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醫學倫理學
目錄
英語
  hodegetics
  醫學倫理學的定義: 醫學倫理學是運用一般倫理學原則解决醫療衛生實踐和醫學發展過程中的醫學道德問題和醫學道德現象的學科,它是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倫理學的一個分支。醫學倫理學是運用倫理學的理論、方法研究醫學領域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的道德問題的一門學問。
  醫學倫理學是用倫理學理論和原則,來探討和解决醫療衛生工作中人類行為的是非善惡問題。
  倫理學或稱道德哲學,是對道德的哲學研究。道德是關於人類行為是非善惡的信念和價值,體現在關於人類行為的規則或準則中。倫理學是對道德的哲學反思,對人類行為的規則或準則進行分析,提供論證,以解决在新的境遇中不同價值衝突引起的道德難題。
  醫學倫理學來源於醫療工作中醫患關係的特殊性質。病人求醫時一般要依賴醫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常常不能判斷醫療的質量;病人常要把自己的一些隱私告訴醫務人員,這意味着病人要信任醫務人員。這就給醫務人員帶來一種特殊的道德義務: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采取相應的行動使自己值得和保持住病人的信任。
  所以,刻劃醫患關係基本性質的是信托模型:信托關係基於病人對醫務人員的特殊信任,信任後者出於正義和良心會真誠地把前者利益放在首位。
  公元前四世紀的《希波剋拉底誓言》是醫學倫理學的最早文獻,其要旨是醫生應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判斷”采取有利於病人的措施,保持病人的秘密。
  世界醫學聯合會通過的兩個倫理學法典,即1948年的《日內瓦宣言》和1949年的《醫學倫理學法典》,都發展了《希波剋拉底誓言》的精神,明確指出病人的健康是醫務人員要首先關心、具有頭等重要地位的問題,醫務人員應無例外地保守病人的秘密,對同事如兄弟,堅持醫業的光榮而崇高的傳統。
  公元一世紀,古印度《吠陀》經和公元七世紀希伯來的《阿薩夫誓言》對醫生也都提出類似的要求。公元七世紀中國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一文中也寫有醫者行為的準則,如“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兇,護惜身命”等等。
  中世紀的西方天主教學者從基督教神學倫理學的觀點探討醫學倫理學,提出了雙重效應學說,即一個行動可以引起有意的、直接的效應和無意的、間接的效應;如果不是有意的話,在某些條件下可以容忍一個行動帶來的間接的壞效應。新教學者的觀點非常接近天主教的觀點,但他們強調應讓病人知情,並就自己的醫療問題作出决定。
  非宗教的醫學倫理學是在洛剋、傑弗遜和《人權法案》等的思想傳統上發展起來的。1940年的《紐倫堡法典》是這種傳統的體現,該法典放棄了受試者由研究人員保護的舊觀念,代之以受試者具有自我决定權,從而要求做到知情同意的新觀念。
  但到了20世紀末,又有要求回到希波剋拉底傳統的趨嚮,認為病人的自主權不是絶對的,一切應以病人利益為轉移。《後希波剋拉底誓言》強調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同時也包含了原來的《希波剋拉底誓言》所沒有的尊重病人價值和權利等的內容。
  所有過去的醫學倫理學的文獻一般都含有美德論和義務論兩個內容。美德論討論有道德的醫務人員應具備哪些美德、哪些品質。許多文獻都認為醫生應具有仁愛、同情、耐心、細心、謙虛、謹慎、無私、無畏、誠實、正派等美德。義務論討論醫務人員應做什麽,不應做什麽。
  現代醫學倫理學則有兩個新的方面:其一,由於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學已經從醫生與病人間一對一的私人關係發展為以醫患關係為核心的社會性事業。作為一種社會性事業,就要考慮收益和負擔的分配以及分配是否公正的問題,尤其是衛生資源的公正分配和盡可能利用這些資源使最大多數人得到最佳醫療服務等涉及衛生政策、體製和發展戰略問題。這構成了醫學倫理學一個新的內容,即公益論。
