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概述】
指外陰部的皮膚或粘膜發炎。分急、慢性兩種。由於外陰與尿道、肛門鄰近,行動時又受兩腿摩擦,故各該部的炎癥均可波及外陰。
【診斷】
(一)詳細詢問病史,分泌物多少、性狀,有無特殊因素。對老年患者要註意有無糖尿病病史;對年輕者註意有無蟯蟲。註意瞭解患者的衛生習慣。
(二)檢查分泌物有無特殊感染,如黴菌、滴蟲、阿米巴等。
(三)必要時查尿糖,查大便蟲卵。
【治療措施】
(一)病因治療:首先應針對原因進行治療,除去病因,如治療糖尿病、腸道蟯蟲、進行瘻管修補、治療宮頸炎及各種原因的陰道炎。急性期應少活動,較重者應臥床休息。註意營養,增強抵抗力,必要時,針對致病菌口服或肌註抗生素。
(二)局部治療: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塗布紫草油或抗生素軟膏,如四環素或金黴素軟膏等。
【病因學】
主要由於不註意外陰衛生而受到下列因素的刺激:
(一)陰道分泌物刺激:由於陰道分泌物增多或經血、月經墊刺激,特別是宮頸炎及各種陰道炎時,分泌物增多,流至外陰,均可産生不同程度的外陰炎。
(二)其他刺激因素:如①糖尿病患者的含糖尿液直接刺激:②尿屢患者長期受尿液浸漬;③糞瘻患者當腹瀉、便稀時受糞便刺激;④腸道蟯蟲。
(三)混合性感染:由於多方面的刺激,常引起混合性感染,致病菌常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
【臨床表現】
急性期可見外陰腫脹、充血、糜爛,有時形成潰瘍或成片的濕疹。患者自覺外陰部灼熱、瘙癢或疼痛,排尿時尤甚。嚴重者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體溫可稍升高,白細胞增多。
糖尿病性外陰炎,外陰皮膚發紅、變厚,常呈棕色,有抓痕。由於尿糖有利於黴菌生長繁殖,故常並發白色念珠菌感染。
慢性炎癥時外陰瘙癢,呈苔蘚化。 |
|
指外陰部的皮膚或粘膜發炎。分急、慢性兩種。由於外陰與尿道、肛門鄰近,行動時又受兩腿摩擦,故各該部的炎癥均可波及外陰。 |
|
(一)詳細詢問病史,分泌物多少、性狀,有無特殊因素。對老年患者要註意有無糖尿病病史;對年輕者註意有無蟯蟲。註意瞭解患者的衛生習慣。
(二)檢查分泌物有無特殊感染,如黴菌、滴蟲、阿米巴等。
(三)必要時查尿糖,查大便蟲卵。 |
|
(一)病因治療:首先應針對原因進行治療,除去病因,如治療糖尿病、腸道蟯蟲、進行瘻管修補、治療宮頸炎及各種原因的陰道炎。急性期應少活動,較重者應臥床休息。註意營養,增強抵抗力,必要時,針對致病菌口服或肌註抗生素。
(二)局部治療: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塗布紫草油或抗生素軟膏,如四環素或金黴素軟膏等。 |
|
主要由於不註意外陰衛生而受到下列因素的刺激:
(一)陰道分泌物刺激:由於陰道分泌物增多或經血、月經墊刺激,特別是宮頸炎及各種陰道炎時,分泌物增多,流至外陰,均可産生不同程度的外陰炎。
(二)其他刺激因素:如①糖尿病患者的含糖尿液直接刺激:②尿屢患者長期受尿液浸漬;③糞瘻患者當腹瀉、便稀時受糞便刺激;④腸道蟯蟲。
(三)混合性感染:由於多方面的刺激,常引起混合性感染,致病菌常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 |
|
