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七年蟬(magicicada septendecim)——最長壽的昆蟲
十七年蟬,同翅目。北美洲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它們在地底蟄伏17年始出,爾後附上樹枝蛻皮,然後交配。雄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於産卵後死。科學家解釋,十七年蟬的這種奇特生活方式,為的是避免天敵的侵害並安全延續種群,因而演化出一個漫長而隱秘的生命周期。
1979年的夏季,從美國的卡洛來納州到紐約,每天晚上都有無數的暗色小蟲子從地下飛出來,這就是十七年蟬。它們飛到幾乎所有竪立着的目標上,如樹木、電綫幹和建築物,不一會兒,雄蟬發出歡樂喧鬧的叫聲,引誘雌蟬,這標志着它們1962年出生後在地下生存了17年,今年到地面上來舉行“婚禮”。這是其它食蟲獸最快樂的時光,這是難得一見的盛宴,然而十七年蟬一旦爬出地面生命就很短暫了,所有食蟲獸都會一擁而上搶食這些十七年蟬。要不是數量優勢,這種蟬恐怕早就滅絶了。
絶大多數的昆蟲,衹有一年或更短的生活史,一般的蟬衹有3至9年的生活史,儘管還有一種十三年蟬。這種蟬在地下生活的時間有17年,使它獲得了昆蟲世界裏最長壽的頭銜。
七律·詠十七年蟬有寄 文 / 羅賢生
煉獄修行十七年,熬成火眼見青天。
爭鳴美譽稱知了,領播新聞勝大全。
抵餓惟需風與露,挨窮不受酒和煙。
為民請命出聲氣,號角鏗鏘四季先。 |
|
十七年蟬也叫周期蟬、布魯德蟬是北美洲特有品種的蟬,每批以他們等待孵化年數命名,如「布魯德13蟬」,孵化時間有的13年,多的長達17年
英文名“BroodX”,其中X代表年份,你說的17年蟬英文名就叫 Brood17。也有叫做periodical cicada
生物學分類屬於
域: 真核生物域 Eukarya
界: 動物界 Metazo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同翅目Homoptera
科: 蟬科 Cicadidae
“十七年蟬”或“周期蟬”(Magicicada)。原産於美國東部地區,這些蟬在地下蟄伏十三或十七年,然後破土而出。
根據他們出現的年份,周期蟬被分為30個“群”。群1號到17號是十七年蟬,群18號到30號是十三年蟬。一些群並不存在,但為了方便起見而保留。群4號已於2003年出現。而下一次的十三年蟬為將於2011年出現的群19號。群10號,一種十七年蟬,已經出現於2004年5月的新澤西州和北卡羅萊納州。
有關“十七年蟬”的詩歌:
"十七年蟬"埋藏泥土十七年,十七年在沉默寡言中度過、十七年在忍受煎熬中度過,十七年在惡劣的環境中度過。在枝蔓上它完成了由蛹兒到蟬的蛻變,它薄翼展翅,一鳴長飛。愛的種子灑在了泥土中,十七年後又是一麯"愛的期盼"…… |
|
據《獨立報》報道,他們不咬人,不蜇人,看上去呆頭呆腦的,17年才能輪回一次,今年夏天數十億衹,或者數萬億衹蟬將從泥土中爬上美國華盛頓的樹頭。可就是這麽一種小東西,美國人為何如此感興趣,它們的數量如此之多難道僅僅是生存的需要? |
|
它們來了!在美國的一些地區,人們到處在談論這樣的消息,那就是“侵略者”來了!侵略者不是人類的軍隊,而是讓人無法想象的一個規模大得驚人的昆蟲軍團——周期蟬的先頭部隊。這種一英寸長的褐色蟲子破土而出,在陽光下尋找自己的巢穴,脫去身上的“外套”。17年過去了,周期蟬又回來了!
在未來幾周內,華盛頓將迎來大自然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之一——周期蟬再度入侵。幾天來,華盛頓的居民都在期待着,希望看看它們的模樣。他們在院子的草叢中到處尋找半英寸大小的洞穴,以獲得周期蟬出現的證據。周期蟬土生土長在中大西洋地區,每隔17年纔出現一次。今年又輪到它們回來了。
如果每年都出現,那麽這些蟬就會和蟑螂或普通鬍蜂一樣,肯定是一種害蟲。事實上,它們卻是一種具有傳奇色彩的昆蟲。在周期蟬於1970年再次出現後,美國著名搖滾歌星鮑勃·迪倫為它們的陣勢所感動,於是寫了一首歌頌今年出世的這些蟬類的祖輩們。
周期蟬每十七年出現一次,這種罕見的生活周期,讓人類體會到它們驚人的死亡率。一個土生土長在華盛頓的人可以根據蟬來計算自己的生命。當蟬首次出現時,他也許還是小孩,他結婚時,蟬會出現,他自己的孩子上中學時,它們會出現,到了他兒孫滿堂,即將退休時,它們會出現,而他到了暮年時,它們會再度出現。 |
|
人們最近一次見到它們是在1987年,當時羅納德·裏根當時還是美國總統,戈爾巴喬夫推行的經濟和政治改革正在世界風行一時。而在鮑勃·迪倫寫出那首著名的歌麯前,喬·弗雷澤贏得了世界重量級拳王的稱號。而再以前,當最近一代蟬的"曾祖母"出現時,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即將加冕,埃德蒙·希拉裏和坦京·諾蓋不久就將成為最早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而載入史册。當然,鮑勃·迪倫的歌名應該是“蟬日”。與蝗蟲不同,蟬不吃樹葉,衹吸食樹的汁液。周期蟬總是潛伏於樹根處,17年後纔破土而出。在死亡的前一個月,它們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尋找交配的夥伴。