  其二,以往的醫學倫理學提出的醫生的道德義務,或道德價值和信念都是絶對的,是一種“至上命令”,因為它們的權威被認為來自神聖的宗教經典,或來自不朽的醫聖。因此,不管是以法典還是案例體現的這些規範或價值無條件地適用於一切情況。
  但由於生物醫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醫療費用的飛漲,以及價值的多元化,現代醫學倫理學更多地涉及病人、醫務人員與社會價值的交叉或衝突,以及由此引起的倫理學難題。例如古代中、西醫學的傳統都不允許墮胎術,但婦女要求在生育問題上行使自主權,以及人口爆增引起的節制生育的社會需要,對上述傳統價值提出了挑戰。在應孕婦要求實施人工流産術時又要考慮手術對她健康的影響以及胎兒的地位。
  醫學倫理學的主要理論包括道義論和後果論。道義論認為行動的是非善惡决定於行為的性質,而不决定於其後果。如某些醫生認為應把病情嚴重的真相告訴臨終病人,而不管可能引起的後果,因為“隱瞞”、“說假話”或“欺騙”這種行動本身是不應該的。又如認為醫療衛生是福利事業,不應成為商品而進入市場機製,這也是一種道義論論證。
  反之,後果論則認為行動的是非善惡决定於行為的後果,並不决定於其性質。如有的醫生認為不應把病情嚴重的真相告訴臨終病人,因為這會引起消極的後果。後果論要求在不同的治療方案中作出選擇,最大限度地增進病人的利益,把代價和危機減少到最小程度。道義論和後果論在醫學倫理學中都十分重要,但同時又都不完善。
  在醫學倫理學中有三個最基本的倫理學原則:病人利益第一、尊重病人、公正。
  病人利益第一這個原則要求醫務人員不僅在主觀上、動機上,而且在客觀上、行動效果上對病人確有助益,又不傷害病人,即有義務不去有意地或因疏忽大意而傷害病人。
  但醫療行動難免會給病人或第三者帶來有害的後果,對此可以援用雙重效應原則作為這種醫療行動的依據。即這些有害的後果不是直接的有意的效應,而是間接的可預見的但無法避免的效應。如化學療法可抑製腫瘤(直接的有意的有利效應),但有副作用(間接的可預見的不利效應)。
  醫務人員在醫療工作中起着傢長一樣的作用,這稱為醫學家長主義。堅持傢長主義的理由是病人不懂醫學,患病後身心處於軟弱地位,不能作出合乎理性的决定,為了病人利益,應由醫務人員代替病人作出决定。
  為了病人自身的利益而對病人的行動加以干涉,這是傢長主義的干涉。如果病人的行動危害他人或社會,醫務人員更應加以干涉,這是非傢長主義的干涉。
  尊重病人首先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利(有權利就關於自己的醫療問題作出决定)。但有些病人由於年幼、無知、智力低下、精神不正常等,降低或缺乏了自主作出合理决定的能力,這是醫務人員應加以干涉,以便保護病人不受他們自己行動造成的傷害。這種傢長主義的干涉是正當的。
  尊重病人或受試者的自主權利這一原則要求,醫務人員或研究人員在試驗或實驗前取得前者的知情同意。受試者在作出接受實驗的决定前,應知道實驗的性質、持續時間和目的、方法和手段;可能發生的不方便和危害,以及對他的健康和個人可能産生的影響。
  公正的形式原則指在形式上要求對在有關方面相同的人要同樣對待,對在有關方面不同的人應該不同對待。這些有關方面可以是個人的需要、能力、已經取得的成就,或已經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對社會可能作出的潛在貢獻等。公正原則在討論醫療衛生資源的宏觀分配和微觀分配時十分重要。
  醫學倫理學經常討論的主要問題有: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這在規定醫療範圍和醫務人員的義務中起重要作用,世界衛生組織所下的健康定義包括身體、精神和社會方面的完全良好。許多人認為這個定義過於寬泛,會使醫療衛生的範圍過大,社會不勝負擔。較窄的健康定義僅包括身體和精神上的良好,或僅限於身體上的良好。
  醫患關係涉及醫學倫理學許多基本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病人的權利和醫生的義務問題。傳統的醫學倫理學強調醫務人員所做的一切必須有利於病人,而不管病人的願望如何,這是傢長主義模型。後來在西方,隨着民權運動的發展,更強調尊重病人的意見,這是自主模型。現在正在設法把二者統一起來。
  人工授精、體外受精、代理母親等生殖技術給人類提供了非自然的生殖方式,引起一係列概念、倫理學和法律問題。比如人工授精把有第三者參與的合子引入婚姻關係,是否會破壞家庭的基礎?供體精子人工授精育成的孩子具有什麽法律地位?供精是否應該檢查、限製次數、保密和商業化?對人類胚胎的研究應否控製?是否應該禁止在産前進行性別選擇?這些問題的討論往往要求在政策和法律上作出相應的决定。
