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區位置】南江位於四川北緣米倉山南麓,東鄰通江,南接巴州,西界旺蒼,北靠陝西省南鄭縣。
【面積人口】幅員面積3383平方公裏,有耕地42.3萬畝;總人口65萬人,總戶數20.2萬戶。
【政區劃分】全縣轄48個鄉鎮,522個村,2408個村民小組,86個居民委員會。
【自然特徵】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最低海拔370米(鳳儀鄉桑樹壩村),最高海拔2507米(光霧山),平均海拔1100米。南北長84.3公裏,東西寬31公裏。境內地形復雜,溪溝縱橫,山水相依,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常年降雨量1181毫米,最大降雨量為2121毫米,日照時數1503小時,年均氣溫16.7℃,無霜期301天。
【資源特點】南江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素有大巴山“百寶箱”之美譽。境內擁有煤、鐵、花崗石等50餘種礦産資源,非金屬礦及稀有金屬等門類齊全,已探明磁鐵礦儲量8500萬噸,銅礦儲量0.8萬噸,銅鋅礦儲量9萬噸,霞石鋁礦儲量1500萬噸,石墨礦770萬噸,煤炭儲量4000萬噸,大理石、花崗石儲量約3億立方米,白雲石、鉀長石、石膏礦、磷礦、金礦儲量也十分豐富。有幅員830平方公裏的光霧山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神門洞、皇柏林、小巫峽、斷渠公園等10多個景點獨具特色。全縣有森林249.7萬畝,其中原始森林50多萬畝,草地15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810萬方,森林覆蓋率62.2%,緑化覆蓋率98.5%。境內有野生動物195種,其中有金貓、雲豹、金錢豹、黑熊、紅腹角雉、穿山甲、大鯢等國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1種,省級保護動物17種。有野生植物2000多種;稀世獨有的巴山水青杠,被譽為“植物活化石”,其它還有紅豆杉、鵝掌楸、娑羅樹、連香樹、銀杏等珍稀植物20種。大壩林區被中外專傢稱為“四川盆地北緣山區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大小蘭溝自然保護區以“珍稀物種種植資源基因庫”享譽中外,2002年被列為中德合作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保護項目。
南江,紅色土地。這裏是第二大蘇區的中心,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徐嚮前、李先念等老一輩領導人曾在這裏戰鬥兩年多,有2.2萬多名南江兒女參加紅軍,1.6萬多人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
南江,緑色寶庫。森林覆蓋率62.2%,緑化率98.5%;境內有野生動物195種,珍稀植物46種,稀世獨有的巴山水青岡被譽為植物“活化石”,大壩林區被中外專傢稱為“四川盆地北緣山區重要的生物基因庫”,煤、鐵、霞石、花崗石等礦産資源多達50餘種,潛在價值400億元以上。光霧山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米倉山國傢森林公園“峰奇、石怪、𠔌幽、水秀、山緑”堪稱“五絶”,形成了“春賞山花、夏嬉山水、秋觀紅葉、鼕覽冰挂”四季突出、主題鮮明的獨特風光。
南江,特色故鄉。享有大巴山“百寶箱”之美譽,“南江金銀花”、“南江翡翠米”、“南江山核桃”獲得國傢原産地保護品牌(國傢地理標志産品),“南江金銀花”獲得國傢證明商標,“雲頂茗蘭”、“雲頂緑芽”和“米倉山牌”核桃、核桃仁獲得國傢AA級緑色食品品牌認證和國傢有機食品認證。南江縣是“中國南江黃羊之鄉”、“中國核桃之鄉”、“中國銀花之鄉”。南江黃羊1998年4月17日被農業部批準正式命名,2004年,南江黃羊飼養量達到101萬衹,核桃、銀花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7.2萬畝、13.3萬畝,初期産量分別達到420萬公斤、200萬公斤。
