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財經 : 證券 > 賣點
目錄
No. 1
  1、商品能夠吸引消費者並讓消費者樂於購買的地方:經濟、實用是目前商品房的最佳~。2、指賣出證券、期貨等的理想價位。
賣點定義 Selling point is defined
  所謂“賣點”,無非是指商品具備了前所未有、別出心裁或與衆不同的特色、特點。這些特點、特色,一方面是産品與生俱來的,另一方面是通過營銷策劃人的想像力、創造力來産生“無中生有”的。不論它從何而來,衹要能使之落實於營銷的戰略戰術中,化為消費者能夠接受、認同的利益和效用,就能達到産品暢銷、建立品牌的目的。
  産品賣點是市場營銷的前哨戰,是市場營銷的突破口。在一般情況下,它比廣告詞更早地出現,儘管它的光輝後來可能被廣告詞的光輝掩蓋了或融為一體了。
  所謂賣點,其實就是一個消費理由,最佳的賣點即為最強有力的消費理由。為産品尋找(發掘、提煉)賣點,這已是現代營銷學(廣告學、公關學)的常識,隨時挂在廠長、經理、廣告人、策劃人的嘴上了。顯然,問題已不在於要不要為産品尋找賣點的問題,而在於怎樣尋找到賣點的問題了。賣點的創意,就是專門來講述這一問題的。
  賣點,在現在的市場經濟環境裏,早已是一個熱點詞彙,對於賣點的概念,也有無數的學術人士給了無數的定義,但在經濟領域的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總是那麽難以把握準確。根據十多年的實際經驗,闡述一下自己對賣點的戰略思考!
  給賣點的定義是:賣點是優於競品滿足目標受衆的需求點!
賣點定義分析 Selling custom analysis
  在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
  1、 賣點首先是交易對象的需求點!也就是說,賣點是限於交易對象的需求點來展開的,如果所謂的賣點不能解决交易對象的需求問題,那根本就不能納入賣點的領域。當然,這裏的需求是廣義的,有物質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有有形的需求,也同樣有無形的需求。這點說明:賣點是用來解决需求的。
  2、 賣點所針對的需求點的主體並不是盲目的,應該是目標受衆。事物的存在就合理的,某一項商品的出現,針對不同的人能滿足不同的需求,比如一個手機,對正常的消費者來講,他能滿足的需求主要是無綫通話功能,但對一個正在行兇的人來講,可能滿足了作為一個兇器的需求。我們的賣點提煉工作不可能針對那個正在行兇的人的需求去提煉,而衹能按照我們所設定的目標消費者的需求來展開工作。這點說明:賣點不是針對整個社會的,而是針對我們所設定的目標受衆的。
  3、 賣點是滿足目標受衆的需求點這是這個定義的必要條件,而優於競品是這個定義的充分條件。因為有些商品的賣點,可能是沒有競爭對手的。
  4、 優於競品中的優於,是一種對比,顯示其優勢。如果在滿足目標受衆的需求的對比中體現不出優勢,那我們的賣點也不能稱之為賣點了。這裏面的對比範疇同時是廣義的,可能是産品或服務本身的價值上的優勢,也可能是時間或者空間上的優勢。所以在商品高度同質化的今天,賣點工作更需要研究目標受衆的需求,需要將對比的工作做的更寬更深。這點說明,賣點並不局限於商品本身的優勢。
  5、 競爭是指同樣可以不同程度滿足目標受衆相同或者相似的需求的替代品。在商品品類日益豐富的今天,能滿足同一需求的商品也在大量出現,因此,我們在選擇競品時,需要研究,註意選擇。衹有這樣,我們纔可能更受目標受衆的偏好。
賣點服務生活 Selling service life
  我們的一生是經營的一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工作中,我們在與人交往或者商務談判過程中,總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利用賣點經營!如果我們有興趣去對愉快和不愉快的事情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愉快的總是雙方的賣點在滿足對方的需求上是得體的,而不愉快的總會出現最少一方的需求沒有得到較好的滿足或者原有的平衡被破壞,從而導致經營失敗。
  如何讓賣點這一定義更好地服務於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工作呢?比如找工作,談戀愛,再比如做銷售,商務談判!
