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 : 宋詞 : 納蘭性德 : 流行歌麯 > 卜算子
目錄
《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詩人: 歐陽修 Ouyang Xiu

  極得醉中眠,迤邐翻成病。
  莫是前生負你來,今世裏、教孤冷。
  
  言約全無定。
  是誰先薄幸。
  不慣孤眠慣成雙,奈奴子、心腸硬。
《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詩人: 柳永 Liu Yong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
  引疏砧、斷續殘陽裏。
  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裏。
  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
  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
  盡無言、誰會憑高意。
  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雲誰寄。
《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詩人: 蘇軾 Su Shi

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
《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詩人: 黃庭堅 Huang Tingjian

  要見不得見,要近不得近。
  試問得君多少憐,管不解、多於恨。
  
  禁止不得淚,忍管不得悶。
  天上人間有底愁,嚮個裏、都諳盡。
更多詩歌...
請鑒賞:

  陳師道 Chen Shid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李之儀 Li Zhiy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呂岩 Lv Y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淑真 Zhu Shuz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張元幹 Zhang Yuang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張元幹 Zhang Yuang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張元幹 Zhang Yuang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範成大 Fan Chengd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範成大 Fan Chengd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棄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棄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棄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棄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棄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棄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劉剋莊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劉剋莊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杜安世 Du Ans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杜安世 Du Ans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晁元禮 Chao Yuanl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謝逸 Xie Y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徐俯 Xu F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徐俯 Xu F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徐俯 Xu F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嚮子諲 Xiang Ziyi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嚮子諲 Xiang Ziyi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呂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呂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呂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呂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呂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之道 Wang Zhid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之道 Wang Zhid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楊無咎 Yang Moji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楊無咎 Yang Moji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瀋瀛 Shen Y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瀋瀛 Shen Y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瀋瀛 Shen Y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瀋端節 Shen Duanjie: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瀋端節 Shen Duanjie: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瀋端節 Shen Duanjie: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瀋端節 Shen Duanjie: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李處全 Li Chuq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丘崈 Qiu Cho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呂勝己 Lv Sheng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呂勝己 Lv Sheng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趙長卿 Zhao Changq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炎 Wang Y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炎 Wang Y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程垓 Cheng Ga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程垓 Cheng Ga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程垓 Cheng Ga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三聘 