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民間偏方 : 動物 : 水産 : 中醫藥 : 中藥材 : 中藥鑒定學 > 十大功勞葉
目錄
No. 1
  【藥名】:十大功勞葉
  【拼音】:shidagonglaoye
  【拉丁名】mahonia bealei(fort.)carr(闊葉十大功勞).②mahonia fortunei(lindl.) fedde(細葉十大功勞),③mahonia japonica (thunb.) dc.(華南十大功勞)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或華南十大功勞的葉。
  【功效】:清熱補虛,止咳化痰。
  【主治】:治肺癆咳血、骨蒸潮熱、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心煩、目赤。
  【性味歸經】:苦、寒;《飲片新參》:“苦,涼。”
  入肝、胃、大腸三經;《本草再新》:“入肺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
  【用藥忌宜】:脾胃虛寒者慎用。
  【藥物配伍】:配白薇,清泄肺熱、涼血退蒸;配訶子,斂肺止咳、利咽開音;配黃連,治疔瘡腫毒;配大黃,清解熱毒。
  【別名】:功勞葉(《飲片新參》)。處方名:十大功勞葉、功勞葉、淨十大功勞葉。①闊葉十大功勞又名:刺黃檗、大葉黃柏、黃柏樹、皮氏黃蓮竹、老鼠刺。②細葉十大功勞又名:貓兒頭、刀瓜山樹、黃天竹、狹葉十大功勞。③華南十大功勞
  【處方名】:十大功勞葉,功勞葉
  【商品名】:闊葉十大功勞葉:又名刺黃檗葉、大葉黃柏葉、黃柏樹葉、皮氏黃連竹葉、老鼠刺葉,為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的葉。主産於安徽、河南、陝西、浙江、湖北、四川、江西等地。
  細葉十大功勞葉:又名狹葉十大功勞葉、貓兒頭、刀瓜山樹葉、黃天竹葉等。為植物細葉十大功勞的葉。主産於浙江、湖北、四川等地。
  華南十大功勞葉:為植物華南十大功勞的葉。主産于云南、福建等地。
  十大功勞葉:又名功勞葉。為各種十大功勞葉的統稱。均以葉片大、完整、乾燥、無雜質者為佳。
  【藥用部位】:以上3種植物的根(闊葉十大功勞、華南十大功勞的根名茨黃連,細葉十大功勞的根名刺黃柏)、莖(功勞木)、果實(功勞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佈】:①闊葉十大功勞: 分佈我國南部、中部及華東等地。②細葉十大功勞: 分佈四川、湖北以及浙江等地。③華南十大功勞: 分佈於我國南部及西南各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秋季采收。
  【拉丁名】:原植物①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 bealei(fort.)carr.②細葉十大功勞mahonia fortunei(lindl.) fedde,③華南十大功勞mahonia japonica (thunb.) dc.
  【炮製方法】:取葉洗淨,陰幹備用。
  【考證】:出自《本草再新》、《植物名實圖考》:“十大功勞,生廣信。叢生,硬莖直黑,對葉排比,光澤而勁,鋸齒如刺,梢端生長須數莖,結小實似魚子蘭。”“又一種,葉細長,齒短無刺,開花成簇,亦如魚子蘭。”
  【生藥材鑒定】:①闊葉十大功勞葉,呈卵狀橢圓形,先端漸尖而有銳刺,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而歪斜,邊緣兩側各具2~8個刺狀齒,齒尖嚮葉背微彎,上面紫緑色有光澤,下面黃緑色,質硬而脆;氣微弱,味淡。②細葉十大功勞葉,呈狹披針形,邊緣兩側各具6~13個刺伏齒,其他與上種相同。以上藥材産浙江、安徽、江西等地。③華南十大功勞葉,藥材性狀同闊葉十大功勞葉。使用於福建、雲南。據《植物名實圖考》所載十大功勞,即為上述小檗科植物,但目前僅浙江、江西等少數地區有藥材,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民間亦使用之。西藏地區所用的十大功勞葉,為西藏十大功勞mahonia calamicau-lis spare et fisch的葉。至於市場上廣泛使用的功勞葉,則為鼕青科植物枸骨ilexcornuta lindl.的葉。
