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捨那大佛
目錄
簡介
  竜門唐代石窟中,奉先寺大像龕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凡是到過竜門的人,都會被盧捨那大佛的博大壯美所震撼。奉先寺位於西山南部半山腰間,後代稱九間房。奉先寺在開窟造像時,別具匠心,一反常規,不采取全部開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勢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種渾然天成的浩然大氣。摩崖像龕南北寬36米,東西進深40.70米,為一巨型露天窟龕。
  拾級而上,登上窟龕的平臺,崖壁間一尊巨大的雕像即刻映入眼簾,這就是名揚天下的大盧捨那佛像。大盧捨那是竜門石窟最為壯麗的一尊石雕像,它典雅安詳地坐在八角束腰澀式蓮座上,其明麗秀雅,雍容高貴的氣勢,把大唐藝術推嚮了極緻。我們的子孫,世世代代都會為它的神奇感到驕傲和迷惑。
  在這個神聖與恢弘交織着的崖壁間,任何人都會被這氣勢雄偉、直上雲天、神態祥和寧靜的雕刻藝術所徵服,感到前所未有過的身心震顫和靈魂的激蕩。據說大盧捨那是釋迦牟尼的報身像,就是說,它是釋迦牟尼的另一種身份或境界,它是理想的化身。
  大盧捨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梵語“盧捨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輝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陽神信仰而來。1500年來,大佛僅雙手及腿部以下因早年地質層的裂隙結構及氣溫變化因素而塌毀,其餘仍基本保存完好。雖然如今人們已經無法真切地看到當初大佛被粉飾一新,受人頂禮膜拜的情景,但是仍可以推想出當初皇傢貴族在此舉行隆重祭禮的場面。無疑,這裏的一切所表現的是大唐盛世的偉大和繁榮。
  站在近處,舉目凝望大佛,會使人驚嘆不已。大佛身着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繞至左肩,覆蓋着全身的舒緩的衣褶,飄逸而浩蕩。看似流水,然而在薄薄的衣襞下卻顯示出壯碩軀體的健美之質感。透過佛身壯實厚重、韻律般的道道麯綫,以及額面上大而彎麯的眉綫和微微浮起的唇綫,我們看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活的藝術氣息。
  大佛的身後光豔奪目,是馬蹄形的神光和寶珠形的頭光,突出了大佛器宇軒昂之勢。身光上冉冉躍動的火焰紋,以及飄然飛動的飛天,給大佛以舒適悠然之動感。尤其三層熠熠生輝的頭光使得原本不大的頭部質感,加上那長長的內削而下垂的耳垂的質感,使其更加清麗幽靜和厚重莊嚴起來。當你和它那永恆、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對視時,你會頓覺心境空靈升華,恬然平靜,會立時變得大徹大悟,超凡脫俗。
九尊大像
  奉先寺造像佈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藝術傢按照佛教的儀規,雕鑿了具有不同性格和氣質的大型群雕像,而且還把這組群像間的內在聯繫表現得水乳交融、淋漓盡致。阿難文靜溫順,外表樸素;菩薩華麗、端莊、幽靜、矜持;天王肅穆、碩壯、猙獰,具有鎮壓邪惡的力量;力士剛強、生性暴躁;即便是承擔着天王沉重身軀的地神,都被雕刻得出神入化,具有一種奮力對抗的精神。這些雕像雖然是大唐佛教雕塑中常見的類型,但是仍然顯示出中國古代藝術傢獨特的匠心。
建造
  大盧捨那像龕坐西朝東,開鑿於唐高宗時期,是中國第二個波瀾壯闊的造像高峰。據盧捨那佛座北側、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補刻的《河洛上都竜門山之陽大盧捨那像龕記碑》記載,奉先寺始造於鹹亨三年(672年)4月,是唐高宗發願為他的父親太宗李世民建造的,皇后武則天施以兩萬貫脂粉錢贊助建造工程,至上元二年(675年)12月完工,歷時3年9個月。據學者考證,這一時間應該是大盧捨那像的開鑿時間,而並非是整座大龕的開鑿年代,據推測,整座大龕的營建至少要用15年以上的時間。
  這座大佛是大唐國師善導監製的,《像龕記》中保留了一些“支料將”的名字,他們是李君瓚、成仁威和姚師積。他們的名字對世人是那麽生疏,而那些為雕造這座大佛而付出畢生精力的匠師們更是默默無聞。為什麽他們沒有像米開朗琪羅、羅丹一樣留下輝煌的名字?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古代匠師社會地位低下的原因。然而他們創造的奇跡、創造的輝煌為人類留下了大唐文化的精粹。
  這座盧捨那大佛是竜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規模最大的一處。竜門西山的奉先寺是唐高宗鹹亨三年開始修建的,共化了三年零九個月完成。它供奉的主神為盧捨那佛,“盧捨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民間又稱他為報身佛,除此之外還有肋侍菩薩兩尊,佛弟子、金剛、神王各兩尊,高度則逐漸降低,造成一種衆星捧月的效果。
  整個像龕東西進深38.7米,南北寬33.5米,由西京實際寺善導禪師等人主持修建。主像盧捨那大佛通高17.14 米,頭部高4 米,發髻呈波紋狀,面部豐滿圓潤,眉如彎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睜半合,俯視着腳下的蕓蕓衆生,嘴邊微露笑意,顯出內心的平和與安寧。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嚴肅中帶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嚴,威嚴中又有着一種神聖與威武,是一個將神性和人性完美結合的典範。大佛端坐於八角束腰蓮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紋簡潔清晰而流暢,背光華美而富於裝飾性,烘托出主像的嚴整圓潤。
  大佛依山而坐,居高臨下,使前來瞻仰的人們需登到半山腰纔可見到大佛,增添了人們的崇敬之感。盧捨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雖然手足有些殘破,但其整體所顯示的當時佛雕的高超技藝仍令人嘆服。
名稱來源和解釋
  傳說盧捨那佛像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
  在佛教中,盧捨那是報身佛。盧捨那這個名字其實就是法身“毗盧遮那”的簡稱,釋迦如來在立名時,把他的報身和法身立在同一個名中,表示法、報不二。
  佛有三身,法身即是最本質、最圓滿的智慧,是無相可言的。法身佛就是宇宙的人格化,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不二,所以一切佛的法身根本無分別,都是摩訶毗盧遮那佛(漢譯為 大日如來)。
  報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來的報應身,是修行圓滿、大徹大悟的表現。阿彌陀佛、藥師佛等都屬於報身佛,盧捨那如來也是。釋迦如來原本是蓮華藏世界中,盧捨那座下的十地菩薩,也是盧捨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他來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門修行而成就了盧捨那的報身。
  釋迦牟尼佛則是化身。他以盧捨那化身的身份,來到娑婆世界示現成佛。一切佛像實際上都是以他為根本原型而塑造的,包括我們不曾見過的阿彌陀佛、藥師佛、盧捨那佛,甚至毗盧遮那佛等等。
  20世紀20年代,瑞典漢學家喜竜仁寫了一本有關竜門石窟的專著,對竜門石刻藝術給予很高的評價。過去西方學者總是用鄙視的眼光看待東方的雕刻藝術,而喜竜仁在深刻透析過竜門石窟的雕刻藝術後,認為東方雕塑更具“整體平靜的和諧”。
包含詞
盧捨那大佛像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