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otes versicolor daudin
別名馬鬃蛇、雷公蛇、雞冠蛇,英文名indian blocdsucker
分佈於我國雲南、廣東、海南、廣西;另見於國外南亞及東南亞地區。
頭較大,吻端鈍圓,吻棱明顯。眼礆發達。鼓膜裸露,無肩褶。體背鱗片具棱呈覆瓦狀排列,背鱗尖嚮後,背正中有一列側扁而直立的鬣鱗。四肢發達,前後肢有五指、趾,均具爪。頭體長80-90毫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3倍。體淺灰棕色,背面有5-6條黑棕橫斑;尾具深淺相間的環紋;眼四周有輻射狀黑紋。喉囊明顯。生殖季節雄性頭部甚至背面為紅色。體色可隨環境而變。
生活在海拔較低的地區,活動於山地、平原和丘陵一帶在灌木叢或稀疏樹林下較多幾。捕食蜘蛛、各種昆蟲及其幼蟲。4月下旬至9月産卵、每産6-9枚,卵橢圓形,黃白色。
"馬鬃蛇酒"有驅風濕、壯腰健身之功效,其肉可治小幾疳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