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 lacepede,鯉科,地方名稱紅尾鯉、元江鯉。體側扁較高,略呈橢圓,頭較小,略尖,口下位,上頜較下頜突出,2對,鱗較大,在腹鰭基部有一較發達的腋鱗。鮮活時尾鰭下葉呈紅色,偶鰭呈淡紅色,故當地稱紅尾鯉魚。華南鯉分佈於元江水係,在雲南元江縣一帶,每年12月份開始繁殖,1月份進入繁殖盛期,當地漁民設人工魚巢在江邊采卵,移至池塘中孵化、育苗直至養成商品魚。50年代後期,元江鯉作為養殖良種嚮全省推廣,70年代長江水産研究所用元江鯉作父本與江西的荷包鯉雜交,培育成荷元鯉,其子代生長優勢均高於父母本;繼後又以特定的荷包紅鯉與元江鯉為親本,采用傢係選育、係間雜交,以及雌核發育等一係列育種措施,獲得了遺傳性穩定的鯉魚新品係建鯉。建鯉的經濟性狀更佳,生長速度明顯快於幾種雜交鯉魚及其他鯉,當年可養成商品成魚,並且具有肉味好、含肉率高、適應性強、抗病力強、餌料轉化率高、易起捕等優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