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也稱體育醫療”。運動醫學名詞。指采取體育手段或機體功能鍛煉的方法預防、治療疾病,矯正體格缺陷和改善生理功能的一種主動的、全身的、自然的療法。有氣功、導引以及各種專門的醫療體操、運動和自然力鍛煉等。急性疾病不宜進行醫療體育。 | | 醫療體育
therapeutical exercise
運動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運用各種體育運動方法治療創傷和疾病的學科。醫療體育不僅治療疾病,同時還能促進各種髒器機能的恢復,既對全身有積極影響,又對局部器官産生強有力的作用。醫學界把用體育運動治病的方法稱為體育療法,在臨床醫學及康復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醫療體育的國傢,早在公元前 700餘年,已有舞蹈、導引、按躥治病的記載。漢墓出土導引帛畫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記載了醫療體育的珍貴文物。《莊子·刻意》中的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行氣玉佩銘》中的行氣,《後漢書·華佗傳》中的五禽戲等,都豐富了醫療體育。其後,在隋、唐時的《諸病源候論》、《千金方》等醫書中更有專章係統闡述。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中國醫療體育的特點是肢體活動與意識、呼吸、按摩等相結合進行的。後人將以意識和呼吸鍛煉為主的方法稱之為"氣功", 將以肢體運動為主的方法發展成八段錦和各種體操,將以按摩為主的方法發展成各種現代按摩和保健按摩等。
其他國傢有關醫療體育的記載,最早見於希臘。其後,羅馬醫師c.蓋倫和瑞典醫師林等,在方法上有較大的發展,但其特點都偏重於肢體的功能鍛煉。印度的瑜伽術近年來也受到各國重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醫療體育有新的進展,不僅繼承了傳統的功法(各種鍛煉方法)、武術拳法和體操,並把西方的功能鍛煉、器械治療等吸收應用,在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神經係統和運動係統等傷病的治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人體患病,常和體內各髒器的功能失調以及與體外環境的平衡受到破壞有關。中國醫學認為"正氣內存,邪不可幹;外邪內侮,其氣必虛”,強調了機體內在平衡和抗病能力的重要性。
醫療體育的作用 ①大腦皮層對全身器官髒器起主要的調節作用,而它又不斷接受來自各器官髒器的刺激以保持其緊張度和興奮性,從而維護正常功能。缺乏體力活動可降低大腦皮層的緊張度,引起相應調節功能的減弱,進而降低諸如神經係統(包括植物神經係統)代謝活動等方面的功能,造成人體內在平衡的失調。肥胖、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疾病的發生,即常和運動不足有關。醫療體育的作用就在於通過適量的運動方法來提高大腦皮層的緊張度和功能,恢復內在平衡,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②疾病直接影響人體某些髒器的功能,並且由於不恰當地長期臥床更進一步使其功能減退,因此病人常表現出呼吸表淺、血流緩慢、心肺功能減退、胃腸蠕動乏力、消化功能下降、代謝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癥狀。這不但易於引起合併癥,而且也不利於健康的恢復。醫療體育以動靜結合的治療方法,既可調整,又能增強其功能。例如,靜的練功形式可用誘導、放鬆、入靜、氣血運行等意念活動來調整中樞神經功能,並通過神經、體液等途徑影響全身各髒器。如此經過反復強化,可以逐漸達到一定的隨意控製能力,如對心跳的快慢、血壓的升降、能量代謝的高低等,能進行一定程度的調節,從而改善和調整人體內部的病理狀態。體育鍛煉還可以提高心髒輸出量和肺通氣量,增加吸氧量,改善消化功能,活躍代謝和免疫功能,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恢復。③有些創傷和疾病可引起功能障礙,有的更直接破壞其形態,限製了功能;功能喪失,反過來,也可促使形態進一步受到損害。