Chen Sanpi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三聘 Chen Sanpi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石孝友 Dan Xiaoyo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石孝友 Dan Xiaoyo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石孝友 Dan Xiaoyo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韓玉 Han Y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應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應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應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盧祖臯 Lu Zug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盧祖臯 Lu Zug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洪咨夔 Hong Zi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洪咨夔 Hong Zi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葛長庚 Ge Changge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吳潛 Wu Qi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吳潛 Wu Qi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吳文英 Wu Weny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仇遠 Chou Y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美奴 Mei N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李敦詩 Li Duis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李石 Li D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康與之 Kang Yuz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琴操 Qin C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師道 Chen Shid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遊次公 You Cigo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高宣教 Gao Xuanji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嚴蕊 Yan R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俞國寶 Yu Guob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劉剋莊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劉剋莊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劉剋莊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劉剋莊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劉剋莊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莫侖 Mo Lu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蘇軾 Su S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陳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呂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棄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石孝友 Dan Xiaoyo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趙師俠 Zhao Shixi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趙師俠 Zhao Shixi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趙師俠 Zhao Shixi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應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應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魏了翁 Wei Liàowe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劉剋莊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吳潛 Wu Qi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觀 Wang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No. 6
  ①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押仄聲韻。②麯牌名。屬南麯仙呂宮。字句格律與詞牌的半闋相同。用作引子。
No. 7
  詞牌名。 唐 駱賓王 作詩喜用數字,人稱“卜算子”,詞傢遂取以為名。雙調四十四字,仄韻。又名《缺月掛疏桐》、《百尺樓》、《楚天遙》、《眉峰碧》等, 宋 教坊演為《卜算子慢》,雙調八十九字,仄韻。參閱《詞律》捲三、《詞譜》捲五。
No. 8
  卜算子(驛外斷橋邊) : 詞篇名。南宋陸遊作。題為“詠梅”。通過歌頌梅花甘居寂寞,無意爭春,而且備受風雨摧殘,“零落成泥碾作塵”,依舊“香如故”的高潔品質,寄寓了作者的人格精神,也流露出孤芳自賞、不苟同世俗的情感。是詠物詞中的佳作。
詞牌簡介
卜算子 词牌简介
  卜算子卜算子慢,詞牌名。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詞律】引毛氏雲:“駱義烏詩,用數名,人謂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𠔌詞‘似扶着賣卜算’,蓋取義以今賣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觀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之句,故【圖譜】刪﹝卜算子﹞而名﹝百尺樓﹞;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較早也。相傳是藉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 山𠔌詞“似扶著,賣卜算”,取賣卜算命的意思。北宋時盛行此麯。萬樹《詞律》以為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結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句為六言句,於第三字豆。宋教坊復演為慢麯,《樂章集》入“歇指調”。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定格
  作法
  本調四十四字,前後兩闋,均四句而兩韻;通體,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為上一下三,中加一襯字。第三句與《擣鏈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與《雨淋鈴》末句同。後半闋依此類推。
