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中國 >臺灣 > 臺灣海峽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臺灣海峽(Taiwan Strait),簡稱“臺海”。亦稱福爾摩沙海峽(Formosa Strait,亦作T'ai-wan Hai-hsia或Taiwan Haixia。
  中國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北界福建的平潭島到臺灣最北端的富貴角,相距約255公裏(140哩);南界福建的東山島到臺灣最南端的鵝鑾鼻,最寬處約260公裏(162哩),最窄處約130公裏(81哩),平均寬約200公裏(124哩)。 海峽大部分水深小於60公尺(197呎),東南部水深140∼150公尺(459∼492呎),平均深度約80公尺(262呎)。 澎湖群島位於海峽中部,由64個島嶼組成。夏季整個海峽為東北嚮流動的南海水流,鼕季海峽西部和中部為南下的東海沿岸流,東部為沿臺灣西海岸北上的黑潮。寒暖洋流交匯,漁産豐富。該海峽為東海與南海間航運要衝,亦為歐亞等國際航綫之必經孔道,戰略地位重要。
  在我國臺灣省與福建省之間,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嚮的寬闊水道,它就是我國最大的海峽,屬於東海,寬約150千米,最狹處為135千米。因它瀕臨我國第一大島臺灣,人們稱它為臺灣海峽臺灣海峽,縱貫我國東南沿海,由南海北上,或由渤海、黃海、東海南下,必須經過這裏,俗稱為我國的“海上走廊”。為東海、南海間航運要道。
  臺灣海峽具有重要的國際航運價值,東北亞各國與東南亞、印度洋沿岸各國間的海上往來,絶大多數從這兒經過。但臺灣海峽屬我國管轄海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從這兒經過的外國船艦,必須實行無害通過,不能影響我國的和平與安全,不得損害我國人民的生活與勞動秩序。
  臺灣海峽北端,以福建省平潭島到臺灣北頭的富貴角連綫為界,它的南端以廣東的南澳島到臺灣南頭的鵝鑾鼻連綫為界。南北長約300公裏,東西寬約170公裏,面積6萬多平方公裏。
  臺灣海峽在漫長的地質時期裏,經歷了多次的滄桑變化。大約在7000萬年前,臺灣海峽還是華夏古陸邊緣的海槽。到了距今4000萬年時,受到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這裏便從海槽上升變成陸地,臺灣島與大陸相連。那時,海峽地區是一片平原。從這以後,海峽地區有時候升起,有時被水分開。距今約l.5萬年時,我國正處在大理冰期,冰川擴大,海平面下降,海峽又變成陸地,生長着茂盛的野草和森林,遍地是成群的牛、馬和羊群,猛獁象也跑到這裏尋食。這種光景過了約5000年,在距今l萬年時,氣候又變暖了,冰川融化,海平面再次上升,海峽又由“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變為魚蝦歡遊的海洋。直到今天,還是波濤洶涌。
  海峽兩岸地貌形態差別挺大。西岸,多為岩石海岸,岸綫麯折多灣,懸崖峭壁,奇石異峰,海洞岬角,海島密佈。福建省有大小港灣30多個,海島600多個。海峽東岸多為沙岸,岸綫比較平直,地勢較為低緩,沙灘淤淺明顯,深水區離岸較遠,天然良港較少。由臺灣山地下來的河流,挾帶大量泥沙入海,形成濱海衝積平原,不斷嚮海峽擴展。目前,臺灣地殼仍處綏慢上升時期,臺灣島陸地面積海在逐漸擴大。
  臺灣海峽處在亞熱帶氣候區,西北部受大陸和沿岸冷海流的影響較大,東南部受海洋和臺灣暖流影響較多。鼕季,海峽氣溫低於兩岸,東岸氣溫又高於西岸,平均氣溫約15℃;夏季,溫度較高,可達28℃ 。臺灣海峽風浪比較強烈,尤其在鼕半年,偏北季風的勢力大,幾乎三天兩頭颳大風;大風吹起巨浪,高達6~9米。夏季多偏南風,風力較小,海峽比較平穩。但在七八月份,臺風盛行期。遇到臺風經過這裏,就會帶來暴雨巨浪和風暴潮。如果恰遇天文大潮,沿岸水位暴漲起來,能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在我國登陸的臺風中,約有一半要襲擊臺灣海峽和兩岸。