例如,長期固定可使骨骼疏鬆,軟骨變性退化,肌肉萎縮,關節囊攣縮,從而使恢復功能更為睏難。醫療體育可加快血流,擴張血管,促進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環,提高肌纖維內酶的活性,使肌纖維增粗,對關節可增加滑液分泌,牽伸攣縮和粘連組織,從而維持正常形態,加速恢復功能。④某些傷病使一部分肢體的功能遭受嚴重損傷,有的甚至需要截肢。醫療體育是一種最積極的治療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發展代償功能,盡量恢復活動和勞動能力。⑤疾病和長期臥床常使病人情緒低落,精神抑鬱,甚至悲觀失望,對治病喪失信心,這類情緒可進一步削弱機體的機能。通過醫療體育的鍛煉,可以扭轉這類情緒,有助於疾病的治療。
醫療體育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4類。第1類是醫療性體育運動:a.醫療體操,包括各種肢體和軀幹運動、呼吸運動、放鬆運動、矯正運動、協調運動、平衡運動、牽伸練習、本體促進練習、水中運動、拐杖練習、語言訓練等;b.傳統的拳、操,有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以及各種保健操等。c.有氧訓練法和健身活動,有走、慢跑、自行車、遊泳、登山、跳繩、上樓、各種球類運動等。d.藉助器械的活動,有鐘擺式器械、滑輪裝置係統、等動練習器、漸進抗阻練習、功率自行車、活動平板等。e.職業治療(亦稱勞動治療)活動。第 2類是氣功、生物回授。第3類是按摩、牽引。第4類是自然因素鍛煉:日光浴、空氣浴、冷水浴。
醫療體育遵循的原則 ①持之以恆。醫療體育一般要每日或隔日進行,堅持數周、數月甚至數年,才能使療效逐步纍積,達到治療的目的。②循序漸進。醫療體育的運動量要由小到大, 動作由易到難, 使身體逐步適應,並在不斷的適應過程中提高機能,促使疾病痊愈。突然的大運動量活動,會進一步損害機能,加重病情。③個別對待。疾病的性質、程度不同,或處的階段不同,病人的體質、年齡、性別各異,所以運動的方式方法和運動量也應作相應的改變。④綜合治療。醫療體育與藥物、手術或其他物理治療方法等是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的。因此在應用中必須全面考慮,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⑤密切觀察。在鍛煉中要隨時進行觀察,瞭解病情變化,發現不良反應,應及時修改鍛煉方法和運動量,必要時由醫生定期檢查。
醫療體育的適應癥 ①內臟器官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仲、肺結核、哮喘、慢性便秘、潰瘍病、內臟下垂(胃、腎)等。②代謝障礙病:糖尿病、肥胖等。③神經係統疾病:偏癱、截癱、周圍神經損傷、脊髓前角灰質炎、神經衰弱、腦性癱瘓、 腦震蕩後遺癥等。④運動器官病: 四肢骨折後、脊柱骨折後、腰腿痛、頸椎病、肩周炎、脊柱側彎、關節手術後包括截肢、人工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等。⑤婦科疾病:盆腔炎、痛經、子宮位置異常。
醫療體育的禁忌癥 在疾病的急性或亞急性階段,有發熱,全身狀況嚴重,運動過程中可能會産生嚴重合併癥(如動脈瘤),血管神經幹附近有異物等,以及癌癥有明顯轉移傾嚮時,均不適宜進行醫療體育。
近年來,中國醫療體育界的專傢、學者們一方面不斷改進醫療體育的治療方法,改革治療和檢查用的器械,加強太極拳、氣功等鍛煉方法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擴大防治疾病的種類,如對髒器移植後的功能恢復、腫瘤患者的體育療法、老年疾病和機能衰退的防治等,正在通過實踐進行探索和研究。對一些常見病的體療問題,則以運動處方的方式進行推廣和研究,以探討合適的方法和運動量;對各種矯形手術或截肢後假肢應用的功能訓練,對失語患者的語言練習,對神經精神病患者的各種康復訓練和職業治療等,也正在進行中。在進行醫療體育中,生物回授、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等正受到廣泛的重視;而應用各種新儀器研究醫療體育作用機製,研究“氣”的實質等,正在更深入地發展。 | | yiliao tiyu
醫療體育
therapeutic exercise