  1、 分析自己生活或者工作的環境,分析自己能夠整合的資源,給自己確定一個準確而可操作的目標。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經常是處於盲目狀態或者模糊狀態。我工作室在招人的時候,文件經常會將崗位名稱和崗位要求寫的很清楚,可面試時還是經常遇到有人問:“你們招什麽樣的人?”;“給我一個機會吧,我什麽工作都能做到最好!”;“不論什麽崗位,先試試吧!”這些現象。往往這樣的人我們都不敢用,我們更不知道他們能做好什麽,因為我們也不知道他的需求。所以,在經營賣點的過程中,自己的經營目標是第一重要的。
  2、 當我們的經營目標清晰之後,我們應該認真分析我們的資源,看看我們的資源能滿足哪些需求:賣點是通過分析自我可整合的資源展開後面的工作的。這個過程,是需要我們認識自己的過程。
  3、 尋找我們的目標受衆一:哪些目標受衆有我們的資源能滿足的需求,這是我們確定目標受衆的第一過程。
  4、 尋找我們的目標受衆二:在這一過程中,考核目標受衆一他們之中哪部分擁有或者將會擁有能滿足我們需求的資源,衹有這部分受衆,纔是我們真正的目標受衆。衹有針對這樣的受衆進行賣點提煉和賣點傳播,纔具有實際的商業價值。
  5、 賣點提煉的操作過程:
  a、 我方資源能滿足目標受衆二的相關需求進行羅列,整理出所有與我們資源相關的需求。
  b、 按目標受衆對相關需求的排序思維進行排序,調查出在這些類相關需求中哪些需求是重要的,哪些需求是緊急的。
  c、 結合競爭對手,調查我方資源可滿足目標受衆需求的實際情況,整理出我們滿足競爭目標受衆需求的優勢。
  d、 利用需求休剋與激活理論的原理,按照有利於我方利益的原則去影響目標受衆的需求排序。
  e、 提煉賣點過程實例(商品優勢+優勢識別+需求滿足優勢):
  a、 提出我們的商品優勢。
  b、 我們商品優勢的識別。
  c、 我們的商品優勢能滿足目標受衆的需求內容。
  d、 我們的商品優勢與競品相比所體現的優勢。
  f、 賣點在傳播過程中的表達思路:
  a、 一句核心利益訴求。
  b、 三個商品優勢支撐。
  c、 五項相關利益所得。
  這裏的一三五是一個泛指。
  6、 提煉賣點,展示賣點,誘惑目標受衆對交易産生興趣,從而進行商談和交易。
賣點的創意 Selling ideas
  賣點的創意是很多的,人們已經在這方面積纍了豐富的經驗;賣點的創意又是不多的,因為新的賣點往往不是從經驗中就可得來的,更不是從簡單的模仿中、藉鑒中可以得來的,它需要捕捉、需要發掘、需要提煉,更需要獨創,每一個獨特的賣點都是突破常規的結果,其間麯折坎坷、耐人尋味,也給産品賣點的創意平添了幾分神秘(産品的賣點和産品的附加值有相近之處、交叉之點,也是關聯作用極大的,一般說來,産品的附加值開發越出色,産品的賣點也就越好挖掘和提煉)。
  技術賣點新銳逼人
  工業化以來,技術本來一直是商品的重要賣點之一。在20世紀下半葉人類進入高新科技時代之後,技術的賣點作用進一步突出出來。産品的技術賣點和産品的技術附加值相同的地方是兩者都強調産品的技術含量,不同的是前者需要把這種技術含量宣揚出來,而後者則是藴藏在産品中的。也就是說,技術附加值越高的産品,越適宜於強調技術的賣點