  韻律
  說明:前後闋各兩仄韻,上去通押。也有一體單押入聲韻。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卜算子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卜算子慢】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韻)。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註】附註:過片第六字領下四言兩偶句,結尾是上一下四句法,第一字定要去聲,與領格字同。
卜算子·詠梅 劉剋莊
  片片蝶衣輕①,點點猩紅②小。道是天公不惜花③,百種萬般巧。
  朝見樹頭繁,暮見枝頭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風吹了④。
  註釋
  ①蝶衣:指蝴蝶的翅膀。這句描寫花瓣的輕盈有緻。
  ②猩紅:血紅色,這句描寫飛花。
  ③天公:天老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惜,憐愛。
  ④了:盡。
  鑒賞
  劉剋莊是詩詞兼善的作傢。就詞來說,他屬辛派豪放詞人,但他亦有婉約之作。詞人另有一首《卜算子》題為"惜海棠",兩首當是姊妹。詞中明寫惜花,實際是用比興手法,委婉含蓄的表達了詞人才不見用,遭受壓抑的凄楚情懷。小詞一不用書捲,二不假藻飾,全以尋常語入詞,卻含蓄深婉,自然有緻。並運用回環往復的句式,很有藝術情韻,耐人回味。
卜算子·詠梅 杜安世
  樽前一麯歌,歌裏千重意。纔欲歌時淚已流,恨應更、多於淚。
  試問緣何事?不語如癡醉。我亦情多不忍聞。怕和我、成憔悴。
  鑒賞
   這首詞類白居易之《琵琶行》,寫的是作者聞歌傷懷之感。
  上片寫歌女的演唱,相當於白詩對琵琶女演奏的敘寫。“樽前一麯歌,歌裏千重意”,一麯歌而能具千重意,想必亦能說盡胸中無限事;而這“無限事”又必非樂事,當是平生種種不得意之恨事。這是從後二句中“恨”“淚”等字可得而知的。首二句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加頂真的修辭,比較一般的“流水對”更見跌宕多姿,對於歌唱本身亦有模似效用。“纔欲歌時淚已流”一句乃倒折一筆,意即“未成麯調先有情”。
  “恨應更、多於淚”,又翻進一筆,突出歌中苦恨之多。白居易詩對音樂本身的高低、疾徐、滑澀、斷連等等,有極為詳盡的描摹形容。而此詞抓住歌者形態特點層層推進,啓發讀者去想象那歌聲的悲苦與宛轉。
  “試問緣何事?不語如癡醉”,對歌女的悲凄身世作了暗示,相當於琵琶女放撥沉吟、自道辛酸的大段文字。但白詩中的詳盡的直白,此完全作了暗示的處理。當聽者為動聽的演唱感染,希望進一步瞭解歌者身世時,她卻“不語如癡醉”。這樣寫大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妙。
  末三句寫詞人由此産生同情並勾起自我感傷,相當於白居易對琵琶女的自我表白。但此詞卻衹說“我亦情多不忍聞”,好像是說歌女不語也罷,衹怕我還受不了呢。由此可知,這裏亦有一種同病相憐、物傷其類的感情,因此以至於“怕和我、成憔悴”。
  和白居易《琵琶行》不同的是,這首詞善抒情,妙懸念的設置,化實為虛,得其空靈。同時,此詞運筆頗饒頓挫,上片用遞進寫法,下片則一波三折,讀來引人入勝。
卜算子· 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衹有香如故。
  譯文
  驛亭之外,靠近斷橋的旁邊,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卻無人作主。每當日色西沉的時候,總要在內心泛起孤獨的煩愁,特別是颳風下雨。
  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鬥春,一意聽憑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殘變成泥又輾為灰塵,衹有芳香依然如故。
  賞析
  陸遊(1125—1210) 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的大詩人。他生當封建統治階級嚮外來侵略勢力委麯求和的時代,愛國抱負不為時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詠梅》詞中表現出孤芳自賞、凄涼抑鬱的調子。
  這首《卜算子》,作者自註“詠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陸遊曾經稱贊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絶俗,出於衆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緊臨着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絶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有得護理,也無人來欣賞,隨着四季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誰肯一顧呢,它是無主的梅呵。“寂寞開無主”這一句,詩人將自己的感情傾註在客觀景物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
  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孓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凄涼呢?它衹有“愁”——而且是“獨自愁”,這幾個字與上句的“寂寞”相互呼應。而且,偏偏在這個時候,又颳起了風,下起了雨。“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均,寫出了梅花的艱睏處境,然而儘管環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嚮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總之,從上面四句看,這對梅花的壓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無所不至,但是這一切終究被它衝破了,因為它還是開了!誰是勝利者?應該說,是梅花!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睏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從藝術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象這象那,而是用環境、時光和自然現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衹描取景物,而神緻自在言外,此為高手。”(〈蕙風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麽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緻”;“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田同之《西圃詞說》)。上片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
  下闋,托梅寄志。梅花,它開得最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己);“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鼕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鬥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凌寒先發,衹是一點迎春報春的赤誠。“苦”者,抵死、拼命、盡力也。從側面諷刺了群芳。梅花並非有意爭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們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們去妒忌吧。這裏把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起了。花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說“爭春”,是暗喻。“妒”,則非草木能所有。這兩句表現出陸遊標格獨高,决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
