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中國的高等師範學校。校址在上海。創建於1951年。1972年曾與上海師範學院、上海教育學院等合併稱上海師範大學。1978年合併進入的學校恢復原建製,1980年恢復原名。設有研究生院、教育科學學院等以及教育、歷史學、哲學、生物、地理學等係。 |
|
華東師範大學投訴電話上海旅遊投訴電話:021-643936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華東師範大學創建於1951年10月,是在原大夏大學、光華大學基礎上,調進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等院校的部分係科創辦的我國第一所社會主義師範大學。學校坐落於上海市普陀區,校園環境優美,建築融合了歐陸風情和中國傳統,素有“花園大學”之美譽。
華東師範大學是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先進的教育設施。學校現有人文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管理學院、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外語學院、商學院、法政學院、對外漢語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理工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職業技術學院15個全日製學院,35個係,55個本科專業,其中中文、歷史、數學、地理、心理5個專業是國傢文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學校還擁有6個國傢重點學科,9個上海市重點學科點(涵蓋了13個二級學科),其中包括一個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點,1個國傢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或開放實驗室、2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設在學校的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是從事省級重點中學校長以及其他教育管理幹部培訓的唯一國傢級基地。
學校設立研究生院,現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的二級學科點61個,碩士點102個(含教育碩士、公共行政管理碩士、軟件工程碩士三個專業碩士學位),擁有8個博士後流動站。學校還建有網絡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管理型學院。學校現有教職工4,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餘人,包括兩院院士6人,具有高級職稱者近1,100人,不少學者在學術界享有盛譽。各類學生32000餘名,其中全日製在校生18000餘名。全日製本科生13000餘名,研究生4000餘名,留學生1000餘名。
近年來,在保持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傳統優勢的同時,學校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趨勢,瞄準科技發展前沿,積極發展新興學科,如信息科學與技術、新材料技術、生命科學與技術、生態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形成了兼有教育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管理科學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新格局。
華東師範大學與法國巴黎高師、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日本神戶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等歐、美、亞、澳近百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和學術交流關係,100多位外國專傢受聘擔任我校名譽教授、顧問教授。
2001年華東師範大學迎來了50周年華誕,江澤民總書記親筆為學校題詞:“立足上海,面嚮全國,努力辦好華東師範大學,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作出更大貢獻。”這將極大地鼓舞廣大師生員工奮發進取,為把華東師大建設成為“擁有若幹一流學科群,多學科高水平協調發展,教師教育領先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
|
华东师范大学 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学校名称
中文:華東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校徽
英文: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網址:www.ecnu.edu.cn
學校三維地圖:http://ecnu.6dxy.com/ |
|
華東師範大學正門學校性質
華東師範大學是國傢教育部直屬全國首批16所重點大學之一,列入國傢",“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是以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為基礎,同時調進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等院校的部分係科,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社會主義師範大學。1959年華東師範大學就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6所重點院校之一,1978年再次被確認為全國重點大學,是1978年國務院批準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通過 “211工程” 預審並被列入國傢重點建設大學行列。2006年華東師範大學進入“985工程”二期名錄,同時,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點共建華東師範大學,在建設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成立時間
