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 >埃及 > 盧剋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盧剋索是埃及中南部城市,坐落在開羅以南670多公裏處的上埃及尼羅河畔,位於古埃及 中王國和新王國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遺址上。
  底比斯興建於中王國第十一王朝時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到新王國十八王朝,底比斯進入鼎盛時期,城市跨尼羅河中遊兩岸。據說當時的底比斯人煙稠密、廣廈萬千,城門就有一百座,荷馬史詩中把這裏稱為“百門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在近700年的時間裏,法老們就從這顆“上埃及的珍珠”發號施令,使古埃及的政治和經濟達到了輝煌的巔峰,領土南接蘇丹、北達敘利亞,成為地跨東地中海地區北非、西亞的第一強國。此間法老們不斷擴展他們的版圖,並建造了無數的神廟與龐大的墓群。公元前88年被毀。
  古埃及帝國維持了1500多年,歷代國王、法老在底比斯興建了無數的神廟、宮殿和陵墓。經過幾千年的歲月,昔日宏偉的殿堂廟宇都變成了殘缺不全的廢墟,但人們依然還是能夠從中想見它們當年的雄姿,它們是古埃及文明高度發展的見證。據考古學家估計,約有500座古墓散布在盧剋索地區,僅尼羅河西岸著名的“帝王𠔌”就有64座帝王陵墓,現有17所對外開放。陵墓的形製基本相同,坡度很陡的階梯通道直通陵墓走廊,走廊通墓前室,室內有數間墓穴,放木乃伊的花崗岩石棺停放在最後一間墓穴。因此,盧剋索成了古埃及遺跡的寶庫,是探訪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
  如今的盧剋索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有着“宮殿之城”的美譽。尼羅河穿城而過,將其一分為二。由於古埃及人認為人的生命同太陽一樣,自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的東岸是壯麗的神廟和充滿活力的居民區,河的西岸則是法老、王後和貴族的陵墓。“生者之城”與“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兩個世界的永恆循環的圓圈。
  在現今盧剋索的古建築群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是卡納剋神廟。它的殿堂占地達5000平方米,有134根圓柱高聳入天,其中最中間的12根高21米,5人不能合抱,通體遍布精美浮雕。400餘年前,第一個走入這“多柱大廳”的歐洲人在烈日下驚呆了:“我走進去,一眼看到整行整列的巨大圓柱,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卡納剋神廟和盧剋索神廟相距不到一公裏,有石路相通。
  盧剋索已成為一座現代旅遊城市、埃及的旅遊勝地,那裏彌漫着一股節日和歡快的氣氛,位於市中心的廟宇神殿給盧剋索打上了特殊的標記,每年都有幾十萬遊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
  盧剋索是埃及的旅遊中心,建造在古埃及都城底比斯的南半部遺址上。底比斯距今已4000多年,新王國十八王朝時進入鼎盛時期,當時城市跨尼羅河中遊兩岸,被譽為“百門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公元前88年被毀。據考古學家估計,約有500座古墓散布在盧剋索地區,僅尼羅河西岸著名的“帝王𠔌”就有64座帝王陵墓。現有17所對外開放。陵墓的形式基本相同,坡度很陡的階梯通道直通陵墓走廊,走廊通墓前室,室內有數間墓穴。放木乃伊的花崗岩石棺停放在最後一間墓穴。
  墓穴內墻壁和柱子上刻有一幅幅彩色壁畫:有的描寫戰爭,有的描寫演員和工匠,有的描寫捕魚和狩獵,也有的描寫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從“帝王𠔌”往東數公裏是第十八王朝著名女王哈奇吉普蘇在位時興建的巴哈利廟,廟宇緊靠底比斯山崗,分為3層,雖經歷3000多年,大殿上的浮雕還完整保存,內容豐富,有女王遠征的情景和宮廷爭端等描繪。
  東岸有卡納剋神廟和盧剋索神廟。兩廟相距不到一公裏,有石路相通。遊客們白天參觀完盧剋索的古跡和博物館後,晚上在卡納剋神廟,有兩場著名的聲與光表演,觀衆坐在露天的觀賞臺上,在黑色的夜幕中,彩色的聚光燈引導着人們觀看一座座古跡,解說員用英文、阿文誦詩般的解說埃及的歷史和各個建立神殿法老的生平,在音樂的配合下,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一般。
No. 2
  盧剋索(Luxor)
  埃及中南部城市,坐落在開羅以南670多公裏處的上埃及尼羅河畔,位於古埃及 中王國和新王國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遺址上。