  避孕、人工流産和絶育等也是使戀愛、性交與生殖生育分離的技術,因此遭到宗教或非宗教權威的反對。另一方面,對智力嚴重低下者以及嚴重的精神病人是否應該實行強製絶育,也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這是一個至今使醫務人員感到為難的問題。
  産前診斷、遺傳學檢查,遺傳學篩選、遺傳咨詢、基因治療、基因工程等技術有利於人們及早發現遺傳性疾病,但這些技術引起了這種檢查和篩選是否可以強製進行、是否應該限製嚴重遺傳病患者的婚育、遺傳信息是否應該保密、遺傳咨詢服務是否應該免費,以及這些技術帶來的利害得失如何權衡等倫理問題,應用遺傳學技術減少遺傳病患者的人數、改進人口質量又如何在目的和方式上與納粹德國提倡的所謂優生運動相區別?
  由於生命維持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醫務人員可以使不可逆昏迷的腦死亡病人和持續性植物狀態的人繼續維持其生物學生命,但他們永遠失去了意識和運動能力。這使得人們感到有必要重新考慮死亡概念和重新給死亡下定義的問題。
  安樂死的倫理學問題是醫學倫理學討論得最活躍和爭論得最激烈的一個問題。目前,自願的被動安樂死,即根據臨終病人的要求不給他或撤除治療,已為許多國傢的法律所承認,無行為能力的病人也可由代理人作出决定。
  分歧較大的是主動安樂死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對結束病人生命的主動行動與不給、撤除治療的被動行動之間是否有性質區別,尚有不同意見。在主動安樂死的情況下,死亡的原因是疾病,還是行動,以及采取行動的人是出乎善意,還是出乎惡意,這也難以斷定。
  衛生政策中最有爭論的問題是一個國傢是否應該讓醫療衛生社會化,如應實行公費醫療或醫療保險,還是讓醫療衛生商品化,還是采取某種混合折衷的方式。
  醫學倫理學的顯著特徵是:實踐性、繼承性、時代性。
版權信息
  書 名: 醫學倫理學
  作 者:張樹峰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
  ISBN: 9787810616003
  開本: 32
  市場價: 18元
內容簡介
  本書以醫學倫理學教學大綱為依據,主要講述了醫學倫理學的形成、發展、基本原則和基本範疇,以及有關醫患關係、預防醫學等。適合醫學專業的學生閱讀使用。
  加強衛生工作,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不斷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得要保障。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决議》中提出的衛生工作任務,保證跨世紀宏偉目標的勝利實現,關鍵是衛生人力資源的開發,加強對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醫學人才的素質。培養大批能適應社會需求、德纔兼備的專業隊伍,是我國醫藥院校的光榮職責以及深入醫學教育改革必須思考的問題。
  在我國,部分醫學院校於七十年代末期,認識到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從醫學生抓起,正式開設了醫學倫理學課程,並進行了教材建設,我們今天編寫的《醫學倫理學》就是采納了由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由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編寫的《醫德學概論》。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為基礎,同時參考了合適國高等學校編寫的同類教材的好經驗。本社編寫教材時,力求做到科學性、創新性和實用性能有所提高,爭取成為廣大醫科大學生歡迎的好教材。
  為保持學科內容的完整性及增強教材使用的適應性,本教材內容和文字總量上增加了一些,各校在使用本教材時可根據授課對象和學時的不同,在教學內容上可有所側重或取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道德、職業道德、醫學道德