  直白地說,所謂技術賣點一是“賣技術”或是“賣工藝”,就是在新産品的技術先進性上尋找産品的賣點,提煉出差異化的概念。如商務通,通過海量的資料存儲和快捷的查詢,突出“科技讓你更勁鬆”這一技術賣點;如海爾,其“計時洗”熱水器,運用新工藝解决了消費者在使用熱水器洗浴時不能掌握熱水量的煩惱,以賣點“高科技,使您節電、安全還方便”凸顯利益,也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手機上網也有創意文章可做。日本那些手指纖巧的年輕女性們,居然可以衹用一根大拇指,就輕而易舉地把所要的信息,從幾乎衹有手錶大小的液晶畫面中,完完整整地下載。情報無所不在,衹要你有一隻靈巧的拇指——親指族這個名詞(大賣點)因而應運而生。最早在日本推出pda(掌上電腦)zaurus,幾乎囊括了一半以上市場占有率的sharp公司,最近就因為i-mode突然出現,讓zaurus在市場的販賣忽然變得一蹶不振。以後,發展到現在,單手拿着手機上網,光是利用一根拇指在一分鐘之內,可以鍵入100個字以上的年輕人,隨着歲月的磨練而增加,這就是所謂的第二代的親指族。
  飛利浦將“聲控撥號”技術應用在移動電話上,迅速形成強勢的技術賣點,使得品牌知名度和銷售量迅速增長。針對第一代掌上電腦的封閉性,掌上無綫信息服務的創新成為市場新“賣點”。摩托羅拉寶典、聯想天璣和藍火“隨身e”,以“革命者”的姿態挺進市場,一時也鬧得風生水起。
  好多年前的太空棉防寒服、太空型飲品(中美合資的果珍),是較早的以技術為賣點的産品。一想到高深的太空技術,人們不由不瞪大了眼睛,說不出一個不字來。
  英特爾的核心産品——電腦芯片,其技術含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所以它的高技術就成了它的第一賣點或關鍵賣點,傲視環球、獨步天下,在其所做的以機器人為形象代表的廣告片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
  維他命原b5是什麽東西,很多人都沒有搞懂。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寶潔公司對潘婷洗發水的大力宣傳,因為維他命原b5肯定和某種新技術開發出來的元素有關,這就夠了,就夠作為産品的技術賣點了,不解釋清楚使其具有神秘感可能效果還更好一些。兒童奶品中所含的雙岐因子,也同維他命原b5差不多。
  數碼是近來諸多産品着力宣揚的一大技術賣點,數碼彩電、數碼手機、數碼相機、數碼影院、數碼港……好像什麽産品一和數碼沾上了邊,就有如仙氣附身,可以平地飛升了。還有一個叫納米的東西也粉墨登場了,作為新一代洗衣機、冰箱及傢電産品的技術賣點,它大出風頭的日子還在後頭。
  樂百氏的純淨水“27層進化”、美的的空調“強力製冷”、科竜空調的“寧靜無噪音”,其賣點各具特色。在最近的産品廣告中,海爾空調強調的新賣點,15米超長距離送風和立體環繞送風便是以其新技術作為賣點的。
  海信在濟南三聯商廈投建了一種科技概念店,把價值近百萬元、本來屬於實驗室的高科技産品搬到商場內展示,這種奇特的店型引起業內普遍關註。據概念店的設計專傢透露,概念店的主要作用是展現中國傢電的明天科技,以便讓消費者瞭解未來傢電産品的發展趨勢,增強對行業知識的瞭解。
  未來的概念店直接體現了先製造需求,再製造消費的營銷理念。海信的展臺上開始出現具有商業化科技概念的“形象機”,隨着機器數量越來越多,科技概念店成為發展的必然。海信科技概念店的設立,標志着中國企業的廣告營銷開始從“名稱知名度”時代踏入“能力知名度”時代。
  除了樹品牌、拓市場、重研發,國內手機企業的信心(新賣點)還來自於第三代移動通信cdma提供的機遇。由於cdma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而同時國內已經開發出自主産權的cdma係統,因此國産cdma手機可以和國外廠商同時起步,相對當前的gsm手機而言,將會有很大的市場優勢,完全具備與洋品牌一較高低的實力。
