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福建 >廈門 > 廈門五老峰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廈門五老峰投訴電話廈門市旅遊投訴電話:0592-5318985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南普陀寺後的五老峰,直立於海濱,橫插天際,氣派非凡。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時有白雲繚繞,遠遠望去,好像是五個須發皆白的老人翹首遙望茫茫大海,這就是廈門八景之一“五老凌霄”。石坡上鎸刻着“五老峰”三字,迎面巨石上,刻着一個特大的“佛”字,高四米多,寬三米多,這字是清朝光緒乙已(公元1869年)振慧所書;“佛”字岩左側,有僑胞捐建的景峰和尚與喜參和尚的墓塔;左側穿過石徑,有轉逢和尚墓塔;轉逢和尚墓塔下側,有普照寺遺址,普照寺是唐朝陳啓公佈施開闢的,以洞為室,建普照寺;半山腰有一兜率陀院,現已修葺一新;近旁,有太虛大師之塔及太虛大師紀念亭;深入其中,還可見到五老峰上遍植着的相思樹,這種樹被稱為“臺灣相思樹”。若是遊客攀岩直上,美麗的廈門大學校園風光和廈門港景色將一覽無餘。
No. 2
  五老峰位於南普陀寺後面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時有白雲繚繞,雲下叢林蔥鬱,隱約如垂長須,遠遠望去,好像是五位須發皆白、歷盡人間滄桑的老人,翹首遙望茫茫大海。這就是廈門大八景之一"五老凌霄"勝景。
  若從藏經閣後面登階,山坡上鎸刻着"五老峰"三字,迎面巨石上刻着特大的"佛"字,高4米多,寬3米多,筆劃豐滿有力,粗獷豪放,似乎大筆一揮而就。這就是清光緒年間(1905年)振慧和尚所書。它吸引了許多善男信女來此燒香磕頭。
  在"佛"字左側,有景峰和和尚與喜參和尚墓塔。西側穿過石徑有轉逢和尚墓塔,塔下有普照寺遺址,早先普照寺以洞為室,洞壁上有"飛泉"二字,洞外有"息心斷臂"四字。五老峰半山上,有一個兜率陀院,是轉逢和尚任南普陀寺都監時建的,太虛法師任該寺住持,在此講"慈崇三要",也是寺中退休和尚與高僧大德靜養處。大醒法師為紀念太虛法師,在這裏成立慈崇學會,近旁建太虛大師塔和紀念亭。半山腰除了兜率陀院外,還有須摩提國、阿蘭若處等亭臺樓閣。
  五老峰山上,遍是相思樹,也稱"臺灣相思",由於相思樹來自臺灣,至今大陸和臺灣的骨肉同胞對相思樹都有特殊的感情。全國政協副主席鬍子昂先生題贈南普陀寺字幅:"觀賞南普陀,緬懷日月潭",表達了全國人民希望臺灣早日回歸祖國,海峽兩岸統一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