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浙江 >紹興 >紹興市區 > 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聯繫方式地址:紹興縣蘭亭鎮
  電話:0575-4602771
  郵編:312044
  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投訴電話紹興市旅遊投訴電話:0575-5120742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景區榮譽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a級旅遊風景點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門票價格18元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節慶活動中國紹興黃酒節、紹興水城風情旅遊節、祭禹大典、魯迅文化藝術節、紹興吼山桃花節、安昌古鎮臘月風情節、鑒湖金秋旅遊節、柯岩香林桂花節、諸暨五泄觀瀑節、上虞葡萄節、中國領帶越劇節、中國嵊州國際書法朝聖節、新昌旅遊節。
  蘭亭國際書法節(農歷三月初三),每到這一天,總有一大批來自海內外的書傢聚會於蘭亭,舉行隆重的節會儀式,參加豐富的節會活動。他們或晉謁書聖,尋訪古跡;或麯水流觴,飲酒賦詩;或潑墨揮毫,交流書藝;或舉辦論壇,研討理論。許多全國性的書法賽事和書法展覽,也多安排在此時此地舉行。作為“書法之鄉”的紹興,也要推出多種精心準備的與書法有關的節目,以擴大市群衆的參與度和營造獨特的節日氛圍。
  這仲春之日的書法節,又往往是紹興一年大計中經濟大戲、旅遊大戲的開鑼之日,這又使書法節因總是有着更為廣泛的內容而非書傢們所獨享。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從上海至此(202)公裏
  從杭州至此(59)公裏
  從南京至此(337)公裏
  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住宿紹興的住宿以中、低檔賓館為多,如紹興飯店、蕭山賓館、紹興鹹亨大酒店等三星級酒店,在紹興已經是住宿標準最高的酒店,但其內部設施齊全,服務上乘,基本可滿足遊客的需求。
  對那些自助旅遊者而言,在這要找一傢價廉物美的賓館更非難事,如紹興華僑飯店、竜山賓館等就很適合你住宿。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購物說起紹興的特産,紹興黴幹菜可說是遠近聞名,街頭巷尾可說是隨處可見。買了黴幹菜別忘了再帶回兩瓶紹興老酒,紹興老酒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曾多次獲全國酒類大奬,是酒中的上品。還有鹹亨酒店的茴香豆,也已隨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孔乙己名揚四海。
  此外,紹興著名的工藝品還有:紹興花邊、慕本緞、烏氈帽、王星記紙扇等,土特産有紹興腐乳、紹興平水珠茶、紹興麻鴨、齋大茂香糕、丁大興年糕等。
  紹興市區有很多超市,其中規模大、信譽好的也不少。像黃酒、茴香豆、醬豆腐這樣的當地著名土特産在超市和酒類專賣店裏可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到。
  紹興城內魯迅廣場對面的古玩市場非常值得一逛。古色古香的石牌坊,裏面長長的石板街,依着水,一傢傢玲瓏的小店,可以看到古樸精緻的古玩、有些年月的字畫,後來還有了郵、幣、卡交易市場。更有味道的是還保留了早先花鳥市場的部分,全是活潑潑的小東西,彌散着小城市特有的熱鬧和一點世俗的豔麗。
  紹興市郊遍布着很多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紹興縣柯橋鎮的中國輕紡城,嵊州市的浙東服裝領帶市場,以及諸暨市全國最大的珍珠市場等。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交通公交:3303路
  印山越國王陵文化旅遊區位於紹興城外10公裏蘭亭鎮境內的印山,由於此地與《越絶書》記載的春秋時期的“木客大塚”有着諸多相似之處,而被專傢推測為越國王室墓塚。1996年春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專傢和當地的文保專傢在順道查看這裏時,發現了大量的青膏泥、木炭、槨木碎片和明顯的盜墓痕跡。沿着盜洞下到15米深的洞內進行考察時,發現了厚達13米的人工夯土層,堆積1米、質地細密堅實的木炭層和竪立狀設置的巨木。驚人的發現使國傢文物局决定立即進行搶救性開發。經過兩年的發掘,1998年,印山大墓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不僅被譽為“江南第一大墓”,而且被人們以“北有秦陵,南有印山”的評價與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相提並論。又經過兩年的精心規劃和景區建設後,到2000年9月28日纔正式嚮世人開放。
  拾級登上印山,走進透明的展示廳,一座“甲”字形的陵墓就出現在眼前。越王允常同他的兒子勾踐一樣,是越國的一位頗有作為的國王,在他的治理下,國力由弱變強,不斷嚮外開拓疆土,曾與東南另一強國吳國抗衡。印山王陵內形製奇特的木槨室、巨大的獨墓棺、高超的防腐技術和完整的隍壕設施,都充分顯示出了這位墓主人不凡的身世。幽深的墓道長達54米,巨大的墓坑長32米,以長方形巨木構成的長條三角柱形木槨室,是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的、有別於以往矩形形製的三角形木槨,而且是一棵完整的樹木製成的獨木棺,結構特殊,營建講究,令人嘆為觀止。因歷史上7次遭盜,沒有發掘出人們期待的兵器、樂器、飲器,沒有任何文字遺存,也未找到墓主屍骨留下的痕跡,但印山大墓整理出的玉器、石器、青銅器、漆木器以及編織物等珍貴文物40餘件,依然以其精緻、古樸的古越風情,在幽暗中熠熠生光。
  靜立在陵墓前,陽光透過有機玻璃撒下五色的光圈,不免有種時光凝滯,恍若隔世之感。的確,一些至今未解的歷史之謎讓這座千年古墓依舊蒙着一層神秘的面紗。比如,巨棺內為何沒有屍骨留下的任何痕跡?王陵內盜洞斑斑,究竟有多少文物被盜?陵內數百根重達上千公斤的巨木從何而來,又如何運入?當時的人們運用什麽工具將它們切割得如此規整又緊密無縫?整個墓坑是從山頂岩層嚮下挖掘而成,共挖去1.6萬立方米的石頭,在缺乏鐵器的青銅時代,印山王陵又如何挖掘而成?這些問號將帶給每一個參觀着久久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