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南京 > 南京猿人洞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南京猿人洞投訴電話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湯山鎮的古猿人洞的發現是繼雲南雲謀、陝西藍田、北京周口店、安徽和縣猿人之後的重大考古突破。1995年後,這裏便成為對遊客開放的旅遊景點。
  
  湯山鎮西的雷公山中,有一個巨大的溶洞群,現已探明溶洞總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目前對遊人開放的有雷公洞和葫蘆洞。1993年3月13日葫蘆洞內出土了一具較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引起了世界的矚目。考古學家在此先後發現了十幾種動物化石,據科學鑒定,這大約出生於30萬年前的南京猿人,南京地區人類史也因此嚮前推進了20多萬年,同時也證實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葫蘆洞內發現的化石還有腫骨鹿、斑鹿等十餘種,這些動物多生長在距今1.5億年前的中更新世。
  
  湯山猿人洞景區可分為六大塊,分別為入口處石壁雕泉景觀、山腳下的古人類石刻園、古人類史料陳列館、遺址洞口山崖猿人雕刻景觀、天然溶洞景觀、竹園休閑區。按朱教授構想,這裏將成為一個展現南京甚至全國的古人類“石頭公園”。原本暴露於石崖上的漏鬥形的豁口,成為一個天然的浮雕石壁。根據實地考察,石壁上形似人頭形體的石塊將略加雕鑿,成為4—5處“南京猿人”頭像,與美國總統山不同的是,猿人頭像避免斧鑿痕跡,與天然山石渾為一體。此外,在洞窟山頂上,伫立着兩三尊巨型猿人狩獵青銅雕像,做為猿人洞的巨型標志。在整個景區內,隨處可見茅屋、石器、巢居屋、穴居屋等石器時代建築小品,充滿歷史感。
No. 2
南京猿人洞
南京猿人洞
南京猿人洞
南京猿人洞
  南京猿人”成功復原 南京湯山葫蘆洞與北京周口店屬同期古人類遺址
  距今50萬年左右“南京猿人”頭部成功復原 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先生處獲悉,在南京湯山直立人發現10周年的前夕,人們期待已久的“南京人”復原像日前已在科學家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成功復原。
  據吳新智院士介紹,經多學科專傢的係統研究,全面係統揭示了南京湯山葫蘆洞猿人遺址的地理地質背景、南京直立人1號、2號頭骨及其伴生的哺乳動物、孢子花粉、植硅體化石和洞穴成因演變,並用石筍熱電離質譜技術和哺乳動物牙化石氨基酸外消旋測年數據,闡明了南京直立人的生活環境和年代。專傢們一致認為,南京直立人及其伴生的哺乳動物群的性質、年代與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及其伴生的哺乳動物群相似,南京湯山葫蘆洞與北京周口店第一地點屬於同時期的古人類遺址。在專傢們研究成果基礎上,吳新智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工程師一道,成功復原了南京直立人1號頭部的全貌。 吳新智院士說,我國著名古人類學家吳汝康、李星學院士等都曾專程來南京仔細觀察、測量“南京人”頭骨,並製作模型回京深入研究。他自己也特地來過兩次。專傢們將頭骨復原後發現,南京人l號頭骨是個21——35歲的壯年女性,生前可能患有骨膜炎。她具有北京直立人的許多形態特徵,並與中國不同時代古人類化石有遺傳聯繫。有趣的是,1號頭骨鼻梁高聳及上頜骨額突在中國其他人類化石中很少見,而在歐洲人類化石中出現較多,表明“南京人”在進化過程中可能曾有與外地區古人類雜交的現象。
  南京人2號頭骨是個壯年男性,處於直立人到智人的過渡階段。2號頭骨額骨上的正中矢狀隆起低而寬,也與歐洲和非洲直立人及早期智人相近。專傢們認為,南京人1號、2號頭骨為中國古人類連續進化附帶雜交和現代人多地區起源假說,提供了新的重要化石證據。
  專傢們還運用熱電離質譜測年等科技手段,推測當時湯山地區氣候幹冷,鼕季古長江結冰,南京猿人生活在中更新世冰期時代。根據洞中生長的石筍年齡和鈣板測年表明,葫蘆洞堆積從距今50萬年前開始,洞口於距今10萬年前封閉。因此,有關“南京人”頭骨年代之謎也已解開,南京人l號頭骨為距今50萬年左右,而2號頭骨時代為距今約24萬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