學校創建於1951年10月16日
學校地址
學校地處上海,現有閔行校區和中山北路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3100餘畝,分別坐落在上海市閔行區和普陀區。其中中山北路校區占地面積1200畝,校園環境優美,素有 “ 花園學府 ” 之美譽。 |
|
學校目前設置有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外語學院、商學院、金融與統計學院、東方房地産學院、對外漢語學院、傳播學院、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理工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軟件學院、職業技術學院19個全日製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和網絡教育學院2個管理型學院,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國際關係和地區發展 研究院和新藥創製先進技術研究院5個高等研究院,含52係, 68個本科專業。其中,教育科學學院是中國大學中建置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研究型學院,軟件學院是全國師範大學中唯一一所示範性軟件學院,對外漢語學院是國傢8個對外漢語教學基地之一;漢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心理學5個專業是國傢文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9大學科門類,擁有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23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含23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2個國傢一級重點學科,19個國傢二級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 “ 重中之重 ” 學科,10個上海市重點學科(涵蓋了13個二級學科);擁有2個國傢重點實驗室,1個國傢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8個教育部和上海市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和上海市工程中心,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及150餘個研究所和一批跨學科的研究、實驗、計算及測試中心。 |
|
黨群機構:黨委辦公室、黨校、紀委(合署辦公:監察處)、組織部(挂靠單位:老幹部辦公室)、宣傳部(合署辦公:黨校、新聞辦;挂靠單位:精神文明辦)、統戰部、學工部(合署辦公:學生處)、研工部(合署辦公:研究生管理處)、機關黨委、工會、婦委會、團委。
行政機構:校長辦公室、中山北路校區綜合管理辦公室、國有資産管理處 (內設: 房産管理辦公室)、學科建設與發展辦公室(暨:校“985”/“211”工程辦公室)、對外聯絡與發展規劃處、閔行校區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信息化辦公室、教務處(合署辦公:華東高師師資培訓中心、基礎教育辦公室、教師進修辦公室、孟憲承書院)、招生辦公室、學生處 (合署辦公:學工部)、科技處 (挂靠單位:專利所)、社科處 (挂靠單位:雜志總社)、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人事處(內設:師資辦、退休辦、人才開發調節中心)、國際交流處 (合署辦公:港澳臺辦公室)、財務處、監察處、審計處、設備處(挂靠單位:貸款辦)、房改基金辦公室、基建處、後勤管理處、保衛處(合署辦公:武裝部)、信訪辦(合署辦公:機關黨委)、淮海路校區綜合辦公室、繼續教育管理處、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 |
|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 4,000 餘人,其中專任教師 1,900 餘人,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教師 1,000 餘人;擁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13 人(含雙聘院士6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 9 人、長江學者 8 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傢級人選 19 名、國傢級教學名師 2 人、國傢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10 人,紫江學者 80 人, 終身 教授 105 人。學校現有在校全日製本科生學生一萬四千餘名,研究生一萬兩千餘名(含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外國留學生 3000 餘名。 |
|
學校註重不斷推進國際化發展進程,有着廣泛的國際影響和聲望,先後與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東京大學、神戶大學、墨爾本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和俄羅斯等國10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和産業部門建立了校際學術合作與交流關係,180多位國外著名學者受聘擔任學校名譽教授、顧問教授和兼職教授。設在華東師範大學的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是全國中學校長培訓和港澳臺地區中學校長高級研修的國傢級基地,被譽為中學校長的 “黃埔軍校”。
學校主辦和受有關部門委托承辦的各類學報、學術期刊500餘種,圖書館藏書達360餘萬册,並擁有10所附屬中小學。
