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Nanjing Shi
南京市
Nanjing Shi
江蘇省省會,全國最大河港,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七大古都之一。簡稱寧。位於省境西南部,居長江下遊,扼秦淮河入江之口。市區跨長江兩岸,西接蘇皖沿江平原;東以寧鎮山脈與長江三角洲相連。轄10區及江寧、江浦、六合縣、溧水、高淳5縣。面積6516平方公裏,人口501.82萬;其中市區947平方公裏,人口249.75萬。
南京春秋歷屬吳、越;戰國屬楚,稱金陵邑。秦改秣陵縣,又置丹陽、江乘二縣,同屬會稽郡。漢初沿用秦製。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吳主孫權自京口(今鎮江)徒治秣陵,翌年築石頭城,稱建業;黃竜元年(229)又自武昌徙都於此,為南京建都之始。晉太康元年(280)復改建業為秣陵,分置臨江縣,翌年改臨江為江寧,為江寧一名之由來;三年分秣陵置建鄴;建興間(313~316)改名建康。建武元年(317)東晉遷都來此。 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南京,十一年(1378)改京師;永樂元年(1403)改稱南京,為南京得名之始。清置江寧府,為兩江總督駐地。太平天國剋江寧,定為國都稱天京。辛亥革命爆發後,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於此,改稱南京府,旋改稱江寧縣,定為江蘇省省會。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建都於此,置南京市。1928年改稱南京特別市。1930年改直轄市。1949年4月25日解放,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1952年改為江蘇省轄市、省會。
市境多丘陵崗地,東北沿江有幕府山、棲霞山;東郊有鐘山,鐘山最高海拔448米。市內的獅子山、清涼山、北極閣、九華山、五臺山和南郊的雨花臺,海拔都不足百米,是階地被切割殘留的崗丘。長江自西南橫過市區北部嚮東北流去,沿江有廣阔的衝積平原;秦淮河從南蜿蜒而下,流經城南、城西,到下關三汊河匯入長江;山環水繞,形勢雄偉,自古是長江下遊南北交通要津,有“竜蟠虎踞”之譽。清鹹豐八年(1858),南京開港,現港區沿江綿延90公裏,大型江輪可終年進出,1989年竣工的新生圩港區是中國最大的內河外貿港區,可停泊萬噸級海輪。隨長江航運興起及滬寧、津浦、寧蕪等鐵路建成,南京已成為中國東南沿海水陸交通樞紐。1969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使滬寧、津浦、寧蕪3鐵路和蘇南、蘇北 2公路網連成一體。南京至合肥的高等級公路已建成通車。
中山陵
市境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夏季高溫為特點,自然景觀屬常緑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具有明顯的南北過渡特徵。郊區農業以蔬菜為主,林果種植和乳牛飼養業亦較發達。20世紀50年代以來工業發展迅速,化學、石油化工、電子和機械製造居全國重要地位。江北大廠鎮是南京化學工業公司和揚子石油化學工業公司基地,已建成生産化肥、化工原料和化工機械的化學工業區。江南岸從燕子磯到棲霞鎮一帶,為新建化學工業和石油化工區,有大型的南京化工廠、南京化纖廠、南京煉油廠、南京烷基苯廠和棲霞山化肥廠等。電子和機械工業集中市區和近郊,電子工業以南京無綫電廠、南京有綫電廠、南京電子管廠和華東電子管廠規模較大。大廠鎮的南京鋼鐵廠是江蘇省鋼鐵工業基地。紡織工業除生産傳統工藝品“南京雲錦”外,棉、毛紡織品和化纖産品都能大宗生産。市境地下石膏資源分佈範圍約 300平方公裏,已建立年産30萬噸的大型硬石膏礦。市內主要商業區有新街口、鼓樓、山西路、熱河路、中央門諸廣場和三山街、大行宮等地。
南京也是中國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河海大學(華東水利學院)、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30多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所屬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湖泊沼澤研究所、紫金山天文臺及南京地質礦産研究所、南京水利科研所、江蘇農 | | - : Nanjing
| | 金陵, 寧, 南京 | | 道路 | 上海市 | 購物 | 商業街 | 行政區劃 | 地理 | 區縣 | 地域 | 書法傢 | 書法 | 書法教育 | 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 | 小學教育 | 鼓樓區 | 莫愁新寓 | 優秀學校 | 上市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 | 設備 | 法律 | 律師事務所 | 教育 | 幼兒園 | 江蘇省 | 文物 | 古建築群 | 楊柳村 | 駐馬店 | 江寧區 | 天景山中學 | 天中大地 | 中國 | 農村 | 區域 | 經濟學會 | 更多結果... |