  在今天的世界,每天都會有一批新的技術誕生,也有一批新技術産品(要註意:不一定全是高技術産品)問世。技術賣點新銳逼人,令不少競爭者望之膽寒。
賣點的誤區 Selling Mistakes
  ·拖人後腿的産品本位
  這實際上是一種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偽營銷。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極可能使自己的産品脫離市場需求實際。下面就以房地産營銷為例進行分析。
  a樓盤是一個目標客戶定位為中偏低收入階層的項目。但開發商為了給産品增加賣點,以此擴大客戶面,便規劃設計出了橫跨平層、錯層、躍層、復式等二十餘個由70平方米到218平方米的戶型;便比對手建施了多得多的景觀緑化。這些基於産品本位的賣點並沒給a樓盤的銷售帶來好運。因為中偏低收入階層能買200多平方米的大戶型嗎?買得起200多平方米大戶型的人豈會願意和衹能消費70平方米的人集群而居?因為不切實際的並無多大實用價值的過多景觀緑化,怎不會加大需要轉嫁給購房者的購房成本?如此上下都難“站位”的樓盤又怎可能取得理想的銷售業績?
  可以看出,本例中基於産品本位增加、提煉的産品賣點,最終卻在營銷推廣中成了拖後腿的“難點”。對本來就需要強調産品策劃的房地産産品尚且如此,那對産品策劃強調性不強的其它産行業産品而言,如果過多強調産品本位的賣點,又能有好下場嗎?!
  ·偽競爭
  賣點之所以能在中國營銷界盛行數十年,其中一個“光彩動人”的原因就是:賣點乃迥異於甚至高於競爭對手的優特點。也就是說賣點的競爭性成就了其在中國營銷界的地位。把基於産品本位的相對對手的優特點,從自我角度強加給消費者的賣點都真的在現實市場環境中具有競爭力嗎?
  在喜慶糖果市場,喜糖的消費行為通常都是通過如後兩個方式進行的①買些散裝糖果或撤開大包裝糖果,將各種糖果品種混裝入盤饗客,這是目前喜糖消費形式的絶對主體。②購買專用小包裝喜糖,一袋一袋的回饋來賓。在西南糖果流通領域享有一定聲譽的成都某貿易公司,在1998年就自以為找到了打垮喔喔、大白兔、金絲猴等強手,决勝喜糖市場大桶撈金的辦法。通過近半年的謀劃,以oem貼牌生産方式委托成都耀華糖果廠生産,推出了取意花開富貴的花籃形包裝、早生貴子的花生形包裝、美滿如意的綉球形包裝等一係列包裝新穎精美、寓意美好的喜糖;不僅如此連每袋袋裝裏的八顆糖果也被包上了“福、祿、壽、喜”的糖紙。這一係列基於競爭以包裝作為賣點的喜糖的推出,確實在短時期內引起了市場的熱烈反響,其受人追捧的光芒是否蓋住了所有的強手。但結果呢?隨着該係列喜糖的新鮮勁一過,該係列喜糖便被蒙灰在了大小批發市場、大小零售賣場,逐漸地消了聲匿了跡。
  忽視消費習慣,脫離市場需求實際,高估自己運市能力的基於競爭的賣點反而成了害己的東西。這能被視為參與競爭、高於對手講究收益的賣點嗎?將這種從差異化競品的優特點中提煉賣點的行為稱之為“偽競爭”或許更合適。
  ·捨棄了消費者
  “圍着市場轉,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口號已在中國喊了十幾年。經過如許光景,經過這些光景中的各種新營銷的經歷與體驗,中國企業都真的以消費者為中心了嗎?我們所提煉的各種賣點都真的是消費者所想所要的嗎?
