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南京郵電大學投訴電話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南京郵電大學是一所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體,以電子、信息學科為特色,具有工學、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和教育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高等學校。學校前身是1942年創辦於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戰郵幹訓班,是我黨、我軍早期培養通信人才的搖籃,辦學歷史已有63年。學校於1958年改建為本科高等院校,是郵電部(1999年3月後為信息産業部)部屬重點院校;自2000年2月起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製。學校是國務院首批批準的碩士、學士學位授予單位。九十年代又取得了博士學位授予權,學位點涵蓋了電子信息技術主要的學科領域,已形成比較齊全的信息技術學科群。學校具有先進的教學科研設施,是全國為數不多、具備大規模係統地培養信息科技專業人才實力的高校。學校是信息産業部(原郵電部)部級培訓基地及"亞太電信組織"(apt)培訓基地之一。
南京郵電大學現有四個校區,南京三牌樓校區、南京仙林校區、南京小行校區以及蘇州吳江市鬆林鎮校區,占地面積共3003.6畝,學校有較好的教學、科研、體育、生活設施。固定資産總值7.1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資産15648萬元。現有實驗室44個,主要儀器設備15000餘臺(套),大型儀器設備有267套。
學校設有10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光電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數理學院、傳媒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吳江職業技術學院)、2個係(外語係、社會科學係)、5個研究所(光纖通信、信息網絡技術、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高等教育研究所)以及研究生部、體育部等教學科研機構。此外,學校還舉辦有獨立學院--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已建省部級重點學科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1個。學校已建成一個以千兆光纖為骨幹的技術先進的寬帶高速校園網,通過cernet及chinanet雙路由與internet聯網,為教學、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網絡條件。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為電教、cai、網上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手段。圖書藏量80萬册,其中信息、通信、電子、計算機類專業書籍在我國高校中屬藏書量最高的院校之一,圖書館建有網絡係統並與校園網相聯,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學校設有5個博士學科、專業,18個碩士學科、專業,34個本科專業。具有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還有4個學科具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各類在校學生總數2萬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6人;碩士研究生3102人(全日製碩士1551人,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865人,工程碩士研究生686人);本科生13979人;專科生1916人。另外還有繼續教育學院學生6000多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4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科研人員800餘人,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近40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5%;有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120餘名,還聘請了包括我國數名兩院院士在內的多位海內外知名學者為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
學校科研規模在九十年代初進入全國高校前百名行列。“九五”以來,經國傢、省、部等各級鑒定的科研項目達312項,多項處於國內領先、有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共獲省、部級奬34項。學校在現代信息交換與通信網絡、無綫移動通信與電磁兼容、信息理論與通信信號處理、管理信息係統、圖像處理與數字視頻技術、計算機通信與信息網絡安全、光通信與量子信息處理、非綫性電路與智能優化技術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開展活躍,並有一定優勢。近五年出版學術專著、譯著10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近3000篇,其中相當一部分被sci、ei、istp等世界三大檢索係統收錄。南郵《學報》自然科學版是我國通信及電子類的核心期刊之一,被教育部評為“高校自然科學優秀期刊”並獲信息産業部和江蘇省優秀期刊稱號。《學報》社會科學版也被定為省“一級刊物”。
南京郵電大學已與英、美、俄、德、加等國的12所大學建立校際合作關係。近年來,先後有700多位國外、境外專傢學者來學校講學、進行學術交流,學校已多次主辦國際與地區性學術會議,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聲譽。近年纍计選派了210餘人次出訪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學校一貫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工作的中心,堅持教育、教學改革,適應高新技術發展、信息産業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在近幾年國傢與省組織的電子設計、數學建模、物理、英語、機器人等各類競賽中,南郵學生表現突出,成績優異。比如,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大學生三大賽事中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1997年獲兩個一等奬並獲全國唯一的最高奬“索尼杯”;1999年又獲2個一等奬及1個二等奬;2001年再獲一等奬及二等奬各1個;2003年又獲得一等奬及二等奬各1個。