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四川 >成都 > 升庵桂湖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升庵桂湖投訴電話成都市旅遊投訴電話:028-96927
  四川省旅遊投訴電話:028—8665730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升庵桂湖在成都北去16公裏的新都城內,為明代文化名人楊升庵的遺跡。面積46500平方米,水域占16300平方米。是一座花木扶疏、樓閣掩映的園林。粉荷凌波,桂蕊飄香,是桂湖獨具的特色,也是她留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明末戰亂,園林荒圯,清初廢湖為田。嘉慶十七年(1812),知縣楊道南重修桂湖。道光十九年(1839),知縣張奉書博採各地園林之長,重開桂湖勝跡,並在湖上建升庵祠。1927年,桂湖闢為公園;1959年,建立楊升庵紀念館;1961年,楊升庵紀念館與桂湖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重新核實公佈,定名為“楊升庵祠及桂湖”。建國以來,升庵桂湖受到國傢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周恩來、朱德、董必武、李一氓等黨和國傢領導人親臨視察、題詞,予以高度評價。省、市、縣各級政府多次撥款進行培修,使升庵桂湖面貌煥然一新。楊升庵名慎,字用修,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出生在北京孝順鬍同,父親楊廷和當時任翰林院檢討,後來歷官少師兼太子太師,首相兩朝,聲威顯赫。身為相門公子的楊升庵,自幼聰明好學,五、六歲時,母親教他讀唐詩,練楷書。十歲時,祖母病故,他隨父親回蜀奔喪。在新都老傢,祖父楊春教讀艱深的《易經》,他僅半個多月就能背誦。升庵十九歲應四川鄉試考中舉人,二十四歲應殿試,成為明代四川唯一的狀元。明嘉靖三年(1524),楊升庵因議大禮事件得罪皇帝,被充軍雲南。升庵在雲南無法實現他遠大的政治抱負,遂把仕途失意後的憤懣轉化為動力,孜孜不倦地從事寫作和研究,並深入邊地,遊歷考察,講學授徒。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滇士從者如雲,使當時文化落後的雲南學風大開。升庵一生博學多聞,著述達四百餘種。《明史o楊慎傳》稱"明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推慎為第一"。這些著述除文學、史學、哲學外,還有天文、地理、醫學、生物、金石、書畫、音樂、戲劇、宗教、民俗等方面。他不愧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史學家、哲學家和多種學科的學者。
No. 2
  升庵桂湖及其園林建築
  新都升庵桂湖是一處風光秀麗的古代人工湖。明正德嘉靖年間,著名學者楊升庵(名慎,字用修,1488-1559)常在這裏讀書和遊玩,並“沿堤遍栽桂樹”,培植風景,興建園林,桂湖自此名揚天下。現在明代的園林早已不存,但從楊升庵《桂湖麯送鬍孝思》和盧雍《桂湖夜月》等詩篇中,尚可想見其當日勝概。清嘉慶、道光年間,一度湮沒的桂湖園林逐步得到恢復。特別是道光十九年(1839),新都知縣張奉書,博採各地園林之所長,並以“湖山奇麗”的紹興鑒湖為藍本,重建桂湖園林,“凡臺榭亭宇、花木竹石靡不經其匠心獨運”。從而,桂湖以其嶄新的風貌,又躋入了“西蜀名園”的行列。今日的桂湖園林,基本保存了一百多年前的建築佈局。
