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拼音: bàn jīn bā liǎng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分句;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解釋: 八兩:即半斤,舊製一斤為十六兩。半斤、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資料來源: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28出:“兩個半斤八兩 ,各傢歸去不須嗔。”例子: 衆將看他兩個本事,都是~的,打扮也差不多。(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七回)謎語: 共計五百剋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舊製一斤合十六兩,半斤等於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多含貶義)。 bàn jīn bā liǎng bàn jīn bā liǎng 八兩:即半斤(舊製一斤等於十六兩)。一個半斤,一個八兩,輕重相等。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較多用於貶義 他膽小,我的膽子也不見得大,正是半斤八兩 。——葉聖陶《外國旗》 舊製一斤合十六兩,半斤等於八兩。半斤、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八出:“兩個半斤八兩 ,各傢歸去不須嗔。”《水滸傳》第一○七回:“衆將看他兩個本事,都是半斤八兩 的,打扮也差不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假設我看你這個人,同別的男子,半斤八兩 ,相差不多,那我早就不敢同你親近啦。” 八兩:即半斤。一個半斤,一個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註 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釋 義
八兩:即半斤,舊製一斤為十六兩。半斤、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出 處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28出:“兩個半斤八兩 ,各傢歸去不須嗔。
示 例
衆將看他兩個本事,都是~的,打扮也差不多。(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七回)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分句;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旗鼓相當、不相上下、平分秋色
反義詞: 截然不同、大相徑庭、天差地遠
燈 謎
共計五百剋
英 文
as broad as it is long
典 故
“半斤八兩 ”一語出自16進製的古衡器流行時期,因古稱一斤有16兩(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兩”毫無區別。
中國古稱一斤有16兩,每一兩就是一顆星,16兩就是16星。它們是由北斗七星,南鬥六星和福、祿、壽三星組成。買貨人如把東西稱給人傢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別是福祿壽)。 電影片名:《半斤八兩 》
英文片名:《The Private Eyes》
片長:94分鐘
年份:1976年
類型:喜劇
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
色彩:彩色
混音:單聲道
級別:Sweden:15 Hong Kong:IIA
攝製格式:35毫米
洗印格式:35毫米
製作公司:香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
發行公司:香港寰亞電影發行公司 導演:許冠文
編劇:許冠文
演員:
許冠文飾Joseph Wong
許冠傑飾Lee Kwok-kit
許冠英飾Pighead
趙雅芝飾Jacky
吳耀漢飾Police Officer
石 堅飾Gang Leader
朱 牧
洪金寶
高 雄
製作人:鄒文懷 簡要版本
許冠傑從小習武,並不甘心在汽水廠的流水綫上做工,遂辭職來應聘做私傢偵探。萬能私傢偵探社的社長許冠文刻薄寡恩而又自視甚高,卻經常接手一些小打小鬧的案件,他並不對許冠傑的到來感興趣。社長許冠文在路中誤以為鄰人偷了他的錢包,遂將其暴打,後發現是誤會。鄰人報警,社長許冠文與許冠傑狼狽逃命,在躲藏中,社長許冠文覺得許冠傑身手敏捷,遂答應他來上班。劇院老闆遭強人打劫,找社長許冠文幫忙。社長許冠文和許冠傑來到劇院,發現打劫的正是堅叔一夥,他們專以打劫為生,曾經就和許冠傑交手過,如今正是狹路相逢。社長許冠文與他們鬥智鬥勇,合許冠傑之力將他們製服,送到了警署,獲得了表彰。而經過這一次歷險以後,社長許冠文也改變了對待下屬的態度,偵探社從此以後親如一傢。
詳細版本
香港之晨, 高高`水泥森林'之間狹窄的天空, 響起主題歌.
伴隨歌聲, 畫面出現香港鬧市車水馬竜景象, 俯拍街頭奔走的搬運小販等下層人民, 以及天橋上擠擁着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及橋下飛馳的車流.
一男人雙手扶着兩袋活鵝在候車, 一彪形大漢走近叫他入巷.巷子末端拐彎處, 一群匪徒正將一群男女剝光衣服, 搜刮財物, 帶鵝男人也被如法炮製.匪首叫將各人衣服搞亂, 然後率衆匪由小巷竄出, 截停一輛小巴.衆匪上車.李國傑隨後趕到, 也上了車.李與彪形匪徒並坐後座.匪用力威脅, 要他拿出錢物, 李以迅速身手製服匪徒, 並安然下車.