在全國高校“數學建模”競賽中,1998年獲1個一等奬;1999年獲2個一等奬;2000年獲3個一等奬、2個二等奬;2001年獲1個一等奬,3個二等奬;2002年獲1個一等奬,4個二等奬;2003年獲4個一等奬,4個二等奬;2004年又獲3個一等奬,2個二等奬。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中,2003年獲一等奬1個,二等奬2個;2005年再獲一等奬、三等奬各1個。在2004年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南郵學子獲足球機器人仿真比賽冠軍,並在江蘇省首屆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獲三項冠軍;2005年再獲美國公開賽(robocup)亞軍。2004年,南郵學子在由美國數學及應用聯合會主辦的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mcm)和交叉學科建模(icm)競賽中獲一等奬1個,二等奬2個。2006年,在有多個國傢共970餘個代表隊參加的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中,南郵學子獲得一等奬3個,二等奬1個。這些競賽成績,不僅在江蘇,即使在全國高校中也是突出的。全國英語等級考試cet4、cet6已連續9屆超重點高校平均水平。在江蘇省歷年大學生物理、數學競賽中,獲奬人數及獲奬率均列前茅。學生體育鍛練達標率連續9年均達98%以上,列全省高校前列。
為鼓勵更多的優秀學子脫穎而出,學校設立了新生奬學金、優秀學生奬學金以及摩托羅拉、江蘇富士通、東方通信、南都、華為、中興通信、通鼎等多項企業奬學金,獲奬面達到50%。優秀的生源,高質量的培養,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近年來,學生的就業率均近100%。南郵學生考研錄取率較高,處於同類院校前列。
南京郵電大學全校師生員工正滿懷信心,努力把南京郵電大學建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在通信、電子、計算機等信息學科領域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多科性的研究教學型大學,成為我國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和科研基地,為我國信息産業的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推進作出更大的貢獻。 |
|
南京郵電大學是國傢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人才培養質量高、畢業生社會聲譽好。目前已形成了以工學為主體,以信息學科為特色,理、工、經、管、文、教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格局。
學校的前身是1942年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八路軍戰郵幹訓班,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在原郵電部南京電信學校和南京郵政學校的基礎上組建為本科院校,定名南京郵電學院,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幾十年來,學校堅持與時俱進,形成了“勤奮、求實、進取、創新”的校風,綜合辦學實力和整體辦學水平不斷提升;1978年成為全國改革開放後首批招收碩士研究生的高校;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準設立博士後流動站。
現有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光電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地理與生物信息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海外教育學院、體育部、繼續教育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等16個院(部),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信號處理與傳輸研究院等12個研究院(所、中心)。校園環境怡人,有仙林、三牌樓兩個校區,占地133.2萬平方米。
學校根據國傢信息産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始終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教學為中心,註重強化優勢,彰顯特色,鼓勵學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從單一的郵電到通信,到信息技術各個領域,再到以信息學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道路,學科專業數量由少到多、分佈面由窄到寬、實力由弱到強,打造了一批國內影響較大的優勢學科和品牌特色專業。擁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6個博士點,19個碩士點和38個本科專業;構建了國傢、省、校三級重點學科建設體係,信號與信息處理為國傢重點(培育)學科,另有省級重點學科4個,原信息産業部重點學科6個;有通信工程等4個國傢特色專業建設點,10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及建設點。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截止到2009年3月底,有教職工1582人,其中專任教師1017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占37.95%,有博士生、碩士生導師257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占66.7%。目前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傢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5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被評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4人被評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22人次入選省“333工程”培養對象;3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人獲得“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6人入選“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資助計劃”, 62人次被授予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一大批教師作為會士、專委會主任、專傢等活躍在國際電聯、中國通信學會、電子學會、計算機學會、自動化學會等學術機構,其中中國通信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專委會和多媒體通信專委會挂靠我校。
