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
  拉丁文名稱:amazona ochrocephala oratrix、amazona och oratrix tresmariae
  英文名稱: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身長:42-47cm
  分佈:中美、墨西哥
  形態及習性:
  這種鸚鵡屬華盛頓公約一級保護鳥類。身長約四十公分,緑色的身體,灰色的腳。特徵是金黃色的羽毛分佈在頭部及喉部,尚未成熟的鸚鵡僅有前額是黃色的,雙黃頭亞馬遜鸚鵡頭頂的黃色羽毛會隨年齡不同而增加,純正的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約6歲左右頭頂黃色的羽毛會長至整個頭部或伸展至頸部。要達到成鳥的體色需要約六年的時間。橘色的虹膜,灰白色的喙。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主要棲息於密集的灌木林區、樹木稀少的平原、樹木高聳的落葉性森林、以及潮濕的河岸林區等地。在北亞特蘭大的低地它們偏好在半乾燥的地區活動,往南方的族群就比較喜愛較潮濕的平原。在伯利茲的族群,主要的活動地區為松樹平原以及毗連的常緑林地。有時候缺乏食物以及遭受森林大火的時候,他們會漫遊到其它地區。
  其習性和黃頭亞馬遜鸚鵡十分相似。它們成對或成群的生活在森林地,吃一些堅果、種子、水果和花穗,在樹洞裏築巢。在繁殖季時,一天也許會交配好幾次。
  亞種:
  1.貝利茲雙黃頭亞馬遜amazona o. belizensis
  2.墨西哥雙黃頭亞馬遜amazona o. oratrix
  3.麥格納雙黃頭亞馬遜amazona o. magna
  4.崔斯瑪莉亞雙黃頭亞馬遜amazona o. tresmariae
  體長:依亞種不同,約36-40cm(14-16吋) 
  繁殖:
  一窩約産2-3顆蛋,孵化期約28-30天,羽毛長成8到10星期。繁殖期會有攻擊性(約在5-12歲時)。母鳥會産下二、三個卵並孵化二十八至三十天,幼鳥大約七十五天離巢。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的語言能力十分之高。
  整體概述:
  
  雙黃頭亞馬遜有數種亞種,雙黃頭亞馬遜會在6、7歲後或更晚後頭部的黃羽纔會長到整個頸部與胸部,但依年紀、血統等不同會有差異,一般的大黃帽其頭、胸、腹、肩等部位並不如麥格納與崔斯瑪莉亞雙黃頭亞馬遜有着大面積的黃羽分佈,但年紀大的大黃帽也會有整個頭部甚至頸部都變成黃色的機會,會依每衹個體而有不同;而國內區分雙黃頭亞馬遜也就是皇冠黃帽主要有兩種亞種─崔斯瑪莉亞雙頭黃頭亞馬遜(tres mari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與麥格納雙黃頭亞馬遜(magn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雙黃頭亞馬遜棲息於熱帶稀樹草原、落葉林、太平洋沼澤森林等,大部份棲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多成群或一小群活動,由於棲息地嚴重的破壞,以及人為盜捕的猖獗,使的野外數量大幅下降,在1994年時的數量估計低於7000衹,而以墨西哥東北部的數量下降的情形最為嚴重;食物有種子、嫩葉、棕櫚樹果實、無花果、核果、水果等,可能有時會造成玉蜀黍、香蕉、芒果等農業作物的損害;分佈於南部的族群的繁殖期約在2-5月間,北部的族群約在7月。
  通常野生亞馬遜沒有過10年是很難有機會繁殖的,而且還要在有一公一母的情況下;人工繁殖雙黃頭亞馬遜不怕人,成鳥有時有相當的侵略性,與人互動佳,而若當寵物鳥,公鳥在性成熟時可能會對飼主有攻擊性以及侵略性(約在5-12歲時),但並不表示每衹黃頭亞馬遜都會有相同情形;與黃頸亞馬遜情形類似,它們是相當受歡迎的寵物鳥,野生鳥交易未曾間斷,加上人類對棲息地愚蠢的長期破壞,cites(華盛頓公約)已將除了麥格納雙黃頭亞馬遜外的-amazona ochrocephala oratrix、amazona ochrocephala belizensis、amazona ochrocephala tresmariae 等大部份黃頭亞馬遜亞種列入一級保育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