建校以來,學校一直秉承“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校訓精神,充分發揮文理基礎學科優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各個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為中國基礎教育和教師教育發展,為國傢和上海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建設創新型國傢和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學校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華東師範大學正豪情滿懷地朝着 “ 擁有若幹一流學科、多學科協調發展、引領中國教師教育發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 的發展目標奮進。 |
|
前身史略(1924-1951)
華東師範大學誕生於1951年10月,是以私立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文、理科為基礎,加上復旦、同濟、滬江、東亞體專等學校的教育、動物、植物、音樂及體育等係合併而成,以大夏大學原址為校址。 大夏大學創立於1924年7月,從廈門大學脫離出來的部分教師和學生在上海發起建立的。
首任校長馬君武。建校初期,設文、理、教、商、預五科,後曾增設高等師範專修科和法科。
大夏大學創建後,許多著名學者曾來校任教,其中有郭沫若、田漢、何炳鬆、李石岑、朱經農、馬君武、周壽君、邵力子等。大夏大學建校27年,培養學生近20000名,畢業生6000餘人。包括一批為國為民的有識之士。如熊映楚,曾是武漢農民運動的重要幹部;雷榮璞、陳國柱分別是廣西、福建建黨幹部之一;吳良斌(亮平),最早翻譯恩格斯《反杜林論》,解放後曾任中共中央黨校顧問;郭大力、周揚、葉公琦、陳賡儀等都在大夏大學學習。學校培養了一批傑出的專傢學者,如鬍和生、陳子元、李瑞麟、劉思職等四位中科院院士,翻譯傢戈寶權,兒童文學家陳伯吹,古典文學評論傢王元化和青銅器專傢馬承源等,還有不少傑出的政治傢、企業傢和其他知識界人士。
光華大學是1925年從美國教會學校聖約翰大學(地處今華東政法大學)脫離出來而創建的。
首任校長張壽鏞。建校初期,學校設文、理、工、商四個科14個係。學生們在致力於學習的同時,課外活動和體育競賽也開展得生氣勃勃,在江南八大學校的國語、英語演講比賽中屢居前茅,還曾獲江南八大學校網球、足球、越野賽的錦標。
光華大學建校26載,先後入校學生達14000餘人,完成大學學業獲得學位者2400餘人,為國傢培養了許多人才。其中有中國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鄧拓,中科院院士徐僖,著名學者周而復、趙傢璧、張芝聯、呂翼仁、張允和、穆時英、田間和姚依林、喬石、尉健行、榮毅仁、董寅初、黃辛白、柴澤民、黃鼎臣、邵洛羊、楊小佛、謝雲暉、楊紀珂、張承宗等一大批著名政治活動傢和民主人士。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適應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需要,1951年7月17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宣佈,經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準,成立華東師範大學。8、9月間,大夏大學的中文、英文、歷史、社會、數學、化學、教育、教育心理、社會教育係;光華大學的國文、英文、教育、數理、化學、生物係;同濟大學的動物、植物係;復旦大學的教育係;東亞體專的體育係、體育專修科和滬江大學的音樂係相繼並入。10月4日,組建了華東師範大學臨時工作委員會(後為行政委員會)。10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正式宣佈華東師範大學成立。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華東教育部部長孟憲承兼任校長,孫陶林、廖世承為副校長。
建校初期(1951-1957)
學校成立後,即開始了學校各方面的建設工作。剛建校時學校設有教育、中文、外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音樂、體育等11個係,1952年9月,聖約翰大學的教育、中文、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係;浙江大學的地理係;滬江大學的教育、社會係;大同大學的教育、物理係和震旦大學的教育係並入學校,並從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校調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教師多人。體育係和體育專修科調至新建的華東體育學院。
調整後的學科設置是;教育、中文、外文(設俄文、英文二組,俄文兼辦專修科)、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音樂係(以上各係均兼辦專修科)。新設政治教育專修科。1953年8月,江蘇師範學院的藝術科音樂組,浙江師範學院的外國語文係英語組,安徽師範學院的物理、歷史、數學、英語係,福建大學物理係,華中師範學院英語係部分學生並入。
1956年6月28日,音樂係停辦,全係學生轉入新建的北京藝術師範學院學習,教師則分別支援北京、南京、蘭州等地師範院校音樂係、科和上海音樂學院。大夏大學的校園面積僅280畝左右,至1952年,已迅速增加到800多畝。並隨即開始了大規模的校捨興建工程,十大建築的規劃、設計並實施,大大改善了學校辦學的條件,為學校日後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建校之初,全校共有教職工338人,其中教師131人,學生1032人,其中各校並入學生698人,暑假招收新生334人,分36個班上課。圖書藏量通過合併接收,呈迅速增長的態勢。同時,學校的各級行政、管理機構也逐步建立成形。
1952年,學校成立了研究部,推進科學研究,1953年受教育部委托舉辦多個專業的研究生班。繼1952年7月創辦《華東師大》校刊後,在1955年1月出版《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提高了教學及教育科研的實力。
從1952年開始,為適應初級中學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師資的情況,學校較大規模地舉辦了一係列的專修班,並從1956年開始,在江蘇、浙江兩省鐵路沿綫及上海市招收函授生。至1957年,在校生規模已達5000餘人,研究生班及函授生各為127人和801人,在教書育人方面逐漸形成社會主義師範教育的特色。