學校教學基本設施齊全,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支撐條件。現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1個原信息産業部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中心和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及建設點。已建成一個以萬兆光纖為骨幹的高速校園網絡環境,通過Cernet及Chinanet雙路由與Internet聯網,實現了校園有綫、無綫網絡雙覆蓋,技術手段先進,為教學、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網絡條件。圖書館紙質文獻藏量130.96萬餘册,其中信息、通信、電子等專業文獻的收藏富有特色,享譽一方。
學校十分註重教學建設和改革,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係優化。十五以來,獲得省級教學成果奬19項,其中特等奬1項,一等奬8項,二等奬10項;建成國傢級精品課程1門,國傢級雙語示範課程1門,省級精品(優秀)課程13門,省級優秀課程群2個;構建了國傢、省、校三級教材建設體係,有2部教材被評為國傢級精品(優秀)教材,12部教材被評為省級精品教材及立項建設精品教材;21部教材入選十一五國傢級教材規劃。
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成績顯著。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截至2009年3月,有普通全日製本科生12121人,研究生2281人。長期以來,學校強化質量意識,堅持從嚴治校、嚴格管理,培育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每年吸引並保持着充足、高質量的本科生生源。培養的人才具有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1997年以來,在校本科生纍计獲省部級以上奬勵908項,其中國際級奬28項,國傢級奬211項,省部級奬669項,獲奬檔次和數量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郵學子曾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奪得全國最高奬“索尼杯”。幾十年來,學校為國傢輸送了各類優秀科技和管理人才10萬餘名,主要分佈在通信、郵政、廣電、國防、安全等行業和領域,成為我國信息産業的領軍人物、技術精英和管理骨幹,涌現了一大批傑出校友,有“華夏IT英才的搖籃”之譽。畢業生以基礎厚、素質高、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本科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業率保持在100%。
學校大力提倡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工作,在現代信息交換與通信網絡、移動通信與電磁兼容、信息理論與通信信號處理、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圖像處理與數字視頻技術、計算機通信與信息網絡安全、光通信與光電子技術、量子信息處理、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非綫性電路與智能優化技術等研究領域有較強優勢。近三年,承擔國傢973、863、國傢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類科研課題1239項,發表學術論文3267篇,1078篇被SCI、EI、ISTP收錄。
學校積極推進對外交流與合作。1990年起就成為聯合國國際電聯亞太電信組織(APT)在中國的培訓基地之一。十幾年來,共培訓22個國傢和地區的十多批學員。較早與美、英、德、法、加、俄、澳、日及新加坡等16個國傢和港、臺地區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校際合作關係,先後有800多位國外、境外專傢學者來學校講學,學校也選派教師出訪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與英國倫敦大學皇后瑪麗學院、美國紐約理工學院等11所國外高校開展合作辦學,培養信息科技人才。通過主辦國際與地區性學術會議,擴大了學校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南郵人秉承務實進取的優良傳統,探索出了一條依托郵電通信行業做專做精、面嚮信息化社會做大做強的信息特色發展之路。黨的十七大明確將“信息化”列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五大內涵之一,為我校快速、科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阔的發展空間。學校正搶抓機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創新活校”四大戰略,努力早日建成特色鮮明,在信息科學和技術領域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中文全稱: 南京郵電大學
中文簡稱: 南郵
英文全稱: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英文簡稱:NUPT |
|
南京郵電大學成立於1958年,連同前身,校史歷經60餘年。其前身最早是1942年創辦於山東濱海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戰時郵務總局幹部訓練班”, 1945年7月訓練班擴建為“戰郵”學校,嗣後,一度稱為山東大學郵電專科部及山東郵政專科學校。校址先後輾轉在魯南、臨沂、五連等地。在1942年至 1947年間,訓練班主任及嗣後學校校長均由當時戰郵總局局長趙志剛兼任。(趙志剛在建國後曾長期擔任郵電部副部長主管郵電教育工作。)1948年,學校在益都(青州)定名華東郵電學校,隸屬於當時華東郵電管理總局。1949年8月,學校從山東濟南遷到南京市。在1942年至1949年建國之前的八年間, 學校為革命戰爭培養了一批急需的郵電通信中堅人才。
1950年12月,學校擴建成為直屬郵電部的南京郵電學校,兼辦中等專業和高等專科班。學校於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間,經郵電部决定一度 改隸由華東郵電管理局領導轄管並改名為華東郵電學校。1954年,學校發展分立為郵電部南京電信學校和南京郵政學校,至1958年7月。在1948年至 1958年的十年間,擔任學校主要領導人的先後有盛同、耿國興、曹丹輝(華東郵電管理局局長兼任校長)、劉硯田、李雪楓、瀋毅力、於江、劉維毅等。
1958年8月,國傢批準,郵電部以(58)幹校字第60號通知,“茲决定自本年八月份起將南京電信學校改為高等學校並定名為南京郵電學院,本科設置 無綫電通信與廣播、電報電話通信和郵電組織與計劃三個專業;專科所設專業與原專科班同,最終容量定為4000人。為挖掘潛力、節約投資起見,將南京郵政學 校並歸南京郵電學院。”同年9月,無綫電通信及電報電話通信兩專業的五年製本科生194名及電信專科生48名入學。1972年5月至1973年2月曾一度 更名為南京電信工程學院。建院以來,學院主要領導人有:秦華禮、秦劍秋、郭祥雲、王洪濱、鄭薇薇。
