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介
【名稱】華頂雲霧茶別名天台雲霧茶
【産地】 産於浙江省天台山華頂峰,茶樹大都種植於海拔800~900米山處。茶區氣候夏涼鼕寒,常年平均氣溫為12.2℃,四季濃霧籠罩,鼕季經常積雪,年降水量1900毫米,茶地終年保持濕潤。山地為砂質壤土,土層深厚肥沃,茶農多選有利地形,零星分散栽植,周圍種以其他樹木,形成擋風、防寒的天然屏障,阻止高山大風寒冷的威脅。由於山中氣溫較低,萌芽遲緩,於小滿後始行采摘一芽二葉初展。
【特徵】華頂雲霧茶,外形細緊彎麯,芽毫壯實顯露,色澤緑翠有神,香氣請高,滋味鮮醇,産於佛教勝地天台山諸山峰,尤以最高峰華頂所産為最著名,嚮有“霧浮華頂托彩霞,歸雲洞口茗奇佳”的贊譽。華頂峰離天台縣城25公裏,海拔為l098米,終年雲霧漂緲。
【種植】據記載,漢代這裏已開始種茶,東漢未年葛玄“植茶之圃”已上華頂。相傳隋煬帝楊廣在江都生病,天台山和尚普攜帶天台山茶為他治病,從此茶葉開始傳人北方。唐朝時,日本高僧最澄於公元804年到天台寺(今國清寺)學佛,歸國時帶回若幹菜籽,試種在近工(滋賀縣)販木村國治山麓。現今的池上菜園,傳為最澄大師種茶舊址。從此,中國茶葉及其栽培技術傳人了日本。
天台山山高風大,夏涼鼕寒,當地人形容“華頂山上無六月,鼕來陣風便下雪”。全年平均氣溫在12℃左右,最高約34℃,最低約—12℃,常年無霜期衹有180天,四季濃霧籠罩,鼕天霜雪連綿。茶樹喜濕喜濕又怕風,為什麽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據專傢們考察,這裏的茶農積纍了豐富的高山茶園栽培管理經驗。
他們選擇有利的地形,零星分散栽植。華頂峰舊有茶園13萬多平方米。分散在2700多處,最大的衹有1500平方米,最小的衹有幾十株茶樹。又在菜園四周,種植高大密茂的柳杉、金錢鬆、短葉鬆、天目杜鵑和沙蘿樹、箭竹、箬竹等,形成了擋風蔽寒的屏障。還采取鼕天在茶園鋪施竹葉、嫩草等措施,既保地濕,又增肥力。為在特殊環境中種茶提供了範例。現在華頂林場,在墾復舊茶園的基礎上,又在著名産地歸雲洞口新闢了梯坎茶園,采取條播密植,把茶園建成海綿地,大大減輕了凍害,茶樹生長比舊有茶園好。
【製作】華頂雲霧茶屬半烘炒緑茶,製作全係手工,要經過攤故、炒青、攤;京、輕揉、初烘、入鍋炒製、低溫烘幹、攤涼入罐等工序,工藝精湛,堪與其他名茶媲美。高山出好茶,這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傳統經驗。為什麽高山出好茶?據專傢們稱,决定茶葉品質好壞的因素很多,芳香油的含量多少卻是主要因素。山愈高,空氣愈稀薄,氣壓愈低,茶樹芽葉的蒸騰作用也就愈快,芽葉本身就會形成一種抵抗纍,即芳香油,來抑製水分的過分蒸騰。山高空氣潔淨,有利於紫外綫和紅、黃光綫的輻射,又能促使茶葉中芳香油的積聚。山高多霧,陽光被霧中水氣吸收和折射後,形成浸射光,葉片光合作用得以循序漸進,芽葉不致突變為粗纖維,能長期保持幼嫩,使其他化學成分如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多酚類等得以充分藴蓄,含量比一般茶葉豐富。因此,高山茶色香味好,藥用價值也高。 |
|
簡介
【名稱】華頂雲霧茶別名天台雲霧茶
【産地】 産於浙江省天台山華頂峰,茶樹大都種植於海拔800~900米山處。茶區氣候夏涼鼕寒,常年平均氣溫為12.2℃,四季濃霧籠罩,鼕季經常積雪,年降水量1900毫米,茶地終年保持濕潤。山地為砂質壤土,土層深厚肥沃,茶農多選有利地形,零星分散栽植,周圍種以其他樹木,形成擋風、防寒的天然屏障,阻止高山大風寒冷的威脅。由於山中氣溫較低,萌芽遲緩,於小滿後始行采摘一芽二葉初展。
天台雲霧茶産於浙江省的天台山諸峰,以最高峰華頂所産為最佳,故又名華頂雲霧、華頂茶。 天台雲霧茶樹大都種植於海拔800~900米山處。茶區氣候夏涼鼕寒,常年平均氣溫為12.2℃,四季濃霧籠罩,鼕季經常積雪,年降水量1900毫米,茶地終年保持濕潤。山地為砂質壤土,土層深厚肥沃,茶農多選有利地形,零星分散栽植,周圍種以其他樹木,形成擋風、防寒的天然屏障,阻止高山大風寒冷的威脅。由於山中氣溫較低,萌芽遲緩,於小滿後始行采摘一芽二葉初展。為保證該茶特色,衹采春茶。原屬炒青緑茶,手工操作,現改為半炒半烘,以炒為主,仍以手工方法製作,經鮮葉攤放,高溫殺青,煽熱攤涼,輕加搓揉,初烘失水,煽熱攤涼,入鍋炒製,低溫輝焙,稍涼裝箱等工序製成。衝泡3次尤有餘香,充分顯示高山雲霧茶的天然特色,被列為緑茶中的珍品。
