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河北 >保定 >保定市區 > 古蓮花池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古蓮花池聯繫方式服務熱綫:0312—2022579
  古蓮花池投訴電話保定市旅遊投訴電話:0312-50816105081941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古蓮花池門票價格10元/人
  古蓮花池交通從保定上車站可乘1路4路8路9路22路市內公交車古蓮花池站下車。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名園之一的古蓮花池位於保定市區中心。與直隸總督署南北相遙。古蓮花池正門坐南朝北,門前一對石獅雄踞左右,門樓歇山翹角、三門三楹,中門上方高懸民國初年大總統徐世昌手書的“古蓮花池”大字橫匾。
  白蓮花池原名雪香園,為元代汝南王張柔所建。始建於公元1227年,現總面積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積790o平方米、蓮池自古就環水置景,以水為勝,因荷得名。並匯集了中國南北古建築園林風格的精華。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毀,僅存婆娑蓮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稱其“蓮花池”。明朝後期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整修擴建。知府查志隆把蓮池作為一面”水鑒”,並令增建一門上懸水鑒公署四字橫匾,秉政應鑒之碧水蒼天,以激人勵己。清興建蓮池書院,乾嘉時代成為蓮池鼎盛時期,山、水、樓、臺、亭、堂、廡、榭參差錯落,組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萊”的美稱。
  蓮池藏石刻可謂一大景觀。僅北塘北側的碑刻長廊,就長達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國年間及解放後書法名傢書寫的碑刻l40餘通,成為蓮池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蓮池這座古老的園林,融南北園林藝術風格於一體,博得了園林專傢和文物專傢的贊賞。目前,蓮池復原十二景及周邊歷史街區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蓮池將以更加迷人的秀麗風光喜迎四面八方遊客。
No. 2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中心,與直隸總督署南北相遙,是一座以環水築榭為顯著特點,兼有中國南北園林之美的古典園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水面積7900多平方米,盛夏時節荷花滿塘,故名蓮花池。
  古蓮花池是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園林內主要有水東樓、藻詠廳、君子長生館、響琴榭和高芬軒、寒緑軒及臨漪亭、觀瀾亭等建築。秀麗的宛虹橋、麯橋和元代建的白玉橋,參差在假山奇石、林木荷塘間,構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詩"的優美畫捲。園景佈局嚴謹,錯落有序,幽雅別緻,素有"城市蓬萊"之譽和"小西湖"之稱。
  蓮花池的"古"源於其悠久的歷史。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汝南王張柔重建保州城時始建,原名雪香園,明清兩代都得到了大規模的擴建和維修。雍正十一年(1733年)於此建蓮池書院和行宮,乾隆、嘉慶、光緒、慈禧等出巡途經保定均在此小住。乾隆帝曾多次來這裏並賦詩贊美蓮池。1921年,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親書了"古蓮花池"橫匾(此匾現懸於正門的中門上方),該名沿用至今。
  1289年被地震震毀,僅存深池清水,荷花依然繁茂。因此,俗稱為蓮花池。明朝後期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整修擴建。知府查志隆把蓮池作為一面“水鑒”,並令增建一門,上懸“水鑒公署”四字橫匾,秉政應鑒之碧水蒼天,以激人勵己。從此,蓮池成了達官貴人云集的場所,“水鑒公署”也成了蓮池的別稱。此後多次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修擴建。三百年前,清朝雍正年間在此興建了蓮池書院,一時間人才濟濟,名揚中外,隨之蓮池被闢為乾隆、嘉慶、光緒三朝行宮和慈禧的行宮禦苑,皇帝出遊中曾多次在此駐蹕。古蓮池幾經修建,上世紀初達到了極盛。園中瓊樓玉閣,典籍文物,珠璣珍玩,以及奇花異草,珍禽靈獸,畫舫樓船,芙蕖香荷,盡托於山水之間,相互交織,成詩入畫,美不勝收。其中山、水、樓、臺、亭、堂、廡、榭參差錯落,組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以它獨具的風格,博得了“城市蓬萊”的美稱.
  1900年10月,英、法、德、意四國入侵保定,縱兵大搶三天,價值千百萬兩白銀的古蓮池,珍貴文物被搶掠一空,亭臺樓閣化為灰燼,令人目不忍睹。洗劫之後,雖經修整,卻未能恢復原貌。1903年,直隸總督袁世凱又將蓮池修復為慈禧的行宮禦苑。1908年,直隸提學使盧靖,重新把蓮池建成治學之所,成立最早的圖書館。直到1949年以後,屢經修繕,蓮池纔逐漸重現絢麗多彩的風姿。 信步蓮池,隨處可遇佳境。園中最大的假山,由溝通南北兩塘的東渠環抱。山上怪石林立,遠看有的似玲瓏寶塔,有的像仙鶴引頸,有的如猿猴搔耳,有的似駿馬奔馳。山頂有觀瀾亭,下視北塘參差錯落的蓮葉,有如碧濤波瀾。山中有篇留洞,由鐘乳石精疊巧築而成,在燈燭照耀下,幻影迭生。山下有一座漢白玉石橋,原名緑野梯橋,與趙縣安濟橋有異麯同工之妙。沿橋嚮東,可通竹林深處的寒緑軒;嚮西,可去中心島上的藻詠廳。瀏覽一下濯錦亭,以及響琴澗、響琴榭、響琴橋等景點,也各有佳妙,傳有史話。
  2001年06月25日,古蓮花池作為金至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蓮葉托桃”,是園中亭頂的獨特造型。緑色翻捲的大蓮葉正中,托着一隻大紅桃。這一構製新奇而自然。傳說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慈禧太後扮成村婦,連夜脫逃。有一位老工匠,便在蓮池設計了“蓮葉托桃”的亭頂樣式,諧“連夜脫逃”之音,意在揭露慈禧太後喪權辱國的醜行。慈禧太後回京路過保定,看到“蓮葉托桃”,惱羞成怒,當即傳旨殺了這位老匠人。
  蓮池園藏石刻相當可觀,對學習和研究書法具有很高的價值。僅北塘北側的碑刻長廊,就長達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園藏石刻中有筆走竜蛇、氣勢磅礴的唐代草聖懷素的“自敘帖”;有渾厚雄勁的顔真卿的“多寶塔”;有魚躍竜門、虎臥鳳闕的王羲之的墨跡;有蒼勁有力、瀟灑的王陽明的“夜宿天池”;以及清朝康熙皇帝手筆“竜飛”題字。真可謂墨寶薈萃,更渲染了古蓮池這一古代名園的藝術色彩。 
  古蓮花池交通
  從保定上車站可乘1路、4路、8路、9路、22路公交車古蓮花池站下車。
包含詞
保定古蓮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