  最後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一層:“零落成泥碾作塵,衹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交侵等凄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看,梅花的命運有多麽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腿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衹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塵的凄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盡節”(卓人月〈詞統〉)。而這“盡節”的得以“想見”,正是由於此詞運用比興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首詠梅的傑作。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① 王觀②
  水是眼波橫③, 山是眉峰聚④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⑤ 。
  纔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註釋
  ①鮑浩然:生平不詳。浙東:今浙江東南部。宋時屬浙江東路,簡稱浙東。
  ②王觀,字通叟,如臯(今屬江蘇)人。生卒年不詳。宋仁宗朝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職。神宗時官至翰林學士,因所賦《清平樂》詞忤怒太後而被罷職。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詞十六首。《詞律》以為調名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雙調,四十四字,韻腳為ǖ 〔YU淤〕,仄韻。
  ③眼波橫:形容眼神閃動,狀如水波橫流。
  ④眉峰聚:形容雙眉蹙皺,狀如二峰並峙。
  ⑤眉眼盈盈處:喻指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樣子。
  譯文
  江南的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流轉,山就像美人的秀眉相聚。要問遠行的人到哪去,到山川秀美的江南,江南山水美好的樣子。
  我在東京剛剛送走春天,又要送你到浙東去。如果到了江南,你趕上春天,千萬留住春天。
  賞析
  此詞構思新巧,筆調輕快,在送別之作中別具一格。開篇“水是眼波橫”二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譬喻來形容女子容顔之美,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是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於推陳出新、發想奇絶,而且在於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發,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 妙語雙關, 熔鑄非易。過片後“纔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纔“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於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於句中。
  如托名於劉歆的《西京雜記》捲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李白的《長相思》:“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白居易《箏詩》:“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上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於推陳出新、發想奇絶,而且在於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
  “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發,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 妙語雙關, 熔鑄非易。
  過片後“纔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纔“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於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於句中。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衹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詩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飛雪又把春光迎來。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衹是把春天消息來報告。待到山花開滿大地時,梅花就在花叢中歡笑。
  賞析
  這首詞作於1961年12月。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絶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裏所據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詠梅》的確與陸遊所寫大相徑庭。陸遊寫梅花的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引來群花的羨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中國寫梅之詩不計其數,大意境與大調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範,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頽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年復一年,風雨送春歸去,但漫天大雪又將春天迎了回來。哪怕縣崖峭壁上結下百丈冰棱,面對如此盛大寒冷的鼕景,梅花仍然一支獨秀,傲然挺拔。詩人當然也依古訓,以詩言志,也藉梅寄志。就在這“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當口(即:當時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鬥爭),詩人以隆鼕裏盛開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嚮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詩人這個“俏”字用得極好,梅花從未出現這的形象就在這一個字上出現了。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勝利者的形象,當然這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自己以及中國共産黨人的形象。這個“俏”包含了多少層深刻的含義啊,積極進取、永不屈服。
  下闋,詩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嚮縱深引導,它雖俏麗但不掠春之美,衹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們送來春的訊息。而當寒鼕逝去,春光遍野的時候,梅花卻獨自隱逸在萬花叢中發出欣慰的歡笑。梅花,它在詩人眼中是一名戰士,它與嚴寒搏鬥,它衹為了贏得春天,通報春天的來臨,然後退去,並不強奪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形象。詩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名國際共産主義戰士的形象,它已從一個中國革命者成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國裏,它的形象已被詩人塑造成型,更加豐滿高大了。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①,此恨何時已②。衹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註釋
  ①休;停止 
  ②已:完結,停止