天台山區,山高多霧,種茶歷史悠久.據《天台山全志》記載,早在東漢末年,高道“葛玄植茶之圃已上華頂山”。南朝陳高僧智者大師居華頂、天封,戒酒坐禪,欽茶駔睡。其徒智藏獻茶,為隋煬帝治疾。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著錄: “生赤城者與歙同”, “石橋諸山亦産茶,味清甘,不讓他郡”。 天台山雲霧茶隨佛教東傳。公元804年,日僧最澄來天台山拜師學法,回國時帶去茶籽,播種在比睿山,人稱“日吉茶園”。南宋時,榮西二度來山,被譽為“佛天雨露'、 “帝苑仙漿”的雲霧茶的種、製方法再度東傳。榮西在《吃茶養生記》中寫道: “登天台山,見青竜於石橋,拜羅漢於講峰,供茶湯現奇,感異花於盞中”, “茶是養生之仙藥,延年益壽之妙術”。他積極宣傳、推廣種茶和吃茶,被譽為日本的陸羽。
天台雲霧茶外形細緊圓直,白毫顯露,色澤翠緑,香高持久,品質優異,具有高山雲霧茶的天然特色,一杯在手,馨沁肺腑。 “蒼山雲峰茶”,質厚味濃,清香四溢,堪稱茶中珍品。 “丹丘霧芽”在1991中國杭州國際茶文化節暨浙江省第三屆鬥茶會上,獲名茶新秀一等奬。早在1924年茶學家俞壽康題詩盛贊臺山雲霧茶:霧浮華頂托彩霞,歸雲洞口茗奇佳。盛名遠揚惜量少,香馨味爽碧翠芽。常引品者成驚愛,曾獲古今選贊誇。但願天台遍良種,可得衆嘗芳露茶。
【特徵】華頂雲霧茶,外形細緊彎麯,芽毫壯實顯露,色澤緑翠有神,香氣請高,滋味鮮醇,産於佛教勝地天台山諸山峰,尤以最高峰華頂所産為最著名,嚮有“霧浮華頂托彩霞,歸雲洞口茗奇佳”的贊譽。 華頂峰離天台縣城25公裏,海拔為l098米,終年雲霧漂緲。
【種植】據記載,漢代這裏已開始種茶,東漢末年葛玄“植茶之圃”已上華頂。相傳隋煬帝楊廣在江都生病,天台山和尚普攜帶天台山茶為他治病,從此茶葉開始傳人北方。唐朝時,日本高僧最澄於公元804年到天台寺(今國清寺)學佛,歸國時帶回若幹菜籽,試種在近工(滋賀縣)販木村國治山麓。現今的池上菜園,傳為最澄大師種茶舊址。從此,中國茶葉及其栽培技術傳人了日本。
天台山山高風大,夏涼鼕寒,當地人形容“華頂山上無六月,鼕來陣風便下雪”。全年平均氣溫在12℃左右,最高約34℃,最低約—12℃,常年無霜期衹有180天,四季濃霧籠罩,鼕天霜雪連綿。茶樹喜濕喜濕又怕風,為什麽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據專傢們考察,這裏的茶農積纍了豐富的高山茶園栽培管理經驗。
他們選擇有利的地形,零星分散栽植。華頂峰舊有茶園13萬多平方米。分散在2700多處,最大的衹有1500平方米,最小的衹有幾十株茶樹。又在菜園四周,種植高大密茂的柳杉、金錢鬆、短葉鬆、天目杜鵑和沙蘿樹、箭竹、箬竹等,形成了擋風蔽寒的屏障。還采取鼕天在茶園鋪施竹葉、嫩草等措施,既保地濕,又增肥力。為在特殊環境中種茶提供了範例。現在華頂林場,在墾復舊茶園的基礎上,又在著名産地歸雲洞口新闢了梯坎茶園,采取條播密植,把茶園建成海綿地,大大減輕了凍害,茶樹生長比舊有茶園好。
【製作】華頂雲霧茶屬半烘炒緑茶,製作全係手工,要經過攤故、炒青、攤;京、輕揉、初烘、入鍋炒製、低溫烘幹、攤涼入罐等工序,工藝精湛,堪與其他名茶媲美。 高山出好茶,這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傳統經驗。為什麽高山出好茶?據專傢們稱,决定茶葉品質好壞的因素很多,芳香油的含量多少卻是主要因素。山愈高,空氣愈稀薄,氣壓愈低,茶樹芽葉的蒸騰作用也就愈快,芽葉本身就會形成一種抵抗纍,即芳香油,來抑製水分的過分蒸騰。山高空氣潔淨,有利於紫外綫和紅、黃光綫的輻射,又能促使茶葉中芳香油的積聚。山高多霧,陽光被霧中水氣吸收和折射後,形成浸射光,葉片光合作用得以循序漸進,芽葉不致突變為粗纖維,能長期保持幼嫩,使其他化學成分如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多酚類等得以充分藴蓄,含量比一般茶葉豐富。因此,高山茶色香味好,藥用價值也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