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部論語治天下 Half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governing the world |
拼音: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解釋: 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傢經典的重要。
資料來源: 典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捲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衹《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緻太平。”
例子: 每决大事,啓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
|
發 音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釋 義 論語: 孔子言論的匯編,儒傢最重要的經典。由孔子門生及再傳弟子集錄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傢思想的主要資料。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傢經典的重要。
出 處 典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捲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衹《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緻太平。”
示 例 每决大事,啓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
趙匡胤有一柄“柱斧”從不離手。那是一個象牙柄水晶頭的斧頭,很名貴,打起人來也很疼。公元967年,當時是宋太祖的乾德五年。當時,君臣幾個人談起年號來,趙匡胤對“乾德”這個年號相當得意。趙普跟着拍馬屁,列舉了幾年來不少好事,然後歸功於趙匡胤改的這個年號。誰知,旁邊站着一位名叫盧多遜的翰林學士,極有學問,而且死看不上趙普。他等趙普特別起勁地拍完馬屁後,不動聲色地說了一句:“可惜,乾德是偽蜀用過的年號。”皇帝大吃一驚,馬上命人去查。結果真是前蜀的年號,而且是亡國的年號。這一下趙匡胤的羞慚惱怒可想而知。想起趙普這廝身為宰相,卻不讀書不看報,讓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這麽大的一個洋相,真是可惡萬分。皇帝陰沉着臉在那兒運氣,坐了半天,實在還是壓不住心頭的怒火,便招手叫道:“趙普過來。”
趙普以為要挨那柱斧的揍了,就戰戰兢兢地走嚮禦案前,衹見皇帝拿起御筆,蘸飽了黑墨,在趙普臉上就是一陣亂寫亂畫,弄得他滿臉滿身翰墨淋漓。一邊塗,皇帝還一邊駡:“你不學無術,怎麽比得上盧多遜?”
從此,大宋宰相趙普受此奇恥大辱,開始發憤讀書。他有一個大書匣,不許別人動。人們衹是看到他每天從裏面拿出一本書來讀,但是誰也不知道是什麽書。等到這位宰相死後,人們打開書匣,發現裏面衹有《論語》的前半部分。從此以後,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就傳遍天下了。
在趙匡胤攻城略地之後,他製定了這些政策制度、祖宗傢法。大宋帝國的“鬱鬱乎文哉!”就是在此基地上,成長起來的。趙匡胤和他子孫那個時代是中國經濟、文化達到巔峰的時代,是中國在全世界最文明、最發達的時代。這一切,可能都與它的開國皇帝、好漢趙匡胤的那個“臥榻”情結有關。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淨空老法師講述
儒、佛的德行要靠我們這個時代覺悟的人來發揚光大。如何發揚光大?身體力行,把儒、佛的道理做出來給社會大衆看,光講不行,要做出來。你真正做出來,我相信世界上許多電視臺的媒體都會來訪問你,為你傳播,光明遍照世間,輕而易舉。這是非常特殊的教學法,這也是世界上其他地區從來沒有過的教學法。
中國最近一個甲子,我們把祖宗的教學法忘得一幹二淨。因此,我們今天要特別發心,忍受一切苦難,真正不怕苦、肯吃苦,把這個方法表演出來。我們至少要做十年、二十年,成績拿出來,大傢就相信了。
怎麽做?一部經!宋朝初年趙普就是這個做法,趙普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宰相、謀士,智囊團的頭。他的那一套治國平天下的本事從哪兒來的?他說:‘我以半部《論語》幫助宋太祖趙匡胤得天下,以半部《論語》幫助宋太宗治天下,建立國傢政權。’宋代開國的兩個皇帝是兄弟,哥哥走了以後,弟弟繼承王位。這是非常好的榜樣,很可惜現在沒有人懂得。(節錄自《無量壽經》2-34-132)
清朝之滅亡
清朝開國時,把葉赫那拉氏這個族群消滅了,當時這個族群的首長說了一句話:“我族裏剩下一個女人也要報仇,也要把滿清消滅掉。”過了兩百年,慈禧太後就是葉赫那拉氏的後人,所以慈禧太後是來報仇的。從前的帝王也很聰明,宮廷裏面祖宗立法,决定不許葉赫那拉氏的人進宮,不管是男子、女子,他們已有防範了。到了鹹豐年間,因為距離的時間久了,大傢也就沒有重視這個問題。慈禧進宮時,大傢知道她是葉赫那拉氏族的人,但那時宮廷輕視了這件事,就讓她進宮了,所以滿清滅在她的手上。因此,不論一個國傢、家庭、或團體,冤親債主會很有耐心的等待,等待你的運衰了、機會成熟了,他就現前了。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兇經》15-14-25【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 |
|
成語名稱 半部論語治天下 漢語拼音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成語釋義 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傢經典的重要。 成語出處 典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捲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衹《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緻太平。” 使用例句 每决大事,啓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
|
半部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