【歷史沿革】南江古屬巴國,後為集州,先秦兩漢就有政區建置。南北朝時期的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始建難江縣(取江水難涉之意),距今1480年,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改難江縣為南江縣(江水繞城南而名)至今。
南江建置沿革一覽表
年 代 隸 屬 建置名稱 治所地址 備 註
▲梁普通六年(525) 北 水 郡 難江縣 今八廟鄉
梁大同中(535~545) 東巴州 今南江鎮
▲西魏恭帝二年(555) 北 水 郡 盤道縣 今八廟鄉 難江縣改名
集州 今南江鎮 東巴州改名
▲隋文帝開皇三年
(583) 集 州 集州 今南江鎮
難江縣 今南江鎮
麯細縣 今長赤鎮 後改名長池縣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 漢 川 郡 難江縣 今南江鎮 郡治所漢中市
清 化 郡 盤道縣 今八廟鄉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山南西道 集州 今南江鎮 道治所漢中市
集 州 難江縣 今南江鎮
唐太宗貞觀六年(632) 靜 州 大牟縣 今旺蒼東風鎮
長池縣並入難江縣 今南江鎮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 符 陽 郡 難江縣 今南江鎮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 山南西道興 元 府 集州 今南江鎮
集 州 難江縣 今南江鎮
平桑縣 今團结鄉
長池縣 今長赤鎮
唐穆宗長慶至唐敬宗寶歷(821~827) 巴 州 盤道縣 今八廟鄉
元至元二十年(1283) 保寧 府 巴州化成縣 今巴州鎮 府治所閬中市
▲明正德十一年
(1516) 保 寧 府 南江縣 今南江鎮 直至清代
▲1933年~1935年 川陝蘇區 南江縣 今南江鎮
長赤縣 今長赤鎮
1949年10月1日 達縣專區 南江縣 今南江鎮
1984年 達縣地區 南江縣 今南江鎮
1993年 巴中地區 南江縣 今南江鎮
2001年 巴 中 市 南江縣 今南江鎮 |
|
南江又稱畫溪、南馬江,係錢塘江上遊金華江支係,發源於磐安縣大盤山西南仰槽尖附近山𠔌,境內長72公裏,集雨面積952平方公裏。南江水庫以上河道坡降8.6%,水庫以下河道坡降1.33‰。多年平均流量23.61立方米/秒,年徑流量7.45億立方米。主流在徐宅鄉長庚村入境後入南江水庫。出水庫經西堆、清潭、至湖溪鎮名湖溪。經上田、夏溪灘、半傍山,納屏岩山水至荊浦村,名荊溪。過橫店經方傢、夏源、後大路、馬坊、下園畈,名延彎。納檉溪經泉府、南馬、安恬納磁窯溪始名畫溪。經黃田畈、王坎頭至南岸嚮西出境入義烏,在佛堂鎮北匯入東陽江。改造後河道寬度,湖溪段60米,橫店段100米,南馬段110米,黃田畈段125米,南段130米。
檉溪
南江最大支流,長31公裏,集雨面積205平方公裏。源出三聯鄉破崗嶺,發源地海拔550米。流經七秩塘、馬宅,在張塘納下瑤水,經下陳、前馬,到馬墅納大路溪,過後馬、千祥、雲頭、金村,在紅陽納源於永康的殿下溪,過東湖、防軍、沙城頭,在新竜入南江。洋坑水庫以下河道坡降6.0‰。多年平均流量4.78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51億立方米。主要支流:
大路溪,源於東厥嶺北,經銀山、郭坎集瀋嶺坑水,至大路納林甘坑水,至下山納年初竜坑水,過三聯,在馬墅入檉溪,長9公裏。集雨面積50平方公裏,多年平均流量1.43立方米/秒。
秀溪,源於秀溪嶺,至下東陳入檉溪,長9公裏。
殿下坑,源於永康縣,全長17公裏,境內長2公裏,在紅陽村入檉溪。
馬山坑,源於木棉田,經新塘頭、水口在防軍入檉溪,長6公裏。
其他支流
柏樹裏坑
源於東、磐界山鏡岩嶺,長7.3公裏,經東坑、柏裏, 在殿下入南江水庫。
木衢橋坑
源於紫坑嶺,過瑤村、昌街,在木衢橋接納瑤村水經雅坑、北樓、王潭、瀋坎頭入南江,長15.5公裏。
小溪
源於後山塢過西城、後山店、笠昂山,在橋南入南江,長7.5公裏。
楊坑