李國傑在萬能偵探社門口, 特意穿起大衣, 並拿一支雪茄點燃, 叼在口中, 纔入門見王社長, 王以為他是顧客, 便熱情招待並先聲明: `談話每小時200 元, 如以後幫襯, 可以在經費中扣回.'又拿出照片誇耀自己曾與港督握手.但一聽到對方是來求職的, 頓現兇相, 問李有何專長, 李既不會照相, 又不會開車, 但他當場表演功夫, 表明他身手敏捷.王不出聲, 自行化裝出門, 二人在上電梯時, 王被一男人碰了一下, 他發現自己失了錢包, 便窮追那男人, 二人在樓下一傢酒店的大廚房內大打出手.男人逃出廚房門時, 被候在門外的李國傑一腳絆倒, 小偷的錢包和王的錢包都被李取到手.當李將錢包交還給王時, 王見他頗有本領, 便答應錄用, 當場講明月薪500 元, 包三頓飯, 每頓餐費不超過2 元, 李無奈答應了.被偷了錢包的男人帶了警察來, 展開一場有趣的追逐.王、李二人終被扣返警局.
超級市場的莫太太來了, 原來她的商場每天被人偷, 天天蝕幾千元, 想請王社長如同以前, 捉幾個小偷, 殺一儆百.
王與李同去商場, 果然見一女人穿一件特製孕婦服, 不停把貨物放進去, 又見一男人把貨物放在脖子上挂着的袋子裏.王站在出口, 據那女人所偷貨物不斷給她記帳, 她到出口處時, 衹拿兩捲厠紙.但王拿一條長長清單, 要她付120 元.女的說: `有無搞錯, 怎要這麽多! '王說: `這是連你吃進肚內的一起算.'女人說: `我沒帶錢呀! '王說: `去警局吃皇傢飯不要錢的.'女人身後那個男人想奪路逃走, 被李一拳打倒.二人在商場大打出手.男人終被製服, 王卻被打傷了.
戲院大堂, 觀衆正入場.
一匪徒持槍衝入戲院機房, 命令工人停止放電影, 並打開觀衆廳的電燈, 觀衆嘩然.匪首即帶二匪上臺.觀衆還以為是特別節目.匪首宣佈: 現在不是停電, 也不是真人上臺, 是打劫.觀衆還以為是表演, 一片笑聲.忽然擴音器壞了.機房內匪徒遂亂按開關, 擴音器內傳出男女調情對話, 觀衆哄然.
忽然布幕落下, 又拉起, 匪徒手忙腳亂, 觀衆更開心, 匪首大怒, 朝天開槍, 全體觀衆蹲到椅子下邊.匪徒命令觀衆站起, 用繩子挂着幾個袋, 兩邊拉緊, 如梳子般從一行一行觀衆面前經過, 匪首命令各人將身上財物放入袋中.
李在大廳門外發現裏邊正在進行搶劫, 連忙轉入厠所, 卻同時放了一響屁, 一匪徒聞聲跟蹤入厠, 發覺放炸彈之男子已被打暈並被人連同炸彈一起綁在馬桶上, 剛要轉身, 卻被李用厠所的一膠吸盤猛吸在口鼻處, 窒息而暈.李搶了他的槍, 手持膠吸盤從窗口跳到雪糕車頂, 車裏彪形匪徒發覺有異, 伸頭出來看, 又被吸盤同樣悶暈.
匪首帶匪徒撤退, 見彪形匪徒正坐在雪糕車司機位上, 一手指着車尾, 匪徒們便紛紛上車, 關上了門.李將彪形匪徒挪開, 原來那衹指着車尾的手, 是李的.李馬上開車上警局, 邊開車, 邊把後邊冷藏車的製冷開關開到冰點.匪徒們在車廂內, 全都凍成冰棍.
車到警局, 衆警把僵在車內的匪徒一一擡下車.
