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蘇州 >張傢港市 > 雙山島風景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雙山島風景區聯繫方式地址:張傢港市西北郊港區鎮雙山島
  電話:0512—58303075
  郵編:215639雙山島風景區投訴電話蘇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2-65223377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雙山島風景區門票價格30元雙山島風景區開放時間8:15-17:30雙山島風景區玩法逛街、遊泳、品嚐
  
  雙山島位於張傢港市西北郊,地處張傢港市作業航道與長江航道之間,四周水域與無錫、蘇州、泰州和南通四市的長江水域連接。島上以農業為主,無工業,是長江中下遊地區原始生態環境保持最完好的“處女島”之一。雙山島四面環水,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清靜幽雅,是一個無污染的自然生態平衡的小島,全島面積約16平方公裏(包括堤壩外灘塗濕地1.2平方公裏),環島岸綫16.8公裏,為張傢港港的天然屏障,與張傢港保稅區隔水相望。原島無名,據說島上居民每天衹要一擡頭,便能看到南岸的長山和巫山,於是就用了“雙山”之美名。島上河道成網,阡陌縱橫,氣候溫潤,資源豐富,完整地保存了恬靜古樸的自然風貌、江南水鄉風情和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國際城市規劃大師、清華大學一級教授吳良鏞先生來島考察後,用詩的語言贊美雙山說:“黃金有價,寶島難求”。雙山島是八十年前由江中的沙洲漲積而成,島內面積很大,是一片靜謐的橫臥於長江之中的緑洲。現狀基本以農田和小型養殖場為主,整個地勢比較平坦,自修築環島堤壩後,便形成了外高內低的地貌。堤壩能抵禦歷史最高水位不出險,與島內存在5米的地形高差。每逢春天,百花爭豔,桃紅柳緑。鳥語花香,似一幅五彩繽紛的畫捲。有詩贊曰:蘆筍生時刀魚肥,紅樓竹影天鵝飛,千傢燈火映江紅,萬民歡歌春色美。
  1993年,雙山鎮政府修建了雙山至張傢港港兩岸的客運鋼質碼頭,購置了新客輪、快艇,供遊人擺渡上島及環島遊覽之用。1995年投資90萬元在渡口建造一座高14米的門樓,計三層,其中二層為觀光閣,遊人站在二層觀光閣上可觀賞到島上風光、滾滾長江和對岸港口、保稅區建設的繁榮景象。門樓東側建一座占地50畝的公園,呈狹長型,以湖泊為主,取名垂釣中心。園中有三座亭,其中一座為雙亭連體;湖上架設石拱橋和九麯橋,湖畔植桂花、紅楓等樹木,紅葉爛漫,香氣四溢,人行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是年8月,建成環島公路並通車。1997年4月,建成16.8公裏的雙山江堤緑化帶,共種植水杉、香樟、女貞等樹木1.6萬株。2002年10月,雙山島旅遊度假區雙山高爾夫球場完成一期工程,占地面積91.73公頃(1376畝),其中草坪面積7萬平方米。這是全國首傢江島型水上高爾夫球場。全島開發建設區劃分為六個功能區劃,具體為中心服務區、親水休閑公園、會議度假區、研發園區(包括農業生態園區)、水鄉小鎮社區。其中中心服務區、親水休閑公園、會議度假區、研發園區是未來旅遊活動的集中區域。中心服務區位於島嶼中部,該功能區劃以碼頭和規劃中的景觀道路為依托,貫穿雙山島的南北。這一區劃的核心功能是旅遊經濟服務,集中為遊客提供旅遊咨詢、交通中轉、餐飲購物等服務,旅遊紀念品博覽館、工藝培訓館、遊客中心,餐飲購物街、旅遊交通站、入口廣場是該功能區劃的主要設施項目。遠期規劃過江隧道連接島嶼和南岸,隧道的北出口佈置在本區(南岸隧道口利用現渡碼頭區域改造為依托港區工業的工業景觀公園,內設大型生態停車場)。親水休閑公園位於雙山島東南部,開發以“親水”主題的大衆休閑公園。以荷花塘、蘆葦蕩、野營營地、垂釣中心、植物學校為主要娛樂項目,呈環形圍繞生態緑心,通過水網、水域、濱水旅遊項目設施集中展示親水主題。體現雙山島的江島特色和水鄉文化淵源,滿足大衆休閑娛樂的需求。會議度假區位於雙山島東北部,是旅遊度假的核心區域,也是整個島嶼的品牌區域。本區域以三角洲為核心,配套高爾夫、主題酒店、別墅村、片區服務中心等商務公務度假設施,營造高質量的田園景觀,充分展示旅遊度假氛圍。三角洲論壇作為雙山島旅遊啓動的重點區域,采取去除防洪堤,引入長江水形成景觀水域環繞的離島型會議中心,配套濱水碼頭,內圍修建新的公路與環島堤形成封閉環綫。研發文化園區西北部島區作為雙山島的“遊-----居”範例區例,結合研發活動對於生態環境、景觀體係、開放交流之間的高標準要求,利用現有地形開挖水域,種植多種水生植物,構築以水陸生態體係為特色的瀏覽型景觀公園,遠期吸引水禽鳥類在此停留棲息,通過將景觀公園與研發園區兩者結合形成新形式的旅遊吸引力,成為文化交流、研發居住,景觀瀏覽協調融合的生態型文化園區。