開拓奮進(1957-1966)
大夏、光華大學及有關大學院、係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給華東師範大學奠定了基礎;五十年代初期的院係調整,給華東師範大學註入了新的有生力量。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提高教育質量與學術水平,各項事業蓬勃發展。1959年3月,華東師範大學被確定為全國十六所重點高等學校之一。
在周恩來總理“嚮現代科學大進軍”號召鼓舞下,學校加快了發展教學、科研的步伐。1957年9月,教育部批復,同意該校成立人口地理研究室和河口研究室,這是國傢教育部批準的第一次全國18個研究室中的2個,人口地理研究室是建國以後建立的第一個人口研究機構。自1958年起,學校又陸續建立了教育科學研究室和電子學、原子物理、固體物理、光學等一大批理科研究室及一些專業實驗室,廣泛深入地開展學術研究活動。
1958年,學校通過科研開闢了一些新的學科分支和課程,新建了一批專業和專門化教學小組。1964年教育部舉辦全國“四新”展覽會,我校“紅外分光光度計”、“寬譜綫核磁共振波譜儀”、“自旋回波核磁共振波譜儀”和“核四極共振波譜儀”等四項研究成果獲得三等奬,在全國師範院校中居領先地位。
從1959年起,研究生的培養由舉辦二年製研究生班改為主要招收三年製研究生。1960年,從59級起各專業學製均改為五年,並一直執行到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終止。
與此同時,學校擴招成人教育的專業與人數,成立半工半讀師院。1956年還招收越南留學生210多名,成立留學生管理辦公室室,開始了留學生教育工作。
至1966年,全校教職工由建校初的338人增加到1975人,在校學生4192名,有教育、政教、中文、歷史、外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理等10個係,13個專業,共為國傢培養各類人才共15000餘人,學校面積也比初建時擴大了4倍多。
改革發展(1966-1991)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全國高等教育遭到嚴重破壞。教師被趕往工廠、農村,自1966年到1969年,學校連續4年沒有招生,1970年開始恢復招生,但規模很小。
1972年5月,學校被迫與上海師範學院、上海半工半讀師範學院、上海教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校合併,改名為上海師範大學。
“文革”期間,學校的科研工作遭到嚴重摧殘,但不少科技人員,出於對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剋服了種種睏難,繼續對一些基礎問題及生産建設中急需解决的問題進行研究,因而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1970年,我校“671”科研組,在國際上首先從海水中提取到30剋鈾,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評價;1971年,光學組建立在國內居領先水平的管道氣體傳輸模擬實驗室;河口海岸研究組為金山石化總廠一期工程的油碼頭選址提供了方案,等等。
粉碎“四人幫”後,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重新步入正軌。從1977年起,全國恢復了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制度,我校開始恢復招收四年製本科生。1978年,上海師範學院、上海教育學院和上海體育學院從學校分離出去,相繼恢復原來的建製。1980年7月,經教育部批準恢復華東師範大學原名。
遵循鄧小平同志關於“教育要面嚮現代化、面嚮世界、面嚮未來”的指示,學校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進一步明確和端正辦學思想,提出“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校訓,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辦學方向,註意師範性和學術性的統一,從而使學校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
學校相繼建立了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學院和成人教育學院。係和專業從1979年的11個係17個專業擴展到1991年的21個係38個專業;科研機構也從1966年的一所三室發展到1991年的23個研究所、28個綜合性研究中心和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實驗中心。附屬學校數也有所擴大,有三所附屬中學、一所小學和一所幼兒園。河口海岸動力沉積與動力地貌綜合實驗室為國傢重點實驗室,量子光學實驗室為我校與中科院上海精密光學機械研究所合作建立的聯合開放實驗室。學校擁有近百個實驗室和實驗中心,擁有許多先進的儀器設備,不少儀器設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學校附設出版社和科教儀器廠、印刷廠,是全國高校中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社、廠之一。圖書館藏書豐富,中外文各類圖書達269萬册。
為填補教育類專業許多空白學科,為國傢培養急需人才,學校先後建立了計算機科學、電子科學技術、數理統計、環境科學、對外漢語、美術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技術、思想政治教育、國際金融、圖書館學、情報學、哲學、經濟學、固態電子學、國土整治與開發、應用數學等本科專業,以及人口、經濟管理、應用化學、應用生物學等一批專科專業;從有利於管理、有利於學科發展出發,新建了一些係。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隨着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高師師資培訓中心和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的建立和留學生招生任務的擴大與層次的,學校體係與功能更為明顯地反映出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多規格、多渠道的新特點。1984年9月,我校成立科技開發公司(1990年發展成為科技開發總公司),開始了學校科研成果的社會轉化工作及科技産業的開發工作。隨着學科建設的發展與科研工作的展開,教育、地理學科兩個“竜頭”得到進一步提高與發展;一批有發展前景的基礎學科、應用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得到重點扶持;使學校進一步嚮教學、科研兩個中心的建設目標邁出新的步伐,形成了教育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多科性師範大學的新格局。從1976年到1991年,共培養本、專科生約23000名。