No. 2
  十大功勞葉(《本草再新》)
  【別名】功勞葉(《飲片新參》)。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或華南十大功勞的葉。
  【植物形態】①闊葉十大功勞,又名:刺黃檗、大葉黃柏、黃柏樹、皮氏黃蓮竹、老鼠刺。
  常緑灌木。高達4米。羽狀復葉互生,長30~45釐米,小葉9~16枚,寬卵形或長卵形,長6~12釐米,先端漸尖,邊緣各具2~8個大齒,基部近心形而不相等;上面緑色,下面帶灰白色。總狀花序叢生莖頂;花序柄粗壯,壓扁,花密聚,黃色;苞片1,卵圓披針形;萼片9;花瓣6;雄蕊6,雌蕊1。漿果卵形,暗藍色,被蠟粉。花期5~7月。果熟期11月至翌年1月。
  生於山坡及灌叢中;也有栽培。分佈我國南部、中部及華東等地。
  ②細葉十大功勞,又名:貓兒頭、刀瓜山樹、黃天竹、狹葉十大功勞。
  常緑灌木。高1~2米。莖直立,多分枝,無刺。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7~13,革質,狹披針形,長8~12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各有刺鋸齒6~13個,下面灰黃緑色,但無蠟狀白粉。總狀花序生自枝頂芽鱗腋間,長3~5釐米;兩性花黃色,多數密生,有短柄;萼片9;花瓣6;花藥2瓣裂;子房上位,1室。漿果卵圓形,藍黑色,被蠟粉。
  生於山坡灌叢中;也有栽培。分佈四川、湖北以及浙江等地。
  ⑧華南十大功勞
  常緑灌木,高約2米。莖直立,少分枝。羽狀復葉,小葉9~17枚,卵狀橢圓形成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2匣米,先端呈尖刺狀,基部歪斜,廣楔形或截齊,邊緣各具2~6個大齒。總狀花序叢生枝頂;花疏鬆,下垂,淡黃色;花軸瘦長,小花梗基部有卵圓形的宿存苞片;萼片9,3列;花瓣6,先端2裂,基部有2蜜腺;雄蕊6,藥瓣裂;雌蕊1,子房1室。漿果近球形,藍黑色,被蠟粉。花期1~2月。果熟期5~6月。
  生於山地灌叢中;也有栽培。分佈於我國南部及西南各地。
  以上3種植物的根(闊葉十大功勞、華南十大功勞的根名茨黃連,細葉十大功勞的根名刺黃柏)、莖(功勞木)、果實(功勞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秋季采收。
  【藥材】①闊葉十大功勞葉,呈卵狀橢圓形,先端漸尖而有銳刺,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而歪斜,邊緣兩側各具2~8個刺狀齒,齒尖嚮葉背微彎,上面紫緑色有光澤,下面黃緑色。質硬而脆。氣微弱,味淡。
  ②細葉十大功勞葉,呈狹披針形,邊緣兩側各具6~13個刺狀齒,其他與上種相同。
  以上藥材産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⑧華南十大功勞葉,藥材性狀同闊葉十大功勞葉。使用於福建、雲南。
  據《植物名實圖考》所載十大功勞,即為上述小檗科植物。但目前僅浙江、江西等少數地區有藥材,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民間亦使用之。西藏地區所用的十大功勞葉,為西藏十大功勞的葉。至於市場上廣泛使用的功勞葉,則為鼕青種植物枸骨的葉。參見"枸骨葉"條。
  【化學成分】華南十大功勞葉含異漢防己鹼1.566%,小蘖鹼0.035%,掌葉防己鹼0.035%,藥根鹼0.087%。
  細葉十大功勞、闊葉十大功勞均含小檗鹼。
  【性味】《飲片新參》:"苦,涼。"
  【歸經】《本草再新》:"入肺經。"