No. 2
  雙山島風景區位於張傢港市西北郊,地處張傢港市作業航道與長江航道之間,四周水域與無錫、蘇州、泰州和南通四市的長江水域連接。島上以農業為主,無工業,是長江中下遊地區原始生態環境保持最完好的“處女島”之一。雙山島四面環水,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清靜幽雅,是一個無污染的自然生態平衡的小島,全島面積約16平方公裏,環島岸綫16.8公裏,為張傢港港的天然屏障,與張傢港保稅區隔水相望。原島無名,據說島上居民每天衹要一擡頭,便能看到南岸的長山和巫山,於是就用了“雙山”之美名。島上河道成網,阡陌縱橫,氣候溫潤,資源豐富,完整地保存了恬靜古樸的自然風貌、江南水鄉風情和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
  國際城市規劃大師、清華大學一級教授吳良鏞先生來島考察後,用詩的語言贊美雙山說:“黃金有價,寶島難求”。雙山島是八十年前由江中的沙洲漲積而成,島內面積很大,是一片靜謐的橫臥於長江之中的緑洲。現狀基本以農田和小型養殖場為主,整個地勢比較平坦,自修築環島堤壩後,便形成了外高內低的地貌。堤壩能抵禦歷史最高水位不出險,與島內存在5米的地形高差。每逢春天,百花爭豔,桃紅柳緑。鳥語花香,似一幅五彩繽紛的畫捲。有詩贊曰:蘆筍生時刀魚肥,紅樓竹影天鵝飛,千傢燈火映江紅,萬民歡歌春色美。
  大江東流,一水雙山:
   著名青年作傢宋浩浩為故鄉雙山作的賦文,及易中天先生受宋浩浩之邀為雙山島題寫的對聯:
  易中天先生題聯:放眼五湖四海
   常懷一水雙山
   宋浩浩《雙山賦》(轉引自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1/08/content_10621726.htm )
   《雙山賦》
   ◎宋浩浩 撰
  大江此去,千古東流。一脈春水,揚子潮頭。江南佳地,古陸沙洲。樓觀長河落暉,岸對秋江波柔。望春竹之浮煙,引吳客之歸舟。故島雙山,橫枕碧流,江南之白帝,姑蘇之芳洲。溯瀾可至瀟湘邊,回波目送黃鶴樓。東隨徵鷗棲崇明,南下京杭達九州。秋水共潮平,蒹葭連江闊,睹塞雁之南去,送雲霞之西流。嘆長天之水色,醉遠帆之晚秋。清月夜橫,飛霜激於吳地,翠煙晨散,振風下於長安。浪高風急,星漢便乘槎可上,水淼天遠,三山可到而能還。樂天暮年居中土,空餘殘夢憶江南。吾輩有幸生於斯,人生何處不江南。春雨入閣閑,畫舫聽水眠。無浮生之嗟,有若夢之殤,桃源何處,千秋問遍。唐寅運苦,哀江南之軟語桃花,淵明無緣,嘆人間之永無樂寰。洛神有水,洗宓妃之芳容,雙山揚波,濟無量之滄海。獨此境此地,可憑風臨練,可聞香采菊。長林氣藹,吹梅邊之笛幽,遠道風依,共漁舟之唱晚。三月麯水,遺吳越之玄音,兩晉高風,絶廣陵之琴散。窮達無憑,澤萬世之蒼生,雄傑為誰,問大地之茫然。朝露夕餐,笑古今之一瞬,江樹煙遙,悵秋水之空檻。紫雲起霧,望天下之興承,瓊花含芳,縈雙山之晚嵐。雙山桃源,無東籬之障目,天闊雲淡,有蓬萊之仙臺。皓鏡動輝,壓九派之連峰,驚虯騰灑,衝萬丈之霄欄。白槳擊歌,碎遼茫之巨綢,銀濤噴雪,破瀚宇之高淵。南疆遊鳳,撫夕暉之舞袖,北溟躍鯤,嘯雲夢之回川。大江東去,為廣廈之鼓浪,一水雙山,對赤壁而何慚?餘生於斯,長於斯,子安登樓悲失路,崔顥送鶴問鄉關。鄉關何處,桃源安在,關山可越,途通四海。千裏萍水,五洋勝友會沙洲,萬裏行客,天涯名士來雙山,踏良辰之人間,醉美景之江南。時屬臘月,歲在戊子。餘囑易師中天先生為故鄉撰一聯,先生名滿中華,今揮錦綉之筆,赫然題贈:放眼五湖四海,常懷一水雙山。寄慨遙深,情悠韻遠。看今朝,此聯將化風為雲,邀雨成虹,灑之江天,必隨浪而東下,共雙山之永世,同長流而千載!
英文解釋
  1. :  Double Island Scenic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