  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保持高質量通話”為賣點的銥星,相對普通移動通訊的賣點無論如何都算是極具競爭力的。但是,它的賣點在給它帶來倍受註目的同時,也給它帶來了高昂的運營成本極其轉嫁給消費者的高昂消費成本。試想,上十倍於普通移動通訊的手機購置費及話費焉能不將全世界的絶大多數消費者拒之於門外?銥星變“流星”的故事,正是其捨棄了消費者的賣點所一手造成的。
  與許多産行業相比,中國的保健品行業似乎是個最懂得“勾搭”消費者的行業。為了與消費者“保健品就應該有功效”的心理熟識對應,紛紛一個勁地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及其通過一些“搽邊球”的途徑來大肆宣揚自己具有某某功效和功效如何如何的好。但這種對接消費需求的做法卻是短視與急功近利的,因為它采用的大多是欺瞞的手段。這亦成為了中國保健品市場大風大雨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現實市場環境下歷數賣點不是之後,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買點的力量。
買點和賣點齊抓,搞定客戶 Buy and selling Qizhua, get customers
  搞定客戶,買點和賣點齊抓
  什麽是買點和賣點?一個人的買點就是"本人非常在意和希望獲得的任何東西",是個人方面,包括個人的認同、東西的價值等。
  什麽叫賣點呢?就是大傢認可的觀點或東西。通俗地講買點是以私為先的,利益要講透;賣點是光明正大、理直氣壯的,要讓這個人能夠得到公衆的承認和支持。
  一個人的買點是從私的,理性的;一個人的賣點是從公的,感性的。在决定購買的過程中,尤其在組織的購買過程中,關鍵人特別在意其他人的相關意見、看法和感受,你一定要知道這一點。
  記住:人們是為了自己的原因而購買,不是為了你的理由而購買。你若是想和客戶合作,就要先考慮一下:他的買點,他的私人需求是什麽?如果他的私人需求被你滿足得比較好;那麽,他的"公"的方面,衹要感情好,細節就可以商量。精明的生意人都知道,當你在做交易時,首先考慮的不應該是賺取金錢,而是要獲得人心,同流才能交流嘛!
  在給到關鍵人買點時,還要給他賣點讓我們回憶一下:自己以往在購買時,哪些是自己滿意就行,哪些是必須參考和估計別人的評價和看法的?最後是如何作决定的?你在較為公開的場合,發表一些觀點和看法時,能不能做到完全是你內心的真實想法?你對哪些人具有現實的影響力?你發揮過沒有,什麽情況下你願意發揮?在你周圍有沒有一些很特別的很出格的購買行為方式,你能從買點和賣點的角度進行分析嗎?回答一下以上幾個問題,我們就會明白:從買點和賣點的角度來講,從私的角度和公的角度來講,有些購買行為衹要自己滿意就行了,而有些購買行為是必須考慮別人的。
  在多個人的購買决定中,尤其是在組織購買過程中,關鍵人特別在意其他相關人的意見、看法和感受。因此,一個特定的購買行為,我們除了要考慮關鍵人的買點外,還要考慮這個關鍵人的賣點是什麽。很多銷售失敗的原因,就在於銷售方對關鍵人的賣點缺乏認識。
  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個例子:某公司的銷售員張華,代表公司就汽車零配件銷售事宜,前去拜訪既是同學又是某大型汽車製造廠採購部主任的陳亮。陳亮認真聽完老同學的介紹後,表示會盡可能要幫他。張華很高興,滿懷信心靜候佳音。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仍然音訊全無。他前去瞭解情況,老同學面有難色地說:"不是我不幫你,與你們資質差不多的好幾傢公司都與我們進行了接觸,而且都有來頭,我們實在找不出不用其他幾傢的理由。" 張華很不理解:怎麽老同學的面子也不給,到底是什麽地方出了差錯?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法律日益健全、市場逐漸規範的社會環境中,銷售方要想將銷售進行到底,應遵循市場遊戲規則來獲得訂單,僅僅憑藉托門子、走關係來銷售的做法,將會遇到越來越大的睏難,銷售方必須要重視關鍵人的賣點問題。
