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古杯動物
目錄
No. 1
  古杯動物(archaeocyatha)
  古杯動物是一種海生多細胞動物,有單體、群體或礁體。單體形狀為杯狀、錐狀或圓柱狀等,表面光滑,或具有瘤狀突起,或具橫嚮、縱嚮褶皺。單體高一般為10-30毫米,直徑5-20毫米。骨骼由多孔的鈣質骨板組成,具外壁或由外壁及內壁組成的兩個壁,內、外壁之間的空隙有放射狀縱嚮排列的隔板及橫嚮排列的橫板等。內壁之內為中央腔,有時部分填有泡沫板。內、外壁及隔板、橫板等均穿有小孔。
  古杯動物是海洋底棲生物,大多數固着在海底生活,有些類群也可能會移動。古杯動物的化石大多保存在石灰岩裏,而且常常與灰質藻、三葉蟲、腕足動物、腹足動物以及軟舌蠃和錐殼類等動物共生在一起,因而證明它們是正常的淺海動物。科學家根據共生的藍緑藻推測,古杯動物最適宜的生活深度是20~30米,最深不超過50米。
  古杯動物很可能衹分佈在南、北回歸綫之間的溫暖炎熱海洋裏,而且能夠形成古杯丘或古杯層,但是由古杯動物形成的生物礁則較少見。科學家推測,古杯動物的幼蟲可以在海水中漂浮,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隨着身體和骨骼的增長變為成蟲後而沉入海底,並以各種類型的固着根固着於海底。有些古杯動物的成蟲可以呈盤狀平臥在海底,而且還可以翻轉。
  古杯動物出現在寒武紀早期,到侏羅紀就已經絶滅了,現代生物中沒有任何一種能夠與其進行直接比較。再加上它們的骨骼形態繁多,因而至今科學家也沒有對它們全部瞭解,至於其生活時的軟體組織就更是難以得知了。
  古杯類在動物界中的分類位置爭論已久,過去根據其外形及多孔等特點,認為屬於多孔動物門,而稱為古杯海綿。但古杯骨骼穿有小孔,類型復雜,從未見有骨針,這與海綿由於骨針鬆散聯結而成的小孔大不相同,海綿骨骼由骨針組成,無內、外壁及隔板等構造。現在多主張將古杯列為動物界一個獨立的門。
  古杯動物已描述有300多個屬,近1000個種。
相關詞
動物古生物海洋生物造礁動物化石遠古動物
包含詞
古杯動物門樹形古杯動物盤形古杯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