  【功用主治】清熱補虛,止咳化痰。治肺癆咳血,骨蒸潮熱,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心煩,目赤。
  ①《本草再新》:"治虛勞咳嗽。"
  ②《植物名實圖考》:"治吐血。"
  ③《飲片新參》:"治肺勞,止咳化痰,退虛熱,殺蟲。"
  ④《現代實用中藥》:"清涼性滋養強壯藥。功效與女貞子相似,適用於潮熱、骨蒸、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等證。"
  ⑤《陸川本草》:"瀉火退熱。治溫病發熱,心煩,下利,赤眼。"
  ⑥《西藏常用中草藥》:"治濕熱痢疾,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
  【選方】治風火牙痛:十大功勞葉三錢。水煎頓服。每日一劑,痛甚者服二劑。(《江西草藥》)
No. 3
  十大功勞葉
  【來源】單驗方
  【原料】十大功勞葉9剋。
  【製法】水煎,頓服,每日1劑,痛甚者服2劑。
  【用法】
  【功效】
十大功勞葉·版本一
  【藥 名】:十大功勞葉
  【拼 音】:SHIDAGONGLAOYE
  【拉丁名】Mahonia bealei(Fort.)Carr(闊葉十大功勞).②Mahonia fortunei(Lindl.) Fedde(細葉十大功勞),③Mahonia japonica (Thunb.) DC.(華南十大功勞)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或華南十大功勞的葉。
  【功 效】:清熱補虛,止咳化痰。
  【主 治】:治肺癆咳血、骨蒸潮熱、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心煩、目赤。
  【性味歸經】:苦、寒;《飲片新參》:“苦,涼。” 入肝、胃、大腸三經;《本草再新》:“入肺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
  【用藥忌宜】:脾胃虛寒者慎用。
  【藥物配伍】:配白薇,清泄肺熱、涼血退蒸;配訶子,斂肺止咳、利咽開音;配黃連,治疔瘡腫毒;配大黃,清解熱毒。
  【 名】:功勞葉(《飲片新參》)。處方名:十大功勞葉、功勞葉、淨十大功勞葉。①闊葉十大功勞又名:刺黃檗、大葉黃柏、黃柏樹、皮氏黃蓮竹、老鼠刺。②細葉十大功勞又名:貓兒頭、刀瓜山樹、黃天竹、狹葉十大功勞。③華南十大功勞
  【處方名】:十大功勞葉,功勞葉
  【商品名】:闊葉十大功勞葉:又名刺黃檗葉、大葉黃柏葉、黃柏樹葉、皮氏黃連竹葉、老鼠刺葉,為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的葉。主産於安徽、河南、陝西、浙江、湖北、四川、江西等地。
  細葉十大功勞葉:又名狹葉十大功勞葉、貓兒頭、刀瓜山樹葉、黃天竹葉等。為植物細葉十大功勞的葉。主産於浙江、湖北、四川等地。
  華南十大功勞葉:為植物華南十大功勞的葉。主産于云南、福建等地。
  十大功勞葉:又名功勞葉。為各種十大功勞葉的統稱。均以葉片大、完整、乾燥、無雜質者為佳。
  【藥用部位】:以上3種植物的根(闊葉十大功勞、華南十大功勞的根名茨黃連,細葉十大功勞的根名刺黃柏)、莖(功勞木)、果實(功勞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佈】:①闊葉十大功勞: 分佈我國南部、中部及華東等地。②細葉十大功勞: 分佈四川、湖北以及浙江等地。③華南十大功勞: 分佈於我國南部及西南各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秋季采收。
  【拉丁名】:原植物①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 bealei(Fort.)Carr.②細葉十大功勞Mahonia fortunei(Lindl.) Fedde,③華南十大功勞Mahonia japonica (Thunb.) DC.
