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江蘇 >南京 >南京市區 > 南京理工大學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南京理工大學投訴電話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南京理工大學是首批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座落在鐘靈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中山陵風景區,校園內麯塘瀲灧,佳木蔥蘢,碧草如茵,花香流溢,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南京理工大學由創建於1953年的新中國最高軍工科技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先後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幾個發展階段。經過五十年的建設,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法、教等多學科綜合配套、協調發展的理工科大學,是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現隸屬於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2002年8月,國防科工委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重點共建南京理工大學。1998年9月,江澤民同志為學校親筆題寫了“南京理工大學”校名。
  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化工學院、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信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動力工程學院、理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係,還建有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中英合作)、紫金學院(公有民辦)和軟件學院。學校現有5個國傢級重點學科,16個部省級重點學科;擁有11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覆蓋14個一級學科的33個博士點、覆蓋34個一級學科的80個碩士點,以及分佈於工、理、經、管、法、文、教等7個學科門類的55個本科專業;此外還具有mba(工商管理碩士)和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並有權招收外國留學生。
  學校具有教授任職資格整體審定權,可自評增列博士生導師。現有教職工3076人,其中專任教學科研人員1420人,有工程院院士3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9人,博士生導師180人,教授、副教授940人。學校目前共有各類在籍生29647人,其中研究生6268人,在校本專科生16020人。學校立足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持“寬專業、厚基礎,重能力、高素質”的原則,以“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和諧統一為目標,構建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係。近年來,全校有800多人次獲得國傢、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奬、優秀教材奬、優秀課程奬等教學奬勵500餘項;在總共14次江蘇省高校大學生數學、物理競賽中,學校團體成績10次名列第一。近兩年中,學校有3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學校曾成功地承辦了第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並榮獲理工類高校團體總分第一。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已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五十年來,學校共為國傢培養了8萬多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深受社會各行業的歡迎和贊譽。
  學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技中心。學校設有科學研究院和30餘個各類研究機構,擁有2個國傢級重點實驗室,3個國傢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以此為依托形成了一批重點科研基地,承擔了一大批國傢重大科研任務。學校科技經費逐年上升,從1998年起,連續五年科技經費超億元,2002年達2.28億元。“九五”期間,學校共完成科技活動總經費5.3億元,科技成果獲省部級以上奬勵170項,其中國傢級奬勵10項。學校重視科技創新,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是“全國專利工作試點示範高校”之一。學校與南京市白下區政府等單位聯合創辦了南京理工大學科技園,先後被批準為省級大學科技園和國傢級大學科技園,為學校推進成果轉化、加強社會服務構建了一個新的平臺。
  學校校園占地218公頃,校捨建築總面積78萬平方米,固定資産總值7.6億元,各類基礎設施齊全,後勤服務係統完善。現有實驗室54個,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億元;12400平方米的圖書館藏有中外文圖書文獻126萬册;擁有2個標準運動場、4000平方米的室內體育館等完備的體育設施。學校建有全國高校首傢學生電視臺,定期播放電化教學和新聞、文體類節目。
  學校與美、英、法、德、日、俄等幾十個國傢和地區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九五”期間,邀請來校工作、講學和交流的國外專傢學者近九百人,派出留學、合作研究和訪問的教師近五百人次。學校與英國考文垂大學、中英格蘭大學開展了聯合辦學,已有三屆一百五十餘名學生順利赴英深造。1994年,學校成立了由多傢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組成的南京理工大學董事會,40傢董事單位在學校設立奬教、奬學基金。
  在新的世紀,南京理工大學將繼續秉承哈軍工的優良傳統,堅持“以人為本,厚德博學”的辦學理念,發揚“團结、獻身、求是、創新”的優良校風,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水平和效益,朝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目標而努力奮進。
校訓
  團结 獻身 求是 創新
學校簡介
  南京理工大學是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鐘靈毓秀、虎踞竜蟠的古都南京。學校由創建於1953年的新中國軍工科技最高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先後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幾個發展階段,1993年更為現名,1998年9月,江澤民同志為學校親筆題寫了校名。學校秉承哈軍工的優良傳統,在五十多年的建設歷程中凝練出“以人為本、厚德博學”的辦學理念,發揚“團结、獻身、求是、創新”的優良校風,堅持改革創新,銳意進取,提高質量,現已建成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法、教等多學科綜合配套、協調發展的國傢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歷史沿革
  1953.9-1960.6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炮兵工程係(中央軍委,哈爾濱),1953.11-1960.6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昌高級軍械技術學校(中央軍委總軍械部,武漢)
  1960.6-1962.9 兩部合併,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軍委炮兵,武漢)。1962.1.5 步兵兵器專業49名師生調往後勤工程學院,軍械勤務係407名師生調往後勤學院。
  1962.9-1965.6 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軍委炮兵,南京)
