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羅馬通常指從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帝國)則在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上古時期
根據傳說,當特洛伊城遭到希臘人進攻的時候,維納斯女神的兒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隨者逃出來,沿北非西行穿過迦太基,來到羅馬。
根據現代的研究,意大利半島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到了新石器時代,利古裏亞人從非洲經過西班牙,法國來到意大利。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銅時代,一些講印歐語的部落從多瑙河和喀爾巴阡山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其中一支拉丁人( Latins )進入拉提烏姆平原,約於前800年移至後來羅馬城所在地,居於帕拉提烏姆等山丘。與此同時或稍後,薩賓人〔居於鄰近山丘〕。其後伊特拉斯坎人也來到這裏。
前8世紀至前6世紀,希臘人嚮意大利南部移民,並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紀,以帕拉提烏姆為中心開始部落聯合過程,由單一的拉丁人部落聯合包括薩賓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個部落組成羅馬人公社。前7世紀末至前6世紀末,羅馬人公社處於伊特拉斯坎人的統治之下。此時,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邦的過渡。前5世紀末,高盧人從阿爾卑斯山以北進入波河平原。這些部族經過長期融合同化,形成了意大利人的祖先。〕
羅馬王政時代
前8世紀至前6世紀史稱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庫裏亞會議(羅馬稱胞族為庫裏亞,每10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後為百人隊會議取代)。後來又出現了貴族與平民之分。
第一王羅穆盧斯在前753年建立羅馬城。前4王是羅馬人公社的軍事首領,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剋文王朝的君主。前6世紀中葉的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改革,標志着羅馬國傢的産生。
王政時代最後一位王高傲者塔剋文暴虐無道,被憤怒的羅馬人趕走,傳說於前509年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
在共和時代的早期,平民與貴族的鬥爭進行了2個世紀。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而掌握國傢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着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布了十二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製,這也標志着羅馬法的誕生。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製。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傢。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徵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戰爭,在前146年徵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徵服馬其頓並控製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製了西亞的部分地區,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史稱內戰時代,先後爆發了西西裏奴隸起義和斯巴達剋起義。形成了破産農民與大地主的鬥爭,無權者與當權者的鬥爭,騎士派與元老派的鬥爭。並且在前133年至前123年期間發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馬略(Gaius Marius)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製,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涌入軍隊。
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意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占領羅馬。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了羅馬歷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前60年,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製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同盟。前48年, 尤利烏斯·愷撒先後打敗另外兩人,被宣佈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43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傢5年的合法權力 ,史稱後三頭同盟。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製。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帝國