  抓住了賣點的同時再抓住買點,這樣你的業務也就成功了。然而有很多的客戶的買點是隱藏的,或者說是從他個人的角度出發的,有些甚至是沒法說出來的。我們要想銷售成功,就必須參透他沒法說出來的東西。比如一個公司買汽車,究竟買什麽車好呢?如果是使用者,比如說司機、辦公室主任,或者是某個副總,他一定會說,還是買奔馳好。因為奔馳是威嚴的象徵,是成功的標志。不過,買奔馳還有一個大傢都沒說出來的理由,那就是油錢不用自己掏。如果油錢要自己掏,估計誰都不會買"耗油大戶"奔馳,而會優先考慮省油的車。所以說,這裏面就存在一個不能說出來的買點--不用自己掏油錢。相反,賣點卻是公衆、大傢都一致的意見,即"買奔馳可以顯示公司形象",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吧!此時,買點和賣點統一了,生意也就做成了。
股市盤中之買點及賣點 Buy and selling of stocks intraday
  一、買進之時機
  1.股價已連續下跌3日以上,跌幅已經漸縮小,且成交也縮到底,若突然變大且價漲時,表示有大戶進場吃貨,宜速買進。(獨傢證券內參,365天資訊情報站……)
  2.股價由跌勢轉為漲勢初期,成交量逐漸放大,形成價漲量增,表後市看好,宜速買進。
  3.市盈率降至20以下時(以年利率5%為準)表示,股票的投資報酬率與存入銀行的報酬率相同,可買進。
  4.個股以跌停開盤,漲停收盤時,表示主力拉拾力度極強,行情將大反轉,應速買進。
  5.6日rsi在20以下,且6日rsi大於12日ris,k綫圖出現十字星表示反轉行情已確定,可速買進。
  6.6日乖離率已降至-3~-5且30日乖離率已降至-10~-15時,代表短綫乖離率已在,可買進。
  7.移動平均綫下降之後,先呈走平勢後開始上升,此時股價嚮上攀升,突破移動平均綫便是買進時機。
  8.短期移動平均綫(3日)嚮上移動,長期移動平均綫(6日)嚮下轉動,二者形成黃金交叉時為買進時機。
  9.股價在底部盤整一段時間,連續二天出現大長紅或3天小紅或十字綫或下影綫時代表止跌回升。
  10.股價在低檔k圖出現嚮上n字形之股價走勢及w字形的股價走勢便是買進時機。
  11.股價由高檔大幅下跌一般分三波段下跌,止跌回升時便是買進時機.
  12.股價在箱形盤整一段時日,有突發利多嚮上漲,突破盤局時便是買點.
  二、盤中買點之選擇
  1.開高走高,回檔不破開盤價時買進(回檔可挂內盤價買進),等第二波高點突破第一波高點時加碼跟進(買外盤價)或少量搶進(用漲停價去搶,買到為止),此時二波可能直上漲停再回檔,第三波就衝上更高價。
  2.開低走高,記住最好等翻紅(由跌變漲)超過漲幅12時,代表多頭主力介入,此時回檔多半不會再翻周,若見下不去,即可以昨日收盤價附近挂內盤價買進。
  3.底部形成突破頸綫壓力時,買進。
  無論開高走低或開低走低衹要有底部(w底、三重底、頭肩底、圓形底等)形成,逢突破頸綫壓力時,代表多頭主力抵抗直至護盤成功,開始往上拉擡,此時突破一定量大勿追,待其回檔時,最好(多半)不破頸綫,此時是最佳之買點。特別註意,開低走低,雖然底部形成,但畢竟屬弱勢,最好等其突破頸綫亦能翻紅,回檔時不再翻黑時纔買進,否則,亦有騙錢、誘多之可能。
  4.箱形走勢(開高走平,開平走平,開低走平)往上突破時,跟進。
  當日股價走勢出現橫盤時,最好觀望,而橫盤高低差價大時則可采高出低進法,積少成多獲利。但應特別註意,出現巨量嚮上突破箱頂價時,尤其是開高或開平走平,時間又已超12時,此時即可敲外盤買進或搶進。至少有一個箱形上下價差可賺。而若是開低走平,原則上僅是一弱勢止跌走穩盤,少量介入跟進試試搶反彈,倒不必大量投入。
   三、賣出時機
  茲將一般分析師對常見之賣出信號分析如下,供您參考:
  1.在高價出現連續三日巨量長黑代表大盤將反多為空,可先賣出手中持股.
