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中國電視臺 > 衛視中文臺
目錄
No. 1
  一提起衛視中文臺,最早指的就是香港衛視中文臺.很多人認為衛視中文臺倒閉了,或者改成了鳳凰衛視中文臺,這是不準確的.可以說現在鳳凰衛視中文臺衛視中文臺都同屬star星空集團旗下,衹不過衛視中文臺現在衹針對臺灣,新加坡和美國地區播出(star chinese channel is available in taiwan, singapore and the u.s..).其網址為:http://www.startv.com.tw/chs/index.asp
  衛視中文臺青蔥時代的回憶(轉) 無法忘記曾經那麽羨慕傢裏可以收看到衛星電視的朋友,為了看電視,曾在五一假期在她傢裏住了3天都還不想走……
  那個臺標是像五角星的標志,讓我感到那麽新鮮,後來聽到了一句話,現在被中國各電視臺每天改動後用無數次的那句話:您現在收看的是衛星電視中文臺.以及隨後收到的衛視體育臺,衛視閤家歡臺,mtv,一共四個.
  無數的mtv,像<讓我歡喜讓我憂><飛碟巨星周末嘉年華><衛視五星站>,藍心湄的<雞蛋碰石頭>,彭恰恰主持的美食節目,於榮光主持的電影節目......還有它首播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101次求婚><校園愛情故事>,我還在一個叫<中國新銳導演作品係列展播>中看了一次<黑炮事件>和<雙旗鎮刀客>.還有臺灣電影<稻草人>,每天傍晚五點的動畫片<聖鬥士星矢><忍者亂太郎><足球小子>等等......
  在那段日子裏,我每天貪婪地享受着香港這個開放文明之都的電視帶給我的樂趣.現在的腦海裏,總是覺得那時的衛視中文臺的色調總是和其他內地的不一樣.
  突然有一天,莫明其妙的,這個臺不見了。
  直到今天我纔查了一下是怎麽回事——
  附:衛視中文臺背景
  在衛星電視出現之前,香港有兩傢電視臺,“無綫臺”和“亞視臺”。期間曾冒出個“佳視臺”,但開播後第3年,就被兩強逐出競技場。
  1988年2月24日,和黃、中信、大東合組的亞洲衛星公司成立。
  1990年8月,李嘉誠說服港府,放寬有關條例。
  1990年12月,衛星電視正式獲得營業牌照,但有兩個附加條件:一是不可播放粵語節目;二是不得嚮用戶收取費用。第一條件實際上是無綫、亞視、有綫三傢電視臺嚮港府施加壓力的結果。
  1991年3月,衛星電視公司正式成立,李嘉誠任主席,馬世民、李澤揩任副主席,具有多年電視經驗的陳慶祥任行政總裁。總投資為31億港元。據知情人說,李澤揩是衛視的實際掌門人。李嘉誠衹是挂個虛職,放手讓兒子幹;而師傅馬世民看李嘉誠的面子,也不會隨意插手衛視的事務。
  1991年4月,衛視開始試播;到年底,衛視已正常利用五個頻道播映節目。開播後的兩年,衛視已覆蓋30個國傢和地區,有5000萬個家庭用戶。
  有不少大公司與衛視簽訂合約,成為其穩定的廣告客戶。從1991年底全面開播,到1993年中轉讓為止,不到20個月的期間內,衛視的廣告收入是3.6億美元,而維持五個頻道的年費用為0.8億美元(未計選項投資等費用),經營態勢良好。
  1992年7月2日,港府頒布新的電視廣播條例,宣佈衛視自1993年10月底起,可開播粵語節目;衛視不可獨立經營收費電視,但可透過收費電視的頻道,經營收費電視的節目。
  誰會料到,步入坦途的李澤揩,竟會把衛視賣掉呢?
