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衛星電話
基於衛星通信係統來傳輸信息的電話就是衛星電話。衛星電話是現代移動通信的産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補現有通信(有綫通信、無綫通信)終端無法覆蓋的區域,為人們的工作提供更為健全的服務。現代通信中,衛星通信是無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現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衛星通信中得到應用。
衛星電話
從wikipedia,自由百科全書
躍遷對: 航海, 查尋
a 衛星電話, 衛星電話或者 satphone 是a 移動電話 那聯絡直接地與 循軌道運行 通訊衛星. 根據一個特殊係統的建築學,覆蓋面也許包括整個 地球或者僅特定區域。
衛星電話(inmarsat)
流動設備,亦稱終端或者 地面電臺廣泛變化。 衛星電話手機後有大小和重量可比較與那a 80年代 或及早 90年代 移動電話,但通常與一大可撤回 天綫. 這些是普遍的在遠征入偏遠地區,地球蜂窩電話服務是無法獲得的。
固定的設施,例如半新艦上,也許包括大,堅固性,安裝在機架上的電子和steerable 微波 天綫在自動地跟蹤頂上的衛星的帆柱。 衛星電話臭名遠揚地有可憐的招待會戶內,雖然得到一個一致的信號在窗口附近或在大廈的頂樓也許是可能的,如果屋頂是充足地稀薄的。 電話有連接器為在車和大廈經常安裝的外部天綫。
衛星電話在特別通常發佈以數字 國傢叫代碼. 例如, inmarsat 衛星電話發佈以代碼+870至+874,而 銥 衛星電話發佈以代碼+881 6和+881 7。 一些衛星電話發佈以普通的電話號碼,例如 globalstar 衛星電話發佈了與 美國. 電話號碼.
內容
1 與地球的相對位置不變的服務
2 低地球軌道
3 衛星電話的費用
4 叫費用
4.1 用途在災害反應
5 參見
6 參考
與地球的相對位置不變的服務
一些衛星電話用途衛星 地球同步軌道. 這些係統可能維護近連續的全局覆蓋範圍用衹三枚或四枚衛星,減少 發射 費用。 然而用於這些係統的衛星通常是非常重的(大約。 5000公斤)並且非常昂貴修造和發射。 主要衛星係統在平民使用是 inmarsat 並且 thuraya. 衛星坐在高度大約22,000英哩並且引人註目的延遲存在,當打電話或使用數據服務時。
同步衛星係統的缺點那在許多區域,即使在哪裏很多開放天空存在,視行在電話和衛星之間由障礙是殘破的例如陡峭的小山,並且森林和用戶將需要在之前發現高地能使用電話。 這不是實際情形以低地球軌道(利奧)服務-,即使信號由障礙你阻攔可能等待幾分鐘,直到另一枚衛星通過在頭頂上。
低地球軌道
利奧 電話 運用利奧(低落 地球 軌道) 衛星 技術. 好處包括提供 全世界 無綫覆蓋面沒有空白。 更新的衛星電話傾嚮於是leos。 利奧衛星圍繞地球旋轉在上流 速度低 高度 軌道以軌道時光的70-90 分鐘高度640到1120公裏(400到700 英哩),和提供覆蓋面細胞。 因為衛星不是 與地球的相對位置不變他們必須飛行完全軌道和由至少一枚衛星一直因而促進保證完全覆蓋面在每個區域。
二個部署的利奧衛星係統是 銥 並且 globalstar. 客戶編號為兩個係統未曾匹配要求的水平資助很大數量的衛星發射費用,並且兩個進入 破産. 他們由買的新所有者現在管理 財産 為他們的原置成本的分數。
衛星電話的費用
thuraya so-2510
當得到老手機為thuraya、銥& globalstar網絡為大約0時是可能的,最新的手機,例如偶像銥9505a,雖然發佈在2001寂靜的出售為很好,000新。 因為衛星電話為一個特殊網絡是為特定目的建造,並且不可能被交換對其他網絡,手機的價格隨網絡的表現變化。 如果衛星電話提供者遇到麻煩與它的網絡手機價格將下跌,則增加,一旦新的衛星被發射。 同樣,當減少,排字的價格將增加呼叫費率。
在最昂貴的衛星電話之中是 bgan 終端,經常花費幾一千美元。 然而這些satphones提供寬頻互聯網並且電話通信。 衛星電話由提供者有時給津貼,如果你簽署一個郵資已付的合同,但補貼通常是幾百僅美元或較少。
因為多數衛星電話被修造根據執照或手機製造業被收縮 oem‘s,操作員有大影響售價。 衛星網絡經營在業主之下 閉合的標準使它難為了製造商能獨立地做他們自己的手機。
叫費用
打電話的費用由衛星電話通常相當高,當叫他們從時 landlines 並且正規兵 移動電話 是極端昂貴的。 率從landlines和移動電話從範圍到每分鐘與銥和inmarsat是叫的某些最昂貴的網絡。 除非他們通過特別叫反嚮充電服務,電話的接收器什麽都不支付。 打區別衛星電話網絡之間的電話臭名遠揚地也是昂貴的以呼叫費率的每分鐘。
除非使用,電話從衛星電話到landlines通常是大約$.80到.50每分鐘特價優待。 這樣促進通常一定到一個特殊地區,交通是低的。 globalstar當前提供無限的叫的計劃,直到2009年- 2008年事幾乎未被聽到與衛星電話,但他們的當前網絡是高度不可靠的,並且可能某時是喪失功能。.