蟬的軀體呈黑色,翅膀半透明,呈褐色,有脈絡,紅紅的眼睛還能發光,晚上看上去就像極小的火把。它們看上去醜陋無比,因此不討人喜歡。但蟬對人類來說並沒有什麽害處,不咬人,不叮人。它們飛行速度緩慢,經常會撞到包括人在內的一些東西上,這也成了它們的習慣。
但它們也有令人煩的時候。一位經歷過1987年那一代周期蟬的人說:“它們死去時,那種情景簡直令人作嘔。你要不停地驅趕它們,要不然它們會整天整夜地嗡嗡地叫,在你腳下嘎吱嘎吱地咀嚼樹葉。”蟬的出沒的確會帶來一些不利後果,尤其是對小樹而言。雌性蟬通常會刺開樹皮,在裏面産卵,在掉到地上以前,蟬蛹一直以樹的汁液為食,這樣一來,小樹就會受到嚴重損壞。一旦接觸到土壤,蟬蛹就會在地上打洞(通常18英寸或2英尺深),找到樹根後,就會開始咀嚼。然後就開始在陽光下的照射下,過着一種十分愜意的生活。
第17個春天過去後,它們會再次出現。蟬蛹會於4月份開始打洞,而這時,你會首先在新鮮泥土的邊緣看到一些小洞。但在土壤溫度未達到18攝氏度以前,它們不會從洞中出來尋找食物。它們會爬上距離最近的垂直的物體,如樹、灌木、電綫桿,甚至蒲公英的莖,蛻去它們的外皮。幾個小時後,它們的翅膀會變硬,軀體也會變硬。
驚人的蟬類大合唱
周期蟬準備出發了,快堵上你的耳朵,這樣纔聽不到嗡嗡叫的吵鬧聲。一開始,這些蟬就會“歌唱”。雌性蟬好像特別喜歡成群的雄性蟬,因此雄性蟬會成群的聚集在一起,或是齊聲高唱,然後隔一定的時間就會嚮雌性蟬的方向移動,勾引雌性蟬上鈎。
第二周,在其它的“蟬部隊”裏也加入先遣部隊後,樹梢就會傳來更加強烈的“音樂聲”。由於蟬每次現身要隔17年,因此,人們幾乎不記得周期蟬的“嘹亮歌聲”了。這沒有任何關係,5月11日這天,當地的WTOP電臺播放了一段1987年錄製的蟬的歌唱聲,但這種富有節奏和衝擊力的聲音會讓你很快就關掉收音機。但如果你有雅興的話,不妨在夜間將燈關掉,去欣賞17年纔出現一次的周期蟬那優美的身姿。
周期蟬共有三個品種,但除了美國,世界其他地方還沒發現它們的存在。事實上,早在美國大陸有人定居開始,人們就對蟬有過記錄,但即使是到了今天,昆蟲學家仍無法完全瞭解這種據稱是地球數量最為龐大的昆蟲。它們主要生活在三個區域,覆蓋美國15州,如中大西洋地區,弗吉尼亞州大部分地區,紐約,西俄亥俄州,印地安那州,田納西州,佐治亞州北部等。如果森林氣候條件適應,每英畝土地蟬的數量平均會達到150萬衹。 |
|
科學家至今不清楚蟬為何每隔17年纔會出現一次的原因,也許通過對季節冷熱節奏變化以及對荷爾蒙變化進行研究,才能最終揭開這個謎底。另外,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為何蟬的生活周期是如此漫長。
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它遵守的是大自然物種生存的最高法則。由於它們長期蜇伏於地下,因此很難成為其它動物的食物。可一旦它們破土而出,進行交配時,它們會成為所有東西(包括人)的獵物。衹是由於它們數量過於龐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它們繼續"生兒育女",在2021年再度出現。
此外,它們還在保持生態平衡的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蟬打鑿通道可以鬆軟泥土,使泥土通風。雖然它們産下的卵可能對小樹有危害,但卻能給大樹修剪枝葉。它們為鼴鼠、老鼠、蛇和燕雀等許多動物提供了營養豐富的食物。在它們死後,數十億個屍體會為土地頂層的土壤提供大量寶貴的氮。 |
|
本周,美國對周期蟬期待的這種興奮將達到高潮。許多認真的昆蟲學家甚至會爬上樹,潛伏在30英尺的高處,準備整晚觀察首批蟬蟲的出現。如今,有關周期蟬的商品也大受歡迎。你可以買到蟬杯子,蟬時鐘,蟬T恤衫。此外,還有更加實用的紀念品供你選擇,如蟬煎鍋,蟬鐵鍋和蟬烤碟。
拉丁美洲、亞洲和澳大利亞的許多國傢都有吃蟬的習慣。早在1902年6月(第六代周期蟬出現以前),《辛辛那提咨詢者報》就報道說,人們在一個晚會上曾經品嚐到以蟬為原料的餅。有人更喜歡吃油炸蟬。90年代,蟬食品在芝加哥受到廣泛歡迎,甚至連《時代》雜志也抵擋不住這種浪潮的誘惑,前往芝加哥進行報道。
對於美食傢來說,剛爬出土或剛蛻殼的蟬味道最好,據說在它們的翅膀變硬之前,雌蟬的味道甚至比雄蟬的味道更佳。美食傢建議,用沸油熱烹一分鐘,這樣可能保持蟬原來的顔色,吃起來一點都不亞於小蝦或軟殼蟹。當然,最聰明的人--如果他們在蟬身上真的有奇思妙想的話,會把它們烹製好,然後冷藏起來,直到17年後,新一代蟬光臨時再拿出來慢慢品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