  1993年7月26日,新聞集團宣傳:以5.25億美元的價格,嚮和黃及李嘉誠傢族購入衛星廣播有限公司63.6%的股權,一半以現金支付,一半以新聞集團的股份支付。和黃及李氏傢族在交易中(1993年),各獲得15億港元的非經常性收益。
  為了不觸犯鴻港府有關條例,交易雙方采取策略性方式,和黃及李氏傢族仍控製衛星電視的發牌機構和記廣播(共占52%,世界傳媒大王默多剋衹占48%),而衛星廣播的63.6%的控製性股權則歸默多剋控有。
  7月27日香港<經濟日報>評價道:“真的是後生可畏!李嘉誠次子李澤楷,今番終於做出一出好戲,為和黃集團及其父,帶來近30億港元的利益……”
  1996年3月,衛星電視有限公司、今日亞洲有限公司和華穎國際有限公司共同創立了鳳凰衛視有限公司。集合了來自中國內地、臺灣、香港乃至海外電視專纔的鳳凰衛視,立足香港,背靠內地,以實際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歷史性的整合和重組,溝通兩岸三地及全世界華人為宗旨,全力攻占泛亞洲地區商業衛星電視的服務領域
基本信息
  衛視中文臺是星空傳媒啓播時為面對亞洲播出的綜合娛樂頻道(1994年播出中華民國成立83周年慶祝活動引起中國大陸政府不滿),1996年3月31日鳳凰衛視中文臺於中港澳及東南亞啓播後,衛視中文臺衹在臺灣繼續播出,直至2006年10月2日落地新加坡。共有2個頻道(臺灣境內、臺灣境外)。
  一提起衛視中文臺,最早指的就是香港衛視中文臺.很多人認為衛視中文臺倒閉了,或者改成了鳳凰衛視中文臺,這是不準確的.衛視中文臺在啓播時為面對亞洲播出的綜合娛樂頻道,1996年3月31日鳳凰衛視中文臺於中港澳及東南亞啓播後,衛視中文臺衹在臺灣繼續播出,直至2006年10月2日落地新加坡.共有2個頻道(臺灣境內,臺灣境外).可以說現在的鳳凰衛視中文臺衛視中文臺都同屬STAR星空集團旗下,衹不過衛視中文臺現在衹針對臺灣,新加坡和美國地區播出(STAR Chinese Channel is available in Taiwan, Singapore and the U.S..).其網址為:http://www.startv.com.tw/chs/index.asp
  衛視中文臺還在,但卻已經不再是那個無數人兒時心目中的夢幻般的頻道了...
  衛視中文臺青蔥時代的回憶(轉)無法忘記曾經那麽羨慕傢裏可以收看到衛星電視的朋友,為了看電視,曾在五一假期在她傢裏住了3天都還不想走……
  那個臺標是像五角星的標志,讓我感到那麽新鮮,後來聽到了一句話,現在被中國各電視臺每天改動後用無數次的那句話:您現在收看的是衛星電視中文臺.以及隨後收到的衛視體育臺,衛視閤家歡臺,mtv,一共四個.
  無數的mtv,像<讓我歡喜讓我憂><飛碟巨星周末嘉年華><衛視五星站>,藍心湄的<雞蛋碰石頭>,彭恰恰主持的美食節目,於榮光主持的電影節目......還有它首播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101次求婚><校園愛情故事>,我還在一個叫<中國新銳導演作品係列展播>中看了一次<黑炮事件>和<雙旗鎮刀客>.還有臺灣電影<稻草人>,每天傍晚五點的動畫片<聖鬥士星矢><忍者亂太郎><足球小子>等等......
  在那段日子裏,我每天貪婪地享受着香港這個開放文明之都的電視帶給我的樂趣.現在的腦海裏,總是覺得那時的衛視中文臺的色調總是和其他內地的不一樣.