  【炮製方法】:取葉洗淨,陰幹備用。
  【考 證】:出自《本草再新》、《植物名實圖考》:“十大功勞,生廣信。叢生,硬莖直黑,對葉排比,光澤而勁,鋸齒如刺,梢端生長須數莖,結小實似魚子蘭。”“又一種,葉細長,齒短無刺,開花成簇,亦如魚子蘭。”
  【生藥材鑒定】:①闊葉十大功勞葉,呈卵狀橢圓形,先端漸尖而有銳刺,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而歪斜,邊緣兩側各具2~8個刺狀齒,齒尖嚮葉背微彎,上面紫緑色有光澤,下面黃緑色,質硬而脆;氣微弱,味淡。②細葉十大功勞葉,呈狹披針形,邊緣兩側各具6~13個刺伏齒,其他與上種相同。以上藥材産浙江、安徽、江西等地。③華南十大功勞葉,藥材性狀同闊葉十大功勞葉。使用於福建、雲南。據《植物名實圖考》所載十大功勞,即為上述小檗科植物,但目前僅浙江、江西等少數地區有藥材,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民間亦使用之。西藏地區所用的十大功勞葉,為西藏十大功勞Mahonia calamicau-lis Spare et Fisch的葉。至於市場上廣泛使用的功勞葉,則為鼕青科植物枸骨Ilexcornuta Lindl.的葉。
十大功勞葉·版本二
  【出處】出自《本草再新》。
  【拼音名】Shí Dà Gōnɡ Láo Yè
  【英文名】Leaf of Leatherleaf Mahonia,Leaf of Chinese Mahonia,Leaf of Japanese Mahonia
  【別名】功勞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 bealei(Fort.)Carr.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ahonia bealei (Fort.)2.Mahonia fortunei(Lind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摘,曬幹備用。
  【原形態】
  1.闊葉十大功勞 常緑灌木,高1-4m。莖表面土黃色或褐包,粗糙,斷面黃色。葉互生,厚革質,具柄,基部擴大抱莖;奇數羽狀復葉,長25-40cm,小葉7-15片,側生小葉無柄,闊卵形,大小不等,長4-12cm,寬2.5-4.5cm,頂生小葉較大,有柄,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反捲,每邊有2-8枚大的刺狀鋸齒,上面深緑色,有光澤,下面黃緑色。總狀花序生於莖頂,直立,長5-10cm,6-9個簇生,小苞片1;萼片9,排成三;花黃褐色,花瓣6,長圓形,先端2淺裂,基部有2密腺;雄厚蕊6;雌蕊1。漿果卵圓形,直徑約5mm,成熟時藍黑色,被白粉。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2.細葉十大功勞 常緑灌木,高1-2m。莖直立,樹皮灰色,多分枝。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葉柄基部膨大;葉革質,小葉5-13片,狹披針形至披針,長6-12cm,寬0.7-1.5cm,先端長尖而具銳刺,基部楔形,邊緣每邊有刺狀鋸齒6-13個,上面貌一新深緑色,有光澤,葉脈不明顯,下面黃緑色;葉脈自基療3出。總狀花序自枝頂牙鱗腋間抽出,長3-6cm,花梗基部具總苞,苞片卵狀三角形;萼片9,花瓣狀;花瓣6,黃色,長圓形,全緣;雄蕊6,花絲綫形,花藥瓣裂;子房卵圓形,無花柱,柱頭頭狀。漿果卵圓形,熟果卵圓形,熟時藍黑色,外被白粉。花期7-8月,果期8-10。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嚮陽山坡的灌叢中,也有栽培。
  2.生於山坡灌叢、路邊。也有栽培於庭園。
  資源分佈:1.分佈於狹西、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2.分佈於江蘇、浙、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等地。
  【栽培】闊葉十大功勞:1.氣候土壤 性喜涼爽,以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衝積土較好。2.種植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四川地區在3月播種。把土敲細整平,作成1.3米寬的畦為苗床。然後在畦上開成橫溝,溝距25cm,深約7cm。把種子撒入,每畝約需種子40-50斤,並施豬糞水,最後蓋上3cm厚細土。培育2-3年,當苗高33cm左右即可移栽,於3-4月在整好的地上,開1.3米寬的畦,按行株距各約33cm開穴,每穴1株,蓋土壓緊,再蓋上與畦面齊平,澆水。3.田間管理育苗期,每年中耕除草3次,在5、7、9月進行。追肥2次,在5、9月中除後施用。移栽後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肥1次,肥料以豬糞水為宜。