  第二節 倫理學、醫學倫理學、生命醫學倫理學
  第三節 醫學倫理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第四節 學習醫學倫理學的方法和意義
  第二章 醫學倫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中國醫學倫理學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祖國醫學道德的優良傳統
  第三節 國外醫學倫理學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醫學倫理學的主要觀點和基本理論
  第一節 醫學倫理學和生命倫理學的屬性
  第二節 醫學倫理學的主要觀點
  第三節 醫學倫理學的基本理論
  第四節 醫學倫理學理論的作用
  第四章 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規範與範疇
  第一節 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醫學倫理學的基本規範
  第三節 醫學倫理學的基本範疇
  第五章 醫患關係的倫理道德
  第一節 醫患關係概述
  第二節 醫患互動與醫學道德
  第三節 醫患的權利與義務
  第四節 醫患糾紛涉及的道德內涵
  第六章 預防醫學工作中的倫理道德
  第一節 預防醫學工作中的道德特點
  第二節 預防醫學工作者的道德責任
  第三節 預防醫學工作者的道德準則
  第四節 基層衛生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第五節 生態環境保護的倫理問題
  第七章 臨床診治工作中的倫理道德
  第一節 臨床診治工作的道德特點與道德原則
  第二節 臨床診斷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節 臨床治療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第四節 醫技工作中的道德
  第八章 特定人群診治工作的倫理道德
  第一節 特定病種診治工作中的道德規範
  第二節 特定人群診治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第九章 護理工作中的倫理道德
  第一節 護理倫理道德與臨床護理工作
  第二節 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倫理道德
  第三節 社區醫療保健與家庭病床的護理道德
  第四節 基礎護理與整體護理道德
  第五節 門、急診護理與特殊護理道德
  第六節 臨終護理與屍體處置中的倫理道德
  第十章 醫學科研工作中的倫理道德
  第一節 醫學科研工作中的基本道德要求
  第二節 醫學人體實驗工作的道德
  第三節 屍體解剖工作中的道德
  第十一章 衛生管理工作中的倫理道德
  第一節 衛生工作改革中的道德要求
  第二節 衛生政策中的道德導嚮
  第三節 衛生資源分配的倫理原則
  第四節 醫院管理中的醫德原則
  第十二章 生育控製與臨終關懷的倫理道德
  第一節 生育生殖的倫理道德
  第二節 臨終關懷與安樂死的倫理道德
  第十三章 現代醫學技術發展中的倫理問題
  第一節 高科技在醫學應用中的倫理道德問題
  第二節 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中的倫理問題
  第三節 器官移植中的倫理問題
  第四節 剋隆、剋隆技術的發展及其倫理問題
  第五節 人類幹細胞研究的倫理問題
  第十四章 醫學倫理道德的評價和監督
  第一節 醫學道德評價
  第二節 醫學道德監督
  第十五章 醫學倫理道德的教育和修養
  第一節 醫學道德的教育
  第二節 醫學道德的修養
  第三節 醫學道德教育與修養的關係
  附錄 有關國內外醫學道德方面的若幹資料
  參考文獻
英文解釋
  1. :  medical ethics
相關詞
社會科學格律詩徽州學
包含詞
現代醫學倫理學美容醫學倫理學醫學倫理學辭典
生物醫學倫理學醫學倫理學術語醫學倫理學綱要
醫學倫理學概論醫學倫理學十五講生物醫學倫理學導論
醫學倫理學與相關法律醫學倫理學學習指導山東大學醫學倫理學研究所
醫學倫理學要點案例與習題醫學倫理學學習指導及習題集醫學倫理學要點、案例與習題