  清末民初,桂湖曾經修葺,1927年改為桂湖公園。解放後,桂湖擴大面積的2萬平方米,新闢桂林,添建樓亭,復稱桂湖。1959年,在桂湖建立楊升庵紀念館。1961年,公佈“楊升庵紀念館與桂湖”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O年重新核實公佈,定名為楊升庵祠及桂湖。一九九六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桂湖園林面貌不斷更新。
  建國以來,楊升庵祠及桂湖受到極大重視。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毅、李一氓等黨和國傢領導人曾親臨視察、題詞,予以高度評價。國傢文物局和省、市、縣各級政府也多次撥款保護,所有建築重加修葺。它們在古木幽篁、紅蓮丹桂和湖光水色的掩映襯托下,更加嫵媚多姿,使整個桂湖平添秀色,充滿了詩情畫意。
  桂湖總面積為五萬平方米,湖面約占三分之一,形如一面橫臥的琵琶。湖上南北參差的兩條半堤和幾座橋榭,將湖面隔為6個景區。湖上的荷花、岸上的桂花,以及三春楊柳、四季花卉,將桂湖打扮得美麗動人。其園林建築,以雄峙湖心的升庵祠為主體,另有樓臺亭閣,橋榭廊廡等二十餘座。它們古樸麯雅,玲瓏剔透,造型精美,色調柔和,體出了我國古代園林建築的藝術技藝。它們或臨水上,或依岸邊,因地構屋,佈局謹嚴,在有限的面積內構成了許多景觀。這些景觀、主次分明,遠近照應,有開有合,有動有靜,形成了桂湖園林所獨具的風格。這裏,將園林的主要建築及其特色分述於下:
  紫藤廊 進入古色古香的升庵桂湖園門,觸目即是一座造型奇特,長達百米的紫藤廊。這株已生長了數百年的古藤,得升庵桂湖之靈氣,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實為全國罕見,巴蜀奇觀。春天,古藤發花,如串串紫朱色流蘇下垂,微風吹拂,異香撲鼻。夏秋,古藤又如一條橫空盤恆的虯竜,緑鱗閃耀,遮天蔽日,遊憩其下,涼爽宜人,別有一番佳趣。
  橫空盤恆的虯竜-古藤
  結構奇巧,環境雅緻的交加亭
  交加亭 此亭建於湖中小島之上。清道光十九年(1839),這裏有一座高臺,為邑中士大夫“月夕吟眺處”。清宣統元年(1909),廢臺建亭,俗稱水心亭。此處為觀賞荷花的大好所在,原有匾曰“看花多上水心亭”。這兩座毗連的八角亭,因吻接處采取省柱法,兩亭有二柱共用,故名交加亭。一亭依岸,一亭跨水,高低錯落,渾然一體;外有赭紅的石欄環護,旁有翠緑的芭蕉、修竹掩映,前有彎麯的石橋連接湖岸,結構奇巧,環境雅緻,為桂湖最有特色的建築。
  楊柳樓 沿湖西行,數丈之遙,但見楊柳婀娜,高樓突兀,因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故寄升庵、黃峨幾經離別之意,而名此曰楊柳樓。楊柳樓初建於清鹹豐十年(1860),重建於1981年,為捲棚屋頂,飛檐翹角,雕刻精美,結構牢實。兩端砌花墻、假山,氣勢雄偉;樓上置幾凳、匾聯,陳設雅緻。憑欄遠眺,但見“畫舫遠汀迷柳樹,一池明月浸荷花”,觸景生還必須,使人頓起興杯之感。
  飛檐翹角,雕刻精美的楊柳樓
  憩息和憑眺桂湖佳色的小錦江
  小錦江 楊柳樓斜對面的湖畔上,為一座建於水面的閣樓,它因依照成都錦江邊的濯錦樓而建,故名小錦江。循梯而上,四周有回廊相通,並設飛來椅供遊人憩息和憑眺桂湖佳色。左側,有麯橋通往“芙蓉紅映水,垂柳緑遮湖”的長堤,此堤既美化環境,又起隔景的作用,使遠處景物更加深邃,誘人。
  桂花亭 據文獻記載,桂花亭“係楊太史桂林中亭也”(楊升庵為翰林院修撰;曾修《武宗實錄》,故稱太史)。五百年興廢無常,楊升庵時代的桂林和桂花亭早已不存。現在的桂花亭建於桂湖西北角解放後新闢的桂林中央。秋天,丹桂、金桂、銀桂次第開放,遊人憩息亭上,每每沉醉在濃郁的馨芬之中。
  沉醉在濃郁的馨芬之中的桂花亭
  碧波蕩漾,遊艇競渡-湖心樓
  古香亭 在枝葉繁茂的新桂林盡頭,緑柳成行的古城墻腳下,一亭翼然,有匾曰“桂屏柳浪”,這就是古香亭。此亭的木構架由古文廟移來,亭頂蓋金色琉璃瓦,臺基鋪漢代花邊磚,小坐亭上,詠懷古跡,領略花香,別有情趣。
