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叫雙名命名法,一個物種的種名是由該種所在屬的屬名和名構成,屬名在前,種名在後,並在種名後加註命名人的名字或名字縮寫,屬名的第一個字大寫,描述種名所有的文字為拉丁文。 |
|
18世紀以前,人們認為大自然就是豐富多彩的野生動植物世界。而卡爾·林奈卻在看似無序的自然界發現了秩序和條理。他建立了為動植物命名和分類的體係,從概念上對不同種類的動植物加以區分,這一體係幫助科學家們深入理解植物學、生物學、生態係統以及生物結構,直到將近300年後,他們還在依靠這個體係。
林奈因為他的發現而被稱為“現代分類學(taxonomy)之父”(“taxonomy”是希臘語,意思是“按順序命名”)。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林奈對現代科學的影響和重要性。第一,全部科學仍然沿用他創立的體係,仍然和他一樣用拉丁語命名現存的和新發現的物種——這也是這門科學曾經通用的古老語言留在世界上的最後痕跡。新發現的物種都依照林奈的體係命名和歸類。第二,所有生物學家都運用林奈的體係來辨別、理解、劃分以及指稱動植物物種。
林奈是最早確定人類為“智人”的科學家,他把人類歸為靈長類動物。他的分類體係是“生命樹”的起源,因為任何生物都屬於某一種、屬、科、綱、目、門,都從屬於動植物王國——就如同一棵樹的枝、葉和樹幹都是這棵樹的一部分一樣。 |
|
卡爾·林奈痛恨雜亂無章。他曾經說過,他無法理解不係統的事物。他1707年出生於瑞典,傢人希望他長大後能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神父。但是對神職卡爾沒有表現出有多少資質和興趣,因此傢人最後允許他轉行學醫。
1727年他進入隆德大學醫學院學習,可是他花在學校小植物園的時間卻比在教室還多。從小他就非常熱愛花草樹木。1728年林奈轉到了烏普薩拉大學(部分原因是這個大學裏有更大的植物園)學習。在那裏他讀了法國植物學家塞巴斯蒂安·瓦揚(Sebastian Vaillant)的一篇論文,論文宣稱(當時這個創新令人震驚),植物是有性繁殖的,如同動物有性器官一樣,植物也有雄性和雌性之分。
塞巴斯蒂安·瓦揚的觀點吸引了林奈。作為編目人,他反對植物園裏成千上萬的植物都是各自獨立的物種的主張,開始設想把繁殖器官的不同作為植物分類的依據。他夢想着給混亂的自然界建立一種秩序。
林奈天生能說會道,熱情誠懇,他為自己贏得了強有力的支持者,給他提供足夠的財力支持,這樣他就能在瑞典各處進行探險,研究各種植物並給它們編目。他花費數月時間走遍鄉下各地,記錄他所見到的植物,然後進行詳盡的描述和研究。他的探險按部就班,每天早晨7點準時出發,下午2點停下來吃午飯,4點休息、講解。
在探索過程中,林奈集中研究了植物的繁殖係統。很快,他發現許多植物都有共同的雄性和雌性特點,他把它們歸為一類。他把相似的種類合在一起組成更大的類。他發現,根據幾個重要特性完全可以把植物分類,自然界確實是存在秩序的。
到1735年為止,他已經記錄了4000多種植物,並且把他的分類體係在《自然係統》一書中發表。林奈的分類係統分為8個層次:種、屬、科、目、綱、亞門、門和界。這種分類法——創立的唯一根據是植物和(後來的)動物的性元素——引起了很大爭議。但是植物學家發現這個方法簡單易行,很有吸引力。
林奈的分類法很快傳遍了歐洲,且經常被畫成樹的形式:大樹枝是綱,上面的小樹杈是種。“生命樹”的概念就是由這幅圖而來的。
後來的30年中林奈在歐洲遊歷,為他的體係補充新的物種。1740年他把動物物種添加到這一體係中。到1758年,他的分類體係已經包含4400種動物和7700多種植物。
1758年,他在書的第十版引入了二名製(雙名)命名法,用種名和屬名為動植物命名。雙名命名法完善了林奈的分類體係。他發現了自然界存在的秩序,並且建立了體係來描述這一秩序。直到現在,這個體係仍然富有生命力,仍為人們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