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南京 >南京市區 > 南京地震科學館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南京地震科學館投訴電話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南京地震科學館坐落在有華夏第一臺美譽—南京基準地震臺內。位於中山陵、靈𠔌寺之間的流徽榭附近,周圍樹木蔥鬱、景色秀麗、水光山色與人文景觀溶為一體。
  南京地震科學館擁有世界僅存的最大最重的地震儀—大維歇爾地震儀,它是二十世紀初最為先進的觀測地震儀器。科學館內運用大量文字、圖片、模型、儀器、宣傳片等詳細介紹了地震的科學知識。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是社會公衆接受地震科普教育專業場所。
  南京地震科學館先後被江蘇省、南京市有關部門列為首批“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基地”和“南京市中小學生校外科技教育基地”。先後被評為“全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地震局防震減災先進集體”、“優質社區教育基地”、“南京市青少年平安自互教育基地”。
No. 2
  南京地震科學館(照片中的背影是館長)
  南京地震科學館
  第一部分:地震宣傳欄
  一、地震災害介紹(包括地震直接災害、地震次生災害、中國地震帶分佈、唐山大地震、阪神大地震、張北地震等)
  二、防震減災(防震減災目標、防震減災法;關於地震謠傳)
  三、避震應急知識介紹;
  四、地震監測預報、前兆預測手段介紹;
  五、地震成因介紹;
  六、有關地震的一些概念;
  七、地震科學應用
  第二部分:儀器實物(四臺)
  1.候風地動儀
  我國東漢時期(公元132年)張衡創製,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儀器,它的出現樗着張衡已經瞭解現代地震學的基本概念:地震是由遠方一定方向傳來的地面震動。
  “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竜,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如有地動,尊則振竜機發吐丸,而“蟾蜍鑄綫傷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竜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
  摘自《後漢書·張衡傳》
  2.維歇爾式地震儀
  德國地球物理學家維歇爾(E.wiechert,1861-1928)設計製造的一種具有倒立擺的擺機械式地震儀,曾在世界地震臺廣泛使用。這臺地震儀是抗戰勝利後臺灣氣象廳,贈送當時大陸科學家的。
  這種地震儀重達十七噸,目前除德國哥庭根外,南京基準地震臺很可能獨一無二,現今此地震儀仍在運轉。它是世界上僅存的最大最重的地震儀。
  它由兩部分組成:觀測水平諸方向、觀測垂直方向。
  維歇爾地震儀是純機械的地震儀,利用倒立擺記錄地震波。通過機械柱體到記錄器(熏煙記錄),便記錄到地震波形,周期為1.4秒。
  3.DD-1地震儀
  七時年代我國科學家琴朝智、瀋夢培等人研製的電子放大地震儀,目前在我國地震臺站廣泛使用。
  4.513式地震儀
  我國地震科學創使人李善邦教授(1902-1980)等於抗日戰爭期間在四川北碚自行設計製造,解放後裝備我國第一批地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