  賞析
   詞以長江起興。開頭兩句,“我”、“君”對起,而一住江頭,一住江尾,見雙方空間距離之懸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長。重疊復沓的句式,加強了詠嘆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觸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與嘆息,在隔中翹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萬裏的悠廣背景下凸現出來。
  三、四兩句,從前兩句直接引出。江頭江尾的萬裏遙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見君”這一全詞的主幹;而同住長江之濱,則引出了“共飲長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來看,每一句都不見出色,但聯起來吟味,便覺筆墨之外別具一段深情妙理。這就是兩句之間含而未宣、任人體味的那層轉折。字面意思淺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見,卻又共飲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儘管思而不見,畢竟還能共飲長江之水。這“共飲”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離隔之恨。詞人衹淡淡道出“不見”與“共飲”的事實,隱去它們之間的轉折關係的內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詞情分外深婉含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換頭仍緊扣長江水,承上“思君不見”進一步抒寫別恨。長江之水,悠悠東流,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離別之恨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停歇。用“幾時休”、“何時已”這樣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觀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觀上恨之無已。江水永無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離之恨也永無銷歇之時。此詞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變民歌、民間詞之直率熱烈為深摯婉麯,變重言錯舉為簡約含蓄。
  寫到這裏,詞人翻出一層新的意藴:“衹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恨之無已,正緣愛之深摯。“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無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負我相思之意。江頭江尾的阻隔縱然不能飛越,而兩相摯愛的心靈卻一脈遙通。這樣以來,單方面的相思便變為雙方的期許,無已的別恨便化為永恆的相愛與期待。這樣,阻隔的雙方心靈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潤與慰藉。從“此恨何時已”翻出“定不負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與升華。江頭江尾的遙隔這裏反而成為感情升華的條件了。
  簡評
   李之儀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風味,明白如話,復疊回環,同時又具有文人詞構思新巧。同住長江邊,同飲長江水,卻因相隔兩地而不能相見,此情如水長流不息,此恨綿綿終無絶期。衹能對空遙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負相思情意。語極平常,感情卻深沉真摯。設想很別緻,深得民歌風味,以情語見長。
  這首詞的結尾寫出了隔絶中的永恆之愛,給人以江水長流情長的感受。全詞以長江水為抒情綫索。悠悠長江水,既是雙方萬裏阻隔的天然障礙,又是一脈相通、遙寄情思的天然載體;既是悠悠相思、無窮別恨的觸發物與象徵,又是雙方永恆相愛與期待的見證。隨着詞情的發展,它的作用也不斷變化,可謂妙用無窮。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鑒賞
  蘇軾曾在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突遭逮捕,險些被殺,這便是有名的烏臺詩案,黃州是烏臺詩案後蘇軾的貶所。這首詞是抒寫蘇軾貶居黃州後幽獨寂寞,憂生驚懼的作品,大約作於神宗元豐三(1080)至是元豐五年(1082)期間(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崗縣東南),詞中藉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詞人清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上闋首先營造了一個幽獨孤凄的環境,殘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斷盡,一係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構成了一副蕭疏,凄冷的寒秋夜景,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景語即情語”,這一冷調色的描寫,其實是詞人內心孤獨寂寞的反映。寥寥數筆,人物內心的情感已隱約可見,“誰見”兩句,用一個問句將孤獨寂寞的心明確的表達了出來。又由於古詩詞獨特的歧義句,使這句話表達了更豐富的意義:
  一.詞人自嘆,誰見我寒夜難眠呢?恐怕衹有“飄緲孤鴻”了;
  二.寒夜深秋當夜獨自往來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驚起的孤鴻一樣。
  在此,幽人與孤鴻互相映襯,雖非同類,但其心相同。實際上幽人即孤鴻,孤鴻即幽人,這是一種互喻的關係,上,下闋所寫孤鴻語語相關,詞意高妙。再加上反問句的運用,使詞的情感得到加強。
  下闋承前而專寫孤鴻。描寫了被驚起後的孤鴻不斷回頭和揀盡寒枝不肯棲身的一係列動作。孤鴻的活動正是詞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蘇軾因烏臺詩案幾乎瀕臨死地,曾在獄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時出獄,而驚懼猶存;異鄉漂泊,奇志難伸,衹另人黯然神傷,百感交集.“有恨無人省”是詞人對孤鴻的理解,更是孤鴻的回頭牽動了自己內心的諸多隱痛憂思。“揀盡寒枝”是對孤鴻的行動的描寫,更是對自己光輝峻潔人格的寫照,並暗示出當時的凄涼處境。蘇軾為人正直有操守,為官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故新舊兩黨雖均將之排斥為異己,蘇軾卻並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立場。這正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孤鴻:即使無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雲“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蘇軾此詞化用曹操此意,雖然有烏鵲的凄涼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對逆境的自我選擇,從而凸顯人物內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詞人從自憐自嘆中升華為另一種人格境界。
  本詞明寫孤鴻,而暗喻自己,鴻人合一,這首詞的境界,確如山𠔌道人-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得益於高妙的藝術技巧。作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托物寓人;在對孤鴻和月夜環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生動傳神。
  另一種說法是蘇軾寫下本詞為的是一女子,據《宋十名傢詞.東坡詞》載:
  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墻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兩種說法都有一定根據,看看你信哪種吧!
