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中文片名:達文西密碼/達·芬奇密碼
外文片名:The DaVinci Code
影片類型:驚悚/劇情/懸疑
片長:169分鐘
國傢/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法語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攝影機:
Arricam LT, Cooke S4 Lenses
Arriflex 235, Cooke S4 Lenses
攝製格式:35 mm .....(Kodak Vision2 Expression 500T 5229,
Vision2 200T 5217, Vision2 100T 5212, Vision 250D 5246)
洗印格式:35 mm .....(Kodak Vision 2383) (anamorphic)
上映日期: 2006年5月19日 美國
中文譯製單位:上海電影譯製廠
劇情簡介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羅拔.蘭頓(湯姆·漢剋斯飾演)到巴黎公幹期間突然接到通知羅浮宮館長遭人謀殺,而在博物館內,屍體旁邊留下了一個令人睏惑的密碼。蘭頓教授與法國美女密碼專傢蘇菲(柯德莉·塔圖飾演)在整理分析謎團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在達文西的作品中藏有一連串令人震驚的綫索。這些綫索人人可見,卻被畫傢巧妙地偽裝,加以隱藏。
蘭頓教授發現這一連串的綫索原來有着令人震驚的關聯:已故的館長是錫安隱修會的成員 -錫安隱修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秘密組織,其中成員包括牛頓、波提切利 (Botticelli, Sandro)、雨果和達文西等人。至此蘭頓纔發現自己正在追蹤一個石破天驚的歷史大秘密,一個已經埋藏了幾個世紀、既富啓發性又危險的秘密。在這場遍及巴黎、倫敦和蘇格蘭的追逐中,蘭頓和蘇菲發現自己正在跟一個從來不肯露面的幕後主腦鬥智鬥力,這個人似乎總是知道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麽。除非他們可以解開這個錯縱復雜的謎團,否則一個埋藏了二千年的秘密、一個極爆炸性的古老真相,將永遠消失,而他倆的性命亦會危在旦夕……
幕後製作影片根據丹·布朗的同名小說改編,說起來這位暢銷小說傢的成名頗有些戲劇性,大學期間受《世界末日的陰謀》的作者西德尼·謝爾頓的啓發而萌生寫小說的丹·布朗,在1996年完成了他的第一本小說——《數字城堡》,儘管他用較為生動的筆觸描寫了個人自由與國傢安全之間的灰色區域,不過該書並沒有取得他預期中的成功,其後的《天使與魔鬼》和《圈套》亦都反響平平,直至《達·芬奇密碼》的問世纔讓丹·布朗成為最具知名度的暢銷書作傢,該小說將密碼破譯、藝術史、宗教和神秘信仰集於一身,自2003年3月出版以來,連續34周在《紐約時報》暢銷小說排行榜上雄踞榜首,迄今為止該書的總銷量已超過4000萬册。
影片聚集了好萊塢最為黃金的組合,由奧斯卡最佳導演朗·霍華德執導,好萊塢賣座與口碑均一流的頂級影星湯姆·漢剋斯主演,並有奧黛麗·塔圖、伊恩·麥凱倫、讓·雷諾、保羅·貝坦尼和阿爾弗雷德·莫利納等強將加盟,其中奧黛麗·塔圖曾以《天使愛美麗》而被觀衆所熟知;讓·雷諾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角色早已被影迷視為經典;伊恩·麥凱倫是英國最著名的演員,他在《指環王三部麯》中演繹的甘道夫是整個係列中最出彩的一位;保羅·貝坦尼是近年來崛起速度最快的英國演員,他在《怒海爭鋒》的表演備受好評;阿爾弗雷德·莫利納在《蜘蛛俠2》中飾演的由正入邪又歸正的章魚博士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達·芬奇密碼》從籌拍以來,就因為原著小說觸及宗教陰謀和質疑信仰,而遭到天主教團的強烈抗議,在英國林肯大教堂拍攝期間更遭到了修女們的反對,起初劇組原本打算到書中提及的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作為結尾戲的取景地,不過教堂方面拒絶了劇組的請求,劇組最終以林肯大教堂取代威斯敏斯特作為片尾的取景地。
與劇組在英國取景期間頻頻受到冷遇不同,《達·芬奇密碼》在法國拍攝期間,卻受到了上至法國總統希拉剋,下至盧浮宮管理部門的歡迎,希拉剋在總統府接見了劇組成員,並為劇組起用奧黛麗·塔圖和讓·雷諾兩位法國影星而感到高興,而盧浮宮的管理部門則對劇組在盧浮宮取景的要求大開緑燈,這也是繼《盧浮魅影》之後第二部進入盧浮宮拍攝的電影。