奧古斯都創建的政治制度,史稱元首製,其實就是共和名義的帝製。他在位期間,實行了一係列積極的改革,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並且對外擴張,使帝國北疆達到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
奧古斯都死後,其養子提比略繼位,從此開創了皇位繼承製。從前27年開始到192年這一時期被稱為前期帝國時期,包括3個王朝: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東尼王朝。這一時期社會相對穩定。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達萊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經濟空前繁榮。
192年,安東尼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康茂德被刺身亡後,羅馬出現了近百年的混亂時期。史學家將193年塞維魯王朝建立,到235年這段時期稱為後期帝國時期。始於安東尼王朝後期的社會、經濟和軍事危機,在公元3世紀達到空前規模,以致一些史傢又劃出一個三世紀危機時期(193年~ 284年)。這一時期,戰亂頻仍,皇帝更迭頻繁,奴隸和隸農的起義遍及各地,3世紀60年代在高盧開始的巴高達運動,對統治階層的統治造成很大的威脅。
284年,近衛軍長官戴剋裏先由軍隊擁立做皇帝,取得帝國政權,改元首製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製),正式采用東方君主的統治形式和禮儀。並實行了許多改革,史稱戴剋裏先改革。其後繼者君士坦丁一世廢除四帝共治製,於324年成為唯一君主,皇權得到加強。330年遷都拜占廷,更名君士坦丁堡。313年,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死後,戰亂又起。狄奧多西一世曾一度實現帝國的統一。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
在西羅馬帝國,經濟不斷出現危機,人口減少,田地荒蕪,城鄉蕭條。410年,西哥特人占領羅馬。452年,匈奴王阿提拉進兵意大利。455年,汪達爾人再陷羅馬城。先後建立起西哥特王國、汪達爾-阿蘭王國、勃艮第王國和東哥特王國等蠻族國傢。476年9月,日耳曼人入侵,其雇傭兵首領奧多亞剋廢黜最後一位君主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
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至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古羅馬的文化
古羅馬文化在自身的傳統上廣泛吸收東方文明、希臘文化的精華並融合而成。古羅馬建築與雕塑發展迅速,現存的建築有:
* 羅馬鬥獸場
* 君士坦丁凱旋門
* 龐培城
* 萬神廟
拉丁文字母成為許多民族創造文字的基礎。羅馬法和法學對世界各國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凱撒 、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對象。在羅馬帝國産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著名歷史學家塔西佗著有《編年史》、《歷史》、《日耳曼尼亞志》等不朽著作;李維著有《羅馬史》。曾經擔任羅馬帝國埃及總督的阿庇安也著有著名的《羅馬史》。同時,凱撒大帝本人也著有《高盧戰記》等一係列以第三人稱描述的戰記。哲學家盧剋萊修著作的《論物性》是流傳至今唯一闡述古代原子論的著作,著名學者老普林尼所寫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羅馬科技史的重要文獻。 | | 凱撒
公元前64年至44年凱撒、龐培、剋拉蘇所在的前三頭政治時期,結束了以元老院為權力中心的議會製。凱撒漸漸消滅了龐培、剋拉蘇,他也就是凱撒大帝 ( 註: "凱撒大帝"是後人的尊稱. 凱撒在生前並沒稱過帝.衹是個權傾一時的獨裁者. dictator獨裁者,是個職稱,由元老院任命),後人用他的名字凱撒代表羅馬國王的稱號。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凱撒被國內反對派布魯都(Brntus)和卡西烏斯(Cassius)陰謀刺殺。
屋大維
公元前43~27他的甥孫,也是義子屋大維成為繼承人也就是歷史上的奧古斯都大帝(元老院於公元前27世紀授予他奧古斯都的尊號,拉丁文意為神聖,至尊)。他與安東尼、雷必達的統治被稱為後三頭政治。後來,屋大維消滅了安東尼和雷必達,屋大維成為羅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羅馬從此進入帝國時期。
公元前17年,軍閥屋大維正式確立個人獨裁統治,因其采用“元首”稱號,這種制度被成為元首製。
元首製實際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專製。
屋大維皇帝之後,羅馬帝國頭二百年間的十幾位皇帝:
一、提比略(Tiberius公元14~37)這位羅馬第二任皇帝曾任命彼拉多為猶太巡撫,在彼拉多任內,耶穌被釘死。
二、加力果拉(Caligula公元37~41),也譯作加利古拉。
三、剋勞狄(Claudius公元41~54)
四、尼祿(Nero 54~68)亦譯尼羅,尼祿皇帝在第一次猶太大起義時,血腥鎮壓猶太人。
五、維斯帕先(Vespasian公元69~79)亦譯韋帕薌或威斯巴仙,這將軍於公元67年受尼祿皇帝派遣到巴勒斯坦鎮壓猶太人起義,尼祿死後的次年被擁立為皇帝。
