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翅亞綱 : 增節變態類 > 原尾目
目錄
No. 1
  原尾目(protura)
  昆蟲綱中最原始的一目。通稱原尾蟲。學名螢。體微細,長0.5~2毫米。頭卵圓形,口器內顎式,無觸角,具假眼一對和形狀各異的下顎腺一對。前胸足長大,常嚮前伸舉,跗節上生有形狀不一的感覺剛毛數根至數十根不等。成蟲腹部分12節。近腹部後端分別有雌性或雄性外生殖器。世界各大陸均有發現,已知有500餘種。中國已報道120餘種。紅華螢為中國代表種。原尾蟲生活在腐殖質較多的濕潤土壤中、磚石下或樹皮裏,以植物根係上的附生真菌為食。一般分佈在30釐米以內的表土層。在未開發的森林土壤中,原尾蟲的密度可達每立方米數百至數千衹。每年出現一個或者春秋兩季各出現一個高峰期。
概述
  原尾目(Protura,proturans)是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六足總綱、昆蟲綱的一目,是昆蟲綱中最原始的一目。通稱原尾蟲。學名蚖。1907年由意大利昆蟲學家F·西爾韋斯特裏發現。
  尹文英(1983年)在對無翅亞綱各目和其他節肢動物的比較研究,特別是對精子超微結構的比較研究後認為,原尾蟲在節肢動物中應單獨作為一個類群(原尾綱),其起源可能更早、更遠,很可能與蛛形綱、綜合綱、甲殼綱等具有共同的早期祖先。
種屬分佈
  世界各大陸均有發現,已知該目有54屬,隸屬於8科2亞目,已記錄650餘種。中國已報道160餘種(尹文英 1999年)。紅華蚖為中國代表種。
形態特徵
  原尾目動物身體微細,長0.5~2.5毫米。淡白或黃色。頭錐形,口器內顎式,無觸角,無單眼復眼,具假眼一對和形狀各異的下顎腺一對。生有許多感覺器,代替觸角功用。前胸足長大,常嚮前伸舉,跗節上生有形狀不一的感覺剛毛數根至數十根不等。成蟲腹部分12節。前3個腹節各有一對小型腹足(刺突),第一對腹足2節,第2~3對腹足2節或 1節,上生 1~5根剛毛。近腹部後端分別有雌性或雄性外生殖器,無尾須。
生活史
  原尾目動物胎後發育屬增節變態,生活史一般分前幼期、第1幼期蟲、第2期幼蟲、若蟲和成蟲期。若蟲5齡,與成蟲相似。在蚖科中,有的雄蟲還多一個前成蟲期。前幼期不活動,腹部9節,口器等發育不全;1齡若蟲腹部僅9節,口器和腹足不發達;第2齡幼蟲10節,第2齡若蟲肛器和腹足發達,腹部仍為9節;第3齡若蟲腹部10節;第4齡若蟲腹部12節;第5齡為成蟲期,其後再脫皮變為成蟲。一年可發生多代,多以成蟲越鼕。
生活習性
  成蟲、若蟲行動緩慢,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如土壤、泥炭、磚石下,樹皮內或林地落葉層、樹根、苔蘚附近。一般分佈在30釐米以內的表土層。食腐木、腐敗有機質、菌類等。在未開發的森林土壤中,原尾蟲的密度可達每立方米數百至數千衹。每年出現一個或者春秋兩季各出現一個高峰期。
百科大全
  yuanwei mu
  原尾目
  Protura
  無翅亞綱中最原始的1目。通稱原尾蟲,學名“□”。體微細,長0.5~2毫米。頭卵圓形,口器內顎式,無觸角,具假眼一對和形狀各異的下顎腺一對。前胸足長大,常嚮前伸舉,跗節上生有形狀不一的感覺剛毛數根至數十根不等。成蟲腹部分12節;前3節各生腹足一對,第一對腹足 2節,第2~3對腹足2節或1節,上生1~5根剛毛。近腹部後端分別有雌性或雄性外生殖器(見圖原尾蟲)。1907年由意大利昆蟲學家F.西爾韋斯特裏發現。世界各大陸均有發現,已知有500餘種。中國已報道120餘種。
  生態習性 胎後發育屬增節變態。生活史一部分前幼期、第1幼期蟲、第2期幼蟲、若蟲和成蟲期。在□科中,有的雄蟲還多一個前成蟲期。前幼期不活動,腹部9節,口器等發育不全;第1期幼蟲腹部9節,第2期幼蟲10節,若蟲和成蟲的腹部均為12節,但成蟲具外生殖器。在前成蟲期,雄性生殖器發育不全。原尾蟲生活在腐殖質較多的濕潤土壤中、磚石下或樹皮裏,以植物根係上的附生真菌為食。一般分佈在30釐米以內的表土層。在未開發的森林土壤中,其密度每立方米可達數百至數千衹。每年出現一個或者春秋兩季各出現一個高峰期。
  分類 世界上已知本目有54屬,隸屬於8科2亞目。□
  參考書目 尹文英:原尾蟲係統發生新概念及其起源與分類地位的探討,《中國科學》,B輯,科學出版社,北京,1983。
  (尹文英)
英文解釋
  1. lat.:  Protura
相關詞
生物動物昆蟲綱昆蟲生物學六足總綱
分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