所有衛星電話網絡有預付計劃,當證件範圍從到00。
用途在災害反應
當它必要多數,多數移動電話網絡在普遍緊急超載經常造成的電話容量經營緊挨容量在正常時間和釘期間係統。 例子在媒介報告了哪裏這發生了包括攻擊 9/11/2001 夏威夷地震 2003東北停電, 颶風katrina和 2007年明尼蘇達橋梁崩潰. 因而移動電話為被隔絶的緊急狀態是好例如車事故。
並且,地球細胞天綫和網絡可以被自然災害損壞。 衛星電話可能避免這個問題和是重要的在自然災害通信。 | | 【什麽是衛星中繼通話器】
【衛星通信的發展歷程】
【衛星通信係統的組成】
【通信衛星的基本原理】
【衛星通信的優點缺點】
【移動衛星通信係統的分類】
【中軌道(MEO)衛星通信係統簡介】
【低軌道(LEO)衛星移動通信係統簡介】
【什麽是衛星中繼通話器】基於衛星通信係統來傳輸信息的通話器就是衛星中繼通話器。衛星中繼通話器是現代移動通信的産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補現有通信(有綫通信、無綫通信)終端無法覆蓋的區域,為人們的工作提供更為健全的服務。現代通信中,衛星通信是無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現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衛星通信中得到應用。
【衛星通信的發展歷程】自從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世界許多國傢相繼發射了各種用途的衛星。這些衛星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宇宙觀測,氣象觀測,國際通信等許多領域。
1958年12月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了“斯科爾”(SCORE)廣播試驗衛星,進行磁帶錄音信號的傳輸。1960年8月,又發射了“回聲”(ECHO)無源發射衛星,首次完成了有源延遲中繼通信。1962年7月美國通話器電報公司AT&T發射了“電星一號”(TELESTAR-1)低軌道通信衛星,在6GHz/4GHz實現了橫跨大西洋的通話器、電視、傳真和數據的傳輸,奠定了商用衛星通信的技術基礎。
1965年蘇聯發射了“閃電”(MOLNIYA)同步衛星,完成了蘇聯和東歐之間的區域性通信和電視廣播。至此,經歷了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通信衛星的試驗,並使衛星通信的實用價值得到了廣泛的承認。
1964年8月成立了商用的衛星臨時組織。1973年2月更名為國際通信衛星自治(INTELSAT)。這是一個國際性商用衛星通信機構,截止1986年已有112個國傢參加該組織(包括中國),目前正在使用的國際通信衛星主要是INTELSAT衛星公司(COMSAT)發射的“晨鳥”(Early Bird),也成為“INTELSAT-Ⅰ”國際通信衛星。自此之後,先後發射了六代國際通信衛星-Ⅱ~Ⅶ。前四代已經完成了使命,現在正在運行的包括IS-Ⅴ-A,IS-Ⅵ,IS-Ⅶ。
1980年發射的Ⅴ號和1985年發射的Ⅴ-A號國際衛星是一種大容量國際商用衛星。有6顆Ⅴ號衛星在同時工作,用於溝通300多個地球站。該衛星載有七副通信天綫。轉發器共有27個,可同時傳送12500路通話器和兩路彩色電視信號。
1989年發射的Ⅵ號國際衛星是重量為1600公斤,有46個轉發器,通信容量為24000條雙嚮話路和3路電視,采用數字倍增設備後擴大為12萬個話路。該衛星轉發器不僅使用C波段(6/4GHz),而且在點波束處還使用Ku頻段(14/11GHz)。
1992年發射的Ⅶ號國際通信衛星是為了替代於1993年到期的Ⅴ-A國際通信衛星而研製的。該衛星外形與Ⅴ-A衛星相似,也是三軸穩定,在軌精度達±0.01°。該星采用了許多新技術,包括:
1. 4個波束可按地面指令而指嚮地球上任何地區。