事實上,對於原著與電影版引發的巨大爭議,原著作者丹·布朗處之泰然,他說:“我對於原著主題所引發出來的爭議,並不感到害怕,我在書中所提到的那些秘密已經流傳了數百年,這些並不是我憑空捏造出來的,我衹不過將這些流傳的傳說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僅此而已。”貴為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朗·霍華德面對壓力自然不為所動:“小說衹是虛構的故事,我拍的電影亦是經過加工的藝術形式,我衹想拍出一部精彩的電影,雖然我會忠實地按照原著來拍攝,但我並不會被其中的觀點或外界的反應改變我的初衷和最終目的——就是要將電影拍得好看。”導演朗·霍華德為了將丹·布朗筆下的懸疑氣氛更好地表達出來,他在拍攝時看了多部七十年代的老電影,包括《驅魔人》和《羅斯瑪麗的嬰兒》等,從中瞭解該如何運用哪種電影手法才能將原著的從頭至尾的驚悚懸疑氣氛發揮到極緻。
[主題]
因涉及敏感的宗教題材,《達·芬奇密碼》自開拍伊始便風波不斷,天主教聯盟和事工會團體的紛至沓來的抗議和反對信件使該片成為2005-2006年度最具爭議的影片。天主事工會曾希望影片隱去組織名稱,在這一要求遭到拒絶後,事工會發起了一項為自己正名的運動,通過各種媒體大作宣傳,用各種方式說明小說用錯誤的方式描寫其組織。羅馬一牧師甚至推出了自己的博客,反駁《達·芬奇密碼》的“不實之詞”。抗議的程度隨着電影上映的逼近而加劇,但有關專傢卻號召所有的天主教徒都應去看這部謬誤百出的電影,衹有這樣才能發現其中的錯誤。
雖然布朗的原著序言宣稱“本書中關於藝術品、建築、文獻和秘密儀式的所有描述全都確有其事”,但導演朗·霍華德則一直明智地高舉“虛構”大旗:“影片不會在宗教問題上過度糾纏。丹·布朗是一個成功的作傢而非宗教和歷史學家。我們之所以拍這部電影是因為我喜歡這個故事。”並坦言,影片的重點是驚悚懸疑的情節。製片方哥倫比亞的發言人也為此證實:“我們想做的衹是拍一部宗教色彩不會過於明顯的好片子。”
為達驚悚目的,讓觀衆大呼過癮,“和看小說一樣帶勁”,朗·霍華德做足功課,重看了許多包括《驅魔人》、《羅斯瑪麗的嬰兒》等在內的經典驚悚片。在保持小說故事框架的前提下,由金牌編劇阿齊瓦·高斯曼操刀,對小說中的“反天主教主題”作了改動,但“其中最為精彩之處絶對要表現出來”。
[演員]
《達·芬奇密碼》的演員陣容超級豪華。有着過硬演技卻日漸發福的湯姆·漢剋斯雖在外表上並不符合極具魅力的羅伯特·蘭登教授,但用朗·霍華德的話來說老湯哥屬於“最全面的演員”,而“一個真正優秀的演員可胜任一切表演”;主演過《天使愛美麗》的法國女星奧黛麗·多杜出任幹練的索菲·奈芙,對其以往的一貫純真靈動進行了徹底顛覆,讓朗·霍華德“之前的擔心完全多餘”;而有着“全世界最酷的法國男人”頭銜法國影壇硬漢尚·雷諾出演狡猾嚴酷法捨探長;在英國戲劇界有“莎翁專業戶”之稱、並在柏林獲得終身成就奬的傳奇性演員伊恩·麥剋萊恩爵士出演提彬爵士;被美國媒體譽為自休·格蘭特以來最受歡迎的英國演員保羅·貝塔尼扮演白化病人塞拉斯修士,被製片人布萊恩·格雷澤稱為影片“驚悚氣氛的最好砝碼”。
[外景地]
《達·芬奇密碼》占盡地利,連連得手於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和教堂。
為達完美的真實效果,使小說中的情景被百分之百還原,能否在原著開頭處的法國盧浮宮實地拍攝成為關鍵。2004年12月,霍華德和製片人在巴黎挑選女演員時意外接到法國總統希拉剋辦公室打來的電話,同希拉剋的一小時會晤言談甚歡,遂輕易地敲定入駐盧浮宮拍攝的特許,從而成為繼《盧浮魅影》後第二部進入盧浮宮取景的電影。在一周的拍攝期間,劇組衹能在晚上以及每周二博物館關閉日拍攝。有意思的是,自2005年5月影片開拍後,盧浮宮雖將票價上調,但影片的走紅卻帶給盧浮宮創下歷史新高的700萬人次。
小說重頭戲之一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斷然拒絶了製片方入內拍攝的請求,並發表聲明:“雖然這是一本精彩的小說,但我們絶不贊同書中涉及的有爭議的、極度主觀的暗示性內容,也不同意它對於基督教和《新約》的觀點。”
相對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堅决說“不”,修建於公元11世紀、其內部結構與威斯敏斯特教堂十分相近的林肯大教堂卻敞開大門。而同影片達成拍攝協議的還有愛丁堡附近的建於15世紀的羅斯林大教堂,在小說中羅斯林大教堂和一度強盛的“聖殿騎士團”有關聯,因此這個占地不大的中世紀教堂兩年來的遊客數劇增為以前的三倍。劇組為林肯大教堂和羅斯林大教堂分別支付了10萬英鎊的高額租用費。
