校之一,是唯一的一所民辦本科外國語院校。在校生達4000人,並更名為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華橋外國語學院”寓意着她的教育精髓,既是中華兒女成纔走嚮世界之橋梁,中西文化合璧之橋梁,強調中西方文化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東方文化文明的禮儀、內涵;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學習西方文明的智慧和實踐精神。
200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彭佩雲來參加該院升格本科更名揭牌慶典;國傢教育部部長周濟、副部長張保慶來我院視察。學院榮獲“首屆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二十強”稱號。秦和院長出席了第九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同年十月被評為“中國百名傑出女企業傢”。
2004年,學院被定為專升本培訓基地,在吉林、黑竜江省進入高校第二本科批次招生,畢業生就業率達98.2%,位居全省第一。校園占地面積達76萬平方米,是建校初期的18倍;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是建校初期的6.4倍;在校生5000餘人。
2005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與吉林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學院在全國統招中,在多個省份進入第二批次本科招生。在校生達6000餘人,是建校初期的24倍。學生來自全國18個省份,畢業生就業率仍居全省前列。
2005年,秦和院長被評為“第五屆中國十大女傑”,在人民大會堂發表講話並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等黨和國傢領導的親切接見。
2006年,學院在24個省、區、直轄市招生,本、專科專業達37個。同年學院被評為“民辦高等教育教學質量20強”和“中國十佳誠信民辦高校”,秦和院長榮獲“影響中國民辦教育界十大領軍人物”稱號,在《2006中國民辦大學評價報告》中的排行榜上,我院名列第三位。2006院長秦和女士做出財産公證,將學院捐獻給社會。同年,德語係被評為國傢一級民辦本科教育專業,吉林省優秀專業等稱號。2007年,學院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教育廳評升為“吉林省重點高等院校”。 |
|
黨委書記 王守實
院長:秦和
教學副院長:李賀
行政副院長:趙念文
黨委副書記:張斌
院長助理:張德文
紀委書記:周洪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