  2.在高檔出現連續3~6日小紅或小黑或十字綫及上影綫代表高檔嚮上再追價意願已不足,久盤必跌。
  3.在高檔出倒n字形的股價走勢及倒w字形(w頭)的股價走勢,大盤將反轉下跌。
  4.股價暴漲後無法再創新高,雖有二三次漲跌大盤有下跌之可能。
  5.股價跌破底價支撐之後,若股價連續數日跌破上升趨勢綫,顯示股價將繼續下跌。
  6.依艾略波段理論分析,股價自低檔開始大幅上漲,比如第一波股價指數由2500點上漲至3000點,第二波由3000點上漲至4000點,第三波主升段4000點直奔5000點,短期目標已達成,若至5000點後漲不上去,無法再創新高時可賣出手中持股。
  7.股價在經過某一波段之下跌之後,進入盤整,若久盤不漲而且下跌時,可速出手持股。
  8.股價在高檔持續上升,當成交額已達天量,代表信用太過擴張應先賣出.
  9.短天期移動平均綫下跌,長天期移動平均綫上漲交叉時一般稱為死亡交叉,此時可先殺出手中持股。
  10.多頭市場rsi已達90以上為超買之行情時,可考慮賣出手中持股。空頭市場時rsi達50左右即應賣出。
  11.30日乖離率及為+10~+15時,6日乖離為+3+5時代表漲幅已高,可賣出手中持股。
  12.股價高檔出現m頭及三尊頭,且股價不漲,成交量放大時可先賣出手中持股。
   四、盤中走勢圖研判最佳之賣點
  1.開低走低跌破前一波低點時,賣出(跌停價殺出)弱勢股。有實質利空時,開低走低,反彈無法越過開盤價,再反轉往下跌破第一波低點時,技術指轉弱,就應趕緊市價殺出,若沒來得及,也得在第二波反彈再無法越過高點,又反轉嚮下時,當機立斷下賣單。
  2.開高走低,如下圖第二波反彈無法越過高值a,反轉至b點賣出,跌至c點時,跌破前波低值,則加碼賣出。B點尚是反彈翻紅,有時開高走低翻黑後,跌幅擴大,此時更顯弱勢,更應當作賣。而B點反倒成為選擇放空的好時機了。
  3.頭部形成,跌破頸綫支撐時應作賣,若此刻未賣,應也趁跌破形態,産生拉回效果,反彈上攻無産再反轉嚮下時,趕緊作賣。尤其當反彈高點在昨天收盤價之上時,或可少量放空,待低檔再補回。
  m頭形是右峰較左峰為低乃為拉高出貨形,有時右峰亦可能形成較左峰為高的誘多形再反轉下跌更可怕,至於其它頭形如頭肩頂、三重頂、圓形頂也都一樣,衹要跌破頸綫支撐都得趕緊了結持股,免得虧損擴大。
  4.箱形走勢往以時殺出。
  無論人為開高走平、開平走平甚至開低走平,呈現箱形高低震蕩時,在箱頂拋出,在箱低買進。但是一旦箱形下緣支撐價失守時,應應毫不猶豫地拋光持股,若此刻下不了手,在盤上之箱形跌破後,也許會産生拉回效果,而此刻反彈仍過不了原箱形下緣,代表弱勢。
英文解釋
  1. n.:  selling 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