學校長期以來始終把研究生教育作為學校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研究生教育工作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研究培養方法多種多樣,學校還與國內許多高校、研究機構及國外7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廣泛的學術聯繫,有的專業還與一些企、事業單位建立了挂勾、合作關係,並經常聘請國內外專傢來校講學,積極組織研究生參加全國性的學術會議,聽取國內外專傢的學術報告,以深化研究生的專業知識,擴大科學視野。從1978年開始先後有34個院、係、所,105個專業招收研究生。現任校長王建磐就是由數學係培養出來的、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批18位博士之一,也是我校培養的第一名博士。198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成立了研究生院(試辦)。1991年有博士學位授予點28個,博士生導師55人(3人為兼職),碩士學位授予點84個。
此外還設有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區域地理學)、生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植物生理學)、數學(基礎數學、概率論、數理統計專業)三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78年至1991年間,學校共培養研究生3600餘名。
經過長期的教學和科研的實踐,學校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其中有不少是國內外著名的專傢學者,包括一批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的後起之秀。如:教育學家孟憲承、廖世承、曹孚、劉佛年、左任俠、鬍寄南,歷史學家呂思勉、李平心、吳澤、束世徵、林舉岱、王養衝、陳旭麓、夏東元,外國語言文學專傢平海瀾、周照良、孫大雨、徐燕謀、羅玉君、顧𠔌宜、繆廷輔、李毓珍,哲學家周抗、馮契、徐懷啓,倫理學家周原冰,社會學家言心哲,文學家許傑、張畢來、王西彥、徐震堮、施蟄存、徐中玉、錢𠔌融,經濟學家陳彪如,音樂傢劉雪、馬革順、錢仁康、應尚能,體育學家吳邦業、黃震,生物學家張作人、薛德焴、王志稼、鄭勉、張孟闡、郎所、堵南山、顔季瓊,化學家邵傢麟、唐寧康、夏炎,數學家李銳夫、孫澤瀛、程其襄、錢端壯、曹錫華,地理學家鬍煥庸、李春芬、嚴欽尚、陳吉餘,物理學家張開圻、鄭一善、許國保、姚啓多、陳涵奎等。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也培養了一批遐邇聞名的中年專傢和嶄露頭角的青年學術新秀。肖剛(34歲)、鄭偉安(35歲)被破格提升為教授(也是博士生導師),屬全國首例,在海內外産生了積極的影響。截止1991年底,學校教師已增加至2079人,其中教授174人,副教授577人,講師961人(以上均含研究人員),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
再創輝煌(1992-至今)
80年代初,學校清醒地認識到要維持學校的地位與生存空間,就必須走師範性與學術性相統一的道路,面嚮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
學校先從理順校內的各種關係開始,從單項改革走嚮更高層次的綜合改革。1993年初,學校實行校、院、係三級管理、院為實體的管理體製,成立了國際商學院、理工學院、文學與藝術學院、外語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人文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和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八大實體學院。以學院為單位開展了專業、學科建設和改造,以後又采取多種形式,創辦了多種二級學院。1994年的人事改革使在編職工人數從4000餘人降到3500餘人。從1993年開始,改學年學分製為學分製,打破專業限製,拓寬學生知識面,經1987年試行主輔修製後,全面推廣,並逐步擴大。並對自主招生及非師範生源入學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改革學校科研工作的運行機製,實行有償使用專職科研編製,加強科研經費的宏觀管理。後勤改革實行了經營機製轉換,完善承包責任製,提高了經濟效益。 在進行學校各項改革的同時,學校召開本科教學會議,加強特色與主幹課程的建設。
繼1995年1月中文、歷史兩個文科基地之後,國傢教委又於1997年批準我校設立了數學、心理學、地理學三個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同時生態學、教育學、世界歷史、世界經濟學也被確認為上海市的重點學科。完善教材的配套改革,嚴格考試制度等,拓展學生知識面,設立大學生科研基金,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對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設立教學改革基金,加強教師隊伍和實驗室建設,實施學校的“百人工程”,使各個學科的人員梯隊和設備情況漸趨合理。 在“兩個服務”宗旨的指引下,學校開展了多規格、多層次、多渠道辦學的活動。與上海市的有關區、縣、部門聯合,進行了形式、規格多樣的教育合作。這段時期,教育管理學院擴展培訓領域,與香港有關方面合作,聯合舉辦了幾期香港中學校長培訓班。成人教育開拓業務範圍,1993年學校還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成人教育”碩士點。高師師資培訓形成新特色,成立普通教育研究中心和一批普通教育研究基地,遍布上海的多個區縣。建立上海市民工學校、國際中國文化學院、遠東國際金融學院、階梯學院、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華夏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華茂學院、銀行學院等等。擴大了與上海及華東地區合作辦學的範圍,為學校爭得了榮譽與地位。1996年4月,學校通過國傢“211工程”預審,1997年5月20日,國傢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 “共建華東師範大學”。