急性期可見外陰腫脹、充血、糜爛,有時形成潰瘍或成片的濕疹。患者自覺外陰部灼熱、瘙癢或疼痛,排尿時尤甚。嚴重者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體溫可稍升高,白細胞增多。
糖尿病性外陰炎,外陰皮膚發紅、變厚,常呈棕色,有抓痕。由於尿糖有利於黴菌生長繁殖,故常並發白色念珠菌感染。
慢性炎癥時外陰瘙癢,呈苔蘚化。 |
|
一、外陰白斑 外陰白癜(Yitigo)是黑素細胞被破壞所引起的疾病,青春期發病者為多。除外陰外,身體其他部位也可伴發。由於在外陰發白區周圍皮膚往往有過度色素沉着,故白色區界限分明,特別顯目。但病變區皮膚光滑潤澤,彈性正常,不致轉化為痛,患者也無自覺不適。故除伴發皮炎應按炎癥處理外,一般不需治療。
二、外陰白化病 外陰白化病(albiⅡism)一般為全身性的遺傳性疾病,但也可能僅在外陰局部發病。此病是由於表皮基底層中僅含有大而灰白的不成熟黑素細胞,因而不能製造黑素所致。外陰局部白化病無自覺癥狀,也不致癌變,故不必治療。
三、繼發性外陰過度角化 各種慢性外陰病變,如糖尿病外陰炎,黴菌性外陰炎、外陰擦傷、濕疣等長期刺激均可使外陰表皮過度角化。經滲出物浸漬,角化表皮常脫屑而呈白色。此類患者多有局部瘙癢,灼熱甚至疼痛等自覺癥狀。臨床上有時可能誤診為慢性外陰營養不良。但在原發疾病治愈後,白色區即隨之消失;如在表皮脫屑區塗以油脂,白色也可減退。治療應針對原發疾病,如有黴菌感染者可采用製黴菌素納入陰道內局部治療。此外,還應註意個人衛生,平時穿透氣的棉製內褲和局部撒敷爽身粉以保持外陰乾燥。 |
|
單純性外陰炎屬於非特異性外陰炎,常因各種理化因素刺激引起:如宮頸炎、陰道炎或宮頸癌引起陰道分泌物過多,刺激外陰;經血、糖尿病病人的糖尿、尿瘻病人的尿液、糞瘻病人的糞便浸漬外陰;使用月經墊、穿化纖內褲,以及平時不註意外陰清潔等,都有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引起外陰炎。致病菌常為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等混合感染。
本病好發於小陰唇內外側,嚴重時纍及整個外陰。患者自覺外陰瘙癢疼痛,有灼熱感,排尿時癢痛明顯。婦科檢查可見小陰唇紅腫,可有抓破痕跡,有時形成濕疹或潰瘍。如果炎癥久治不愈,長期存在,外陰皮膚可因反復搔抓而粗糙增厚,或出現苔蘚樣改變。檢查時應常規化驗陰道分泌物,必要時化驗尿糖、大便常規等,以便查找引起外陰炎的病因。
對單純性外陰炎的治療首先要保持外陰清潔乾燥,不搔抓外陰,不穿化纖內褲;同時,積極治療可能引起外陰炎的疾病如陰道炎、宮頸炎、糖尿病等。藥物治療可選用1∶5000的高錳酸鉀液坐浴,或用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中草藥如白鮮皮、苦參、黃柏、蛇床子等煎水熏洗,每次20分鐘,每日1~2次,水不宜過熱。泡洗後局部塗抹抗菌素軟膏。
單純性外陰炎應該如何預防
1勤換月經墊、少穿纖內褲,平時註意外陰清潔
2患有宮頸炎、陰道炎或宮頸癌引起陰道分泌物過多者,要註意保持外陰清潔乾燥
3註意預防糖尿病病人的糖尿、尿瘻病人的尿液、糞瘻病人的糞便浸漬外陰註意保持外因幹淨。
【診斷鑒別】
1、詳細詢問病史,分泌物多少、性狀,有無特殊因素。對老年患者要註意有無糖尿病病史;對年輕者註意有無蟯蟲。註意瞭解患者的衛生習慣。
2、檢查分泌物有無特殊感染,如黴菌、滴蟲、阿米巴等。
3、必要時查尿糖,查大便蟲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