  臺灣海峽資源豐富。這裏暖寒水流交匯,水交換暢通,魚蝦種類多,是我國重要漁場之一。主要漁産有:鯕魚、鯊魚、魷魚、鯛魚、鮪魚、鯔魚、虱目魚等,其中鯕、鮪和鯊為這裏三大漁産。鮪魚,每條平均50多公斤,味道極好,又可生食。海峽兩岸人工養殖牡蠣與虱目魚很多。相傳,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曾倡導人們飼養虱目魚。這種魚,體長可達l米多,肉白色,味鮮美。現在的養殖面積約上百萬畝。另外,兩岸還養殖了各種貝藻類,其中連江縣曉沃是著名的花蛤之鄉。這裏的石花菜、紫菜、竜須菜等也很多,尤以澎湖列島的石花菜最為有名。紫菜以海譚島的最好。
  海峽底部富集油氣資源,估計約有2萬平方公裏的地方,是很有希望的遠景區。還有鈦鐵、磁鐵、金紅石、獨居石和鋯石等礦,品位高,儲量大。
百科辭典
  Taiwan Haixia
  臺灣海峽
  Taiwan Strait
    中國東海的一部分,沿海南北海上交通要衝,閩、臺兩省間交通要道。海峽北界從福建平潭島到臺灣富貴角,相距約93海裏;南界從福建東山島到臺灣最南端鵝鑾鼻,寬約200海裏。海峽為大陸架淺海,大部分水深不及百米,近3/4水域水深不及60米,東南部水深達140~150米,並以40~50‰的急坡進入南海海盆。
     澎湖列島中的望安島遠眺
    海峽海底地形較復雜,有海底階地、海底峽𠔌、岩灘、淺灘、海溝和海底港灣等多種類型。兩級海底階地水深分別為20米和40~50米,分佈於海峽兩側。兩級階地上橫切數條北西嚮峽𠔌,分佈於閩江、木蘭溪和九竜江等口外,此即第四紀冰期海面下降時上述諸河嚮外延伸的河段。岩灘分佈在澎湖列島四周,為玄武岩臺地,出露在海面的即為澎湖列島。臺灣淺灘位於東海與南海交界處,水深很小,最淺處水深僅10米。淺灘嚮東北延伸,與澎湖岩灘相連;嚮西北與水深40~50米的海底階地相接,形成海底陸橋,當第四紀冰期海面數度下降時,成為大陸動物遷移臺灣的通道。淺灘上分佈有沙丘926個,多呈北東嚮排列,景觀獨特。海溝有二:一稱澎湖海溝,位於澎湖列島與臺灣西岸之間,呈南北走嚮,長約70公裏,深達百餘米;另一位於澎湖列島中部,呈東西嚮,深70米,成為媽宮港的天然航道。海底港灣位於海峽的東南部,港口嚮南,水深185~740米。
    海峽水主要由浙閩沿岸水、南海水和黑潮水 3種不同性質的海水組成。它們在不同季節的交替作用,對海峽的氣候,特別是氣溫影響很大。海峽的氣候大體與福建沿海相似,鼕半年受大陸頻頻入侵的冷空氣影響,夏半年受熱帶天氣係統的控製,加之狹管效應,風力特別強勁,使海峽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徵。其特點是鼕季受西伯利亞或蒙古冷氣流的影響,盛行東北季風,平均風速大,大風日數多,盛行期長;夏季盛行西南風,平均風速小,大風日數少;春秋兩季為季風交換季節。臺風是影響海峽夏、秋季天氣的重要因素,從5~11月,特別是7~9月,臺風經過海峽時,狂風和暴風雨常造成嚴重災害。
    臺灣海峽是亞熱帶淺海,水溫較高,終年水溫變動在9.7~26.6℃。海峽的海水????度,鼕季為30.1~31.4‰,夏季為32.5~33.8‰。臺灣海峽是中國的重要漁場,海洋魚類品種約700餘種,其中經濟魚類有百餘種。臺灣海峽兩岸有較豐富的砂礦。臺灣西岸近海已發現有海底石油。
     (趙昭□)
    
英文解釋
  1. :  Taiwan Strait
  2. n.:  the Taiwan Straits
相關詞
歷史戰爭長樂市馬祖列島臺北石門燈塔岬角
旅遊臺灣島嶼群島地形臺地南海東海
鄭和軍事軍事分界綫地理界綫臺灣問題寶島雲林縣福建
莆田海西興化媽祖平海衛
包含詞
臺灣海峽中綫臺灣海峽西岸
雷波縣臺灣海峽臺灣海峽兩岸關係
臺灣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
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北京辦事處周恩來總理關於臺灣海峽地區局勢的聲明
國傢民航總局為隨時駕起臺灣海峽兩岸的空中橋梁作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