1996年,學校參與了上海市師範結構調整,構建基礎教育教師職前培養與在職培訓一體化的辦學體係。1997年12月上海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並入華東師大,成立華東師大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1998年9月,上海教育學院,上海第二教育學院並入華東師大,以後又重新組建了繼續教育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 |
|
黨委書記:張濟順 副書記: 羅國振 林在勇 民
校長:俞立中 副校長: 莊輝明 林在勇 軍 任友群 陸 靖 陳 群 朱自強 |
|
華東師範大學遵照上海市關於新的高校佈局調整,學校已在閔行區紫竹園區內建設新的校區。閔行校區完全建成後,將入住本科生11000名和研究生6000名。
閔行校區西起蓮花南路,東至虹梅南路,北臨劍川路,南靠東川路,占地總面積1821.42畝。一條鐵路將校區分為南北兩塊,學生公寓及相應配套的生活設施佈置在北塊的生活區內,辦公、教學、科研、體育活動場地等功能佈置在南塊基地內。在虹梅南路以東,有249.99畝研究生和教師公寓。本科生公寓區位於閔行校區西北角,近劍川路和蓮花南路路口。中山北路校區到閔行校區30公裏。
新校區空間組織特色主要表現為“一心兩軸”。“一心”即以圖文信息中心為主體建築的核心區域。“二軸”分別位於東川路主校門延伸至圖文中心,並貫穿於校區的中心生態軸綫,以及蓮花路西校門的東西景觀緑化空間——“緑色中心”,而建築則作為環境的界面以群體組團的形態出現。
現完成建築有: 圖書館(圖文信息中心)、綜合教學樓 (第一二三四教學樓)、辦公樓(該樓位於閔行校區南校門附近,層高12層,建築面積13174m2)、食堂(教學區的華閔餐廳和秋實閣餐廳、設在研究生公寓區的秋林閣餐廳、設在本科生公寓的河西餐廳)、數學統計樓 、物理樓、化學樓、人文大樓、法商樓 、外語樓 、校醫院、體育館、學生之傢、綜合實驗樓(閔行校區一共建有4幢實驗樓,分別為實驗A樓、B樓、C樓、D樓,每幢樓層高均為5層,建築總面積超過52000 m2) |
|
該校在《2009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9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12,2009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47,2009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17,2009中國大學教與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2,是我國最著名的師範院校之一。 |
|
50年代初高校調整後,許傑、徐震堮、施蟄存、徐中玉、錢𠔌融、程俊英、周子美、餘振(李毓珍)、萬雲駿、史存直、彭鵬、林祥楣等一大批一流學者均執教於此。本係基礎實力雄厚,傳統優勢突出。從錢𠔌融先生引發全國討論的“文學是人學”命題、王元化先生撰就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美學著作,到80年代中期文學研究方法論大討論,90年代人文精神論爭等,中文係都在學術界贏得了巨大聲譽。新時期以來,在文學理論與批評、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等領域出版了大量有影響的學術專著,涌現出一批後起之秀,人才之多,時有“華東師大現象”之說。 |
|
huadong shifan daxue
華東師範大學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中國的一所以培養教師為主的文理科綜合性大學。 1951年 9月創建於上海。建校時以私立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為基礎,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係調整前後,又調進聖約翰大學、大同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交通大學、滬江大學、震旦大學和東亞體育專科學校等高等院校的部分係科和教師。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係學生在做實驗
建校以來,學校註意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重視基礎理論教學,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著名教育傢孟憲承、劉佛年曾擔任校長,並編寫過多種在全國有影響的專著。從建校到1983年的32年中,共培養了本科畢業生27468名,研究生1222名,外國留學生420名,函授大學和電視大學畢業生4000多名。學校在科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自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到1983年,共獲得國傢發明奬 4項,中央各部委及上海市的重大科技奬72項。在哲學社會科學方面,共編寫出版專著、譯著、教材、工具書等 250多種。
1983年學校設有:教育、政治教育、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外語、圖書館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計算機科學、心理學、體育、藝術教育等15個係30個專業。學校並設有教育科學、比較教育、中國史學、蘇聯東歐、人口、古籍、現代教育技術、西歐北美地理、河口海岸、環境科學等10個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發展心理、世界經濟、微波、應用數學、海水資源化學、細胞生物學等24個研究室。為加強並協調對有關教育科學係、所、室在業務工作上的領導,學校設立了教育科學學院。