卜算子 董以寧
  明月淡飛瓊,陰雲薄中酒。收盡盈盈舞絮飄,點點輕歐咒。
  晴浦晚風寨,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煙重岫。
  鑒賞
  作者特加註: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片雲。即正讀為卜算子,倒讀為巫山一片雲,詞本身本無出彩之處,但這樣奇巧的回文實是罕見。
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嚴蕊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賞析
  上片是申訴自己無罪,希望新任官員秉公定奪,予以釋放。開頭“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這是對自己被道學家朱熹定為有傷風化罪的申訴。作者說,我是被迫墜入風塵的,並不是因為我喜愛這賣娼營生,“不是”一詞極為堅决地肯定了自己無罪。“似被前緣誤”說似乎是前世命中註定。這裏作者雖然還不明白妓女産生的原因是以男性為中心的階級社會裏階級壓迫所致,可是她已覺察到自己不能負墮落的責任。這裏表現了作者思想的初步覺醒。一個“似”字說明作者雖懷疑當妓女是命中註定,但又不完全相信命運,這也是對封建社會裏不合理的娼妓制度的控訴,更是對赫赫有名的道學家朱熹衛道嘴臉的有力針砭。
  正因為她相信自己是無罪的,而且也不完全相信命運。所以她說:“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花落花開”是自喻,“花落”比喻自己落難,身陷囹圄。“花開”比喻自己擺脫災難,獲得釋放。“自有時”相信自己無辜,終會得到昭雪。“東君”暗指清官,“主”是名詞活用為動詞,是“作主”釋放的意思。“總賴”表示了對清官的信任。這裏寫出她對新繼任的地方官員嶽霖滿懷期望,希望嶽霖能為自己作主,拯救自己脫離囹圄之苦。
  下片寫自己渴望自由渴望幸福。“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寫自己一定要離開牢獄,擺脫災難。“去”指離開囹圄之災,“終須”是最終應該的意思,表達了作者渴望自由的堅决信念;“住也如何住”中的“住”指在牢獄之中,“如何”含有質問之意,繼續表示自己是無辜的,這既是嚮嶽霖申訴,也是嚮整個社會控訴。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寫如果我獲得釋放,頭插山花自由自在地生活,那時不必問我歸嚮何處。“若得”這是假設之辭,也正說明這美好的日子尚未到來。此句結得好,將主題更加深化了,作者不僅在上片裏要求昭雪釋放,而且在此更要求自由,渴望幸福,擺脫受人歧視踐踏的營妓生活。這“歸處”兩字就是表達了這種理想,但這理想在當時怎好直言呢?嚴蕊是天台營妓,即軍營中的妓女。許多營妓原本是良傢女子,後被迫為娼。有的因父兄破産,被迫失身;有的出身仕宦之傢,因父兄得罪,傢室被抄而墜入風塵。她們忍辱含垢地苟活於人世,多麽渴望自由,擺脫這非人生活!“莫問奴歸處”中的“歸處”兩字,就是表達了她渴望保持人類尊嚴,過自由自在生活的這一要求。因為這一願望比求得釋放更觸動封建社會秩序,更不會為封建統治者所准許,因此這種渴望自由的強烈願望,衹好含蓄地寫成“莫問奴歸處”了。
  從這首詞裏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中婦女的苦難,尤其是象嚴蕊這樣婦女的災難更為深重。她們被迫失去了人的尊嚴,但是並不屈服,在重壓下依然發出生命的呼喊;她們並不完全相信命運,在凜冽的嚴鼕中仍然熱切地盼望“山花插滿頭”的自由日子的到來。
  本詞寫得情真意切,充分表達了被侮辱被損害者的心聲。全詞賦比結合,結構嚴謹,上下片各有側重,上片要求釋放,下片渴望自由地生活,語言明快犀利。
卜算子 徐俯
  天生百種愁,挂在斜陽樹。緑葉陰陰占得春,草滿鶯啼處。
  不見凌波步①。空憶如簧語。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註釋