  【性狀】
  1.性別鑒別 葉片闊卵形,長約4-12cm,寬2.5-8cm,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不對稱,先端漸尖,邊緣略反捲,兩側各有2-8個刺狀鋸齒,上表面緑色,具光澤,下表面色淺,黃緑色;厚革質。葉柄短或無。氣弱,味苦。
  顯微鑒別 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1列,有的內含紅棕色物質,外被角質層,厚可達8um,下表皮細胞1列,有較多氣孔。上、下表皮內側各有1-2列纖維,多角形,壁微木化。柵欄組織細胞1-3列,通過主脈。海綿組織細胞內含草酸鈣方晶。主脈維管束3,外韌型,外有衆多纖維環列,下方的纖維常與下表皮內側的纖維維相連。
  【化學成份】
  闊葉十大功勞葉含小檗鹼(berberine)。同屬植物細葉十大功勞葉含藥根鹼(jatrorrizine),小檗鹼,掌葉防已鹼(palmatine)及木蘭花鹼(magnoflorine)。
  華南十大功勞葉含異粉防已鹼(isotetrandrine),小檗鹼,掌葉防已鹼,藥根鹼及木蘭花鹼。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闊葉十大功勞的水煎劑25%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緑膿桿菌有輕度抑製作用。
  2.藥根鹼硫氰酸????、四氫藥根鹼-N一甲基硫氰酸????、棕櫚鹼硫氰酸????等生物鹼在低濃度(0.001-0.002%)時能促進離體腸管的自發運動,高濃度(0.01%以上)時可導致張力上升、運動抑製。對離體蛙心,藥根鹼為先抑製後興奮,掌葉防己鹼則為輕度興奮。對麻醉兔,3.血壓:靜脈註射此等生物鹼皆可引起短暫或輕度的血壓下降。對蟾蜍後肢血管無明顯影響。它們的降壓作用似與中樞無關(椎動脈註射時不降壓,阻斷頸動脈血流及閉塞氣管引起之升壓反射皆不受影響),亦不受阿托品的影響,但能抑製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
  4.在以艾氏腹水癌作體內抗癌的篩選試驗中,發現其中所含成分異漢防己鹼有抗癌作用。
  5.其他:對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體溫、血糖等皆無作用,亦不溶血。華南十大功勞,含小檗鹼,作用見黃連。
  【毒性】從細葉十大功勞中提出的3種生物鹼(藥根鹼硫氰酸????、四氫藥根鹼-N一甲基硫氰酸????、棕櫚鹼硫氰酸????)對小鼠靜脈註射之半數致死量分別為0.1、0.08、0.098mg/10g。
  【鑒別】
  理化鑒定 (1)取本品粗粉約0.1g,加1%HCL5ML,水溫浸15min,濾液加碘化鉍鉀試劑數滴生成橙紅色沉澱。
  2.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30min,時加振搖,濾過,濾液。另取????酸小檗鹼,乙醇溶解成每1ml含0.5-1mg的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ul,點於同一硅膠H-CMC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展開,展距10cm,取出晾幹,於254nm紫外分析燈下觀察,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斑點。
  【炮製】取葉洗淨,陰幹備用。
  【性味】苦;寒
  【歸經】肝;胃;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補虛;燥濕;解毒。主肺癆咳血;骨蒸潮熱;頭暈耳鳴;腰酸腿軟;濕熱黃疸;帶下;痢疾;風熱感冒;目赤腫痛;癰腫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註意】脾胃虛寒者慎用
  【附方】治風火牙痛:十大功勞葉三錢。水煎頓服。每日一劑,痛甚者服二劑。(《江西草藥》)
  【各傢論述】1.《本草再新》:治虛勞咳嗽。2.《植物名實圖考》:十大功勞,生廣信。叢生,硬莖直黑,對葉排比,光澤而勁,鋸齒如刺,梢端生長須數莖,結小實似魚子蘭。又一種,葉細長,齒短無刺,開花成簇,亦如魚子蘭。......治吐血。3.《飲片新參》:治肺勞,止咳化痰,退虛熱,殺蟲。4.《現代實用中藥》:性滋養強壯藥。功效與女貞子相似,適用於潮熱、骨蒸、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等證。5.《陸川本草》。瀉火退熱。治溫病發熱,心煩,下利,赤眼。6.《西藏常用中草藥》:治濕熱痢疾,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摘錄】《中華本草》
英文解釋
  1. :  Chinese mahonia leaf
包含詞
十大功勞葉免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