  1965.7-1966.3 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國防科委,南京)
  1966.4-1969.12 華東工程學院(國防科委,南京),退出部隊編製。 1970.1-1984.9 華東工程學院(兵器工業部,南京)。其中,1971.8 太原機械學院輕武器專業調入,1978.8 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炮專業調入。
  1984.11-1987.10 華東工學院(兵器工業部,南京)
  1987.11-1988.6 華東工學院(機械工業委員會,南京)
  1988.7-1990.12 華東工學院(機械電子工業部,南京)
  1991.1-1993.3 華東工學院(兵器工業總公司,南京)
  1993.4-1999.3 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工業總公司,南京)
  1994.4-2008.4 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工委,南京)
  2008.6-今 南京理工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南京)
學校環境
  學校北依紫金山,西臨明城墻,校園占地3118畝。校園內麯塘瀲灧,佳木蔥蘢,碧草如茵,景色宜人,與中山陵風景區渾然一體,是修身治學的理想園地。校捨建築總面積77.8萬平方米,固定資産總值14億元,各類基礎設施齊全,後勤服務係統完善。現有實驗室56個,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4.4億元;學校圖書館藏有中外文圖書文獻175萬册;擁有2個標準運動場和室內體育場館等完備的體育設施。建有全國高校首傢大學生電視臺,定期播放電化教學和新聞、文體類節目。
學科設置
  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化工學院、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自動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動力工程學院、理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係、外語係,建有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並與合作方聯合創辦了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和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兩個獨立學院。學校現有2個一級學科國傢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傢重點學科(國傢重點學科覆蓋面達9個二級學科),20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3個省部級重點建設的品牌、特色專業;1個國傢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傢級工程中心,1個國傢級質檢中心, 1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覆蓋16個一級學科的40個博士點、覆蓋36個一級學科的110個碩士點,以及分佈於工、理、文、經、管、法6個學科門類的55個本科專業;此外還具有MBA(工商管理碩士)、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MPA(公共管理碩士)和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並具有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的招生權。目前共有各類在籍生27149人,其中在校本專科生14950人,研究生4246人,外國留學生202人。
師資力量
  學校具有教授任職資格整體審定權,可自評增列博士生導師。現有教職工3064人,其中專任教學科研人員1657人,高級職稱教師1114人,博士生導師205人,工程院院士5人,“長江學者奬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獲“國傢級教學名師奬”2人,獲國傢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人,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9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8人,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5人,入選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33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5人,獲“江蘇省教學名師奬”6人,入選2006年度江蘇省“333跨世紀學術、科技帶頭人二期培養工程”48人,入選2006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青藍工程”培養對象19人。
  學校立足培養素質全面的高質量人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持“寬專業、厚基礎,重能力、高素質”的原則,以“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和諧統一為目標,構建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係。近年來,教師中有800多人次獲得國傢、省部級等各類優秀教學成果奬、優秀教材奬、優秀課程奬等教學奬勵500餘項;在總共15次江蘇省舉辦的大學生數學、物理競賽中,獲奬人數10次名列第一;學校有3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研究生就業率達99.8%,本科畢業生年度就業率連續九年超過99%。五十多年來,學校以嚴謹的學風和執著的科學創新精神共為國傢培養輸送了10萬餘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其中7人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多人成為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領導和中堅,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科教成果
  學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技中心,設有科學研究院和30餘個研究機構,擁有1個國傢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傢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傢級質檢中心,3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並以此為依托形成了一批重點科研基地,承擔了一大批國傢重大科研任務。科技經費逐年上升,2006年達3.63億元。“十五”期間,完成科研總經費13.82億元,科技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奬勵128項,發表學術論文7235篇。學校重視科技創新,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是“全國專利工作試點示範高校”,創辦了全國第一個依托大學和大學科技園建設的國傢專利産業化試點基地,為推進成果轉化、加強社會服務構建了一個新平臺。
國際交流
  學校面嚮國內外積極開展教育、科技交流與合作,已與美、英、法、德、日、俄等幾十個國傢和地區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十五”期間邀請來校講學、交流、合作研究的國外專傢學者600多人,派出留學、合作研究和訪問的教師400多人次。學校與英國考文垂大學、中英格蘭大學開展了研究生、本科層次的聯合辦學,已有五屆共300餘名學生順利赴英深造。近年來,學校每年選派數十名學生赴法、德、日、韓等國攻讀學位或短期進修。1994年,學校成立了由多傢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組成的南京理工大學董事會,董事單位在學校設立奬教金、奬學金40餘項。
  新世紀,新徵途,南京理工大學將繼續發揚優良傳統,抓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知識傳授與人格塑造並重,科研創新與技術轉化兼行,以博大的胸襟,寬廣的視野,務實的作風,求是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朝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戰略目標闊步前進。