簡稱體療。一種醫療性的體育運動,利用全身或身體某一部分的運動和功能鍛煉來預防和治療疾病、促進身體功能恢復的醫療實踐,它是一門新興的醫學科學,運動醫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康復醫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體療與一般體育運動不同,一般體育運動指健康人為了健身和提高運動技能而進行鍛煉,而體療是根據患者的體質或病情,選用合適的運動方法和運動量進行鍛煉以防治疾病。體療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也有其特點:①體療是一種主動療法,要求患者主動參加治療過程,有利於調動患者與疾病作鬥爭的積極性;②體療既是局部治療,也是全身療法,它能改善全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的康復;③體療不僅能促進疾病的臨床治愈,還可加快體力和功能的恢復;④體療的治療手段是利用人的自然功能──運動,因此,一般來說簡便易行,若正確進行活動,不會産生副作用。目前,體療在臨床醫學中已作為綜合治療措施之一,在預防保健工作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工間操和各種保健操便可提高廣大群衆體質、預防某些疾病的發生。
醫療體育的治療作用 體療的生理解剖基礎是肌肉活動,它必然會引起神經調節、循環、呼吸和代謝等各方面的反應,對人體産生治療作用。其機理如下:
提高神經係統的調節功能,增強機體防病治病能力中樞神經係統對全身的生理活動起主要調節作用, 同時又依靠接受周圍各係統的刺激來保持其緊張度和興奮性,以維持其正常功能,而運動就是主要的生理刺激。人在傷病後,活動能力降低,尤其是長期臥床休息時使運動器官和其他分析器傳到大腦皮質的刺激衝動顯著減弱,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性降低,從而削弱了它對全身功能的調節。某些疾病還在大腦皮質形成頑固性興奮竈,更加重了這種調節失調。因此,不少病人表現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肺功能減退、胃腸蠕動乏力、代謝失調、情緒抑鬱等等。體療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加強本體感受器的刺激以提高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性,調節其功能並抑製優勢興奮竈,使疾病得到好轉,同時加強機體對外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並可調整植物神經係統功能的平衡性,以治療某些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疾病。運動還可反射性提高下丘腦(其中包括“愉快中樞”)的興奮性,使情緒良好、愉快、有助於康復。
增強循環、呼吸係統功能、提高代謝能力 體療通過神經反射和神經體液調節,加強心肌的收縮力,增加心搏出量,並提高呼吸肌的效能和增加肺活量,改善機體的攝氧能力。另外,運動還可增加兒茶酚胺的分泌,提高甲狀腺素和生長激素的周轉量,並可使胰島素的分泌量增多而高血糖素下降。這些都有助於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消除內臟淤血,改善髒器功能,並加速炎癥産物的吸收及損傷局部淤血的消散,促進組織的再生過程。
維持和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 當機體功能障礙時,通過專門的功能鍛煉,可能使其恢復正常。如體療可改善因骨折固定後引起肌肉萎縮和關節功能障礙的病人的血液循環,使肌纖維增粗,肌力加強;並增加關節滑液的分泌、改善軟骨營養,促進骨代謝平衡;牽伸攣縮和粘連組織,從而恢復肢體的功能。
發展身體的代償功能 傷病可嚴重損害身體部分器官的功能。體療可最大限度地發展身體剩餘的、健全的組織和器官的作用以代償已缺失的功能,如某些脊髓灰質炎後遺癥病例,雖然脊髓前角灰質的神經細胞大部分已壞死,但還剩餘有健全部分,可通過鍛煉而發展其潛力,以代償壞死細胞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機體活動能力。
體育醫療的方式方法 體療動作是通過肌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