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綱 mammalia linnaeus,1758
鯨目cetacea brisson,1762
古鯨亞目archaeoceti flower,1883
約在早始新世(54my—53my)起源於陸生祖先,後在特提斯海(tethys sea,即古地中海)近熱帶的淺水區分化發展。出現了本亞目的巴基鯨科(pakicetidae)、陸行鯨科(ambulocetidae)和雷明頓鯨科(remingtonocetidae)。
雷明頓鯨科(remingtonocetidae)包括:andrewsiphius、remingtonocetus(雷明頓鯨屬)、dalanistes、attockicetus四屬。模式屬雷明頓鯨(remingtonocetus)的吻突比前兩類古鯨更長,耳骨比前兩類大,下頜與中耳間的連接比陸行鯨類大。這些性狀與雷明頓鯨增加了水下聽覺相一致。雷明頓鯨也像陸行鯨類一樣,能用四肢支持身體。
中始新世,在南亞、非洲、歐洲、北美都發現了原鯨科(protocetidae)的化石。原鯨類具長的吻突,大的眼,鼻孔的位置後移,後肢短小,是生活在淺海的原始鯨類。原鯨科的羅德侯鯨(rodhocetus)腰帶與脊柱的連接減弱,提示四肢可能不能撐起身體,足很長,可能具蹼。距骨有明顯的雙滾軸狀的偶蹄動物特徵。
中始新世晚期至晚始新世早期,除南極和南美洲外的世界各大陸都發現了竜王鯨科(basilosauridae)的化石。始新世末,古鯨亞目的多樣性逐漸下降,最終滅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