南京郵電大學是郵電部(1999年3月後為信息産業部)部屬重點院校;自2000年2月全國高校領導體製改革後,南郵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
2005年4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並報教育部批準,南京郵電學院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 |
|
一、聯繫地址
南京郵電大學三牌樓校區地址:
南門(正門):南京新模範馬路 66 號 (郵編 210003 )
西門:南京廣東路 38 號(郵編 210003 )
南京郵電大學仙林校區地址:
南京亞東新城區文苑路 9 號(郵編 210046 )
二、交通路綫
1、三牌樓校區交通路綫:
民航:南京祿口機場→民航交通車→瑞金路→民航售票處→乘4路公共汽車→
→新街口→乘34路公共汽車→三牌樓站下車。
火車:南京站→乘73路公共汽車→郵電大學站下車
或乘13路公共汽車→三牌樓站下車
或乘32路公共汽車→司背後站下車
或乘45路公共汽車→東柏果園站下車
汽車:汽車東站→乘45路公共汽車→東柏果園站下車
中央門汽車站→乘13路到三牌樓站下車
或乘45路到東柏果園站下車
或乘32路到司背後站下車
輪船:碼頭→乘31路或34路公共汽車→三牌樓站下車
附近公交:13路、42路、32路、78路(三牌樓站)
83路、32路、303路、813路、815路(司背後站)
95路、318路、45路(東柏果園站)
73路、303路(郵電大學站)
100路、16路、31路、34路、152路、816路(三牌樓站)
2、仙林校區交通路綫:
97路、108路、146路、166路、310路公共汽車至南京郵電學院站下。
310路公共汽車至郵電學院東站下。
165路、107路至郵電學院北站下。
三、校區主要機構與單位分佈
1、三牌樓校區主要機構與單位分佈:
黨辦、統戰部、紀委辦公室(監察處)、組織部、宣傳部、工會、學生處、團委、人事處、校辦、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審計處在科技樓輔樓;
資産經營公司在老幹部樓;
保衛處、人武部、後勤管理處、資産與實驗室管理處在供應樓;
後勤服務集團在總務樓;
財務處、教務處在行政北樓;
海外合作與交流處(海外教育學院)在無綫樓;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部、科技處、機關黨委、軍工科研項目管理辦公室(軍工科研質量體係管理辦公室)在綜合科研樓;
傳媒技術學院在有綫樓;
軟件學院、校園網中心在供應樓。
2.仙林校區主要機構與單位分佈:
黨辦、統戰部、紀委辦公室(監察處)、組織部、宣傳部、學工處、團委、人武部、校辦、教務處、人事處、工會、機關黨委、後勤管理處、資産與實驗室管理處、審計處、後勤服務集團、海外教育學院在 1 號樓;
軟件學院在 2 號樓;
財務處、校園網與計算中心在 3 號樓;
保衛處、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傳媒技術學院在 4 號樓;
經濟與管理學院、光電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數理學院、外語係、社會科學係、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在 5 號樓;
體育部在體育館。 |
|
黨群組織:黨委辦公室、政策研究室、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紀委辦公室、組織部、統戰部(社會主義學院)、宣傳部(黨校)、學生工作部、保衛部、人民武裝部、工會、團委、學生會、研究生會
行政部門:校長辦公室、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董事會、校友會、教育發展基金會)、監察處、學生工作處、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保衛處、人事處、人才交流中心、教務處、科技處、軍工科研項目管理辦公室、軍工科研質量體係管理辦公室、研究生部、學科建設辦公室、海外合作與交流處、審計處、財務處、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處、後勤管理處、離退休職工處、住宅建設辦公室
直屬單位: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圖書館、檔案館、信息中心、資産經營公司、後勤服務集團
獨立學院: 通達學院、吳江職業技術學院 |
|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光電工程學院
計算機學院
軟件學院(校園網與計算中心)
自動化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理學院
地理與生物信息學院
傳媒與藝術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外國語學院
海外教育學院
體育部
繼續教育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
|
一、科研機構
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
信號處理與傳輸研究院
信息網絡技術研究所
通信技術研究所
光通信研究所
計算機技術研究所
電子商務與政務研究所
信息法律與知識産權研究所
控製與智能技術研究中心
應用數學研究中心
數字媒體研究中心
微流控光學技術研究中心
二、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無綫通信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重點實驗室
通信與信息處理實驗教學中心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
|
黨委書記:閔春發
校長:楊震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曹金纔
黨委常委&副校長:朱永平 黃維 劉陳 朱洪波 張春福
副校長:葉美蘭 |
|
人物 | 運動員 | 南京 | 大學 | 高等教育 | 吳江 | 教育 | 教授 | 教師 | 會長 | 班長 | 中共黨員 | 優秀學生幹部 | 博導 | 3g | 通信專傢 | 高校 | 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英文簡稱 | 科協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學生社團 | 更多結果... |
|
|
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數學建模協會 | 南京郵電大學大學生藝術團 | 南京郵電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 | 南京郵電大學2010年自主選拔錄取方案 | 南京郵電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培養方案 | 南京郵電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培養與管理工作暫行規定 | 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吳江職業技術學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