二人回到偵探社所在地, 在走廊, 王發現旁邊開了一傢`全能私人偵探社'.他急忙推開門, 見李國傑正以他同樣的態度和方法同客戶談生意.他上前提出大傢合作, 李說: `我為什麽要同你合作? 你會的, 我都學會了;但我會的, 你卻不會.'一面學王以前的樣, 自己拿巧剋力吃, 不料王閃電出手, 奪了巧剋力.李震驚, 同意大傢以五五分帳方式合作. 《半斤八兩 》是許氏兄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電影,使許冠傑在歌壇影壇都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天皇巨星。
這部影片一上映就打破了當時的票房紀錄,在日本也掀起一陣熱潮,79年重映時又創重映賣座記錄。在影片中許冠文尖酸刻薄,許冠傑老實英勇和許冠英傻裏傻氣,三者的人物性格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把一個偵探社發生的故事演繹得讓人捧腹不已,被譽為20世紀香港最具諷刺的電影。
這部電影在人物性格刻畫方面相當成功,三兄弟在影片中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接近大衆,沒有明顯的好人壞人之分,有的衹是生活中的傢長裏短。大量諷刺情節的選用,從內容上和當時人的生活都有着強烈的共鳴,反映出了許多人內心的聲音。同時配以經典的音樂使得影片更加豐富全面。當時的許冠傑在歌壇影響力巨大,有“歌神”之稱,所以在每部片發片之前,都由許冠傑推出一張同名大碟,待主題麯唱至街知巷聞之際再發片,這樣的行銷戰略自然使得影片的銷售事半功倍。 “冷面笑匠”是觀衆送給許冠文的一個特別的稱號,或許令觀衆吃驚的是這位除了主持電視節目從沒有拍過電影的人,會在斯文外表和金絲眼鏡下藴藏了如此豐沛的喜劇細胞。1974年,許傢三兄弟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成立許氏兄弟電影公司。
1976年,他們合作拍攝了香港喜劇電影的經典之作《半斤八兩 》,三兄弟齊上陣,這部影片上映後成功地打入了日本、西班牙等國的電影市場。此時的許冠文事業如日中天,在其後幾年裏自導自演了多部影片,而且屢創票房奇跡。
許冠文以開放善變的姿態針對觀衆口味製作的影片,有些笑料針對現實社會的冷嘲熱諷十分深刻。1981年,許氏兄弟拍攝了以香港警探為主角的喜劇片《摩登保鏢》,這就像是許冠文影片的標志性符號,在香港七八十年代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捧腹或者深省,連珠炮似的語言成為了其輝煌時刻志得意滿的象徵。那是個“許冠文喜劇”的時代,是個嚮“冷面笑匠”稱臣的時代。 成語名稱 半斤八兩 漢語拼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成語釋義 八兩:即半斤。一個半斤,一個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捲十一:“問:‘來時無物去時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師曰:‘秤頭半斤,秤尾八兩。’”宋·釋惟白《建中靖國續燈錄》:“踏着秤錘硬似鐵,八兩元來是半斤。” 使用例句 衆將看他兩個本事,都是半斤八兩 的,打扮也差不多。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七回 【半斤八兩 】 (雜語)言輕重相等也。五燈會元曰:“秤頭半斤,秤尾八兩。”又曰:“一個重半斤,一個重八兩。” : Fifty-fifty,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n.: It's as broad as it is long., be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dozen, little better [less] than, 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half a pound of one and eight ounces of the other; tweedledum and tweedledee v.: not much to choose between the two, tweedledum and tweedledee adv.: upsides 戀戀不捨 , 不相上下 , 不分高低 , 並為一談 , 毫發不爽 , 相差無幾 , 不解之緣 , 藕斷絲連 , 旗鼓相當 , 平分秋色 , 依依不捨 , 如影相隨 , 唇亡齒寒 , 一模一樣 , 神肖酷似 , 平起平坐 , 毫無二緻 , 互為表裏 , 共為唇齒 , 糾纏不清 , 牽扯不清 , 棋逢對手 , 脈脈相通 , 藕斷絲聯 , 藕斷絲長 , 藕斷絲不斷 , 不分勝負 , 如出一轍 , 如膠如漆 , 一律平等 , 相去無幾 , 銖兩悉稱 , 依依惜別 , 留連不捨 , 銖兩相稱 , 平局 勢成騎虎 , 卯是卯 , 另一碼事 , 天堂地獄 , 天壤之別 , 天差地別 , 天差地遠 , 天淵之別 , 寡二少雙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丁一卯二 , 丁一確二 , 丁是丁 , 丁是丁,卯是卯 , 不可同年而語 , 不可同日而語 , 不可比擬 , 不知所措 , 舉世無雙 , 衆口難調 , 當世無雙 , 判若天淵 , 判若雲泥 , 出類拔萃 , 出羣拔萃 , 前所未有 , 秀出班行 , 絶倫 , 絶頂 , 網遊之獨步天下 , 獨步天下 , 獨步一時 , 獨擅勝場 , 莫衷一是 , 見仁見智 , 騎虎難下 , 超塵拔俗 , 超凡入聖 , 超群出衆 , 超群拔類 , 超軼絶塵 , 迥然不同 , 進退失據 , 進退兩難 , 進退為難 , 進退維𠔌 , 霄壤之別 , 霄壤之殊 , 金雞獨立 , 來而不往 , 棟梁之材 , 欲罷不能 , 沒衷一是 , 無可比擬 , 無與倫比 , 無所適從 新半斤八兩 阿興阿黃半斤八兩 半斤八兩 (1976)(許冠傑全集)半斤八兩 詞: 麯: 主唱:黃傢駒 我吔呢班打半斤八兩 詞麯主唱黃傢駒我吔呢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