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師範學校是清末甲午科狀元、我國近代著名政治活動傢、實業傢、教育傢張謇(1853-1926)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所創建的我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中等師範學校。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內憂外患日漸深重。尤其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西方列強更是爭先恐後地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掠奪土地,國傢、民族的命運到了存亡危機的緊要關頭。這時候,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發出了"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呼聲,他們開始創辦實業、提倡和創設新式教育。在這種歷史潮流之中,張謇清楚地認識“求活之法,唯有實業、教育”,“實業、教育富強之本”,而實業、教育兩者的關係是"苟欲興工,必先興學","教育必資於經費,經費惟取諸實業",於是他在1902年即大生紗場創建五年後就着手辦教育。最先辦師範,因為他亦深刻地認識到"欲教育普及國民而不求師,則無導。故立學須從小學始,尤須從師範始",所以"師範為教育之母"。
1、通州師範的創立
1902年2月(光緒二十八年正月)張謇邀集通、如、泰、海士紳議設師範,但遭頑固官僚反對,於是由其所辦實業出資並合親友賢紳捐資自立師範學校,2月清兩江總督劉坤一正式行文批準,5月利用明時修建,此時已為火焚毀的破廟千佛寺為基,破土動工修建校捨。10月定學校各約及章程,寫《通州師範學校議》對籌辦通州師範及創建較完整的師範教育體係提出了完整而具體的設想。而直至1904年,清廷在正式頒布《奏定學堂章程》裏,纔將師範教育從初擬附設於中學堂內,改為獨立係統,所以,張謇曾不無自豪地聲稱:"中國之有師範學校自光緒二十八年始,民間之自立師範學校自通州始。"
1903年4月27日(農歷四月初一)學校正式開學上課,張謇在校內揭示《總理開校演說詞》,內有"願諸君開拓胸襟,立定志願,求人之長,成已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忠實不欺,堅苦自立,成我通州之學風"。後張謇將“堅苦自立、忠實不欺”作為校訓,伴隨着每一個師範生成長,讓他們學會為人處事,更學會為"經師"、為"人師"。
建校時,學校占地四十一畝,各式房間四、五百間,校名稱"通州民立師範學校,後改稱"私立通州師範學校",張謇親自書寫"師範學校"四字鑲在校門。其時一般學校皆稱"學堂",張謇率先稱"學校",足見其遠見卓識。
最初學校設三年、四年本科,兩年的簡易科和一年的講習科等學製,聘請國內知名人士如王國維、陳師曾作老師,並聘請日籍教師木造高俊、西𠔌虎二等七人來校執教物理、化學、生物、心理等課程。
1905年在校河西設博物苑,供學校博物教學之用。博物苑後來與學校分立,成為全國第一個博物館。1906年在校內西北樓設附屬小學,供學生實習。1906年秋於校西南闢農場,並將農課定為必修課,另附設測繪科、農科、土木工科、蠶科,建校十年共畢業學生五百四十二人。十年創校共用資四十四萬餘元。
2、江蘇省代用師範學校、江蘇省第一代用師範學校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敗的清政府,人心振奮,在民主共和的氣氛中,因張謇所設通州師範學校"規模宏大,成績昭著",於是,1912年11月,江蘇省公署改其為"江蘇省代用師範"(代用之意即代用為省立師範之意),學校學生學、膳費等經費由省署代納,辦學規模得到進一步發展,從1913年起,師範分預科、本科,共需五年,各級改為雙軌,在校學生由幾十人發展到四、五百人。一九一七年夏,在學校西,另建附屬小學校捨一百餘間,一九一九年落成(即第一附屬小學)。
1921年由於南通鄉紳沙元炳創辦如臯師範亦改為代用,本校改名稱"江蘇省第一代用師範學校"。1923年,為推廣農村教育便利師範生實習,在南通縣近海墾牧鄉設第二附屬小學。
1926年春在中共早期領導人—-惲代英,建立了南通地區最早建立的黨支部——中共通師支部,積極領導學生、工人、農民運動。
3、私立張謇中學、私立通州師範學校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實行"大學區製",本校歸"第四中山大學區",取消"代用",並規定師範不得單設,遂改稱"私立張謇中學",招收初中及高中師範科,同時組織校董會,為學校籌畫經費。1929年復原名"私立通州師範學校"。1932年恢復省款補助。這一時期通師師生的革命活動亦蓬勃開展,參加五州運動,一部分學生創辦夜校、教育工農,有的學生還參加了紅十四軍,投身武裝鬥爭。
