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財會 : 染織 : 染整 : 服飾 > 印花
目錄
詞語解釋
  1.舊時一種用於緘封公文的憑證。
  2.謂將花紋或圖案印到紡織品等物上。
  3.謂印有圖案或花紋。
  4.指印花稅。
  5.指印花稅票。由政府出售,貼在契約﹑憑證等上面,作為稅款的一種特製印刷品。
印花稅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中書立,領受的憑證徵收的一種稅收。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於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在祖國大陸境內書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臺商投資企業,應當依法繳納印花稅。其中,各類合同以立合同人為納稅人,産權轉移書據以立據人為納稅人,營業帳簿人為納稅人,權利、許可證照以領受人為納稅人。印花稅務局的稅目一共有13個,根據應納稅憑證性質的不同,分別采用比例稅率和固定稅額標準。
織物印花
  1、使染料或塗料在織物上形成圖案的過程為織物印花印花是局部染色,要求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2、織物花紋裝飾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采用凸版印製陶紋,至周代始用於印章、封泥,以至春秋戰國,凸版印花已用於織物,到西漢時期已有相當高的水平,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紗就是用三塊凸版套印再彩繪結合的産物。隋唐時期已有大量的印花織物通過“絲綢之路”傳輸到西域,五、六世紀又傳至日本。在凸版印花開始發展的先後或同時,另一種印花方法——雕紋鏤空版相繼出現,與凸版印花並駕齊驅。
  這種印花技術,據史料記載秦漢已有,當時稱作“夾纈”。到南北朝的北魏時,這種工藝已有相當大的規模。隋唐時期,技術更趨完善,已能生産“五色夾纈羅裙”等高級産品,並發明了在鏤空版上加篩網,解决了印封閉圓圈花紋的睏難。宋代,夾纈印花生産已專門化,印花織物非常流行。夾纈在隋唐時已傳入日本;宋代以後,隨着海上交通的發展,逐步被帶到西歐各國。解放前夕采用滾筒印花和“漿印”。解放後,印花工藝技術及生産得到很大發展,先後發展了平版篩網印花、圓網印花等機械化生産,印花工藝不斷改進,織物的外觀及內在質量獲得很大提高。三、陶瓷器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指用刻有裝飾紋樣的印模在尚未幹透的胎體上打印出花紋。我國使用印模較早,春秋戰國時印紋硬陶已在江南地區普遍出現;器身紋飾在製做過程中印上,與後期的純裝飾性紋飾不同。隋代用獨立印模拼湊紋飾,即把兩個印模相間排列。至宋代出現完整的盤碗印紋陶範,即在修模過程中把構圖完美的紋飾印在盤碗裏面,使印花裝飾達到成熟階段;定窯印花為宋代最高水平的代表。
  將染料或塗料在織物上印製圖案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其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直接印花:將各種顔色的花形圖案直接印製在織物上的方法即為直接印花,在印製過程中,各種顔色的色漿不發生阻礙和破壞作用。印花織物中大約有80%-90%采用此法。 該法可印製白地花和滿地花圖案。
  (2) 拔染印花:染有地色的織物用含有可以破壞地色的化學品的色槳印花,這類化學品稱為拔染劑。拔染槳中也可以加入對化學品有抵抗力的染料。如此拔染印花可以得到兩種效果,即拔白和色拔。
  (3)防染印花:先在織物上印製能防止染料上染的防染劑,然後軋染地色,印有花紋處可防止地色上染,該種方法即為防染印花,該法可得到三種效果,即防白、色防和部分防染
數碼印花
  數碼印花的生産過程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各種數字化手段如:掃描、數字相片、圖像或計算機製作處理的各種數字化圖案輸入計算機,再通過電腦分色印花係統處理後,由專用的RIP軟件通過對其噴印係統將各種專用染料(活性、分散、酸性主塗料)直接噴印到各種織物或其它介質上,再經過處理加工後,在各種紡織面料上獲得所需的各種高精度的印花産品,與傳統印染工藝相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1.數碼印花的生産過程使原有的工藝路綫大大縮短,接單速度快,打樣成本大大降低。
  由於數碼印花的生産工藝流程擺脫了傳統印花在生産過程中分色描稿、製片、製網過程,從而大大縮短的生産時間。接受花樣的方式,可以通過光盤、E-mail等各種先進手段,一般打樣時間不超過一個工作日,而傳統打樣的周期一般在一周左右。
  另外由於工藝的簡化使打樣成本也大大降低。打樣周期的縮短及打樣成本的降低,這在當今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市場競爭法則下,無疑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市場機遇。
  2.數碼印花技術的原理使得其産品打破了傳統生産的套色和花回長度的限製,可以使紡織面料實現高檔印刷的印製效果。
  由於數碼印花技術可以采用數字圖案,經過計算機進行測色、配色、噴印,從而使數碼印花産品的顔色可以理論上達到1670萬種,突破了傳統紡織印染花樣的套色限製,特別是在對顔色漸變、雲紋等高精度圖案的印製上,數碼印花在技術上更是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另外,傳統印花的圖案往往受到“花回”長度的限製,而數碼印花的工藝過程中可以不存在“花回”的概念,從而極大地拓展了紡織圖案設計的空間,提升了産品的檔次。
  3.數碼印花生産真正實現了小批量、快反應的生産過程,生産批量不受任何限製。
  由於數碼印花生産過程全部實現計算機化的數字生産,從而使生産靈活性大大提高,一些産品甚至可以實現當日交貨,立等可取。另外,由於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印製同一圖案不同色調的係列圖案,以及在生産過程中設計師對圖案對顔色的不斷修改成為了數碼印花生産有別於傳統印花生産的一大技術優勢。
  4.高精度的噴印過程使得噴印過程中不用水不用色漿。
  噴印過程中染料的使用由計算機“按需分配”,使得噴印過程中,沒有染化料的浪費,沒有廢水産生,由計算機控製的噴印過程中,不産生噪音,使得噴印過程中不産生污染,實現了緑色生産過程,從而使紡織印花的生産擺脫了過去高能耗、高污染、高噪音的生産過程,實現了低能耗、無污染的生産過程,給紡織印染的生産帶來了一次技術革命。
英文解釋
  1. :  decal,  decalcomania,  stampa,  Printed stampato
  2. n.:  stamp,  stamp tax,  printing,  revenue stamp,  a revenue-stamp
法文解釋
  1. n.  impression; timbre fiscal
近義詞
郵票
相關詞
藝術生活人文紡織cad定製個性數碼
熱轉移熱升華轉移印花化工漿料海藻酸鈉糊料工藝
工業染織服裝服飾助劑更多結果...
包含詞
印花布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