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公祠舊址投訴電話????城市旅遊投訴電話:0515-8348666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盧公祠是為紀念乾隆年間進士、兩淮????運史盧雅雨而建,始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於1924年秋完成,命名為“盧公祠”,舊址在新坍鄉盧祠村。當時劉障東特地請清光緒年間改良派領袖康有為為盧公祠題寫“兩淮盧都轉祠”一幅巨匾,從此,“盧公祠”便聲名遠播,爾後成了地名。
盧雅雨名叫盧見曾,字抱孫,別號雅雨山人,乾隆年間進士,乾隆十九年奉旨“還任運使,二十年護理????政”。在此期間受理了竈民狀告宋姓????商盤剝壓迫的案子,他認為應由竈民交納土地糧稅,承認竈民的土地所有權,他嚮朝廷申報詳文,陳述自已的主張,文中明確規定“竈屬商亭,糧歸竈納”這一重要內容,後經朝廷批準,轉六部備案,後人稱此詳文為《盧案》,有了《盧案》問題本可解决,可是“議雖定,但竈民未及踐行”。當時“海潮為災”,“竈地多淹沒,見曾疏清蠲緩錢糧,分別贈撫,竈民德之”,可惜“好人不長久”,盧運使後來,“為後任陷害,競置於法”,所幸的是“後奉特旨昭雪”。後來商竈之爭雖有《盧案》可稽,可是,由於????商使盡手腕,層層賄通,一直沒有照《盧案》去做,竈民還是受着????商的殘酷剝削和壓迫。
轉瞬至民國三年(1914年),????商宋勉旃,將竈民賴以生存的大片土地偷賣給清末狀元張謇為首的大綱公司,大綱公司以主人身份通令竈民限期遷出,並強調連祖墳都要一起遷走,以便招佃興墾,或者讓竈民永遠做公司的佃農。竈民不讓,紛紛起來反抗。劉障東等人經過細緻調查,知有《盧案》可稽,便花了一百三十吊錢纔買來了上半本,後又花了些錢弄來了下半本。為表示抗議大綱公司的决心,兩次親往南通請示張狀元,並將自己的名字“士林”改為“障東”,意為一定要保障東海邊北七竈、四移煎竈民的産權,並詳註《盧案》編印成書,到處散發,據此嚮官府申訴。官司打到江蘇省政府,省長韓國韻指派人員調停,在金陵旅邸由爭訟雙方立約,結果决定將三分之二的土地給竈民自己分配,將三分之一的土地割給大綱公司。“鬧公司”勝利後,竈民深深體會到文化的重要,為了感謝盧雅雨《盧案》提供的法律依據,决定建“盧公祠”,以示對盧雅雨的崇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