各係本科學製為 4~5年,碩士研究生學製為3年,博士研究生學製為 2~3年。1983-1984學年有本、專科生5241名,博士、碩士研究生387名,進修生450名,外國留學生73名。全校有教師165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307 人,講師784人。學校圖書館藏書188萬册,中外文期刊 10241,並設有20多個圖書閱覽室。學校現有86個實驗室和電教中心。學校還設有科教儀器廠,研製微型和小型電子計算機及大型、精密科教儀器,為教學、科研服務。學校辦有 3所附屬中學以及子弟中學、附屬小學和幼兒園。
物係腦功能研究室的科研人員正在做動物實驗
1977~1983年,學校與國外30多所高等院校開展了學術交流,建立了校際聯繫。先後有37名外籍教師來校任教。學校選派 287 名教師前往22 個國傢進修、考察、講學或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見彩圖華東師範大學電化教學樓外景)
(華師大) |
|
歷史 | 人物 | 名人 | 教授 | 學者 | 文藝理論 | 中文係 | 大學 | 名師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明星 | 靚女 | 文學 | 博士 | 副教授 | 博士生導師 | 係主任 | 更多結果... |
|
|
華東師範大學章程 |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楊行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鬆江實驗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 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軟件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 華東師範大學家教中心 | 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 華東師範大學體育健康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理工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電化教學樓 | 華東師範大學慈善愛心屋 | 華東師範大學大學生禮儀隊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東昌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法政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 |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長風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第三附屬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第四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張江實驗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 | 華東師範大學延安校區 | 華東師範大學培訓二部 |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階梯學院 |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華光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西方經濟學全真模擬密押捲 |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交流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中等職業教育分社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教輔分社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學前分社 | 華東師範大學勤工助學管理中心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 | 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房地産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年鑒2001(總第二捲) | 大學之道: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理念與實踐(上中下册) | 華東師範大學年鑒2003(總第四捲)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分社 | 華東師範大學鬆江實驗高級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 |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基礎教育分社 | 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國傢重點實驗室 |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東昌中學南校 | 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係 |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 | 華東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 華東師範大學華振體育科技咨詢公司 | 中山北路寧夏路華東師範大學 | 中山北路金沙江路華東師範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深圳教學中心 | 詩經通譯新銓黃典誠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華東師範大學與文化發展中心 |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文化發展中心合作辦學部 | 華東師範大學電子信息應用學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