  ①凌波步:形容女子走路時步履輕盈的姿態。
  ②如簧語:形容女子的聲音美妙動聽,有如音樂。
  賞析
  “天生百種愁”,詞一開頭,就將胸中萬斛愁情,噴薄而出,這也是和花間委婉含蓄的抒情風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麽會挂斜陽樹呢?這句看似無理的話,實際上表達的是一種趨近極緻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對靜止,沒有強烈的動詞,寫的是所思之人遠山外,詞人舉目遠望,唯見斜陽照處,煙霧迷茫,緑樹青山,好似披挂着滿樹愁緒。詞人觸景生情,於是就産生這種形似無理、實卻情深的語言。
  “緑葉”二句承上語意,描寫詞人所見景物:樹上緑葉,樹下芳草,還有那飛舞其間的啼鶯,都是當時的景緻。由於詞發端情緒激越,至此則略一頓挫,節奏上趨於舒緩和平穩。就詞意而言,說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觀樹,遂覺滿樹愁情,而今冷靜觀察,纔知樹自為樹,人自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極妙。緑樹芳草,欣欣嚮榮;黃鶯當春,自鳴得意,與人邈不相涉,唯達其理者體其情也。這裏雖宕開一筆,但卻使詞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開始具體寫所愁的內容:“不見凌波步,空憶如簧語。”從這兩句看,主人公懷念的是一位絶色佳人。此詞,由於筆墨有限,不能對佳人之美作細緻的描繪,往往衹是揀最傳神的地方點染幾筆;這位佳人輕盈的步履、美妙的聲音,一直縈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疊疊的山巒所遮斷,佳人億而不見,便産生難以排解的愁怨。這兩句既與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結尾二句,為實寫。
  結尾兩句“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是用藉喻手法來寫愁。徐俯這裏是說,愁自外面嚮主體襲來,要藉客體的力量把它擋住。他用山來構成重重疊疊的屏障,企圖阻擋憂愁的侵襲;然而仍然阻擋不住,則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來路為何和山有關,蓋因所思之人斜陽外、山那邊,這裏是照應開頭。起首以樹比愁,結尾以山遮愁,前後照應,渾然一體。這個藉喻新奇工巧,歷來為人所稱道。
  簡評
  此詞寫離愁,但能獨闢蹊徑,創造出一種剛健質樸的意境。愁本無形,詞人卻使之有形,如斜陽下的煙靄,挂在他目眺所極的遠山樹頭。緑葉陰陰、草滿鶯啼,舉目之間,絶無惹愁處;然葉也、草也、鶯也,皆欣欣自得,全不顧我的愁懷,唯國伊人已杳不可見,那擋住他視綫的遠山煙靄,便化作了無窮閑愁。剛纔它還挂在樹梢,轉眼之間,它已如波起雲涌,直奔詞人而來,縱有重重疊疊的群山為阻,也遮不住它的奔涌之勢。
英文解釋
  1. :  divination operator
相關詞
詩詞愛情80蘭靖
包含詞
卜算子慢卜算子漫
卜算子二卜算子梅
卜算子三卜算子蘭
卜算子燕卜算子·感舊
卜算子·春情卜算子·荷花
卜算子·追憶卜算子·漫興
卜算子·答施卜算子元宵
卜算子茉莉卜算子春景
卜算子夢仙卜算子前題
卜算子集句卜算子秋深
卜算子題扇卜算子端午
卜算子感舊卜算子除夕
卜算子齒落卜算子荷花
卜算子詠梅卜算子演唱
卜算子水仙卜算子離念
卜算子送春卜算子答施
卜算子壽母卜算子贈妓
卜算子寄內卜算子春情
李之儀卜算子卜算子柬趙僉
卜算子憶梅花卜算子立世中
卜算子壽郡守卜算子夢中作
卜算子百尺樓卜算子用莊語
卜算子柳州作卜算子惜海棠
卜算子般涉調卜算子元夜觀燈
卜算子立春日賦卜算子壽竹窗兄
卜算子再和彥猷卜算子席間再作
卜算子用坡仙韻思君詞牌卜算子
卜算子二眉峰碧卜算子贈陳五星
卜算子夜泛鏡湖卜算子題徐仙亭
卜算子飲酒成病卜算子分題得苔
卜算子飲酒敗德卜算子慢歇指調
卜算子·修竹翠羅寒卜算子·春透水波明
卜算子·鬆竹翠蘿寒卜算子·樽前一麯歌