  湖心樓 此樓位於湖西的水中,僅有一道雙孔拱橋與西岸相接。清鹹豐十年(1860),封建官僚為防範農民起義,曾在這裏築火藥庫。1927年改建為圖書館,解放後培修,是一幢舊式的磚建樓房。1984年新建為重檐捲棚頂仿清樓閣,樓後兩翼各有一座方亭。四圍碧波蕩漾,遊艇競渡,在桂湖景物中別具一格。現樓下為文物書畫陳列廳。
  沉霞榭 建築在臺上的房屋叫做榭。沉霞榭位於湖西,前後瀕臨廣阔的湖面,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彩霞映水,堪稱奇觀,故名此為沉霞榭。而匾額上書着瀋霞榭,是因為“瀋”字即“沉”字的古代寫法。清鹹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起義軍攻天津,天津縣令、新都人謝子澄被打死,清廷為了褒揚他的“忠”,特追加布政使銜,賜謚號“忠愍“,並於次年建專祠於此,更名”謝公祠“。解放後,恢復沉霞榭的名稱。現在,這裏作為黃峨著作陳列館,內塑黃峨像,她與升庵祠的升庵像隔水相望,咫尺天涯,頗富詩意。
  枕碧亭 由沉霞榭北行,越過橫臥荷塘柳堤的飲翠橋(仿西湖斷橋),不遠即有一座四方形樓亭,它象一位巨人倚枕於翠荷碧波之上,故名枕碧亭。此亭初建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檐復宇,玲瓏剔透,隱現於四時花木之間,故古人又以“花界玲瓏”來贊美它。其篆書匾額為解放後補刻。
  花界玲瓏-枕碧亭
  觀景臺-觀稼臺
  觀稼臺 枕碧亭西行,沿着古楠挺拔的湖岸,循石梯登上桂樹密集的城墻。再登,即來到高踞城隅、建於1927年的觀稼臺。臺為正方形,攢尖屋頂,造型簡樸,不加雕飾。伫立臺上,臨風四望,可見“天府之國”美麗的農村田園風光。封建社會的縣太爺,偶來此觀看莊稼,以示關心農業。1988年建成桂湖公園,登臺見到的已是一派嶄新園林景物,衹能起到觀景臺的作用了。
  香世界 沿古城墻而東,湖邊有一軒堂式建築,初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因附近桂樹繁茂,每到中秋,桂花怒放,馨香馥鬱,故名香世界。桂樹中,有一株傳為楊升庵親手種植,人們稱為“桂花王”,二十年前尚在吐香抒秀現在,1941年由新都縣長種植、四川省主席命名“嶽軍林”150株桂樹,已經逐漸枯亡,而新植桂樹正茁壯成長,遊人仍喜歡在此勾留。
  古城墻 明正德初年修築,清乾隆、嘉慶間培修。正德六年(1511)楊升庵考中狀元,明蜀王及四川總督等官員為其祖父楊春送來賀銀,以建坊表。楊春再三推辭不掉,便說:“與其用這筆錢來光寵一名狀元,不如移為築城之資,大庇全城百姓”。於是修了這座城墻。新都城墻高6米,長約5000米,桂湖段保留了850米,它是目前成都平原保存較完好的明清古城墻。
  保存較完好的明清古城墻
  俯覽湖光,辨識遊蹤-問津樓
  問津樓 問津,語出《論語.微子》:"使子路問津焉"。後來,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裏也用過。本義是詢問渡口,這裏引申為探求路徑、尋幽訪勝的意思。此樓建於古城墻上,下有桂湖門通往郊外,登樓,可俯覽湖光,辨識遊蹤。有人集升庵詩"地靜一塵不起,樓高四望皆通"為楹聯,是十分貼切的。
  墜月樓 此樓建於1912年,它聳立城頭,獨樹高標,與問津樓相呼應。每當月夜,登樓縱目,可見皓月東升西墜,故名墜月樓。又因它三面凌空,檐牙高啄,好像蝸牛伸出頭和觸角一樣,也叫“蝸角”。
  登樓縱目,可見皓月東升西墜-墜月樓
  古代官船的房捨-杭秋
  緑漪亭 此亭1934年建於桂湖最東邊的水心,衹有狹窄的石橋相通。緑漪,即碧緑的水波,因附近蓮葉滿湖,翠蓋亭亭,東風吹拂,緑波滾滾,故名。這裏竹樹屏立,幽雅僻靜,常有一、二遊人流連於此。
  聆香閣 由緑漪亭舊道折回,踏過弓形的飛虹橋,即來到山石雄奇、花木芬芳的聆香閣。聆,傾耳細聽的意思,閣名聆香,形容這裏靜謐清爽,那隨風飄蕩的香氣,人們不僅可以嗅到,而且隱約還能聽見呢!
