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盛宴—從考古看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
目錄
華夏盛宴—從考古看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
作者: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首先,主要通過烤、煮、蒸、涮這四個技巧來溯源中國古代烹飪方式的起源。能體現中國烹飪特色的,除了炒以外,就是蒸。我們享受到美味最多的是炒出來的食品,此外,是蒸。蒸的基本器具是甑。甑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這是非常偉大的發明。
  
    其次,在考古裏頭髮現了有保存非常好的食物。有一些食物,特別是馬王堆出土的一些食物,因為密封得比較好,一些有機質的東西保存得都比較好。
  
    第三,從出土的一些圖像食物,來看古代的烤肉串、火鍋,還有餃子、點心,甚至罐頭這些食品,來說明古代的烹飪水平發展的高度。餃子,現在的資料可能早到春秋時候。火鍋,比較確切的證據,比較早的是在西周時候。烤肉串,現在發現的資料,漢代時候在中原就相當流行了。點心,從考古來講,發現比較早的證據就是唐代的新疆吐魯番出的,這種花式點心幾乎跟現在是一樣的做法。
  
    最後,就是食具。中國人主要是用筷子吃飯的。我們是筷子的發明人,是主要的使用者。實際上,我們不僅用筷子進食,還用勺子。筷子,從文獻記載來講,應該是在商代最早發明。但是,考古提供一些證據,應該說能證明商代有了筷子,但是還可以往前提。勺子的使用,應該說是最早的,從現在發現的證據來講,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