源於爐塢,經南上湖、半傍山入南江,長6.7公裏。
繞溪
源於秀溪嶺,北流經繞溪、金良、橫祥,在橫店入南江,長8.5公裏。
苦竹坑
源於甘竹嶺,經下湖嚴、四合、光田、夏源,在樟莊入南江,長7公裏。
官橋坑
源於塢岩山,流經東山、下朱、忠信堂、北宅、官橋入南江,長8公裏。
楓坑
源出永康縣呂南宅,在禮村入境,經葛府,在古城入南江,境內長4. 3公裏。
幹溪坑
源於東陽、永康交界的黃岩山,長6.5公裏,經葛府入南江。
橫溪
源自永康金坑,過林村、天鵝經大元、繞川,在橫溪納長川水入南江,長15.3公裏。
磁窯溪
源發官清嶺南,從梅塘經高瑤山、月塘、大聯鎮、方店、下湖頭入南江,長12公裏。
西溪
源自塢峰,經西溪口、泉村、西山入南江,長6.2公裏。
南溪
源發三杯嶺,經鰲溪、下楊塢、納上朱、石盆、安儒水,過麻車、楊梅院,納澤溪水,在王坎頭入南江,長12.7公裏。
竹溪
源發雙岩尖東側,流經裏山水庫、道院、後溪幹、在黃山屋匯入南江,長7.6公裏。 |
|
位於廣東鬱南、羅定、信宜等市,是西江的一條支流,全長201公裏,流域面積4493平方公裏。
在廣東境內有東江、西江、北江,組成珠江水係。而還有一條南江,則知者不多。這條江多數人習慣稱為羅定江,而歷史上稱為南江。
南江初名端溪,漢滅南越國後在今南江口北設端溪縣。由於它是珠江南岸最大的支流,古人又稱之為南江。在江口匯入處有個南江口鎮,可見南江自古的存在。明萬歷五年(1577年),明軍平定羅定地區的“瑤族叛亂”後,將瀧水縣升格為羅定直隸州,南江流域幾乎全部在羅定州轄地內,故後人也稱之為羅定江。而且,清代學者曾將南江列為廣東“四江”之一,範端昂在《粵中見聞錄》中稱“西江水源最長,北江次之,東江又次之,南江獨短”。屈大均的《新語•水語》中也有“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雙江總作西”的說法,並不因其匯入西江而排除其在“四江”中並列的位置。從古代至1949年以前,官版地圖一直以南江為標準稱謂,1949年以後的地圖則以羅定江為標註。因此羅定江衹是今名,南江纔是原名。而且,在鬱南等地,民間至今仍慣稱之為南江。
南江發源於海拔1280米的信宜市雞籠山,流經信宜、羅定、鬱南,在南江口鎮註入西江。其中,南江流經信宜、羅定共89公裏,流經鬱南112。南江為西江一級支流,珠江二級支流。並以彎多著名。沿河村寨古風盎然。上遊又稱瀧水,水流湍急,經過著名的瀧喉馬埒後,水勢逐漸平緩。流經建水古城河段,尤多彎麯,多處一邊河岸峭壁如削,另一邊河灘開闊,竹林與蘆花叢中,村捨隱現。
古時,支流多水壩和水車,為獨有奇景,主流順水竹筏相逐,尤為壯觀。現在,瀧江河已分級開發,溯江而上,要經過攔河大壩,遊船由船閘托起隨水起落平穩通過。羅定市區一段河道水面平緩,河灣繞過古城墻,兩岸竹林如海,往下則古木蔥蘢,疊翠銜江,風光宜人。 |
|
位於貴州開陽縣,屬省級風景名勝區,2006年被評為“貴陽八景”之一,譽為“喀斯特生態博物館”。峽𠔌全長40多公裏,峭峰頂立,最深處達398米,經有關專傢完成的科學考查結果顯示:南江峽𠔌地層古老,河𠔌深切,為典型的低中山峽𠔌地貌景觀,十分壯麗優美。峽𠔌內有自然景觀80餘處,各種姿態瀑布40多條,位於小南江的奢香瀑布,落差達150餘米。公園景區現已開發18.4公裏,旅遊者可順江在碧玉般的江水中進行驚險刺激的漂流,也可漫步於峭壁棧道,濃蔭小路,還可穿越典型的喀斯物原始森林。峭壁上藏酋猴,獼猴在攀援嘻戲,河中鴛鴦、野鴨暢遊,魚兒成群可見,江上魚鷹白鷺小鳥飛翔,野趣盎然…… 南江大峽𠔌已具備了建立生態旅遊示範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每晚的民族歌舞文化讓人流連忘返,別具特色的木桶植物精汽浴,天然泉水遊泳池,惟妙惟肖的釋牟尼佛,彌勒佛以及忽隱忽現衆多佛像構成的萬佛山,戶外燒烤,跨江溜索更讓您心曠神怡,開心盡興。 |
|
南江縣, 南江村 南江居委會, 南江社區 南江鎮 南江鄉 南江街道 邵晉涵, 與桐 |
|
巴中 | 國傢級風景名勝區 | 四川旅遊 | 四川地理 | 巴中風景區 | 教育 | 中學 | 陝西 | 棗林 | 陰靈山 | 風景 | 避暑 | 斷渠 | 斷渠公園 | 巴中旅遊 | 南江斷渠 | 巴中鄉鎮 | 四川 | 鄉鎮 | 政區 | 紅葉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