卜算子·欲行且起行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卜算子·風雨送春歸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卜算子·裊裊水芝紅
卜算子·片片蝶衣輕卜算子·見也如何暮
卜算子·獨自上層樓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卜算子·風雨送人來卜算子·尊前一麯歌
卜算子·煙雨幂橫塘卜算子·天生百種愁
卜算子·旅雁嚮南飛卜算子慢·江楓漸老
卜算子李宜人生辰卜算子席上贈瞻明
卜算子太守席上作卜算子嘲二十八兄
卜算子贈樂婉杭妓卜算子子平席上賦
卜算子園丁獻海棠卜算子和思憲兄韻
卜算子驛外斷橋邊卜算子飲酒不寫書
卜算子蕭計議席上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漸東卜算子·黃州定會院寓居作
卜算子·詠梅卜算子·送鮑浩然之逝東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賈傅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賈傅卜算子二(眉峰碧)
卜算子(百尺樓)卜算子(集句)
卜算子(前題)卜算子(園丁獻海棠)
卜算子(夢仙)卜算子(用坡仙韻)
卜算子(春景)卜算子(秋深)
卜算子(太守席上作)卜算子(李宜人生辰)
卜算子(端午)卜算子·別士季弟之官
卜算子(席間再作)卜算子(席上贈瞻明)
卜算子(元夜觀燈)卜算子(柬趙僉)
卜算子(壽竹窗兄)卜算子(嘲二十八兄)
卜算子(元宵)卜算子(壽郡守)
卜算子(春情)卜算子(蘭)
卜算子(憶梅花)卜算子(立世中)
卜算子(立春日賦)卜算子(水仙)
卜算子(送春)卜算子慢(歇指調)
卜算子(般涉調)卜算子(感舊)
卜算子(除夕)卜算子(分題得苔)
卜算子(梅)卜算子(荷花)
卜算子(飲酒敗德)卜算子(飲酒成病)
卜算子(飲酒不寫書)卜算子(齒落)
卜算子(用莊語)卜算子(惜海棠)
卜算子(柳州作)卜算子(再和彥猷)
卜算子(題扇)卜算子(茉莉)
卜算子(燕)卜算子(答施)
卜算子(贈陳五星)卜算子(離念)
卜算子(夢中作)思君詞牌:卜算子
卜算子(壽母)卜算子(子平席上賦)
卜算子(和思憲兄韻)卜算子(夜泛鏡湖)
卜算子(二)卜算子(三)
卜算子(寄內)卜算子(蕭計議席上)
卜算子(贈妓)卜算子(題徐仙亭)
卜算子(驛外斷橋邊)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卜算子黃葵一名側金盞卜算子和史子威瑞梅
卜算子壽兩國夫人鬍氏卜算子和宋子閑早梅
卜算子復自和賦第四首卜算子西窗見剪榴花
卜算子席上送王彥猷卜算子往道山道中作
卜算子良翁禮部生日卜算子別士季弟之官
卜算子四明別周德遠卜算子夏日送吳主簿
卜算子即席奉女兄壽卜算子送梅花與趙使君
卜算子·百郡怯登車千裏輸流馬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泛西湖坐間寅齋同賦
卜算子(和興國守周少隱餞別萬山堂)卜算子(復自和賦第四首)
卜算子(督戰淝水,再用前韻第三首示青草堂)卜算子(湖州磚墻吳氏女失身於土山張氏作妾)
卜算子(即席奉女兄壽)卜算子(賞荷以蓮葉勸酒作)
卜算子(公赴召命道過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誦舊事,即席賦此。)卜算子(重陽後數日避亂行雙源山間,見菊復用前韻。時以九江郡懇辭未報)
卜算子(中秋欲雨還晴,惠力寺江月亭用東坡先生韻示諸禪老寄徐師川樞密)卜算子(答晉臣,渠有方是閑、真得歸二堂)
卜算子 九月十八日壽徐子纔卜算子(並澗頃種木芙蓉,九月旦盛開)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鳳凰亭納涼)卜算子(送梅花與趙使君)
卜算子(西窗見剪榴花)卜算子(席上送王彥猷)
卜算子(往道山道中作)卜算子(曹守生朝十二月初六日)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