| | 南京市長 | 南京市區 | 南京市政 | 南京市民卡 | 省會南京市 | 南京市高指 | 南京市公安局 | 南京市話劇團 | 南京市文化局 | 南京市博物館 | 南京市中醫院 | 南京市第13中學 | 南京市淨覺寺 | 南京市委書記 | 南京市市轄區 | 南京市雜技團 | 南京市越劇團 | 南京市絲織廠 | 南京市胸科醫院 | 南京市人民政府 | 南京市戲麯學校 | 南京市同仁小學 | 南京市中山小學 | 南京市古雄小學 | 共青團南京市委 | 南京市雙閘小學 | 南京市江寧醫院 | 南京市作傢協會 | 南京市宇花小學 | 南京市花園中學 | 南京市男科醫院 | 南京市婦科醫院 | 南京市聾人學校 | 南京市第九中學 | 南京市中華中學 | 南京市口腔醫院 | 南京市湯泉小學 | 南京市虹橋小學 | 南京市仙林小學 | 南京市第六中學 | 南京市紅十字會 | 南京市第一中學 | 南京市第五中學 | 南京市第二醫院 | 南京市第三中學 | 南京市腦科醫院 | 南京市第一醫院 | 南京市兒童醫院 | 南京市鼓樓醫院 | 南京市蘇傑學校 | 南京市價格協會 | 南京市小營小學 | 南京市雙塘小學 | 南京市寧工小學 | 南京市東廬中學 | 南京市秦淮中學 | 南京市藝術小學 | 南京市文樞中學 | 南京市第四中學 | 南京市寧海中學 | 南京市第二中學 | 南京市江寧中學 | 南京市統計學會 | 南京市財經學校 | 南京市錢幣學會 | 南京市金融學會 | 南京市哲學學會 | 南京市稅務學會 | 南京市上元中學 | 南京市人民中學 | 南京市孫傢中學 | 南京市盲人學校 | 南京市力學小學 | 南京市東山小學 | 南京市濱江中學 | 南京市板橋中學 | 南京市建鄴醫院 | 南京市第三醫院 | 南京市大廠醫院 | 南京市半山醫院 | 南京市紅花醫院 | 南京市玄武醫院 | 南京市新光醫院 | 南京市鐘阜醫院 | 南京市腫瘤醫院 | 南京市鐘山醫院 | 南京市雨花醫院 | 南京市婦婦幼院 | 南京市藍旗醫院 | 南京市金華醫院 | 南京市戎濟醫院 | 南京市泉東醫院 | 南京市下關醫院 | 南京市鎖金醫院 | 南京市秦淮醫院 | 南京市魚肝油廠 | 南京市思源禽業 | 南京市光華飯店 | 南京市鼓樓飯店 | 南京市迎湖飯店 | 南京市南房飯店 | 南京市嫣紅飯店 | 南京市京西飯店 | 南京市漢府飯店 | 南京市北極賓館 | 南京市東郊賓館 | 南京市東吳飯店 | 南京市東僑飯店 | 南京市棲霞區政協 | 南京市下關區政協 | 南京市戲劇傢協會 | 南京市秦淮區政協 | 南京市建鄴區政協 | 南京市鼓樓區政協 | 南京市白下區政協 | 南京市溧水縣政協 | 南京市六合區政協 | 南京市江寧區政協 | 南京市浦口區政協 | 南京市國傢稅務局 | 南京市青年聯合會 | 南京市舞蹈傢協會 | 南京市美術傢協會 | 南京市攝影傢協會 | 南京市音樂傢協會 | 南京市書法傢協會 | 南京市????務管理局 | 南京市古平崗小學 |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 | 南京市江寧錫劇團 | 南京市玄武區政協 | 南京市漢江路小學 | 南京市青竜山林場 | 南京市紅十字醫院 | 南京市傅佐路小學 | 南京市漢中門小學 | 南京市釣魚臺小學 | 南京市地方稅務局 | 南京市環境保護局 | 南京市男科研究所 | 南京市玄武湖小學 | 南京市昆侖路小學 | 南京市長江路小學 | 南京市淵聲巷小學 |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 | 南京市小西湖小學 | 南京市成賢街小學 |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 南京市夫子廟小學 | 南京市消費者協會 | 南京市中央路小學 | 南京市石鼓路小學 | 南京市文物研究所 | 南京市第十四中學 | 南京市第一幼兒園 | 南京市第十一中學 | 南京市工人文化宮 | 南京市赤壁路小學 | 南京市六一幼兒園 | 南京市光華門小學 |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 | 南京市實驗幼兒園 | 南京市紫竹苑小學 | 南京市琅琊路小學 | 南京市第十二中學 | 南京市第五十中學 | 南京市三牌樓小學 | 南京市第十七中學 | 南京市拉薩路小學 | 南京市長平路小學 | 南京市二板橋小學 | 南京市高淳羽絨廠 | 南京市玄武中醫院 | 南京市石門坎醫院 | 南京市秦淮中醫院 | 南京市棲霞區醫院 | 南京市浦口區醫院 | 南京市皮膚病醫院 | 南京市棉麻總公司 | 南京市馬群科技園 | 南京市達華服裝廠 | 南京市童樂服裝廠 | 南京市第三印染廠 | 南京市第六棉紡廠 | 南京市江浦針織廠 | 南京市泰和大酒店 | 南京市華昌旅行社 | 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學 | 南京市江北人民醫院 |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 南京市鼓樓區中心小學 | 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 | 南京市孫傢初級中學 | 南京市鄭和外國語學校 | 南京市長江路小學分校 | 南京市雨花臺區實驗小學 | 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學 | 南京市雨花臺區政協 | 南京市????務管理局江北分局 | 南京市????務管理局城南分局 | | 更多結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