2. 可根據業務需要改變衛星全球波束,將其分配給C波段點波束,使轉發器得到充分的利用。
3. C波段半球/區域載荷采用四重頻率復用,C波段全球/點波束采用二重頻率復用,Ku波段采用二重頻率復用。
4. 同時采用空間波束隔離及極化隔離,使隔離度提高到27dB以上。全球波束覆蓋區及極化隔離可達到35dB以上。
隨着固定衛星業務的迅速發展,提出了移動衛星業務。移動通信衛星業務是指裝載在飛機,艦船、汽車上的移動通信終端所用的同步衛星通信。應用最早的是海上移動衛星業務,1976年第一顆“海事衛星1號”(MARISAT-1)發射到大西洋上空。隨後於1979年成立“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
廣播衛星業務也可歸入固定衛星業務。如加拿大的“通信技術衛星”(CTS),美國的“應用技術衛星”(ATS-6),蘇聯的“靜止”衛星(STATSIONAR),日本的“日本廣播衛星”(JBS)等。廣播衛星業務是為了使用戶能直接接收來自衛星轉發等廣播電視節目。包括由簡易家庭用接收設備直接接收等“個體接收”和先由大型天綫接收後再分送給一般用戶等“集體接收”兩種方式。
其他衛星業務包括無綫電導航衛星(如美國海軍導航衛星NNSS),地球探測衛星(如美國陸地衛星LANDSAT)、氣象衛星(如美國NOAA衛星)、業餘無綫電衛星(如OSCAR),以及報時,標準頻率,射電天文,宇宙開發、研究衛星等業務。
我國自1970年4月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衛星以來,已經先後發射了數十顆各種用途的衛星。1984年4月,發射了第一顆試驗用“同步通信衛星”STW-1(即東方紅二號)。1986年2月於我國西昌發射場,用長徵3號火箭成功發射第二顆“實驗通信衛星”STW-2。該衛星位於東經103°赤道上空(馬六甲海峽南端),等經綫貫穿我國昆明、成都、蘭州等地。衛星高度35786公裏。該同步衛星形狀呈圓柱形,直徑2.1米,總高度3.67米,軌道重量429公斤,太陽能電池功率為135瓦。衛星點波束天綫直徑1.22米,采用雙自旋穩定方式。衛星有兩個轉發器,工作頻率為6/4GHz。用於轉播廣播電視和傳送通話器,設計容量為1000路通話器。與其壽命為3年。
1988年3月,又於西昌發射場,用長徵3號火箭發射成功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即“東二甲”衛星該星定點於東經87.5°赤道上空。1988年12月又發射了“東二甲-2”衛星,定點於110.5°E。“東三甲”衛星是“東二甲”衛星的改進型衛星。其天綫改成橢圓波束,設計壽命延長為四年,加大了太陽能電池功率。轉發器增加為4個,說明我國的衛星通信技術已經邁入國際領先領域。
【衛星通信係統的組成】1、空間係統
由於移動天綫終端尺寸小,在L頻段每信道所需衛星輻射功率較固定衛星業務中相應的信道的功率為大,預計所需的衛星功率為3000W,天綫直徑約為5m,用多波束覆蓋業務區。這就要使每個信號選定從單一K頻段波束到所需L頻段波束以及反嚮的接續路由。K頻段被劃分幾段,每段對應L頻段的一個特定的點波束。為解决以下兩個難點: (1)每個L段上的業務無法精確預測,而且隨時變化;
(2)國內業務和國際業務的分配很復雜,也使得衛星移動通信係統業務的陸地、海上、空中三個部分的分配很睏難,以便與本波束內業務取得一致。但是,這裏不存在L頻段到L頻段的路徑。
2、地面係統
(1)衛星移動無綫電臺和天綫
衛星移動無綫電臺和陸地移動無綫電臺的功能、復雜性。部件數量和類型很相似,衹是衛星移動無綫電臺使用5kHz信道間隔而不是25或30kHz。電臺話音、調度通話器、數據、消息分組、定位、尋呼等都屬於該衛星中繼通話器係統本身的功能,每個衛星移動電臺都需要一個頻率綜合器,以便將他們調諧到所需的5kHz信道。該係統還采用專用信令信道,以免係統在公共安全緊急救援期間飽和,並為天綫的指嚮調整提供參考。信令信道在移動臺從一個衛星波束進入相鄰衛星波束時,為波束轉換提供幅度參考電平。