  亭亭 在通往升庵祠會心堂的左側,有一座位於水上的草亭,名叫亭亭,為推翻清朝帝製後的1913年建成。亭亭的由來,匾上的跋語講得明白:“蓮葉亭亭,出淤獨立,當今國土,其必如是耶!因名此亭自勉,勉人”。此亭乃重檐式,下為八角形,上為四方形,樸素淡雅,美觀大方,迭經維修,仍用草蓋,具有鮮明的川西地方特色。
  杭秋 從亭亭繞過藏舟山館附近的嶙峋山石,來到一座象古代官船的房捨,它在中國古代園林建築上稱為舫居,其名曰"杭秋"。杭同航,渡也,語出《詩經o河廣》:"一葦杭之"。杭秋,是說它好像一條船航行在秋日的桂湖,因桂湖之秋,蓮子待采,桂蕊飄香,乘舟遊湖,饒有佳趣。這條"船",停泊於藏舟山館到問津樓之間的湖面,"呼吸湖光餐桂露,徘徊秋月漱荷香",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了。
  倉頡殿 初建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因裏面原祀有創造文字的倉頡神像,故稱倉頡殿。光緒二十七年(1901),銅梁人吳鴻恩指導傢藏的升庵墨跡刻石外壁。此石輾轉遷徙,風化斷折,現經修補,立於桂湖碑林。這裏1980年擬建為“升庵書屋”,陳列升庵著作版本,未實施。1995年建為“新都名人館”,陳列新都歷史上十位名人的生平及其成就。
  地臺子 原為通往倉頡殿的過廳,現作漢畫像磚館。裏面陳列着新都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它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升庵祠 升庵祠為紀念楊升庵的祠堂。升庵死後歸葬新都,祠墓均在楊氏祖塋(習稱狀元墳)。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知縣徐世經在城內西街狀元府舊第重建楊狀元祠;首光十九年(1839),知縣張奉書在桂湖另建升庵祠,祀泥塑彩繪的升庵官服坐像。
  升庵祠為單檐懸山頂木結構建築,共占地442平方米,它由4部分組成:前為升庵殿,後為會心堂,左為藏舟山館,右為澄心水稅。祠 外環以欄桿和飛來椅,祠後經回廊連接倉頡殿,祠前有空壙地坪,左側立着郭沫若手書的“桂湖”石碑,隔湖遙對沉霞榭。文化大革命中,祠內的升庵塑像被搗毀,文物字畫被查抄。1979年新都縣文物管理所,祠內陳列逐步恢復充實。升庵殿新塑了升庵像,展櫃陳列升庵著述刻本,兩壁懸挂名傢書繪的升庵詩及詩意畫。會心堂1996年新塑楊升庵祖父楊春,父親楊廷和,步父楊廷儀像。展櫃陳列楊氏族譜及有關楊升庵書籍。澄心水閣為“古今名人與桂湖”圖片陳列。藏舟山館於解放前拆去窗格門檻,1995年初恢復原貌,現為“楊升庵的生平及遊蹤”圖片陳列。
  楊升庵的生平及遊蹤”圖片陳列-升庵祠
  仿清四合院建築-桂湖碑林
  桂湖碑林 在升庵桂湖東側,竣工於一九九一年六月,是一座正中為廳,三方為廊的仿清四合院建築,占地1400平方米。廳、廊內,共有明、清和近現代碑刻一百餘通,由桂湖、竜藏寺和新都其它地方三部分碑刻組成。竜藏寺碑刻是桂湖碑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漢墓室 在桂湖碑林的左後側,仿新都縣清白鄉1955年發掘的四川最大一座東漢畫像磚墓而建。此墓由雙扇石門開合,花邊磚券拱、50多塊畫像磚鑲嵌墓壁而成。面積約100平方米,有墓道和前室、中室、後室等九個墓室。墓室內陳列立腳點陶棺和陶俑、陶狗、陶房等陪葬品,它再現了我國東漢時代的喪葬習俗。這裏還陳列一具同時同地出土的石棺,重3.8噸,棺口刻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四月二十日造此金棺”隸體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