六、提多(Titus公元79~81)維斯帕先皇帝的兒子,公元70年毀滅耶路撒冷城。
七、圖密善(Domitian公元81~96)。
八、圖拉真(Trajan公元98~117),在位時兩次對外徵討,建立阿拉伯行省,並嚮東擴張勢力到兩河流域。
九、哈德良(Hadrian公元117~138),任內加強獨裁統治,再次鎮壓猶太人的反抗。
十、安東尼(Antonia公元138~161)。公元一至二世紀是羅馬帝國的強盛時期,帝國疆域空前廣大,北部邊界到達現在歐洲的英國、西德、奧地利、匈牙利和羅馬利亞等地,東邊一度達到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南面包括非洲的埃及和蘇丹北部、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西邊面臨大西洋。安東尼皇帝統治時期,局勢仍比較穩定,尚能維持帝國現狀。
十一、馬可·奧利略(Marcus Aurelius公元161~180),這位皇帝在位時,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已經逐漸消逝。
十二、康茂德(Commodus公元180~192),這位皇帝在位時,已到了公元二世紀的末尾,羅馬帝國面臨混亂與衰落的時期。但這時離開羅馬東西分裂,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而成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時期,還足足有二百年的時間,其事發生於公元395年。 | | - n.: amber, circus, client, consulate, gladiator, proconsul, proletariat, ancient Rome, civic crown, conscript fathers, a rostral crown, sibylline books
- adj.: classical, praetorian
| | 歷史 | 國傢 | 帝國 | 政權 | 百科辭典 | 人物 | 歷史人物 | 帝王 | 歷史有影響100人 | 醫學家 | 教育 | 英語 | 解剖學家 | 政治傢 | 軍事傢 | 旅遊 | 考古 | 遺址 | 統帥 | 意大利 | 政治 | 法律 | 英國 | 建築 | 城墻 | 世界遺産 | 法學家 | 哲學家 | 更多結果... |
| | 古羅馬人 | 古羅馬的 | 古羅馬風 | 古羅馬歷 | 古羅馬城 | 古羅馬村 | 古羅馬神 | 古羅馬文明 | 古羅馬軍團 | 古羅馬歷中 | 古羅馬胸甲 | 古羅馬氣質 | 古羅馬貴族 | 古羅馬每隔 | 古羅馬歷的 | 古羅馬人的 | 古羅馬公民 | 古羅馬皇帝 | 古羅馬時代 | 古羅馬銅幣 | 古羅馬園林 | 古羅馬神話 | 古羅馬新傳 | 古羅馬文學 | 古羅馬奴隸 | 古羅馬市集 | 古羅馬建築 | 古羅馬劇院 | 古羅馬體育 | 古羅馬項鏈 | 古羅馬耳環 | 古羅馬壁畫 | 古羅馬廢墟 | 古羅馬帝國 | 古羅馬風格 | 古羅馬水槽 | 古羅馬戲劇 | 古羅馬體係 | 古羅馬浴場 | 古羅馬生活 | 古羅馬長城 | 古羅馬文化 | 古羅馬油燈 | 古羅馬供水 | 古羅馬哲學 | 古羅馬手鐲 | 古羅馬飾物 | 古羅馬作傢 | 古羅馬詩人 | 古羅馬廣場 | 古羅馬喜劇 | 古羅馬刑具 | 古羅馬劇場 | 古羅馬居民 | 古羅馬涼鞋 | 古羅馬板甲 | 古羅馬鏈甲 | 古羅馬手套 | 古羅馬雕像 | 古羅馬鬥士 | 古羅馬雕塑 | 古羅馬繪畫 | 古羅馬的長盾 | 古羅馬的氏族 | 古羅馬小錢幣 | 古羅馬的主神 | 古羅馬的遺跡 | 古羅馬的道路 | 古羅馬元老院 | 古羅馬酒神節 | 古羅馬帝王的 | 古羅馬奴隸製 | 古羅馬金耳環 | 古羅馬文學史 | 意大利古羅馬 | 古羅馬帝國的 | 古羅馬大劇院 | 古羅馬競技場 | 古羅馬大酒店 | 古羅馬執政官 | 古羅馬共和國的 | 古羅馬人的世界 | 起源於古羅馬的 | 古羅馬和中世紀 | 古羅馬液量單位 | 古羅馬重量單位 | 古羅馬檔案管理 | 古羅馬帝王之死 | 古羅馬溫水浴室 | 古羅馬建築風格 | 圖說古羅馬文明 | 古羅馬人研究學 | 古羅馬圓形劇場 | 古羅馬裝飾風格 | 古羅馬七大奇觀 | 古羅馬珍珠耳環 | 古羅馬行省制度 | 古羅馬軍事統帥 | 古羅馬神話人物 | 古羅馬軍事人物 | 古羅馬政治人物 | 羅馬古羅馬遺跡 | 古羅馬民兵的盾 | 古羅馬帝國皇帝的 | 古羅馬的一種銅幣 | 古羅馬的圓形劇場 | 古羅馬帝國之道路 | 古羅馬帝國的道路 | 古羅馬三執政之一 |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 | 古羅馬邊境的城墻 | 古羅馬地王室財庫 | 古羅馬行政區之一 | 古羅馬的文學著作 | 古羅馬五大法學家 | 古羅馬奴隸製經濟 | 古羅馬的經濟思想 | 無錫古羅馬大酒店 | 古羅馬圓形大劇場 | 傑米拉古羅馬遺跡 | 古羅馬鬥獸場遺址 | 傑姆古羅馬競技場 | 尼姆古羅馬鬥獸場 | 古羅馬建築和教堂 | 古羅馬的七個山丘之一 | 指古羅馬或古希臘文藝 | 古羅馬行政區禮拜堂 | 古羅馬或中世紀的教師 | 研究古羅馬文化的學者 | 古羅馬皇帝的擁護者 | 古羅馬的長方形會堂 | 意大利古羅馬圓形劇場 | 上帝之城(古羅馬)奧古斯丁 | 古羅馬圖拉真記功柱 | 科寧布裏加古羅馬遺址 | 古羅馬保溫食物容器 | 劍鬥獸的鬥器古羅馬袖甲 | 古羅馬早期平民問題研究 | 劍鬥獸的鬥器古羅馬短劍 | 古羅馬檔案管理機製 | 傑姆的古羅馬競技場 | 古羅馬文化知識圖本 | 古羅馬人的敵人與盟友 | 古羅馬時代的競技場 | 無錫古羅馬大酒店有限公司 | 提姆加德古羅馬遺跡 | 古羅馬在意大利以外的行省 | 古羅馬高級文武長官的職位 | 古羅馬人用白堊在日曆上把幸福的日子打上記號 | 古羅馬兒童到十四歲時穿的白色寬袍 | 古羅馬授權掌握國政的人 | 古羅馬高級執法官吏的權標 | 古羅馬公開表演的格鬥者 | 帝國天下:大秦雄師VS古羅馬軍團 | 帝國天下大秦雄師古羅馬軍團 | 大秦雄師VS古羅馬軍團:帝國天下 | 大秦雄師古羅馬軍團帝國天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