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chinese )→ 單爪竜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mononykus
發音( pronounced )→ mo-non-i-kus
含義( meaning )→ 一個的 爪, 腳爪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竜類
avetheropoda 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竜類
maniraptoriformes 手盜竜形類
amaniraptora 手盜竜類
paraves 近鳥類
alvarezsauria 阿瓦拉慈竜類
科( family)→ alvarezsauridae 阿瓦拉慈竜科
亞科( subfamily)→ mononykinae 單爪竜亞科
屬( genus )→ mononykus 單爪竜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m. olecranus 鷹嘴單爪竜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分佈( found in )→ 蒙古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1米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perle, norrell, chiappe & clark, 1993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perle, norrell, chiappe & clark, 1993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單爪竜(mononykus)是一小型的獸腳類恐竜,與鳥類有親緣關係。生活在距今72萬年前的晚白堊世,主要分佈於蒙古西南部。
單爪竜追溯其發現史可以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紐約自然史博物館的羅伊·安德魯斯帶領中央亞細亞考察隊,一個大型考察隊進入了荒蕪的蒙古戈壁。該次考察碩果纍纍,其中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就是恐竜研究史上第一窩恐竜蛋。1923年,考察隊在戈壁發現了一具不完整的化石,它是由脊椎骨,後肢和一個被稱為“象鳥的未知的恐竜”的骨盆所組成。發現後人們都把它當作一具普通的小獸腳類化石,於是這具化石被帶回美國後就被束之高閣。
到了20世紀90年代,古生物學家們重新返回蒙古戈壁。這次他們找到一具大小如火雞般大的,長有象鳥一樣的後肢和前肢極小的恐竜化石。而這具化石與1923年發現的那具塵封已久的化石同屬於同一種恐竜。經過初步的研究,他們意識到他們發現了一個獸腳類恐竜的新種類,他們命名為鷹嘴單爪竜(mononykus olecranus)。屬名mononykus意思為“衹有一個爪”,種名olecranus指它長有鷹嘴窩(肘突窩),有一凹陷位於肱骨末端與橈骨尺骨相融合的地方。
關於命名,這有一個有趣的插麯,單爪竜最初的命名是mononychus,後來古生物學家們獲悉mononychus的拼寫乃一個甲蟲屬的名字,就將其換成mononykus。
細觀單爪竜,它有一副輕盈的骨骼,一條長長的尾巴與苗條的雙腿,最令人驚奇的是它那衹有一個爪子的前肢。這個粗壯結實的爪子是那麽不成比例的大,它直接連接着單爪竜唯一一個手指。單爪竜的指骨,尺骨與肱骨的長度非常接近。而胸骨具較大的竜骨突,這可能顯示該竜骨突附着大面積的胸肌。根據這些特徵,單爪竜的發現者推測單爪竜的小生境可能類似我們的現代土豚或者食蟻獸,使用它粗短有力的前肢為工具來穿透土壤,挖開地下的蟻穴或白蟻的小丘。而單爪竜那苗條的後肢與柔韌的頸部又說明了應該是一個高速奔跑的健將,這或許是它逃避敵害的手段。
單爪竜有幾個重要的特徵都與鳥類有關,比如它的竜骨突,這是鳥類的典型特徵;又如其退化的腓骨(不與跗骨連接)也是一個與鳥類共有的特徵。(鳥類的腓骨退化,後肢骨片愈合。腓骨退化,脛骨與近排跗骨愈合形成脛跗骨,後排跗骨與蹠骨愈合為顯著加長的跗蹠骨)。
但單爪竜也有相當多的特徵是屬於恐竜的,比如它長有牙齒,一條長長的尾巴和分離的蹠骨(鳥類的蹠骨融合)等。
儘管單爪竜的竜骨突不是很明顯,但是與鳥類的竜骨突幾乎一樣,所以單爪竜的發現者認為它是一種次失去飛行的鳥類或長有短小單爪前肢(而不是翅膀)的一種原始鳥。在現代鳥龐大的傢族中,有一部分鳥是不會飛的,且它們之中有看起來長得很奇怪的翅膀。平胸超目的鳥類,如鴕鳥,鴯鶓和美洲鴕,它們都具有極小的不能飛行的翅膀。 且企鵝有它們為在水中"飛翔"使用的翅膀(企鵝的祖先原本是擅於飛行的海鳥---外形類似現代的海燕或海雀,後來為了適應水中的生活,它們的翅膀慢慢演化成又短又小,像魚鰭一樣,在水中可以快速地劃水前進)。發現者說:“至少單爪竜的祖先擁有這種能力(中國鳥(sinornis)和伊比利亞鳥(iberomesornis),比單爪竜早出現4000萬年,已經有飛翔的能力),然後有一支演化為單爪竜。”
但絶大多數古鳥類學家和恐竜學者都認為它是屬於近鳥類(paraves)恐竜。它的掘土的習性導致其具有和鳥類類似的胸骨的竜骨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