為獲得滿意的話音質量以及鄰星的頻率再用,需要約13dBi的高增益天綫。天綫的輻射圖形可以是圓的或是橢圓的,在方位角上通過電動的機械方法實現調整。也可以通過圓形陣列的切換達到近13dBi的增益。
(2)關口站、基站
地球站工作於K頻段,由於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的基本結構是每載波單信道,所以關口站必須自動按網控中心從信令信道傳來的指令調諧到5kHz信道。基站需要頻率合成器,可以工作在固定信道。這兩種站都使用3.3m天綫,但通信密度大的地區的關口站需要較大的天綫。關口站應有足夠的容量,以免阻塞;還要有足夠備份以保證高的可用性。一個出故障的關口站將被旁路,這時呼叫由相鄰的關口站臨時轉接。
【通信衛星的基本原理】衛星通信係統是由空間部分——通信衛星和地面部分——通信地面站兩大部分構成的。在這一係統中,通信衛星實際上就是一個懸挂在空中的通信中繼站。它居高臨下,視野開闊,衹要在它的覆蓋照射區以內,不論距離遠近都可以通信,通過它轉發和反射電報、電視、廣播和數據等無綫信號。
通信衛星工作的基本原理如圖所示。從地面站1發出無綫電信號,這個微弱的信號被衛星通信天綫接收後,首先在通信轉發器中進行放大,變頻和功率放大,最後再由衛星的通信天綫把放大後的無綫電波重新發嚮地面站2,從而實現兩個地面站或多個地面站的遠距離通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北京市某用戶要通過衛星與大洋彼岸的另一用戶打通話器,先要通過長途通話器局,由它把用戶通話器綫路與衛星通信係統中的北京地面站連通,地面站把通話器信號發射到衛星,衛星接到這個信號後通過功率放大器,將信號放大再轉發到大西洋彼岸的地面站,地面站把通話器信號取出來,送到受話人所在的城市長途通話器局轉接用戶。
電視節目的轉播與通話器傳輸相似。但是由於各國的電視製式標準不一樣,在接收設備中還要有相應的製式轉換設備,將電視信號轉換為本國標準。電報、傳真、廣播、數據傳輸等業務也與通話器傳輸過程相似,不同的是需要在地面站中采用相應的終端設備。
隨着航天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通信衛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按服務區域劃分,有全球、區域和國內通信衛星。按用途分,有一般通信衛星、廣播衛星、海事衛星、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以及各種軍用衛星。
【衛星通信的優點缺點】衛星通信同現在常用的電纜通信、微波通信等相比,優點缺點如下:
遠:是指衛星通信的距離遠。俗話說,“站的高,看的遠”,同步通信衛星可以“看”到地球最大跨度達一萬八千余公裏。在這個覆蓋區內的任意兩點都可以通過衛星進行通信,而微波通信一般是50公裏左右設一個中繼站,一顆同步通信衛星的覆蓋距離相當於三百多個微波中繼站;
多:指通信路數多、容量大。一顆現代通信衛星,可攜帶幾個到幾十個轉發器,可提供幾路電視和成千上萬路通話器;
好:指通信質量好、可靠性高。衛星通信的傳輸環節少,不受地理條件和氣象的影響,可獲得高質量的通信信號;
活:指運用靈活、適應性強。它不僅可以實現陸地上任意兩點間的通信,而且能實現船與船,船與岸上、空中與陸地之間的通信,它可以結成一個多方向、多點的立體通信網;
省:指成本低。在同樣的容量、同樣的距離下,衛星通信和其他的通信設備相比較,所耗的資金少,衛星通信係統的造價並不隨通信距離的增加而提高,隨着設計和工藝的成熟,成本還在降低;
高:指通信資費標準高於常用的電纜通信、微波通信,是其資費標準的十倍乃至幾十倍;
差:指在大型建築內或山體等物體遮蓋住設備本身時通信信號無或閃爍不定;
慢:指在通話過程中有延時現象,導致接續不暢。
【移動衛星通信係統的分類】衛星移動通信係統的分類可按其應用來分,也可以按他們所采用的技術手段來分。
(一) 按應用分類