  底比斯興建於中王國第十一王朝時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到新王國十八王朝,底比斯進入鼎盛時期,城市跨尼羅河中遊兩岸。據說當時的底比斯人煙稠密、廣廈萬千,城門就有一百座,荷馬史詩中把這裏稱為“百門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在近700年的時間裏,法老們就從這顆“上埃及的珍珠”發號施令,使古埃及的政治和經濟達到了輝煌的巔峰,領土南接蘇丹、北達敘利亞,成為地跨東地中海地區北非、西亞的第一強國。此間法老們不斷擴展他們的版圖,並建造了無數的神廟與龐大的墓群。公元前88年被毀。
  古埃及帝國維持了1500多年,歷代國王、法老在底比斯興建了無數的神廟、宮殿和陵墓。經過幾千年的歲月,昔日宏偉的殿堂廟宇都變成了殘缺不全的廢墟,但人們依然還是能夠從中想見它們當年的雄姿,它們是古埃及文明高度發展的見證。據考古學家估計,約有500座古墓散布在盧剋索地區,僅尼羅河西岸著名的“帝王𠔌”就有64座帝王陵墓,現有17所對外開放。陵墓的形製基本相同,坡度很陡的階梯通道直通陵墓走廊,走廊通墓前室,室內有數間墓穴,放木乃伊的花崗岩石棺停放在最後一間墓穴。因此,盧剋索成了古埃及遺跡的寶庫,是探訪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
  盧剋索神廟 如今的盧剋索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有着“宮殿之城”的美譽。尼羅河穿城而過,將其一分為二。由於古埃及人認為人的生命同太陽一樣,自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的東岸是壯麗的神廟和充滿活力的居民區,河的西岸則是法老、王後和貴族的陵墓。“生者之城”與“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兩個世界的永恆循環的圓圈。
  在現今盧剋索的古建築群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是卡納剋神廟。它的殿堂占地達5000平方米,有134根圓柱高聳入天,其中最中間的12根高21米,5人不能合抱,通體遍布精美浮雕。400餘年前,第一個走入這“多柱大廳”的歐洲人在烈日下驚呆了:“我走進去,一眼看到整行整列的巨大圓柱,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卡納剋神廟和盧剋索神廟相距不到一公裏,有石路相通。
  盧剋索已成為一座現代旅遊城市、埃及的旅遊勝地,那裏彌漫着一股節日和歡快的氣氛,位於市中心的廟宇神殿給盧剋索打上了特殊的標記,每年都有幾十萬遊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
  盧剋索每年的五月至九月較為炎熱,一月的平均氣溫最低,其他月份溫度適中。如果要去旅遊,選擇不那麽熱的天氣較為明智。
  盧剋索位於東西兩大沙漠之間,雖然地理環境不是很妙,但並不影響在盧剋索尋找美味佳餚。位於旅遊市場2樓的瑪爾哈巴餐館有中近東菜係。尤其要嚮你推薦的是這裏的烤魚,是用從尼羅河上捕到魚做的,味道非常不錯。而且餐館有露天座位,可以一邊用餐,一邊欣賞附近盧剋索神廟的夜景。
  位於禮品店密集區的阿蒙店有各國的料理,去嘗一嘗,你就會知道它的確名不虛傳。穆哈塔街上有一傢“考謝利”專賣店,在那裏,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橄欖和扁豆等醬料。嘗過它的“考謝利”,你或許會對“考謝利”的印象大為改觀。
  盧剋索附近的小城絶對是有寶藏的地方。位於盧剋索與阿斯旺之間的伊德富有許多的民族服裝店,埃及的特色服裝在這裏是相當齊全的,即使你不是一個研究民俗的人,買一手新奇的服裝也不虛埃及之行了,這些民族服裝無論怎樣都是你人生經歷的見證。
  在庫姆甕布的達勞有一個駱駝市場,夏季每周二的早晨和鼕季周一、周二與周日的早晨是這裏趕集的日子。蘇丹的遊牧民族把駱駝趕到這裏,或租或賣,用於農耕,出租和剩下的駱駝還要在趕到開羅地區去出售。有興趣一睹這裏民族風情的你,不妨算算日子加入他們的行列。
百科大全 Wikipedia Daquan
  Lukesuo
  盧剋索
  Luxor
  埃及古城。位於南部尼羅河東岸,南距阿斯旺約200公裏。海拔78米。氣候幹熱,年平均氣溫25.1℃,年降水量僅5毫米。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遺址在此而著稱,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地。由於歷經兵亂,多已破環湮沒。現在保存較完好的是著名的盧剋索神廟,其中尤以卡爾納剋神廟最完整,規模最大。該建築物修建於4000多年前,完成於新王朝的拉姆西斯二世和拉姆西斯三世。經過歷代修繕擴建,占地達33公頃。建築群有各種廳堂殿室。神廟之間有巨大的柱廊相連,每根柱高達21米,上有精美浮雕和彩繪。尼羅河西岸山坡上為歷代法老及其後妃陵寢,保存有珍貴的古埃及藝術。還有4000年前建造的馬哈利神廟。主要旅遊中心和鼕季休養地。有鐵路通開羅。設有飛機場。(見彩圖埃及古城盧剋索)
  (張同鑄)
英文解釋
  1. n.:  Al Uqsur
包含詞
盧剋索機場盧剋索神廟盧剋索神殿
盧剋索博物館盧剋索阿蒙神殿盧剋索古城遺址
卡爾納剋盧剋索神廟
分類詳情
盧剋索神廟卡納剋神廟埃及卡爾納剋神廟
埃及哈布城埃斯那神廟門農巨像
埃及帝後𠔌埃及帝王𠔌盧剋索博物館
阿蒙神廟哈采普蘇特陵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