4、僑校
1938年3月17日,日寇登陸,通城淪陷。校中圖書、儀器被洗動一空,校捨全被拆毀,衹留下三棵大銀杏樹和校門口一座水泥開校紀念塔,一對明代刻成的石獅子(即現校門口石獅子,它是我校滄桑歷史的一個見證)。全校師生被迫遷至濱臨黃海的南通縣墾牧鄉通師第二附小,9月恢復上課,校史上稱為"通師僑校"。師範、初中兩部自此均男女兼收。
1940年11月新四軍投挺進啓、海,建立民主政權,粟裕,顧爾鑰等領導到校視察,並派中共黨員孫卜菁同志到校擔任時政教員,學校取得了民主政府的領導。
1942年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通東啓海一帶在滬求學青年紛紛北返,先後來校,請予救濟失學,乃添設高中普通科。年底,東南行署撥給"僑校"補助費抗幣一千元。
僑校在海濱近十年,始終堅持敵後教育,先後畢業與修業的校友約二千人,除直接從事教育工作的以外,還以各種方式嚮群衆宣傳擠思想,參加革命的遍布蘇北。僑校經費來源全靠墾牧基産利息收入。1947年11月由於形勢需要,僑校與東南中學合併。
5、三元橋復校
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後,校長於忱赴上海與校董張敬禮等組織"張季直先生教養事業復興委員會",籌撥棉紗一千箱,並大生廠撥款偽法幣六億一千萬元,就三元橋原址重建校捨,1948年10月工程全部結束。一九四六年在城招收新生一級,1947年下半年學校遷入新校捨上課,經常費由大生廠支撥。這一時期正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學校中地下黨積極開展工作,革命與反革命的鬥爭比較激烈。
6、新中國成立初期通師狀況及兩校合併
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從此通師獲得了新生,不斷改變面貌。在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逐步建立了黨團、工會組織,加強學校領導。 1951年8月起,學校代辦文史專修科一班,師範一年級兩班,初師一年級一班,辦學經費由政府撥款、補貼,設立人民助學金,學生食宿免費,師範生物質待遇大大提高。1952年通師改為公立。並作為重點配備的學校之一,專嚮發展師範教育,校名改稱"蘇北南通師範學校"。1953年,蘇南、蘇北合併,遂改名為"江蘇省南通師範"。1952年下半年改公以後,停辦初中班,除每年招收中師外,添招高師速成班三班,初師三班。1953年下半年招預師五班。1954年下半年,有海安初師三班並入本校。1956年上半年,市教育局指定城南街小學為本校第二附小。同年下半年開辦中師函授部,以培養小學教師達到中師水平。還附設高師輔導站,以培養中學教師達到高師水平。
1958年根據上級决定通師與南通女子師範學校合併,稱"江蘇省南通師範學校"。女師的兩附小同時並入,從此本校有附小四所。通師、女師兩校合併後,學校發展很快,學生最多時近千人,二十多個班級,因為工作成績出色連年受到各級組織表揚嘉奬。
7、文革十年期間的通師
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災難期間,由於"四人幫"破壞教育學校領導教師橫遭迫害,三元橋畔校捨被晶體管廠占用,學校被迫遷到暫時停辦的省紡校(原女師校址)。省紡復校招生後,我校又被迫遷至易傢橋北(即現址城山路24號),1976年新校落成,但當時面積和建築均少於三元橋舊校,質量又較差。動亂十年中,校名曾改為"南通市師範學校",衹辦初、高中及工農兵學員班。
8、拔亂反正和全面改革時的通師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本校和今國各條戰綫一樣,拔亂反正,學校發展逐漸走嚮正軌。從1977至1981年,本校辦了七個大專班為南通市培養了一批中學教師,1979年8月恢復為江蘇省重點師範學校。
從1984年開始本校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全國最早進行培養具有專科程度的小學教師的試驗工作,探索師範教育學製改革的道路。十二年以來,學校工作取得了全面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改革成果,連續多年學校受到國傢教委、省市各級組織的嘉奬、表揚,在國際國內都有一定的影響。現在,該校學製已基本大專化,改革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學校正在領導、老師、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嚮着更美好的前景進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