可分為海事衛星移動係統(MMSS)、航空衛星移動係統(AMSS)和陸地衛星移動係統(LMSS)。海事衛星移動係統主要用於改善海上救援工作,提高船舶使用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強海上通信業務和無綫定位能力。航空衛星移動係統主要用於飛機和地面之間為機組人員和乘客提高話音和數據通信。陸地衛星移動係統主要用於為行駛的車輛提供通信。
(二) 按軌道分類
通信衛星的運行軌道有兩種。一種是低或中高軌道。在這種軌道上運行的衛星相對於地面是運動的。它能夠用於通信的時間短,衛星天綫覆蓋的區域也小,並且地面天綫還必須隨時跟蹤衛星。另一種軌道是高達三萬六千公裏的同步定點軌道,即在赤道平面內的圓形軌道,衛星的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相同,在地面上看這種衛星好似靜止不動,稱為同步定點衛星。它的特點是覆蓋照射面大,三顆衛星就可以覆蓋地球的幾乎全部面積,可以進行二十四小時的全天候通信。
(三) 按頻率分類
按照該衛星所使用的頻率範圍將衛星劃分為L波段衛星,Ka波段衛星等等。
(四) 按服務區域分類
隨着航天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通信衛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按服務區域劃分,有全球、區域和國內通信衛星。顧名思義,全球通信衛星是指服務區域遍布全球的通信衛星,這常常需要很多衛星組網形成。而區域衛星僅僅為某一個區域的通信服務。而國內衛星範圍則更窄,僅限於國內使用,其實各種分類方式都是想將衛星的某一特性更強地體現出來,以便人們更好的區分各種衛星。
采用衛星軌道進行分類:以衛星為基礎的移動通信的應用和研製情況,大體上可分為3種情況:
(1) 衛星不動(同步軌道衛星)
目前已經廣泛應用的Inmarsat以及正積極開發中的AMSC(美國),CELSAT(美國),MSS(加拿大)、Mobilesat(澳大利亞)等移動通信係統均屬於這種情況。這些係統已經實現到車,船和飛機等移動體上的通信,實現到手機的通信指日可待。
(2) 衛星動(非同步軌道衛星),終端不動
它是通過非同步軌道衛星實現到較大終端(例如移動通信網的基站)的通信,而以後再連接到手持機的用戶。Calling(美國)係統大體上屬於這種情況。移動用戶通過關口站上的衛星進行通信也基本屬於這種情況。
(3) 衛星動(非同步軌道衛星),終端也動。
當前提出來的大量中、低軌道係統(如銥星係統、全球星係統、奧迪賽係統)極化均屬這種情況,他們的特徵就是做到終端手持化,實現了衛星通信適應未來個人移動通信的需求。
自本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已經將數以百計的通信廣播衛星送入高軌道(GEO),在實現國際遠距離通信和電視傳輸方面,這些衛星一直擔當主角。但是,高軌道(GEO)衛星也存在一些問題:
(1) 自由空間中,信號強度反比於傳輸距離的平方。高軌道(GEO)衛星距地球過遠,需要有較大口徑的通信天綫。
(2) 信號經過遠距離傳輸會帶來較大的時延。在通話器通話中,這種時延會使人感到明顯的不適應。在數據通信中,時延限製了反應速度,對於2001年臺式超級計算機來說,半秒種的時延意味着數億字節的信息滯留在緩衝器中。
(3) 軌道資源緊張。高軌道(GEO)衛星衹有一條,相鄰衛星的間隔又不可以過小,因為地球站天綫分辨衛星的能力受限於天綫口徑的大小。在Ka頻段(17~30GHz)為了能夠分出2°間隔的衛星,地面站天綫口徑的合理尺寸應不小於66cm。按這樣計算,高軌道(GEO)衛星衹能提供180顆同軌道位置。這其中還包括了許多實用價值較差,處於大洋上空的位置。
【中軌道(MEO)衛星通信係統簡介】一、 概述