從中漁利的還有曾嚮開放的英格蘭南部的溫徹斯特大教堂。此教堂不僅賺得2萬英鎊的出租費,且教堂管理人員趁着影片日漸高漲的人氣决定於2006年3月1日起對每位訪客強製收取4英鎊的入場費,以支付不斷增加的營運費用。
花絮·盧浮宮的鎮館之寶《蒙娜麗莎》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道具,但因拍電影的燈光會對這幅名畫造成損害,因此,出於安全和保護的因素,劇組衹得退而求其次地使用了一個比例精確的復製品。這一秘密的泄露讓霍華德感到痛苦:“我十分討厭別人問我這樣的問題,但是……”他停頓了幾秒鐘,“畢竟這幅畫是無價之寶!”令人安慰的是,影片中保存《蒙娜麗莎》這幅油畫的房間是真的。
·在盧浮宮拍電影就像在做夢。由於折服於盧浮宮的藝術魅力,湯姆·漢剋斯將其房車停在停在盧浮宮外面的街道上,老湯哥每次前往拍攝地點都必須穿過無數畫廊:“這裏名作衆多,目不暇接--《約瑟芬皇后加冕》、《雷奧尼達在溫泉關》,從這裏走着去工作的感覺實在棒極了!”
·背負巨大輿論壓力的湯姆·漢剋斯為在外形上嚮角色靠攏,一面積極減肥,一面將常年的板刷頭變成了“飄逸”的長發,但看過《達·芬奇密碼》試片的觀衆依然對老湯哥的仿學者發型吹毛求疵,將其喻為“前額光禿,後腦勺一個鴨尾巴”!
·小說提及的維雷特城堡也是影片拍攝地之一。這座建於1668年的城堡專為路易十四駐意大利大使所建,現在的主人是美國房産大亨。據悉,劇組從17間房中闢出6間專供演員使用,但老湯哥放棄了享受貴族待遇的機會,選擇和妻子孩子住在演員唐納德·薩瑟蘭巴黎的傢中,盡享平民之樂。
·為更好扮演白化殺手塞拉斯,保羅·貝塔尼不滿足於化妝時纔有的白化病人獨有的慘白皮膚,還不惜將一頭金發染成白色,將深藍的眼睛改為血紅。但這一形象卻引起美國白化病和色素沉澱組織的極大憤慨,該組織認為如此描寫是沿襲好萊塢許多電影對白化病同性戀的醜化。
·伊恩·麥剋萊恩信仰基督教,當劇組在英格蘭的林肯郡拍攝遭遇英國宗教人士的屢屢抗議示威時,麥剋萊恩數次出頭,號召人們的態度不可太過偏激,而應以全新的角度審視一貫堅持的信仰。
·2005年8月16日,就在《達·芬奇密碼》拍得熱火朝天之際,為抗議林肯大教堂對劇組行方便之事,一來自“和平與仁慈”婦女協會的瑪麗·邁剋爾跪在林肯大教堂的臺階前,使得大教堂的負責人奈特不得不讓步,說小說“非常牽強、充滿異端”。
·巴黎盧浮宮門前的玻璃金字塔是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
精彩對白Robert Langdon: I'm into something here that I cannot understand.
羅伯特·蘭登:我進入了一個無法理解的世界。
Sir Leigh Teabing: We are in the middle of a war. One that has been going on forever to protect a secret so powerful that if revealed it would devastate the very foundations of mankind.
李·提彬爵士:我們處於一場戰爭之中。我們必須堅守着一個秘密,這個秘密是如此重要,如果一旦泄露,那麽整個人類的根基都會毀於一旦。
Sir Leigh Teabing: You and I, Robert, we have observed history. We are in history now.
李·提彬爵士:你和我,羅伯特,我們都洞悉了歷史。我們現在就是歷史本身。
點 評Seek The Truth
So Dark The Con of Man
《達.芬奇密碼》是一部忠於原著的電影,但是很可惜,影片沒有帶給觀
衆任何驚喜。
——USA Today
電影很平庸,沒有懸念也沒有浪漫,更重要的是沒有趣味。
——《波士頓先驅報》
毫無疑問,從2005年以來,《達·芬奇密碼》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爭議和關註,目前原著的官司還處在審理之中,不過這絲毫不能阻止電影的上映,正如初看《達·芬奇密碼》原著時那種將人緊緊抓住的懸疑感終於可以在銀幕上感受到了,縱使有人對劇組的選角非議甚多,但以湯姆·漢剋斯的睿智和深厚的表演功底,搭配一具各具特色的演員,加上奧斯卡最佳導演朗·霍華德的調度,《達·芬奇密碼》想票房不狂收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