  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的,這個臺不見了。
  直到今天我纔查了一下是怎麽回事——
  附:衛視中文臺背景
  在衛星電視出現之前,香港有兩傢電視臺,“無綫臺”和“亞視臺”。期間曾冒出個“佳視臺”,但開播後第3年,就被兩強逐出競技場。
歷史
  1988年2月24日,和黃、中信、大東合組的亞洲衛星公司成立。
  1990年8月,李嘉誠說服港府,放寬有關條例。
  1990年12月,衛星電視正式獲得營業牌照,但有兩個附加條件:一是不可播放粵語節目;二是不得嚮用戶收取費用。第一條件實際上是無綫、亞視、有綫三傢電視臺嚮港府施加壓力的結果。
  1991年3月,衛星電視公司正式成立,李嘉誠任主席,馬世民、李澤揩任副主席,具有多年電視經驗的陳慶祥任行政總裁。總投資為31億港元。據知情人說,李澤揩是衛視的實際掌門人。李嘉誠衹是挂個虛職,放手讓兒子幹;而師傅馬世民看李嘉誠的面子,也不會隨意插手衛視的事務。
  1991年4月,衛視開始試播;到年底,衛視已正常利用五個頻道播映節目。開播後的兩年,衛視已覆蓋30個國傢和地區,有5000萬個家庭用戶。
  有不少大公司與衛視簽訂合約,成為其穩定的廣告客戶。從1991年底全面開播,到1993年中轉讓為止,不到20個月的期間內,衛視的廣告收入是3.6億美元,而維持五個頻道的年費用為0.8億美元(未計選項投資等費用),經營態勢良好。
  1992年7月2日,港府頒布新的電視廣播條例,宣佈衛視自1993年10月底起,可開播粵語節目;衛視不可獨立經營收費電視,但可透過收費電視的頻道,經營收費電視的節目。
  誰會料到,步入坦途的李澤揩,竟會把衛視賣掉呢?
  1993年7月26日,新聞集團宣傳:以5.25億美元的價格,嚮和黃及李嘉誠傢族購入衛星廣播有限公司63.6%的股權,一半以現金支付,一半以新聞集團的股份支付。和黃及李氏傢族在交易中(1993年),各獲得15億港元的非經常性收益。
  為了不觸犯鴻港府有關條例,交易雙方采取策略性方式,和黃及李氏傢族仍控製衛星電視的發牌機構和記廣播(共占52%,世界傳媒大王默多剋衹占48%),而衛星廣播的63.6%的控製性股權則歸默多剋控有。
  7月27日香港<經濟日報>評價道:“真的是後生可畏!李嘉誠次子李澤楷,今番終於做出一出好戲,為和黃集團及其父,帶來近30億港元的利益……”
  1996年3月,衛星電視有限公司、今日亞洲有限公司和華穎國際有限公司共同創立了鳳凰衛視有限公司。集合了來自中國內地、臺灣、香港乃至海外電視專纔的鳳凰衛視,立足香港,背靠內地,以實際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歷史性的整合和重組,溝通兩岸三地及全世界華人為宗旨,全力攻占泛亞洲地區商業衛星電視的服務領域。
  那麽衛視中文臺和鳳凰衛視中文臺到底有什麽聯繫和區別呢?其實非常簡單,就一句話:鳳凰衛視的前身是香港衛星電視中文臺,1996年3月31日,衛視中文臺正式改名為鳳凰衛視中文臺。原衛視中文臺啓播後是一個面嚮亞洲5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電視臺,主要市場為中國大陸,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衛視中文臺在臺灣深受民衆喜愛,給臺灣的老三臺(中視、華視、臺視)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以致衛視中文臺70%以上的廣告都是來自於臺灣,這也讓衛視中文臺非常重視臺灣市場,並多方調整節目內容以吸引臺灣觀衆。並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於中港澳及東南亞啓播後,保留衛視中文臺繼續在臺灣播出。至此,原衛視中文臺相當於一分為二,變成了鳳凰衛視中文臺和臺灣衛視中文臺
  對於我們大陸觀衆來說,1996年3月31日是香港衛視中文臺壽終正寢的日子,但是在臺灣觀衆眼裏,衛視中文臺依然光彩奪目,正不斷成長。其實還是因為97回歸在即,國傢需要一個正面宣傳的電視臺,自然香港衛視中文臺就成為了首選。
節目
  自製/委製節目
  麻辣天後宮
  歡樂幸運星
  一袋女皇
  星空不夜城
  一路南北騎 外購節目
   烏竜派出所
  七竜珠
  光速蒙面俠21
  魔兵傳奇
  舞-HiME
  舞-乙HiME
  交響詩篇
  加油!貧窮男
  菜鳥變鳳凰
  幸福女人花
  已停播節目
   綜藝王牌CEO 明星剋漏字 女狼俱樂部
  動畫忍者亂太郎(最新內容在Animax動漫臺首播)
  數碼寶貝(1-4季)(第五季在東森幼幼臺首播)
  神奇寶貝(最新內容在東森幼幼臺首播)
  海賊王(最新內容在臺視首播)
相關詞
日劇中山秀徵
包含詞
鳳凰衛視中文臺香港衛視中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