高軌道衛星(GEO)移動通信業務的特徵來源於使用位於赤道上方35800km的對地同步衛星開展通信業務的條件。在這個高度上,一顆衛星幾乎可以覆蓋整個半球,形成一個區域性通信係統,該係統可以為其衛星覆蓋範圍內的任何地點提供服務,例如美國一顆衛星就可以覆蓋美國大陸的連續部分,如阿拉斯加、夏威夷、波多黎各幾百海裏的近海地區。在GEO衛星係統中,衹需要一個國內交換機對呼叫進行選路,信令和撥號方式比較簡單,任何移動用戶都可以被呼叫,無需知道其所在地點。同時,移動呼叫可以在任何方便的地點落地,不需要昂貴的長途接續,衛星通信費用與距離無關,它與提供本地業務的陸地係統的費用相近。當衛星對地面臺站的仰角較大的時候(如在美國本土經度範圍內,衛星對地面的仰角一般在20°~56°之間),移動天綫具有朝上指嚮的波束,可以與地面的反射區分開,這樣就可以幾乎完全避免在陸地係統中常見的深度多徑衰落。衛星信號因其仰角大,僅僅穿過樹冠,從而使由枝葉引起的衰減降到衹有幾dB。
二、 特點
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可以提供兩種普通的業務:一種為公共衛星中繼通話器,另一種是專用衛星中繼通話器,前者需要互聯公用交換通話器網,使一個移動體呼叫世界上任一個固定通話器,後者衹是在一移動臺和它的調度員之間進行。這兩種業務都可以傳送通話器,尋呼和定位信息。這兩種業務也可以結合起來形成特有的通信能力。
(1) 公用衛星中繼通話器業務
該網絡包括衛星,工作於L頻段的移動臺、工作於K頻段的網絡操作中心和關口地球站/交換機互連完成,它使用由網絡操作中心經專用信令信道指配給移動臺和關口站的射頻信號。為了建立一個呼叫和確定接續路由,移動臺撥叫終點地址通話器號碼,同時也給出自己的號碼。網絡操作中心指配給該移動臺一個L頻段射頻信道,並將相應的K頻段信道指配給靠近固定通話器地址的關口站,在此産生通常的通話器信令,以建立呼叫。網絡操作中心記錄路由、主叫和通話時間以便計算。另一方面上的操作與此類似。在提供長途連接靈活接續能力上,關口站的重要性是值得註意的,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個關口站。呼叫一旦建立,話音帶內數據、分組消息、定位和尋呼等業務信息均可以傳遞,一個無綫臺可以完成所有這些功能。
(2) 專用衛星移動通話器業務
該係統包括衛星、移動臺和位於用戶建築外的基站,該基站由簡化的關口(無呼叫路由選擇和長途互連設備),根據需要指配給係統一條或幾條電路,它可以使用簡單的“按下即談話”操作,也可以使用更復雜的交換方式,以便將係統的時間指配給不同的用戶用於不同的目的。每一個移動體可以使用單一無綫臺完成調度通話器、不同速率數據、分組消息以及尋呼、定位消息的傳遞。若該無綫臺可以調諧到上面所提到的公用衛星中繼通話器信令信道,則它也可以具有無綫公用通話器功能。
ACeS衛星通訊係統是亞洲地區海域航行船衹,山區工作者,旅遊與各離島通訊的良好通訊器材。使用GALUDA-1同步衛星,位於赤道正上方東經一百二十三度,距離地球三萬六千公裏的上空軌道上。
ACeS衛星通訊係統的衛星主體由美國絡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手機則有由愛立信公司製造:Ericsson Aces R190亞星通話器。
特點:
1、話費可隨時充Ericsson AceS R190衛星中繼通話器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最輕通話器;
2、通話費$0.25美金/分鐘(打進),$0.35美元/分鐘(打出);
3、無需入網費,月租費,占額費;
4、話費可隨時充值。
應用領域:遠離城市之鄉村、森林、山區、沙漠、戈壁、礦場、油井、海洋、地質、旅遊、勘探、鐵路、水利、電力、氣象、科學考察。 | | - : satellite phone
| | VSAT | 衛星通信設備 | linkstar | ipstar | 衛星通信 | 衛星 | 移動通信 | 衛星係統 | 應急通信 | 全球衛星搜救係統 | 衛星寬帶 | VSAT個人地球站 | 愛立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