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的遺跡,多指古代留傳下來的建築物名勝~。 |
|
古代留存下來的文化遺跡,多指古代留傳下來的建築物 |
|
名勝古跡 |
|
亦作“ 古跡 ”。亦作“ 古蹟 ”。 1.古代遺跡。多指建築物或其殘跡。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 冶城 訪古跡,猶有 謝安墩 。”跡,一本作“ 跡 ”。《武王伐紂平話》捲中:“ 姬昌 望西北寨山偷路日夜而走不止。今古跡在 黃河 南岸上是 姬昌廟 。” 明 徐渭 《禮書總論》:“志古跡,以不忘其賢有德者也。” 魯迅 《書信集·緻黎烈文》:“我們要保存 清 故宮,不過不將它當作皇宮,卻是作為歷史上的古跡看。” |
|
指古人的法書墨跡。《南齊書·王僧虔傳》:“﹝ 太祖 ﹞示 僧虔 古跡十一袠,就求能書人名。”《隋書·經籍志一》:“又聚 魏 已來古跡名畫,於殿後起二臺,東曰 妙楷臺 ,藏古跡;西曰 寳蹟臺 ,藏古畫。” 元 陸友仁 《硯北雜志》捲上:“ 唐 人臨模古跡,得其形似,而失其氣韻。” 清 周亮工 《與倪闇公》書:“﹝書傢﹞得數行古蹟,如行師佩 玄女 兵符。” |
|
古跡(文物保護單位)是先民在歷史、文化、建築、藝術上的具體遺産或遺址。包含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考古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跡,涵蓋政治、防禦、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彌補文字、歷史等紀錄之不足。
一旦一個建築物或遺址被指定為古跡、或暫訂古跡時,通常就受到主管機關保護,未經許可,包括所有者在內的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變動、修改。如果是因為建築工程開挖而發現的古跡或考古遺址,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工程通常要立即暫停。
中國大陸的古跡管理
在中國不可移動的文物、古建築物、人類生活遺址等古跡稱為“文物保護單位”,依照歷史意義,分為國傢、省、市縣三個等級,在中央由國傢文物局負責管理。
臺灣的古跡管理
根據中華民國文化資産保存法規定,古跡分為古跡分為三種,分別為國傢古跡(一級古跡)、直轄市古跡(二級古跡)及縣市級古跡(三級古跡),其中1997年之前指定者,以一級、二級、三級區分,之後指定者則以主管機關劃分。(臺灣古跡列表)
古跡分級的意義,取决於其所代表的歷史影響力,並且可以隨時代意義而調整其級別。由於保存文化資産的風氣愈來愈盛,所以許多市定古跡根據文化上的意義,已經有歷史不到50年的古跡出現,古跡已經不再等於百年老屋了。
古跡分類由各級政府審查、指定、公告,之後再報內政部備查。
至2003年底中華民國的古跡共有556處,分別為:
一級古跡 25 37
國定古跡 12
二級古跡 50 110
直轄市定古跡 60
三級古跡 222 409
縣、市定古跡 187
總計 556
香港古跡
在香港,古跡則由古物古跡辦事處負責認定、管理,目前已經認定了79件法定古跡,同時也規畫了3條文物徑,分別是中西區文物徑、屏山文物徑及竜躍頭文物徑。
世界邊緣的六大“神秘”古跡
這些世界邊緣的六大“神秘”古跡,就像是在默默地述着一個個遙遠的故事,給後人留下費解之秘和無限的遐想。
1995年被認定為世界遺産,距智利海岸3800海裏的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孤島面積約 180平方公裏。1722年復活節這天,荷蘭航海探險傢雅各布-羅格文登上該島,故而命名為復活節島。推測10~16世紀島上的土著民以祭神為目的所雕刻的人面巨石像高2~10米、重40~80噸、總共約1000體。這些戴着紅帽子的神秘的莫亞石像的眼睛不知何故皆被人挖掉了。失掉眼睛的莫亞靜靜地聳立在島上,仰視着太空。像是在默默地述着一個遙遠的故事,給後人留下費解之秘和無限的遐想。
傳說12世紀埃塞俄比亞第七代國王拉利貝拉夢中得神諭:“在埃塞俄比亞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並要求用一整塊岩石建造教堂”。於是拉利貝拉按照神諭在埃塞俄比亞北部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動用2萬人工,花了24年的時間鑿出了11座岩石教堂,人們將這裏稱為拉利貝拉。從此,拉利貝拉成為埃塞俄比亞人的聖地。至今,每年1月7日埃塞俄比亞聖誕節,信徒們都將匯集於此。
1986年被認定為世界遺産,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西北約80公裏處大西洋的賈恩茨考斯韋海岸110米的斷崖上,可見無數石柱突起。總長8公裏的海岸綫上呈正六角形,共計4萬根的石柱由陸地嚮海裏綿綿延伸。其景觀有似巨人所造,固有“巨人古道”之美稱。是6000萬年前太古時代火山噴發後熔岩冷卻凝固而形成的。如此排列有序的石柱,不禁讓人懷疑不是天然雕琢而是人工有意堆積而成的。
1979年被認定為世界遺産,位於諾曼底地區一個小島上的教堂,高出海面150米。退潮時小島則變成與陸地相連的山丘。教堂的誕生有段神奇的傳說。8世紀初主教歐勃爾按照夢中大天使米歇爾的授意在山丘上修建了這所教堂。奇特的是完工後不久山丘被海水淹沒從而形成了今日可見的海中浮島。11世紀起對教堂進行擴建,足見逐漸新添了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
英格蘭南部索爾滋伯裏平原上的這座環形排列的巨石遺址直徑約為100米。據考證是新石器時代的建造物,有5000年的歷史。四層同心圓的石圈中央的祭奠石和旁邊被稱為腳跟(Hee1-stone)石的玄武石,在每年夏至這一天,兩個石頭與地平綫彼岸升起的太陽連成一綫這個建造物的目的是什麽還存有衆多的猜測:亦或是崇拜太陽的神殿、亦或是天文臺、亦或是與宇宙聯繫的通信點等等,至今仍是個千古之謎。
希臘中部地區有一派奇特的景觀,數十座20~400米高低不等的柱形垂直岩石群拔地而起,建造在陡峭岩石頂上的24座修道院仿佛懸浮在空中。虔誠的修道士們在此過着與世隔絶的戒律嚴格的修行生活,直到20世紀初修道院還是靠繩梯和吊車與外界相通。這些修道院是14~16世紀為避免戰亂和抵禦土耳其人對基督教的迫害而建造的,目前仍有6座修道院在使用之中。 |
|
- : historic spot
- n.: antiquity, archaeology, shrine, a historic spot,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s, relics, ancient remains, historical sites
|
|
- n. monument historique
|
|
古物 古跡鄉 古跡村 |
|
歷史 | 文化 | 詩人 | 唐代 | 旅遊 | 安徽 | 巢湖 | 祠堂 | 傳說 | 風景 | 秦皇島 | 民間傳說 | 景點 | 碑刻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宗教 | 世界文化遺産 | 敦煌學 | 百科大全 | 地名 | 地區 | 古城 | 名勝 | 石窟 | 文化遺産 | 新疆 | 地理 | 湖泊 | 濟南風景名勝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