現任領導
  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陳根甫
  南京理工大學校長:王曉鋒
“十一五”國傢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國傢重點學科
  ★兵器科學與技術(含武器係統與運用工程,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4個二級學科)
  ★光學工程
  二級學科國傢重點學科
  ★材料學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應用化學
  ★模式識別與智能係統
  “十一五”江蘇省重點學科
  光學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納米材料及相關技術
  通信與信息係統
  計算機應用技術
  工程熱物理
  控製理論與控製工程
國傢重點實驗室
  國傢級重點實驗室:
  ★瞬態物理國傢重點實驗室
  國防科工委重點實驗室:
  ★近程高速目標探測技術國防學科重點實驗室
  ★智能彈藥技術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功能納米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著名校友
  任新民 著名火箭專傢 導彈總體和液體發動機技術專傢,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曾作為運載火箭的技術負責人領導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曾擔任試驗衛星通信、實用衛星通信、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發射外國衛星等六項大型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主持研製和發射工作。
  李鴻志院士 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1988年-2000年3月任南京理工大學校長。現任中國兵工學會副理事長、彈道學會主任委員、彈道專傢。
  王澤山院士 含能材料、火炸藥專傢 研究成果共獲國傢技術發明一等奬一項、國傢科學與技術進步奬一等奬一項,國傢技術發明三等奬一項(均為第一發明人)及其它九項國傢和省部級科技奬勵。由於在科學研究中的突出貢獻,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並獲光華基金特等奬和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奬。
  潘德爐院士 海洋遙感專傢 負責和參加了國傢"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關、國傢863、國傢航天、國傢衛星重點應用、國傢重大自然基金及國傢海洋局和國際合作等海洋遙感項目,在海洋水色遙感的應用基礎理論、處理方法、應用技術、模擬仿真及新遙感器發展等方面進行了係統的研究,為創建我國的海洋水色遙感學科和遙感衛星應用仿真學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盧柯院士 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中科院金屬所所長 。也是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和德國科學院院士。
  王興治院士 陝西青華機電研究所所長
  刑球痕院士 固體火箭發動機專傢 航天科技集團四院院長
  祝榆生 第三代主戰坦剋總設計師
  周勝利 陝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奬章” 參與並主持製定了“‘九五”、“十五”火工煙火技術發展規劃、“十一五”火工煙火技術發展計劃及2020年發展規劃。研製成功的某項産品參加了“神舟”一、二、三、四號飛船及五號載人飛船的飛行試驗,作用正常,為兵器工業爭了光。
  陳肇雄 78級學生 博士生導師 湖南省副省長。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董事長 ,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奬、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聯合國發明創新科技之星奬、中國傑出青年科學家奬、全國十大優秀發明企業傢奬、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奬,受聘擔任國傢信息化專傢咨詢委員會委員,當選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兼任我校及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
  範曉光 中將 成都軍區副司令員 64級火箭彈專業
  阮文同 越南留學生 65級 越南政府駐昆明領事館總領事
  段孟交 越南留學生 越南政府辦公廳主任
  奧夫岡 A 赫爾曼 慕尼黑工業大學校長
  劉烈宏 86級係統工程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副總經理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成立於2002年3月1日,是經國傢批準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也是國傢批準授權的投資機構之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在信息産業部直屬的40余家電子科研院所及20余家全資或控股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而成的。集團公司註册資本六十餘億元,總資産300餘億元。現有職工5萬人,專業技術人員3萬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
  張利剛 嘉信力合(中國)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樹海教授 將軍教授 博導 炮兵指揮自動化工程專傢、南京炮兵學院教授
  瀋善普 加拿大籍華人科學家 科技部海外專傢
  李賢書 江西省國防科工辦主任
  朱宗德 少將 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
  高滿光 少將 瀋陽軍區後勤部部長
  韓延林 少將 總裝備部某部部長
  潘培泰 少將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
  張維民 國防科工委副主任
  吳鼕華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彭宏鬆 江西省委副書記
  盧展工 福建省委書記
  吳瑞林 江蘇省副省長
  王岷 江蘇省副省長 蘇州市市委書記
相關詞
彈道學中國工程院院士人物國防科工委黨委書記校團委學生活動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南京教育理學院高等院校焊接自動化導師
紫霞湖畔南理工BBS理工大BBS南理工論壇紫霞湖校園文化紫霞研究生
研究生院南理工上海大學燕山大學東北重型機械學院
包含詞
南京理工大學教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南京理工大學醫院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南京理工大學BBS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登山協會南京理工大學合唱團南京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動力工程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副編審
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動力學院南京理工大學電光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石傢莊函授站南京理工大學乳山教育中心南京理工大學河南函授站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汽車愛好者協會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南京理工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南京理工大學防偽技術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秦淮分院
南京理工大學激光與測試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