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況
江省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區西北翼,是南通北翼新城港閘區的重要現代工業基地和外資集聚高地,199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40平方公裏。港閘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永興街道辦事處、天生港鎮街道辦事處合署,下轄6個農村社區,8個行政村和6個城鎮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5萬多人。十多年來,港閘經濟開發區依據現實的和潛在的比較優勢,堅持做強硬環境與做優軟環境並舉,積極打造生産要素流入的“窪地”;堅持做大經濟總量和做精特色産業並重,積極推進園區建設和産業集聚,實現了開發區建設發展的持續跨越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2008年,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生産總值88億元,工業銷售收入391億,財政收入13億元。以全區1/3的面積和1/3的人口,創造出全區2/3的經濟總量,在江蘇省省級開發區中,多項經濟指標名列前茅,躋身江蘇省沿江重點開發的十五大園區行列,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省級開發區建設先進單位,被省、市命名為文明單位,省級沿江開發先進單位。
二、工業經濟
建區16年來,江蘇省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的經濟總量持續攀升,對全區的貢獻份額逐年加大,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影響日益深遠。經過科學規劃,精心培育,以機械製造、電力能源、電子産業、船舶配套、精細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為特色的六大園區已經初具規模,吸引了美國陶氏化學、新加坡吉寶、臺灣中環、香港中集等大批知名企業紛至踏來,目前園區內已有規模以上企業333傢,其中億元以上企業30傢,10億元以上企業6傢。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光盤製造基地——永興多媒體在這裏投産運營;國內最大的集裝箱製造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不銹鋼罐箱生産基地——南通中集在這裏紮根;國內最大的特種工程船舶建造基地——吉寶船廠從這裏啓航。特色園區的發展壯大,大大提升了江蘇省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工業經濟的整體規模與競爭實力,為區內企業做大做強開闢了廣阔的空間,産生了巨大的集聚效應,日益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商機無限的寶地。
三、招商引資
2008年興辦三資企業11傢,纍计完成註册外資2.5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1804萬美元,商務部核準註册外資實際到賬2834萬美元;新註册民營企業380傢,註册資金15.3億元,其中,500萬元以上註册企業55傢,市外註册民資14億元。全年新開工項目219個,重點推進重大工業項目49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25個,有9個被列入區重點推進項目。鋼繩集團搬遷項目竣工投産,中集罐車、寶通合金鋼等項目全面開工。重點服務業項目同步推進,10個新建項目均已開工,7個續建商業房地産項目全部開盤。
四、城市建設
2008年投入城建資金2194萬元,完成各類市政工程項目117項,建造道路4.5萬平方米,鋪設人行道板3850平方米,緯三路、興和路、富民路等路段全部竣工,排污、緑化等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同步到位,投入1410萬元對黃海路、天生港街道園區主幹道等路進行全面整修。隆興幼兒園和永興小學順利開工建設,安息陵園及農村主幹道建設正抓緊實施。濱江大橋建成通車,長江北路永興段拆遷全部結束,即將進入施工階段。城北大道拆遷工程民居已全部結束,非居正在加速推進,部分路段已開始施工,屆時將與204國道連接,成為南通“九環十四射”的最後一環。全年實施23個拆遷項目,共拆遷1223戶,拆遷面積達16萬平方米,完成拆遷掃尾項目25個,拆除民房109戶,非居65傢,是開發區歷史上拆遷規模最大、投入資金最多、參與範圍最廣、完成情況最好的一年。加快拆遷安置步伐,全年建設低價位商品房21.89萬平方米,先後安置大達花苑、隆興小區三期、永興佳園大二期、長航地中海花園共461戶859套。商住房開發加速推進,長航地中海、高迪晶城、尚美傢等高檔樓盤的開發建設,進一步提升了開發區城市形象,有效集聚了人氣。
五、財政工作
2008年開發區共完成財政收入13.836億元,同比增長25.2%,開發區財政供養人員775人,其中行政101人,事業121人,退休187人,民政補助人員49人,改製企業退休人員269人,居委會在職49人,退休1人。
六、社會事業
開發區共有幼兒園6所,小學6所,中學2所,學校軟件、硬件配套。通過了創建教育現代化鄉鎮的驗收,成教中心成為市級合格成人校。有綫電視普及率100%,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100%,自來水入戶率達100%,計劃生育率達100%,知情選擇率100%。基本做到了垃圾袋裝化、衛生保潔和河道保潔正常化、道路硬質化。社會保障體係日臻完善,2008年全區低保345戶776人,全年新增17戶36人,減少53戶143人,共發放低保金144萬元。生産安全和食品責任落實,未發生重特大生産安全和食品安全事故。社會保障體係進一步完善,在繼續做好“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綫”工作的同時,建立了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鄉低保、社會福利、社會救濟、五保供養、優撫安置等社會保障功能逐步強化,結對幫扶、扶貧濟睏等工作富有成效。
七、農業農村
開發區正處於一個農村嚮城市轉變、農民嚮市民轉變的發展階段,農業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衹有0.5%,2008年開發區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9435元,同比增長12%.纍计安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1430人,完成交地1614.63畝。農業方面的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占比下降到3.32%。
八、目標與定位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江蘇省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將堅持高標準定位、高起點規劃、高水平開發,通過係統整合、資源提升、空間重構、品質優化,打造現代臨港産業基地和現代化商貿流通業基地,將開發區建設成科學發展的先行區、率先發展的帶動區、和諧發展的示範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